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麻醉或轻度麻醉状态下的急性突验中,刺激鸟类中脑引起鸣叫反应的研究,已由Bechterew,Popa 等先后用几种鸟进行了一定的工作;1957年作者曾在麻醉的鸡、鸭、鹅、家鸽、鸮、喜鹊、麻雀和金雀等中脑部位进行刺激,观察到在中脑网状结构处有支配与调节鸣叫反应的相应中枢。当该中枢接受刺激时,不仅引起惊恐性鸣叫,且引起呼吸、心跳、血压的变化,及一系列的肌体运动反应。  相似文献   

2.
引言发音是动物对内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之一;但这种反应发生时又足以刺激其他动物个体,使之发生一定的生理活动,这样的双重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如雏鸟或幼兽受饥饿刺激而引起发音反应,其亲受到这种声音刺激后便觅食或授乳以喂饲雏幼。受人类豢养的动物,在成长后仍以发音求食。发音以惊吓敌类而达到防御目的,以发音攻击或引诱猎物等等都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又如性器官活动所引起的发音反应,每足以收到求偶的效果。在森林或黑夜里、在遇险、迁徙或觅食时,藉发音以保持个体之间尤其是亲幼之间的联系等,都对种族的生存和繁衍起积极作用。在人类,发音除保存某些原  相似文献   

3.
唐业忠  王祖望 《四川动物》2000,19(3):173-175
动物的鸣声可分为鸣叫和鸣唱。鸣唱为一系列连续发出的由不同音节组成的固定序列。一般而言,音节数多于两个,由雄性个体在繁殖季节发出。鸣叫多为单音节重复发音,偶尔也有两个音节。除鸣禽外,陆生脊椎动物的鸣声都归为鸣叫类型。鸣唱主要被用于宣告领域或求偶。同时,也被用于亲缘识别和刺激异性同步发情。鸣叫的功用较多,所以包括鸣禽在内的大多数陆生脊椎动物都能发出此类叫声。鸣叫也可用于宣告领域或求偶,如蛙类。鸣叫还可以恐吓竞争对手或敌害,报告敌害或食物的方位以及表达情绪等。1 两栖动物蛙类的绝大多数种类都能鸣叫,有尾类的少数…  相似文献   

4.
发声和鸣叫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传递信息的反应形式,它支配着动物个体间,种群间丰富多彩的机能活动。由于种群进化水平的不同,动物发声与鸣叫的行为机能也存有较大差异。有的动物甚为发达,有的则停留在较低级  相似文献   

5.
季节和集群大小影响震旦鸦雀对人类接近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震旦鸦雀在人类接近时的行为响应进行了观察,探讨集群大小以及季节性对人类接近时震旦鸦雀行为响应的影响.在人类靠近的情况下,震旦鸦雀个体或 者集群会采取逃逸、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或这些行为的组合做出反应,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常常伴随出现.人类接近时,出现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的个体和集群的比例呈现明显的月变化,在繁殖季节(4-9月),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出现的平均比例远低于非繁殖季节(10月-次年3月);出现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的集群比例随着集群大小的增加而增加.震旦鸦雀的集群大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繁殖季节以单只和较小集群为主,而非繁殖季节以较大集群为主.人类接近时, 不同季节和不同集群大小中哨兵行为和警戒鸣叫的出现与否呈现极显著的差异,方差分量估计表明警戒行为表现的差异主要由集群大小引起  相似文献   

6.
鸣叫是鸟类种群内个体间交流的"语言",不同的鸣叫具有不同的意义。鸣叫行为对鸟类的集群、取食、求偶、报警等活动均有重要的影响。了解鸟类鸣叫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记录了笼养条件下暗绿绣眼鸟在不同条件下的鸣叫变化。共记录和分析了暗绿绣眼的雌雄普通鸣叫、雄性报警鸣叫与引伴鸣叫、繁殖期雄性领域鸣唱、个体间求救鸣叫与应答鸣叫、种间竞争鸣叫、黑暗环境下鸣叫等8种声音。结果表明暗绿绣眼在不同的情景下会发出不同的鸣叫,鸣叫的多样性为其种群交流提供了有效的语言工具。  相似文献   

7.
褐稻虱(Niaparvata lugens)鸣叫行为与起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褐稻虱不同翅型.不同起飞特性个体的鸣叫行为及其与起飞的关系,结果表明:短翅型能较早鸣叫(雌虫)或明显比长翅型活跃(雄虫).在早期的求偶、空尾中表现出一定优势.羽化后2—3日为起飞高峰期,起飞的长翅型雄虫有SVS行为的个体明显少于短翅型.其变尾受到较多抑制.起飞的长翅型雌虫则极少鸣叫.起飞个体的鸣叫.求偶.交尾行为多发生在起飞之后.  相似文献   

8.
刺激鸟类中脑引起鸣叫及植物性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脊椎动物的发声与鸣叫,在不同条件下有着区别,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似乎亦有一定的神经中枢来控制。过去的学者;如Ferrier刺激猴的中脑後疊体引起了发声反应;Bechterew的研究中也发现有同样结果。嗣後Klemeperer又明确指出刺激中脑引起发声反应的部位是在後疊体(参见)。  相似文献   

9.
激素对鸣禽发声控制神经元性二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雀形目多为鸣禽,是鸟类中最善于鸣叫的一类。然而,鸣禽的鸣叫能力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是雄鸟善鸣,而雌鸟很少鸣叫或几乎不叫,这种现象称之为性二形(Sexual dimorphism)。不仅鸣叫能力如此,其它外观(如体形、羽毛颜色等)的两性差异亦属  相似文献   

10.
鸣叫雄蝉的听觉反应及其与发声的内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蚱蝉 (C .atrata Fabr.)的静息雄蝉对 70dB(SPL)左右的刺激声脉冲反应的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简称“听神经电位”)的潜伏期和幅值分别平均为 ( 3 .92±0 .2 8)ms和 ( 0 .32± 0. 2 2 )mV ,鸣叫雄蝉虽对外部刺激声脉冲基本无反应 ,但对耦合在刺激声脉冲中的叫声脉冲有敏感反应 ,听神经电位的潜伏期和幅值分别为 ( 4 .1 6±0 .43)ms和 ( 0 .46± 0 .2 5 )mV .鸣叫雄蝉听神经电位前的负电位表征了发声与听觉神经回路之间存在内源联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