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植物病毒协生作用及其分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病毒协生作用分布广,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抗病毒转基因植物中协生作用的出现,严重限制了基因工程植物的商品化生产.本文对植物病毒协生作用的类型和特点、协生作用中病毒与病毒、病毒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毒长距离转运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其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的形成涉及病毒在植物体内二种不同的转运模式:经过叶肉细胞胞间连丝来实现的胞间转运(cel-to-cell movement)和经过植物维管系统的韧皮部筛管来实现的长距离转运(long-distance transport)[1].近十年来对胞间转运的大量研究,尤其是对TMV在烟草叶肉细胞间转运机理的出色研究,使人们逐步明晰了病毒胞间转运的一些基本步骤及转运机理,建立起了植物病毒胞间转运机理研究的基本模式[2-5].与此同时,因病毒的长距离转运是其实现系统侵染的关键过程,人们对病毒长距离转运机理的研究也积累了相当多的工作,该方面的研究日益成为植物病毒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对病毒长距离转运过程中所涉及的病毒因子、病毒-寄主的互作及病毒进出韧皮部筛分子的可能方式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利用PCR方法获得了马铃薯病毒中国株系(PVY-C)HC-Pro基因的5个缺失突变体,构建了相应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转化了烟草品种K326(Nicotina tabacum cv.k326)。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了HC-Pro基因及其缺失突变体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Western blot表明它们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了表达。侵染性试验发现HC-Pro中心区域介导转基因烟草中PVC-C和黄瓜花叶病毒(CMV)、PVY-C和马铃薯X病毒(PVX)之间的协生作用,从而明确了PVY-C HC-Pro中心区域为病毒协生作用的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4.
利用PCR方法获得了马铃薯病毒中国株系(PVY-C)HC-Pro基因的5个缺失突变体,构建了相应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转化了烟草品种K326(Nicotina tabacum cv.K326)。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了HCPro基因及其缺失突变体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Western blot表明它们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了表达。侵染性试验发现HCPro中心区域介导转基因烟草中PVY-C和黄瓜花叶病毒(CMV)、PVYC和马铃薯X病毒(PVX)之间的协生作用,从而明确了PVY-C HC-Pro中心区域为病毒协生作用的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5.
概述近年来高等植物生氰作用的酶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讨论了植物生氰作用的区隔化意义,并就生氰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和研究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植物春化作用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春化作用在控制高等植物开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的有关春化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概括和分析了已经分离得到的与春化有关的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方式以及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Y病毒蚜传辅助成分介导PVX/PVY协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了马铃薯Y病毒中国株系(PVY-C)蚜传辅助成分(HC-Pro)基因的正义、反义和缺失三种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品种NC89。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HC-Pro基因及其突变体已经整合到烟草染色体中,Western blot分析证明,正义HC-Pro基因及其缺失突变体在转基因烟草中有表达产物,攻毒试验结果表明,转正义,HC-Pro基因及其缺失突变体不仅能够提高T1转基因烟草中PVY-C的病毒积累和致病,而且对异源病毒PVX具有同样的作用,而转反义HC-Pro基因烟草对PVY-C和PVX的致病性无影响,因此,PVY-C HC-Pro基因介导PVX/PVY的协作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植物双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双生病毒(Geminivirus)是一组具有双生颗粒形态的单链环状DNA植物病毒[1~3]。典型的双生病毒为18×30nm颗粒,基因组大小为2.5~3.0knt。双生病毒研究已成为植物病毒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1双生病毒的性质1.1双生病毒组的成员划分...  相似文献   

10.
盐生植物是研究植物耐盐分子机制和分离耐盐基因的良好材料,可以反映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策略。综述盐生植物响应盐胁迫的转录因子、渗透平衡调节、离子平衡调节、氧化还原平衡调节、光合作用调节及代谢变化,反映盐生植物在多个方面适应盐胁迫的策略。此外,还对盐生植物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根据植物自身病毒编码基因的不同,重点介绍了其病毒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RNA干涉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以来,现在已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有用工具之一,已被广泛应用到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和植物品质营养改良中。RNA干涉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该技术在植物基因功能分析中的应用,建立了新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平台。阐述了RNAi的分子作用机制、基因沉默的主要类型以及该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品质营养改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花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云  刘青林 《植物学通报》2003,20(5):589-601
花的发育分为开花决定、花的发端和花器官的发育三个阶段。植物开花由多条途径诱导,包括光周期和光质诱导、春化作用、自主途径、赤霉素诱导、碳水化合物诱导等;植物体本身也存在着开花抑制途径。各种开花诱导途径能激活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使茎端分生组织转变为花分生组织。花器官的发育由器官特性基因决定,这些基因的精确表达需要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的激活和多个正、负调节因子的调控;另有一类基因控制着花发育的对称性。花发育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PCR和建立在PCR基础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植物病毒的检测。阐述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捕捉反转录PCR、PCR-单链构型多态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差异显示PCR和巢式PCR等相关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我国植物病毒的检疫检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肺癌已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综述近年来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研究较为成熟的癌基因、抑癌基因及一些肺癌相关蛋白,它们包括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及抑癌基因p16、肺癌转移相关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癌基因Bcl-2、ras基因、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粘蛋白、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具有磷酸酯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通过介绍这些生物大分子在肺癌组织中上调或下调机制,以期为肺癌的早期检测和治疗提供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综述了近一年来在胃癌相关基因的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病理学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它们包括抑癌基因(PTEN、p16、p27Kip1、p21、p5 3、TGF-βII、Smad4、Caspases-3、Fas、maspin、KAI 1、RECK、E-Cad、MHC)和癌基因(ras、VEGF、Survivin、hTRT、Bcl-2、c-myc、Ki-67、CDK4、MMPs),通过介绍这些生物大分子在胃癌组织中上调或下调机制,以期为胃癌的检测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甘蔗花叶病毒引起的玉米矮花叶病是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开发抗矮花叶病基因分子标记是开展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本文基于玉米6.00-6.01区域的“一致性抗甘蔗花叶病毒QTL区间”寻找抗病基因的功能保守域,依据序列多态性开发出抗病分子标记InDel-130和InDel-110,在已知抗性的102份玉米自交系中进行验证。通过分析标记抗病带型和感病带型中的抗病和感病自交系数目,卡平方测验表明标记InDel-130在供试自交系中与抗病性的表现独立无关.而标记InDel-110与甘蔗花叶病毒抗性高度相关,为共显性标记,可用于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种质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9.
植物花药开裂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花药开裂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花药开裂异常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为花粉粒不能正常散粉,影响到植物受精过程。现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角度综述了植物花药开裂过程中花药组织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变化及调控花药开裂相关基因的分离和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