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菰属Zizania L.植物的分支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守良  徐克学 《植物研究》1994,14(4):385-394
本文应用分支分类学中的最大同步法对全世界菰属Zizania L.及其有关属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种系发生后所得出的分支树谱图上明显表示出法洛斯属Pharus Br.不应该与菰属、稻属Oryza L.等同位在稻族Oryzeae内,而应另立法洛斯族Phareae.菰属在稻族中独立出较进化的一支,当今称为菰亚族Zizaniinae.在菰属内全世界有4种.2亚种,其演化关系为菰Z.latifolia是最原始,由它分别向得克萨斯菰Z.texana及水生菰Z.aquatica演化,再由水生菰演化至沼生菰Z.palustris。  相似文献   

2.
菰属系统与演化研究——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了菰属Zizania L. 及其有关属,共7属,13种,3变种,1变型的花粉形 态。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花粉的形状、外壁的层次及纹饰等进行了观察。经过研 究,笔者认为:菰属应置于禾本科稻族内;菰属在稻族内的演化及菰属内的种间演化均存在 平行演化的现象;菰属在全世界有4种2亚种。这些结论大都吻合笔者对其它形态特征的研 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菰属系统与演化研究—全草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福生  何树兰 《植物研究》1993,13(4):399-403
本文首次报导了菰属Zizania L.及其有关属,共5属7种的全草化学成分。分别采用直流氩等离子火焰光谱发射仪测定了全草22种常,微量元素;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测定了全草的粗蛋白质及全氮;干灰化法测定了全草的灰分;酸-洗涤剂法测定了全草的粗。作者认为菰属的在水稻族中独立成菰亚族,其中所含的4种都是独立存在的;菰属的经济价值较高,尤其菰Z.latifolia的综合利用价值更是该属中最高的一种,值得推  相似文献   

4.
菰属系统与演化研究——孕花外稃表皮微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舒璞  陈守良  钟文怡   《广西植物》1990,10(2):107-114+179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禾本科菰属及其有关9属14种3变种1变型的孕花外稃顶端及其芒基部的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基本符合E.E.Terrell与W.P.Wergin的研究报道,但我们不仅种类收集齐全而且增加研究了与菰属有关的属种,及菰属下的一些变种及混淆种,更有利于探讨菰属的系统位置及其演化关系。菰属以其稻型的双胞微毛与硅质体应隶属于稻族。又根据它们所具硅质体形状及硅质乳突的数量,除揭示它为单性花一支与稻属、假稻属、水禾属等两性花一支在稻族中存在平行演化现象外,也揭示了在菰属中共有4种、2亚种,其中以菰最为原始。  相似文献   

5.
中国蛇菰属(蛇菰科)植物的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福武  李泽贤 《植物研究》1992,12(4):379-381
本文修订了中国蛇菰属植物,新改级红烛蛇菰[Balanophoraharlandii Hook.f.var.mutinoides(Hayata)Xing,stat.nov.];杯茎蛇菰(Balanophora subcupularis Tam)为短穗蛇菰的异名;旋生蛇菰(Bala-nophora harlandii Hook.f.var.spiralis Tam)为鸟(黍离)蛇菰的异名;中国植物志中所载的日本蛇菰Balaophora Japonica Makino)和海南植物志记载的多蕊蛇菰(Balanophora polyandra Griff.)系原作者鉴定错误。  相似文献   

6.
菰属叶片表皮微形态以其具有稻型的硅质体,指状的双胞微毛,三角形的副卫细胞,应位在禾本科(Gramineae)稻族(Oryzeae)内,但因其硅质体不整齐排列于脉上,而且有时呈现十字形或浅节结形,双胞微毛的顶细胞较粗壮等独特性状,结合染色体2n=2x=30,34,而区别于稻族中其他各属(x=12),且其所具竹亚科(Bambusoideae)的胚型(F+PP)在稻族中也鲜有,故应在稻族中独立成菰亚族(subtribe Zizaniinae).其属下种间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大都吻合孢粉、外稃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揭示菰属在全世界有4种,2亚种.  相似文献   

7.
菰属系统与演化研究--叶片表皮微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菰属叶片表皮微形态以其具有稻型的硅质体,指状的双胞微毛,三角形的副卫细胞,应位在禾本科(Gramineae)稻族(Oryzeae)内,但因其硅质体不整齐排列于脉上,而且有时呈现十字形或浅节结形,双胞微毛的顶细胞较粗壮等独特性状,结合染色体2n=2x=30,34,而区别于稻族中其他各属(x=12),且其所具竹亚科(Bambusoideae)的胚型(F+PP)在稻族中也鲜有,故应在稻族中独立成菰亚族(subtribeZizaniinae)。其属下种间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大都吻合孢粉、外稃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揭示菰属在全世界有4种,2亚种。  相似文献   

8.
云南蛇菰属─新种钱义咏(云南省思茅行署林业局,云南思茅665000)关键词蛇菰属;澜沧蛇菰;新种澜沧蛇菰新种图1ANEWSPECIESOFBALANOPHORAFROMYUNNAN¥QianYiyong(ForestryBureauofSimaoAd...  相似文献   

9.
西藏列当科一新记录属--野菰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当科野菰属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在西藏的分布为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菰属系统与演化研究—胚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守良  杨光 《植物研究》1993,13(4):346-352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全世界菰属4种2亚种及其有关属种共4属7种的胚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后,获得菰属Zizania L.与山涧草Chikusichloa apuatica Koidz.的胚型为F+FP,稻Oryza sativa L.与拟菰Zizaniopsis miliacea(Michx.)Doell & Aschers.的胚型为F+FP,其中山涧草的胚型为首次报导。根据胚型,这4属均应位在禾本科G  相似文献   

11.
菰是一种稻族野生资源,水生或沼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野生菰群体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育种基因资源,同时还有着巨大的生态作用。为建立适宜于菰的ISSR反应体系,以菰DNA基因组为模板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在12个不同梯度水平上设计正交试验针对体系中d NTPs浓度、Mg2+浓度、Taq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模板DNA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等6个因子进行优化,确定了在20μL ISS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最适因素水平分别为:3.0 mmol Mg2+(10×Buffer),0.5 mmol d NTPs、1.0μmol引物浓度、0.24 U/μL Taq聚合酶、1.5 ng/μL DNA模板以及55℃退火温度。应用该优化体系对80个菰材料进行扩增,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为菰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筒鞘蛇菰提取物蛇菰多糖(BIH)对D-半乳糖(D-gal)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D-gal)、 蛇菰多糖低剂量组(D-gal+50 mg/kg BIH,BIH-L)、 蛇菰多糖中剂量组(D-gal+100 mg/kg BIH,BIH-M)、蛇菰多糖高剂量组(D-gal+200 mg/kg BIH,BIH-H),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 100 mg/kg 的 D-gal,正常组大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蛇菰多糖各剂量组每天用相应浓度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共42 d。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DBIL;HE染色检测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WB检测Caspase-3、Bax、Bcl-2的蛋白表达;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 MDA 含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SOD 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血清 ALT 和 AST、DBIL水平显著升高(P<0.01);蛇菰多糖处理组ALT、 AST、DBIL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肝细胞凋亡比正常明显增多(P<0.01),BIH组肝细胞凋亡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和MDA含量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BIH组比模型组明显降低;而BIH组的Bcl-2表达,SOD 活性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 P<0.01),BIH不同剂量组之间比较,以中剂量效果最好 。结论: 蛇菰多糖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肝细胞凋亡,抑制肝组织氧化应激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菰(Zizania latifolia(Griseb.)Turcz.ex Stapf)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稻亚科稻族菰属挺水植物。研究表明,菰具有现代水稻栽培品种所需要的许多优良性状,在生态治理方面表现出应用潜力;菰米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稻米,且兼具保健功效。菰的这些特性使其在水稻种质改良、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治理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方面表现出诱人的前景。近年来,菰属植物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涉及菰的起源进化、菰的经济价值、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菰遗传多样性分析、菰组学及育种应用等五方面。因文献报道的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目前未见详尽的有关该物种研究进展的专门论述。本文从上述5个方面进行总结,促进对菰的了解,为这种重要野生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借鉴,进而加速该物种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浙江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 L.)植物分类研究的若干新发现:排除了L. macrantha在我国的分布和细毡毛忍冬(L. similis)在浙江的分布;恢复了L. guillonii的种级地位,并将异毛忍冬(L. macrantha var. heterotricha)作为其新异名,将灰毡毛忍冬(L. macranthoides)组合为其变种;描述了一新种——华大花忍冬(L. sinomacrantha)和一新变型——红花菰腺忍冬(L. hypoglauca f. pulchra),编制了浙江产大花忍冬复合群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蚜科一新记录属斯维蚜属及一新种 (同翅目:蚜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坤  张广学 《昆虫学报》2000,43(3):305-308
描述了在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的刚竹属上采集的蚜亚科蚜亚族一中国新记录属斯维蚜属Swirskiaphis Hille Ris Lambers及其一新种竹斯维蚜S.bambuciepula Gx Zhang et Zhang,sp.nov.。模式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傅沛云 《植物研究》1989,9(2):15-20
本文对东北罂粟属植物的分类及其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其中主要的是扩大了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L.)(sensu ampl.),基本型分类性状的含义,缩小了应看做是其亚种的黑水罂粟(P.nudicaule L.subsp.amurense N.Busch.的分类性状含义,发现并提出了两个新的变种,即光果野罂粟P.undicaule L.var.glabricarpum P.Y.Fu及毛果黑水罂粟P.nudicaule L.subsp.amurenseN.Busch.var.seticarpum P.Y.Fu,同时提出了包括种下分类群的便于鉴别的东北罂粟属植物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浙江葡萄属植物三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裘宝林 《植物研究》1990,10(3):39-43
作者最近对浙江产葡萄属植物进行分类研究时,发现了3个新种:浙江蘡薁Vitis zhejiang-adstricta P.L.Chiu,sp.nov.;仙居葡萄Vitis wentsaiana P.L.Chiu,sp.nov.;龙泉葡萄Vitis longquanensis P.L.Chiu,sp.nov.  相似文献   

18.
陈蒂 《植物研究》1994,14(1):80-80
本文发表了鸭跖草属-新变型,即白花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f.alba Ti Chen f.nov.  相似文献   

19.
徐耀良 《植物研究》1993,13(2):121-121
本文发表了银莲花属一新变种, 即龙王山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 var.lacerata Y.L.Xu, var.nov.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田鼠族(Myodini)是䶄亚科(Arvicolinae)的重要类群,广泛分布于整个全北区及东洋区部分区域,该族目前存在的分类学问题是缺乏化石标本、短时间的物种分化、有限分子样本和部分类群采样困难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近年中国森林田鼠族的系统分类研究成果主要有:(1)绒鼠属(Eothenomys)的采样和系统发育研究基本涵盖了全部类群,发现1新亚属和4新种,分别为川西绒鼠亚属(Ermites)和石棉绒鼠(Eothenomys shimianensis)、金阳绒鼠(E.jinyangensis)、美姑绒鼠(E.meiguensis)、螺髻山绒鼠(E.luojishanensis),原来被普遍接受的黑腹绒鼠福建亚种(E.melanogaster colurnus)、中华绒鼠康定亚种(E.chinensis tarquinius)、西南绒鼠康定亚种(E.custos hintoni)被证实为3个独立有效种,滇绒鼠(E.eleusis)、丽江绒鼠(E.fidelis)的种级分类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大绒鼠贡山亚种(E.miletus confinii)和黑腹绒鼠滇西亚种(E.melanogaster libonotus)实为克钦绒鼠(E.cachinus)的同物异名。(2)基于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支持恢复东亚䶄属(Craseomys)的属级分类地位,同时解决了䶄属(Myodes)的非单系起源问题;研究进一步证实山西䶄(Craseomys shanseius)应为棕背䶄的山西亚种(Craseomys rufocanus shanseius)。(3)高山䶄属(Alticola)的平颅高山䶄亚属(Platycranius)分类地位受到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质疑,该亚属的唯一物种平颅高山䶄(Alticola strelzowi)与高山䶄属指名亚属物种聚在同一枝;库蒙高山䶄(A.stracheyi)实为斯氏高山䶄(A.stoliczkanus)的同物异名。基于近年系统分类研究结果,目前中国森林田鼠族分布有5属共30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