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广西含笑属一新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cheliaguangxiensisLawetZhou,sp.nov.Fig.1Arborvelarbuscula5-1Omalta,truncolO-2Ocmdiam.,corticebrunneo,gemmae,ramulijuveniores,petiolietpedicellidensebrunneo4omentosi,ramulihornotinivirides,vetustiorescinereo-brunneiglabri.F0liacoriaceaoblongavelobovato-oblonga,6-l5cmlonga,3-5cm1ata,apiceacutavelbreviteraccuminata,basecuneatave1latecuneata,supralucidaatro-viridiaglabra,subtuspa1lideviridiapilisbrunneissparseobtecta;costamediasupraimpressa,nervislateralibusutrisecus9-ll,venulisdensereticulatis…  相似文献   

3.
中国含笑属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守标  张定成 《植物研究》2002,22(2):129-130
发表了中国含笑属一新种  相似文献   

4.
木兰科16种含笑属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对含笑属5组16种植物(其中:峨眉含笑、多脉含笑、蔼和含笑、毛果含笑、南亚含笑、展毛含笑、阔瓣含笑和壮丽含笑等8种为首次报道)的花粉样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并对其花粉粒形态及大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木兰科含笑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探讨其系统分类学意义。结果显示:含笑属植物的花粉粒形态均为两侧对称,异极,具1远极单沟萌发孔,沟长几乎达两端,极面观为椭圆状,赤道面观为舟状,表面无脊或具脊;含笑属花粉粒表面小穿孔的密度为0.002 5~1.500 0个/μm~2,最长轴长为30.69~58.02μm、变异系数为2.85%~8.20%,最短赤道轴长为15.29~31.29μm、变异系数为4.29%~15.53%,轴比值为1.43~2.69、变异系数为2.53%~13.00%。经组间、种间和种内比较,含笑属植物的花粉粒仅在小穿孔密度和3个大小性状上存在一定的种间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含笑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新华 《广西植物》2007,27(5):712-719
含笑属植物约有8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是木兰科中第二大属,为常绿乔木或灌木,也是重要的资源植物。该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在分类学、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植物化学、分子系统学、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几种含笑属(木兰科)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笑属 ( Michelia) 4种花粉光镜下形态相似。SEM下观察 ,黄兰 ( M.champaca)和金叶含笑 ( M.foveolata)表面雕纹为小穿孔 ,苦梓含笑 ( M.balansae)为小穴 ,野含笑 ( M.skinner-iana)为细皱纹 ,较粗糙。 TEM下观察 ,4种花粉外壁均可分为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其中黄兰的柱状层结构较原始 ,金叶含笑的较进化。花粉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类群的系统演化。  相似文献   

7.
几种含笑属(木兰科)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笑属(Michelia)4种花粉光镜下形态相似。SEM下观察,黄兰(M.champaca)和金叶含笑(M.foveolata)表面雕纹为小穿孔,苦梓含笑(M.balansae)为小穴,野含笑(M.skinner-iana)为细皱纹,较粗糙。TEN下观察,4种花粉外壁均可分为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其中黄兰的柱状层结构较原始,金叶含笑的较进化。花粉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类群的系统演化。  相似文献   

8.
一种可供观赏的新植物——毛果含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绿乔木,高18—25米,胸径80厘米,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的细纵裂,有显著突起的皮孔;幼枝稍纤细,黄绿色有光泽,老枝深绿色,有苍白色的大皮孔和纵长条纹。叶厚纸质,长12—22(—28)厘米,宽5—8(—10)厘米,长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具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深绿色微具光泽;背面灰绿色,具黄褐色短柔毛(栽培毛被稀少);主脉及测脉正面凹陷,主脉呈沟槽状直达叶柄基部与托叶痕相接,背面隆起,侧脉8—13对,网脉清晰可辩。叶柄长2—3(—4.5)厘米,托叶痕为其长的二分之一以下。  相似文献   

9.
木兰科含笑属一种有价值的新植物——香籽含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盛业   《广西植物》1981,(2):32-33
<正> 一、形态识别 香籽含笑,又名香梓楠(Michelia hedyosperma Law,ined.)是木兰科含笑属植物。常绿乔木,高达21(~36)米,胸径60(~100)厘米,主干通直,树皮灰褐色;芽、嫩叶柄、花梗、花蕾及心皮均密被平伏短绢毛,其余无毛。小枝灰黑色,老枝浅褐色,疏生圆形皮孔。叶揉碎有八角气味,薄革质,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6—13.5厘米,宽4.5—5.5厘米,先端急尖,尖头钝,基部阔楔形,两面绿色而有光泽,无毛,侧脉每边8—10条,干  相似文献   

10.
国产兜兰属植物的引种和栽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兜兰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国际上栽培最广泛的兰花之一。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们对其过度地采挖,兜兰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所有兜兰野生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进行兜兰的迁地保护是兜兰种质资源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作者于2003~2008年对原产于中国的兜兰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引种,已收集到了原产于中国的所有兜兰种类,并种植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具有加温和水帘降温设施的科研温室中,所有种类均已成活并开花,但不同种类的生长状态和开花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兜兰属植物的引种方法和栽培技术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粤东沿海引种无瓣海桑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陵  詹潮安 《生态科学》2003,22(1):45-49
粤东沿海引种无瓣海桑试验4年的结果表明:该引种区分别比原产地及我国已引种成功的湛江、深圳更北1°08'2°22'和1°06',有其特殊的生长发育、生态适应性等特点以及造林、管护等技术规程,共造林面积243.3hm2,是目前我国该树种引种最北、面积最大、引种最成功的林分.经观测,该林分生长发育正常,在适宜生境下,造林后1年平均树高生长可达2.24m,比乡土树种提前6~7年实现防护作用:造林后一年开花结实,每年2次,能自然更新,1998年9月种植的林分已出现4期自然更新小苗,而且,其抗逆性、经济品质等生物、经济学特性与原产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左家哺   《广西植物》1994,14(2):185-192
本文比较研究了二种不同种源即贵州省威宁县河块乡树舍村和云南省安宁县绿乡官地村的云南含笑苗期的地径、苗高、根系、叶面积等因子生长状况及其生物产量;其次,分析了生物量以及各生长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第三.根据实际调查与测定数据拟合了关于生物量与各生长因子以及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的34个数学模型。文末拟定了云南含笑一年生苗木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早稻播期的适应性调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新光  王华  邹永春  林青山  蔡立 《生态学报》2010,30(17):4748-4755
利用广东省86个气象站1961-2009年资料以及2009年早稻地理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广东早稻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点,并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广东早稻播种期调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自1997年以来,广东早稻生长季气候变化较为显著:(1)广东早稻生长季气候变暖明显,热量资源增加显著;光照资源略有减少;降水量略多于常年,但年际变幅加大;(2)春季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日期提前,总日数减少;早稻幼穗分化期低温冷害结束日期提早;\"龙舟水\"期间降水集中期推后。在考虑气候资源与灾害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东早稻播种期调整方案为南部地区提前7-10d,中部地区提前5-7d,北部地区提前3-4d。广东早稻播期调整的研究,不仅是早稻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而且对全年农业生产布局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粤东地区野果植物资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报道了粤东地区野生水果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记录到该地区野生水果植物有57科、101属、205种(含变种),分别占全国野生果树73科、173属、1157种(变种)的78.1%、58.4%、17.7%,含15种以上的科有蔷薇科、壳斗科、芸香科、桑科4个科,为该地区野生水果的优势科,这说明粤东地区的野生水果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
几种草坪草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引种栽培的8种草坪草的物候期、覆盖度、再生速度、品质特性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北方温带环境条件下栽培的几种优良草坪草品种——新哥来德(Poa pratensis cv.Nugtade)、枪手股(P.pratensis cv.BlueChip)、午夜(P.pratensis cv.Midnight)、帕特(Agrostis tenuis cv.Putter)、贝克(碧西)(Festuca arundinacea cv.Plxie)等。对陕西关中草坪草的引种和适地栽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广东中山市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东中山市有毒观赏植物共有49科101属118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7科99属116种。文章分析了这些有毒观赏植物资源的特点,并就其园林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亮  肖荣高  遇宝成  罗键 《四川动物》2012,31(4):616-618
2011年10月26日,在广东省始兴县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1号雄性白头蝰,并从该保护区博物馆检出另1号雄性同种标本,11月25日又在广东省博罗县的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第3号雄性同种标本,正式报道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广东已知毒蘑菇种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广东毒蘑菇种类有112种,分别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1科1属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18科41属。其中种类最多的是鹅膏属(Amanita),有20种,占17.8%;其次为红菇属(Russula),有10种,占8.9%;第3是丝盖伞属(Inocybe),有8种,占7.1%。致命鹅膏(Amanitaexitialis)、铅绿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和粗柄白鬼伞(Leucocoprinuscepaestipe)等是近几年在广州引起中毒的常见毒蘑菇种类,其中致命鹅膏的中毒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20.
广东植物区系的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文波  张宏达  仲铭锦   《广西植物》1995,15(1):26-35
广东植物区系与广西中部、东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中部及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的植物区系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共同组成了华南省,属东亚植物区.华夏植物界.传统的以北极起源理论或热带起源理沦为依据.将中国植物区系特别是广东亚热带植物区系,分割成泛北极植物界和古热带植物界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亚洲热带至亚热带无论在植物区系组成上还是在森林群落的结构上都是一整体.它们是华夏起源的.华南省植物区系可达7500种.中国特有属达86属,地区特有属约15属.如猪血木、四药门花、圆籽荷、辛木、虎颜花、梅兰、四数苣苔、报春苣苔、拟九节、小花苣苔、圆唇苣苔等属.华南省又可分为三个亚省:粤西南—桂东南亚省,粤东南—闽西南亚省,粤北—闽西北亚省,三个亚省在地质史上,气侯区上,植物区系组成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