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是由胞内段、跨膜段和胞外段组成的单次跨膜受体,也是固有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可溶性Toll样受体2(soluble Tolllike receptor 2,s TLR2)是TLR2胞外段脱落生成的可溶性蛋白。s TLR2作为TLR2的特异性调节分子,充当诱饵受体与配体结合,抑制TLR2信号,进而减轻炎症,减少过度免疫造成的损伤。近年来,s TLR2在越来越广泛的体液中被检测出来,且在很多疾病中出现明显异常的表达,成为这些疾病潜在的诊断指标或治疗工具。本文简要综述了s TLR2的生成、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炎性小体激活与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caspase-11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炎性小体的激活在细胞焦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当病原体入侵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NLR)和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等胞内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与相应配体结合,导致炎性小体多蛋白复合物组装和caspase-1/caspase-11激活,进而诱导细胞焦亡发生。深入研究炎性小体激活和细胞焦亡的相关机制,对认识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就炎性小体激活与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ph receptor) 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家族中最大的亚家族,其介导的双向信号传导对细胞的形态、黏附、运动、增殖、生存及分化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EphA2是Eph受体家族中一个被广泛研究的重要亚型,在白内障和乳腺癌等病理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往研究发现:EphA2受体的激酶结构域可结合细胞膜,其激酶活性受磷脂膜的调控,但是相邻的SAM结构域对激酶结构域与脂膜的相互作用以及激酶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在此项研究中,通过与磷酸酶PTP1B1-301活性片段共表达的方式,表达、纯化了EphA2受体的胞内段激酶-SAM串联结构域,通过比较胞内段激酶-SAM串联结构域与单独激酶结构域的脂质体结合能力,以及测定对应的激酶活性,发现:EphA2受体胞内段的SAM结构域使其激酶结构域与脂质体(4 mg/mL)的结合能力增强约6倍(P<0.001);磷酸化后的EphA2胞内段激酶-SAM串联结构域结合脂质体(4 mg/mL)的能力比非磷酸化的胞内段激酶-SAM串联结构域提高2.5倍(P<0.05);而结合脂质体后,激酶结构域的激酶活性也被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正反馈。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发现提示:EphA2胞内段的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与相邻的SAM结构域可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单位,其激酶活性和脂质体结合能力与单独的激酶结构域相比都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我们的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理解Eph受体家族其他亚型的激酶结构域的活性调控提供了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eceptor activity-modifying proteins,RAMPs)属于单跨膜蛋白家族,分三个结构域,RAMP的N端和跨膜区决定本身的功能和受体表型,胞内C端对于配体的信号传导和受体循环有重要作用。目前发现有三个成员:RAMP1、RAMP2和RAMP3。RAMPs通过改变G蛋白偶联受体的糖基化,作用于配体结合区域来调节受体表型。RAMP1与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 like receptor,CRLR)结合表现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受体表型:RAMP2和RAMP3与CRLR结合则对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表现高亲和力,与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CTR)结合则作为胰淀粉样酶(amylin,AMY)受体。由此可见,RAMPs不仅调节受体与配体结合,还影响细胞内的蛋白相互作用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来影响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RAMPs还对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古老的模式识别受体家族,一直都是免疫学家研究的焦点。从最古老的后生动物——海绵到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硬骨鱼中都有TLR存在。阐述处于不同进化地位海洋动物的TLR及其信号通路分子,TLR基因结构域混编和多态性机制,有助于揭示脊椎动物TLR的起源和预防海洋经济动物病害。  相似文献   

6.
TLR——天然免疫中的特异性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特异的I-型跨膜受体及病原模式识别受体,在急性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结构、分布(基因、细胞、组织、种群层次)及相应配基都具有特异性;TLR的信号通路包括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依赖途径和MyD88非依赖途径。TLR在免疫防御上不仅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的发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有着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介导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病原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s),能识别表达在病原微生物上高度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并通过一定的信号转导途径引起核内相关基因的表达,启动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死亡受体6(death receptor 6,DR6)是死亡受体家族的一员,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其亚细胞定位和调节机制尚不清楚。作者研究发现DR6不仅能够定位在细胞质膜表面,同时也存在于细胞内体系统。膜表面的DR6可以发生内吞,功能性单克隆抗体能够加速其内吞。通过构建一系列胞内结构域的缺失突变体,结果显示单独缺失丝氨酸/脯氨酸富集结构域,DR6在细胞膜表面定位显著增加,在内体定位显著减少。而分别缺失另外三个胞内结构域,DR6主要定位在细胞内体。以上结果提示DR6的胞内不同结构域在调控DR6的亚细胞定位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是天然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病原体感染过程中对入侵病原体的识别,激活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近年发现Toll样受体在多种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Toll样受体在肿瘤细胞中具有表达,并且Toll样受体信号诱导的促炎症反应是肿瘤发生的必要条件,但是有些Toll样受体的配体仍然表现出极强的抗肿瘤活性,目前,Toll样受体在肿瘤免疫中的机制研究已经成为Toll样受体作为药物靶点的临床应用的关键。本文对Toll样受体在肿瘤免疫中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主要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 TNFR1)启动,通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 RIP1)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作用于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MLKL)传递细胞死亡信号。既往大量实验证实,程序性坏死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但新的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促进肿瘤转移。因此,了解程序性坏死在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对于肿瘤的诊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程序性坏死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