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为了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采用Ephrin-B2干预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了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和干预组(Ephrin-B2连续干预3 d),每组各18只。通过对比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对比各组大鼠缺血侧大脑海马组织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微血管密度的水平,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我们发现造模后第4、8、12、14天,干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第4、8、12、14天,干预组、模型组大鼠的缺血侧大脑海马组织中VCAM-1、NF-κB蛋白显著的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5);干预组大鼠的缺血侧大脑海马组织中VCAM-1、NF-κB蛋白显著的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第4、8、12、14天,干预组大鼠的缺血脑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显著的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第4、8、12、14天,干预组、模型组大鼠的血侧脑组织VEGF m RNA及蛋白显著的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5);干预组大鼠的血侧脑组织VEGF m RNA及蛋白显著的高于模型组(p0.05)。本研究表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采用Ephrin-B2干预能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与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高压氧预处理组,每组12只。高压氧预处理组大鼠在造模前5天给予高压氧预处理。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高压氧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的影响,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IL-1β、TNF-α、MDA的含量。结果:高压氧预处理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COX-2m RNA和蛋白表达量,抑制IL-1β、TNF-α的表达,降低MDA水平。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TNF-α、COX-2的表达以及减弱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风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鼠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其对神经元损伤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组(0.054 g/kg)、中风胶囊高剂量组(1.08 g/kg)、中风胶囊中剂量组(0.54 g/kg)、中风胶囊低剂量组(0.27 g/kg),每组10只。造模结束后灌胃给药10 d,每天1次,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摘取脑组织。各组大鼠末次给药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RT-PCR法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PI3K/Akt/Beclin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及脑组织中p-PI3K、p-Akt等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脑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组织Beclin1、LC3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脑组织结构排列疏松,间质水肿,神经细胞呈三角形,核固缩深染。与模型组相比,中风胶囊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显著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P<0.05),脑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中风胶囊各剂量组的脑指数及脑组织Beclin1、LC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脑组织中p-PI3K、p-Akt等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中风胶囊通过调控PI3K/Akt/Beclin1信号通路中Beclin1和LC3的表达来抑制CIRI模型鼠的自噬反应,从而发挥保护其脑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8只体重260 g±1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及七氟醚组。假手术组大鼠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结扎,不进入颅内置入线栓。损伤组吸入100%纯氧60min之后对右颈内动脉采用尼龙线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闭模型(MCAO),七氟醚组吸入2.5%七氟醚(2.5%七氟醚及97.5%氧气)60 min后再行MCAO模型制备。3组大鼠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24 h。观察三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及脑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中位数为18分;损伤组评分中位数为7分;七氟醚组大鼠评分中位数为13分,三组大鼠的评分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784,P=0.000)。各组大鼠脑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总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201,P=0.00;F=26.879,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后,损伤组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高于七氟醚组及假手术组,七氟醚组高于假手术组,但远低于损伤组水平,P=0.000。结论:七氟醚对大鼠神经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大鼠脑组织TNF-α及IL-1β蛋白水平,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索用七氟醚预处理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认知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海马细胞内钙结合蛋白(S100β)及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SPF级雄性大鼠3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组)、七氟醚预处理组(C组),每组12只。B组和C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假手术组仅切开不插入线栓。术前七氟醚预处理组大鼠吸入体积分数3 %七氟醚和氧流量为2 L/min的混合气体,持续1 h,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单纯吸入2 L /min的氧气。建模完成后采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状况;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S100β和PGRN的表达情况。结果:(1)B、C组大鼠mNSS评分显著高于A组,C组评分较B组有明显降低(P<0.05);(2)与A组相比B、C两组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C组与B组相比逃逸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3)B、C组大鼠海马S100β和PGRN的表达较A组有显著上调,其中C组S100β表达较B组显著降低,PGRN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文通过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CIRI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S100β和PGR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发现七氟醚预处理对CIRI大鼠认知功能有显著提高,其作用机制与海马S100β和PGRN的表达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组(I/R组)、实验组,Sham组大鼠开腹后游离左侧肾蒂血管,不夹闭,观察60 min关闭腹部。I/R组大鼠开腹后切除右肾,左肾蒂血管分离,观察15 min后用无损伤动脉夹持续夹闭左肾蒂血管45 min后,关闭腹部,恢复左肾血流。实验组开腹后切除切除右肾,左肾蒂血管分离,行4个循环夹闭左肾蒂血管1 min/再灌注4 min预处理后,无损伤动脉持续夹闭45 min,关闭腹部,恢复左肾血流。比较各组大鼠术后尿素氮值(Burea nitrogen,BUN)与肌酐值(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肾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 light chain 3,LC3)和自噬基因Beclin-1的表达。结果:所有大鼠在实验过程无死亡。I/R组、实验组再灌注后4 h、24 h的BUN与SCr值显著高于Sham组(P0.05),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Sham组(P0.05),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I/R组(P0.05);I/R组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Sham组(P0.05),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I/R组(P0.05)。实验组大鼠再灌注后24h 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相对表达量与肾组织病理学评分、BUN、SCr值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激活自噬,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肾损伤,并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何浩  杨静  谭波  赵珂  陈丽 《生物技术》2023,(2):232-238
[目的]探讨HIF-1α抑制剂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48只SPF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脓毒症非SAE组、SAE组、脓毒症非SAE+HIF-1α特异性抑制剂(YC-1)组、SAE+YC-1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SAE大鼠模型,在行CLP术前24h经股静脉插管缓慢注射YC-1(10 mg/kg溶解于二甲基亚砜)。CLP术后36 h,进行新物体识别试验、悬尾试验、旷场试验,并取海马区脑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区脑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自噬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区脑组织Beclin-1、LC3-Ⅰ、LC3-Ⅱ、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脓毒症非SAE组、SAE组、脓毒症非SAE+YC-1组、SAE+YC-1组明显降低大鼠的记忆能力和探索能力,明显升高海马区脑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及明显降低LC3-I蛋白表达(P<0.05),脓毒症非SAE组和SAE组海马区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SAE组比较,HIF-1α抑制剂处理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噬在高压氧预处理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方法:新生大鼠脊髓神经元原代培养,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和高压氧(HBO)预处理组。通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分析两组LC3-Ⅱ与凋亡相关分子Beclin-1,Bcl-2,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重复高压氧预处理对氧糖剥夺诱导原代培养的脊髓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预处理显著增加脊髓神经元细胞Bcl-2的表达,降低Beclin-1,Caspase-3以及自噬的特异性标记蛋白LC3-Ⅱ的表达。氧糖剥夺后对照组与高压氧组相比,LDH释放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HBO预处理通过调节自噬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为HBO预处理神经保护提供一条新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Epo治疗组(又分为高剂量A组、低剂量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及假手术组(D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的5分制法在大鼠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TTC染色法观察线栓侧的梗死体积,并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HE染色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病理变化,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观察p5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梗死,24h后缺血中心区及周围区均可见到p53蛋白表达.缺血再灌注6h内给予Epo可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含水量,减轻病理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结论:Epo通过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脑保护作用,P53蛋白参与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免疫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小檗碱低剂量组(BBR-L,25 mg/kg)、小檗碱中剂量组(BBR-M,50 mg/kg)、小檗碱高剂量组(BBR-H,100 mg/kg),每组各10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处理。于造模成功2 h后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组按上述方法同体积给予生理盐水。给药24 h后,测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脑梗死率;采用ELISA法检测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性、细胞因子TNF-α、IFN-β、IL-6和NO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及CD4+/CD8+血清含量;进一步采用RT-qPCR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脑组织内NF-κB-NLRP3信号轴关键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率均升高(P<0.05),且血清NO、TNF-α、IFN-β、IL-6含量和脑组织的NF-κB p65、NLRP3、ASC及caspase-1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而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CD4+、CD8+及CD4+/CD8+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BBR-H、BBR-M、BBR-L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率均下降(P<0.05),且血清NO、TNF-α、IFN-β、IL-6含量和脑组织的NF-κB p65、NLRP3、ASC及caspase-1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而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CD4+、CD8+及CD4+/CD8+水平升高(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NLRP3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松龄血脉康(SL-xmk)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对照组,SL-xmk预处理组采用SL-xmk(937.5mg/kg)悬浮液对大鼠进行4w预防性灌胃处理,假手术组、对照组采用等容量生理盐水预防性灌胃处理,在预处理终点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观察SL-xmk预处理后MCAO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TNF-α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结果:SL-xmk预处理后脑组织TNF-α表达显著下降,缺血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结论:松龄血脉康可抑制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健、患侧白介素-1β(IL-1β)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变化趋势及电针对二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造模后各组又分为6个时程组(12、24、48、72、96、144 h),每个时程组10只大鼠。取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健、患侧脑组织中IL-1β、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脑缺血大鼠患侧与健侧脑区,IL-1β和ICAM-1的表达均呈现典型的双峰模式。模型组患侧IL-1β在12 h和48 h到达峰值,健侧在12 h和144 h到达峰值。模型组患侧IL-1β表达在48 h明显高于健侧(P0.05),在96 h和144 h又明显低于健侧(P0.05);电针组患侧IL-1β表达在24 h、48 h和144 h均低于健侧(P0.05)。模型组患侧的ICAM-1在24 h和72 h达到峰值,健侧在24 h和144 h到达峰值;电针组患侧ICAM-1表达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健侧(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降低大鼠患侧脑组织中IL-1β和ICAM-1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0-羟基蜕皮甾酮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SD大鼠海马神经元和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闭塞法建立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电图和脑组织Nissl染色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20-羟基蜕皮甾酮组。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酶联免疫法测定缺血再灌注后3-24小时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从4.50±1.90%上升至72.90±8.40%(p0.01),给予20和40 mg/kg 20-羟基蜕皮甾酮干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分别下降至51.40±8.60%(p0.05)和42.70±6.80%(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目标象限次数明显减少(p0.01),而20-羟基蜕皮甾酮显著抑制上述变化,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缺血再灌注后3-24小时,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浓度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20-羟基蜕皮甾酮能抑制上述各时间点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浓度的升高。结论:20-羟基蜕皮甾酮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和认知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抑制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在皮层和海马区表达以及依达拉奉的干预。方法:将SD大鼠(雄性)随机分为以下几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采用Zea Longa线栓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24 h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剂量为10 mg/kg的依达拉奉于再灌注前15 mim经腹腔注射。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大鼠脑神经损伤表现;TTC染色判断模型是否成功和脑部损伤程度;对大鼠神经元细胞进行HE染色,观察其在皮层和海马区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Beclin-1和LC3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依达拉奉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为(2.00±0.67),显著低于模型组的(2.50±0.53)(P0.05)。模型组大鼠脑部观察到梗死灶出现,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受损伤,依达拉奉组上述症状减轻。皮层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的Becli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08±0.85)%、(33.42±1.57)%和(25.61±1.39)%,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和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的Becli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4±0.21)%、(31.82±1.73)%和(22.74±1.26)%,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和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层区LC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33±0.47)%、(39.72±1.73)%和(28.53±1.61)%,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和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区LC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74±0.37)%、(32.53±1.43)%和(25.38±1.23)%,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和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Beclin-1和LC3表达水平增加,而依达拉奉可能通过下调它们的表达减少自噬发生,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调控NLRP3炎症小体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术后24 h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组(70 mg/kg),ICA低剂量组(20 mg/kg)、ICA中剂量组(40 mg/kg)、ICA高剂量组(80 mg/kg),灌胃相应药物10 mL/k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3 d。末次给药1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对大鼠大脑皮层进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大脑皮层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增加;缺血周围区大脑皮层可见神经元不同程度坏死或胶质细胞增生,完整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IL-1β、IL-18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经淫羊藿苷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缺血周围区神经元坏死程度明显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自噬因子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级大鼠纳入研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预处理组,每组20只。模型组以及预处理组大鼠均制备MIRI模型,假手术组按照相同的方式开胸,仅穿线不进行冠状动脉的结扎。模型制备前7d,预处理组予以瑞舒伐他汀20 mg/(kg·d)灌胃处理,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大鼠则予以生理盐水5 m L/d处理。比较三组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率、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自噬因子P62、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yt 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的心肌组织凋亡率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均高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的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均高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的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低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高于模型组(均P<0.05)。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的P62、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Bcl-2 m RNA表达水平低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高于模型组(均P<0.05);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Bax m RNA表达水平及Cyt C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可显著减轻MIRI大鼠心肌组织受损程度,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瑞舒伐他汀有效抑制心肌细胞自噬因子表达以及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P-tau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根据时间点分为6 h、1 d、7 d和21 d,每组10只。采用改良的Feeney's自由落体装置制备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损伤后6h、1d、7 d和21 d采用水迷宫法动态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tau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颅脑损伤6 h后,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P0.05),随损伤时间延长,其逃避潜伏期时间逐渐缩短,损伤后7 d逃避潜伏期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损伤同侧脑组织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损伤后6 h脑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随损伤时间延长,P-Tau蛋白表达逐渐增多,且在损伤后7 d表达最高(P0.05),21 d时减少(P0.05)。在损伤对侧脑组织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损伤后6 h脑组织P-tau表达明显增高(P0.05),1 d时处于较高水平(P0.05),后逐渐减少,7 d,21 d时P-tau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可导致大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损伤脑组织P-tau蛋白表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且以损伤中后期表达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松龄血脉康(SL-xmk)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对照组,SL-xmk预处理组采用SL-xmk(937.5mg/kg)悬浮液对大鼠进行4w预防性灌胃处理,假手术组、对照组采用等容量生理盐水预防性灌胃处理,在预处理终点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观察SL-xmk预处理后MCAO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TNF-α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结果:SL-xmk预处理后脑组织TNF-α表达显著下降,缺血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结论:松龄血脉康可抑制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察温肾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PMOP)大鼠的骨密度及对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血清含量和转化生长因子-β骨组织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作用机制。将48只SPF级雌性SD大鼠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造模4周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q RT-PCR法检测骨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 RNA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去势模型组大鼠骨密度(BMD)、TGF-β mRNA显著降低(p0.05),而IL-1β、TNF-α、IL-6均显著升高(p0.01),符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改变;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温肾固疏方高、中剂量组椎骨BMD显著升高(p0.05),IL-1β、TNF-α、IL-6显著减少(p0.05),温肾固疏方高剂量组TGF-β mRNA显著增加(p0.05)。温肾固疏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L-1β、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骨吸收;同时上调TGF-β等抑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骨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突触后密度蛋白-95抑制剂Tat-NR2B9c (NA-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将60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A-1组。在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1 h后,NA-1组按照20μg/g的剂量在大鼠腹膜内注射NA-1溶液,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TTC染色显示,在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24 h后,NA-1处理可显著降低大鼠的脑梗死体积(p0.05)。此外,建模7 d后,应用NA-1处理的大鼠的悬崖逃避反射、趋地反射和翻正反射时间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Nissl染色显示,建模3 d时,应用NA-1处理的大鼠的存活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升高(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NA-1处理的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NA-1处理可显著降低NA-1组大鼠脑组织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并上调大鼠脑组织中p-Akt/t-Akt的蛋白比率(p0.05)。本研究表明,NA-1能够有效降低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改善大鼠神经行为,抑制神经细胞凋亡。NA-1还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提供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