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盐城獐种群生存力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Vortex6.0计算机程序对盐城獐(Hydroptesinermis)种群的生存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无狩猎和海潮侵袭的影响,在能容纳500头獐的栖息地中,盐城獐可长期生存。如狩猎死亡率达5%和10%,拥有100~200头獐的种群分别在32~50年和15~27年内灭绝率超过5%;拥有300~500头的现存种群分别在90~95年和29~42年内灭绝率超过5%。在有海潮侵袭的栖息地中,不管现存种群多大,在未来25年左右的时间内种群灭绝率大于5%,在50年内种群绝灭的可能性超过50%。根据该地的实际情况,建议在无海潮侵袭的堤内选择至少能容纳200头獐的栖息地和在相临的堤外选择能容纳500头獐的栖息地建立保护区,才能保证盐城獐种群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2.
间作作物对核桃黑斑蚜及主要天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阿克苏3类主栽模式核桃园系统调查发现:核桃黑斑蚜的天敌主要有草蛉、黑食蚜盲蝽、食蚜蝇、多异瓢虫和蜘蛛;间作作物对核桃黑斑蚜及其天敌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核桃黑斑蚜发生初期,在核-麦-玉式核桃园中益害比最大,草蛉和蜘蛛发生量最多,种群数量分别为6.60头/百叶、0.20头/百叶,间作小麦最有利于增益控害,其次是间作棉花;在中后期,草蛉、多异瓢虫在核-棉式核桃园发生量较多,种群数量分别为6.01头/百叶、0.64头/百叶;黑食蚜盲蝽在核-麦-玉式核桃园中发生量较多,种群数量为1.08头/百叶;食蚜蝇和蜘蛛在无间作核桃园中的发生量较多,种群数量分别为0.51头/百叶、0.91头/百叶;但天敌不能阻止核桃黑斑蚜的大量发生,其种群数量在7月中旬达到高峰,平均种群数量达3000头/百叶以上。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区的獐种群是一个孤立的种群,近年来其数量急剧减少。本研究应用种群生存力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漩涡模型预测了鄱阳湖区獐种群在未来100 a内的种群变动趋势,并分析了不同场景下獐种群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鄱阳湖区獐种群在未来100 a灭绝的概率是0.37。如果鄱阳湖区獐的栖息地进一步被破坏,獐种群的灭绝概率将大幅度增加;高概率的幼仔死亡率会使獐种群在未来100 a出现灭绝的概率为100%;灾害对种群的影响也很大,在洪灾和狩猎的双重作用下,洪灾发生频率增加将使獐种群灭绝概率增大。通过本次对鄱阳湖区獐的种群生存力分析,发现幼仔的死亡率和栖息地的破碎化是鄱阳湖区獐种群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在獐栖息地之间设立生态走廊,加大对偷猎的打击力度,将有利于该地区獐种群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东内伶仃岛猕猴种群年龄结构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的野外观察,对内伶仃岛猕猴种群年龄结构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内伶钉岛猕猴种群雄性比为1:98,各年龄组性比幼年组为1:1.07,青年组为1L0.93,中壮年组为1:0.6,中老年组为1:0.57,老年组为1:1.14;(2)列出了猕猴种群年龄结构图,确定了年增长率为6.9%,种群数量的动态公式是Nt=200e^0.069t;(3)预测了未来10a的猕猴种群的数量和发展,种群数量从2001年到2010年增长到1200头左右;(4)内伶仃岛猕猴种群发展的最适容纳量为900-1100头(平均1000头)。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獐的警戒行为特征并为重引入项目提供管理依据,以人为干扰源观察獐的警戒反应,发现其警戒模式包括听 (listen) 或扫视 (scan) ,盯视 (stare) ,走开 (walk away) ,跑开 (run away),吼叫 (bark) 和压脖 (stretch) 。利用逃跑起始距离对上海松江圈养 (自由采食) 獐、上海华夏圈养(人工饲喂) 獐和江苏盐城野生獐进行警戒性比较,得出:人工饲喂獐警戒性最小,野生獐警戒性最大。可通过野化训练提高人工饲喂獐的警戒性;人类活动、种群密度、围栏和区域面积可能影响獐的警戒性。  相似文献   

6.
截线法对西藏盘羊种群数量的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朴仁珠 《生态学报》1996,16(3):295-301
1987~1990年间,采用截线抽样法对西藏盘羊的种群数量及分布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在1550km样线上遇见99头盘羊。由此资料,以傅立叶级数表达其探测函数,估计出了盘羊在西藏分布区内的平均分布密度为0.0820±0.0097头/km2,即每12km2约有1头,而波动在0.0121~0.3671头/km2之间。并依此确定的10.5万km2的栖息面积计算、西藏盘羊的种群数量为8630±1021头。目前,盘羊群平均数下降为5~6头/群,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利用5个品种蔬菜(萝卜,芥蓝,芥菜,菜芯和白菜)研究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在不同蔬菜上的种群动态以及对寄生于萝卜蚜的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种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30天研究期间,有翅萝卜蚜的平均虫口(蚜虫数/苗)在萝卜、芥蓝、芥菜、菜芯和白菜苗上分别为3.918、0.831、1.149、1.743和5.23头,表明降落在萝卜苗上的有翅蚜数量显著地比在其它蔬菜苗上的高;而无翅萝卜蚜的中均虫口分别为63.421、10.041、24.928、23.323和114.308头,说明萝卜蚜无翅蚜在白菜上的种群显著地高于其它品种蔬菜上的。由于萝卜蚜在不同品种蔬菜上的种群不同,导致菜蚜茧峰种群在不同品种蔬菜上也不同,其僵蚜虫口分别为1.056、0.251、0.277、0.651和1.44头,显示了在萝卜和白菜上的僵蚜数量显著地比其它蔬菜上的高。分析结果表明,萝卜蚜的种群(x)与菜蚜茧峰的种群(y)呈显著的相关关系:y=0.1188+0.0143x(r=0.9739)。本研究还利用试验结果提出了萝卜蚜无翅蚜种群从蔬菜在田间种植后达到防治指标(50头/苗)的临界天数(c  相似文献   

8.
小獐毛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与有性生殖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松嫩草原盐碱草地上具匍匐茎禾草———小獐毛的种群密度、生物量与有性生殖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小獐毛种群的生殖枝密度、生殖枝生物量、Re1和Re2与营养枝密度和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匍匐茎密度和生物量以及匍匐茎营养枝密度和生物量间有显著的颉颃关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獐(Hydropotes inermis)的警戒行为特征并为重引入项目提供管理依据,以人为干扰源观察獐的警戒反应,发现其警戒模式包括听(hear)或扫视(scan)、盯视(stare)、走开(walk away)、跑开(run away)、吼叫(bark)和压脖(stretch)。利用逃跑起始距离对上海松江野化圈养(自主采食)獐、上海华夏圈养(人工饲喂)獐和江苏盐城野生獐警戒性进行比较,得出人工饲喂獐警戒性最小,野生獐警戒性最大。野化獐警戒性提高,表明可通过降低人类活动和种群密度、扩大区域面积等途径野化提高獐警戒性。  相似文献   

10.
完达山东部林区野猪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1月18日至2009年3月20日,为了调查黑龙江省完达山东部林区野猪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特征,我们采用随机布设样线的方法在东方红林业局境内13个林场共布设大样方40个,样线200条。调查结果表明,东方红林业局境内野猪分布平均密度为0.175头/km2,种群数量为546~680头;野猪主要分布在河口、奇源、青山、五林洞、独木河、海音山和东林7个林场,位于海拔300~800m的范围内。1989年调查的野猪平均密度为0.372头/km2,种群数量为1302头;2002年调查的野猪平均密度为0.342头/km2,种群数量为1198头。近年来野猪种群密度降低,种群数量呈加速下降趋势。对野猪栖息地特征分析表明,野猪喜欢选择中坡位、阳坡、坡度小于5°、地表植被盖度大于30%、隐蔽度和郁闭度在25%~50%之间的生境。阔叶林、灌丛是野猪的主要栖息地。非法捕猎、森林采伐、坚果采摘和东北虎的捕食是造成野猪种群数量减少、栖息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文昌鱼Sertoli细胞超微结构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永强 《动物学报》1991,37(2):123-126
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厦门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Gray)精巢中Sertoli细胞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细微结构后发现:精巢发育Ⅰ—Ⅱ期,Sertoli细胞贴近基底膜,与生殖细胞相间排列;Ⅲ—Ⅳ期时,逐渐向管腔方向移动;这种细胞在核的顶部及其周围胞质中,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发育良好的高尔基复合体、大量溶酶体及糖元颗粒,并可见精细胞附着在Sertoli细胞的胞质中。据此,我们认为Sertoli细胞具有营养、吞噬和释放精子的功能。本文旨在为研究这种细胞的内分泌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