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和2017年,在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采集到3条蛇类标本(2♀,1♂),经鉴定为灰腹绿蛇(Rhadinophis frenatus),为湖北省蛇类分布新记录种。标本均保存在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动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2021年4月16日,在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水围城景区附近(103°41′45.47″E,22°54′35.22″N;海拔2109 m)发现1种蛇类,结合野外拍摄照片(图1 ) ,依据《中国蛇类》(赵尔宓,2006 )及相关文献(崔继法等,2018;黄汝怡等,2019;谭艳等,2021 )进行分类,确定该蛇为游... 相似文献
3.
在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了6只臭蛙类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鉴定为绿臭蛙(Odorrana margaretae),为陕西省首次发现。本文对其特征和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2021年6月22日,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背崩乡(95. 12°E,29. 16°N,海拔1980 m)观察到1只雉科Phasianidae鸟类.发现时,该鸟正在穿越乡间道路,察觉到人类后并未马上离开,而是在路边回头观望,持续了30 s左右才钻进林子.周围生境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植被茂密.该鸟额、头顶、耳羽、颈侧连接... 相似文献
5.
2021年10月21日,观鸟爱好者尹显伦首先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弄莫湖公园(24°00′12″N,97°50′22″ E,海拔 761 m)的一群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和黑颈鸬鹚(Microcarbo niger)中发现 3 只形态独特的鸬鹚类鸟类(图1).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地处皖南山地多雨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较少,气候温和。2014年5月10日21时,在祁门县渚口乡伊坑村旁的山径上(29°49′08″N,117°32′17″E,海拔254 m)采集到蛇类成体雌性标本1号(采集号:HS14023,标本保存在黄山学院标本馆)。当时气温17℃,小雨。经鉴定该标本为游蛇科(Colubridae)脊蛇属(Achalinus)棕脊蛇(A.rufescens)(图1)。棕脊蛇为小型穴居或隐匿生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西藏自治区首次发现的王锦蛇Elaphe carinata标本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其他地理种群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察隅发现的蛇类标本属于王锦蛇指名亚种E.c.carinata,并存在明显个体变异特征。本文首次报道了\"鼻间鳞前部外侧下延与第1枚上唇鳞相接,从前方和上方将鼻鳞包围\"的地理种群个体变异特征。西藏察隅采集的王锦蛇标本在形态量度上与德钦居群在腹鳞数量、体长等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2023年7月5日,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捡拾到1号死亡的蛇类标本.综合形态测量、鳞被比对、线粒体COI基因分子系统关系和生态资料,鉴定为大别山脊蛇(Achalinus dabieshanensis),系河南省蛇类分布新记录种.该新标本颞鳞1/(1+1)+2+2,与模式标本的颞鳞2+2+3存在形态差异,且二者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大别山脊蛇在河南的发现扩展了对其地理分布的认知,丰富了河南大别山区蛇类多样性,也为该物种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13年5月,在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黄岩乡野外考察期间采集到1号游蛇科蛇类标本,经鉴定为青脊蛇(Achalinus ater),为湖南省蛇类新纪录种。此记录能为研究青脊蛇的形态变化和地理分布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