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带作为管理城市空间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多个国家得以成功实践。首先对绿带的发展进行了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法兰克福绿带体系规划历程为研究内容,紧密结合绿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探索法兰克福不同城市发展阶段所采取的绿带规划方法。介绍以绿带促进城市转型、保护历史遗产的成功经验和以绿带控制城市扩张、构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提供多功能城市服务的规划策略。通过分析法兰克福绿带的发展过程与成功经验,认识到中国绿带建设的不足,为中国已有绿带更新和新的绿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街道是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多元的城市生活。本研究基于手机APP共享的健身数据,以街道线性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健康视角认知街道空间属性和特征。运用VGI-GIS的方法,在信息矢量化和可视化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城市街道的健康服务功能进行描述。基于运动热点空间的分布格局,研究在空间集聚、建成环境和人群收入3个层面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街道的空间连续性对健身活动有促进作用,大型公园和高校对健身活动有巨大的吸引力,公交站点对健身活动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收入阶层健身活动差异明显。多元化的热点空间模式为提升街道的健康性提供了因地制宜的可能性。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探索采用临时封闭街道,在商业和办公区域周边增设户外体育设施等措施,提升街道的健康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探析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街道的空间因子对小气候与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及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对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中典型的风景园林空间按顶面遮蔽方式分为4种空间类型下的12个测点进行冬夏两季小气候实测及热舒适问卷调查,分析不同顶面遮蔽对风景园林小气候风湿热的影响差异,并结合热舒适评价指标的计算和使用者热舒适问卷,评价不同顶面遮蔽空间下人体热舒适感受。结果显示:1)根据热舒适问卷,建筑遮蔽区位于街道北侧的悬挑区在冬季最舒适,夏季最舒适的是树荫全遮蔽区;2)通过改善空间遮蔽程度与类型,根据风向与距街道十字交叉口的距离合理进行街道设计可以对街道中的太阳辐射与风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从而改善街道热舒适;3)采用生理等效温度(PET)指标计算的热中性范围冬季是16.90~28.95℃,夏季是9.05~22.57℃;4)PET评价在高温季节低估了风速对热舒适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问卷的热舒适预测方程。可为未来城市街道的舒适性规划建设提供经验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量化的城市绿地布局公平性研究以提升人类福祉为导向, 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公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分析2020年广州市越秀区各街道城市绿地分布和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 运用区位熵方法探析各街道人均可享有的绿地生态系统服务量的公平情况。结果表明: (1)越秀区人口和城市绿地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2)越秀区各街道的绿地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较大, 空间上表现为北部高、南部低的分布特征。(3)区内存在一定的绿地空间分布不公平现象, 其中登峰和洪桥2个街道的区位熵极高, 人民、光塔、珠光、大东、大塘、梅花村、矿泉7个街道的区位熵极低或较低。提出通过严格保护重要生态绿地、见缝插绿、利用城市废弃地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增设具备运动休闲功能的临江绿道、旧城改造背景下增加城市绿地以及提高绿地质量等相关策略优化研究区的绿地布局。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高人口密度城市的绿地布局公平性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有助于提升居民健康和福祉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夏季小气候及舒适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2006年5—8月上海城区5种类型公共开放空间(广场、喷泉、草坪、廊道、林地)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辐射强度等小气候指标,分析了各空间类型对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并采用体感气象指数(discomfort index, DI)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各空间类型对人体舒适程度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上海市5种类型公共开放空间的平均温度、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存在一定差异;平均气温依次为广场>草坪>喷泉>廊道>林地;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依次为林地>廊道>喷泉>草坪>广场;广场面积、喷泉水体附近的风速及风向、草坪的草种类型、廊道的宽度及乔木盖度、林地的盖度及乔木林冠层高度等非气候指标分别与各自空间的气候指标呈显著相关.与其他3种空间类型相比,林地和廊道具有明显的遮荫、降温、增湿作用,对小气候的调节能力更佳.  相似文献   

6.
刘畅  徐宁  宋靖达  胡尚春 《生态学报》2017,37(10):3561-3569
选择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内景观差异性较大的4个样地。实地测量各样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小气候要素数据,问卷调查游人热舒适感受,观察记录游人空间选择及行为特征。旨在寻找小气候要素与人体热舒适感受的关系,以及游人空间选择与热舒适感受评价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各小气候要素均对游人热舒适感受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空气温度对游人热舒适感受影响最大,其次是相对湿度和风速;不同样地内游人对热舒适感受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水体和植物群落除了通过増湿降温作用调节空间热舒适感受外,其观赏作用也可以降低人们对热舒适感受变化的敏感性;遮荫是夏季游人选择休憩空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方家  刘珺  王德  于长明 《生物信息学》2018,25(11):33-39
本文将“如何通过街道规划设计,营建步行友好的城市开放空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研究视角,抽取了6个国外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导则中与“如何规划设计步行友好的城市开放空间?”密切相关的内容,根据相关导则编制的逻辑将内容进行提炼、归纳和重组。针对中国通过改善街道步行环境建设高品质城市的诉求以及相关导则中缺少对使用者需求关注的现状,提出了将需求调查纳入规划规定环节、从环境特征角度出发进行街道分类与定位、关注地域特征与集约性生态设施的环境营造方法以及提升步行道功能多样性和空间相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城市建设问题的深入认识,人们对城市街道景观的认知已从三维空间建构转向空间体验与感受。以视觉认知为基础,采用视觉认知画面为手段,对城市街道进行量化研究。以画面占有率的数值变化反映街道景观特征,以画面占有率的样本方差值反映街道景观的连续性。以街道贴线率为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考察了贴线率如何对街道景观特征与连续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婵静  周志翔  陈芳  郑忠明 《生态学报》2006,26(9):2996-3004
绿色廊道作为城市关键的景观结构要素,在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武汉市建成区为例,探讨城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定量研究的方法,使其充分发挥生态功能,从而指导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与建设.利用GIS处理基础资料,对城市廊道系统进行提取与分类,生成拓扑关系图,并计算景观格局指标参数.从廊道景观的构成和绿色廊道的网络结构两方面详细分析了武汉市建成区各行政区内各类型绿色廊道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在武汉市建成区内,灰色廊道最长,占廊道总长的63.53﹪;绿色廊道极其缺乏,总密度仅为2.63 km/km^2;在绿色廊道中,绿色道路廊道最长,占绿色廊道总长的60.29﹪.绿色廊道普遍较窄,绿带的长度不到其它类型绿色廊道总长的1/3;绿色道路廊道最窄,少数达20 m.绿色铁路廊道面积较小,为1.68 km^2,其它类型的绿色廊道面积相当,各占总面积的30﹪左右;3个行政区中,武昌的绿色廊道长度最长,面积最大.绿色廊道网络线点率、环通度及连通度均不高,网络结构简单,不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绿色道路廊道网络结构相对最复杂;绿带的网络连通性最差,没有回路存在;武昌的绿色河流廊道、绿带以及绿色铁路廊道网络结构最复杂,绿色道路廊道网络最复杂的是汉口.武汉市绿色廊道的建设,应注重长度和宽度的增加,提高绿带的比例;重视各类型绿色廊道及其在各行政区间的均匀分布;减少绿色廊道的断开区,增加网络连通性;使其走向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兼顾通风走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凯  梁红  施鹏  赵鸣 《生态学报》2019,39(16):6051-6057
城市开放空间的风场不仅影响微环境的"风感"舒适度还影响宏观尺度的城市气候。从景感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风感"的定义,总结了街道峡谷空间风场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运用Kestrel NK4500手持气象站对城市开放空间的风环境进行实测,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软件Fluent 14.0对不含绿地的同一空间进行风环境模拟,通过两者的数据比对来研究紧凑型城市开放空间内绿地对行人高度风场的实际干扰程度。结果发现,紧凑型城市开放空间的"风感"受建筑和绿地空间布局的共同影响。当建筑高于绿地时,风场受建筑的控制;当林带高于建筑时,林带对风环境的影响程度受其疏密度影响。疏密度较高的常绿林带对风向和风速影响很大,而疏密度较低的林带会影响风速,对风向影响不大。影响风速的主要因素是空间围合所形成的空气域,相比实体、多孔介质,空气域对风的阻力要小的多。如铺装、草坪上方的通风廊道是影响行人高度层通风、导风的关键因素。紧凑型空间内的绿地在行人高度应保持通畅以保证通风,并通过建立平面和竖向上的通风、导风廊道体系,促进空气循环。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对于改善城市微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重要作用,且不同的植物配置、绿地形态以及植被结构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以严寒地区典型城市哈尔滨为例,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针对不同植被结构的居住区绿地进行冬夏两季微气候现场实测,对不同植被结构的微气候调节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植被结构影响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结构趋于复杂,植被对于冬季冷风的遮挡作用和夏季的降温增湿作用均随之增强。该研究为严寒地区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成雅田  吴昌广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11):3935-3945
在高密度、高强度的城市建设模式下,我国大中城市内部均面临着热岛效应加剧、通风能力下降、灰霾天气频发等局地气候环境问题。城市蓝绿空间作为调控城市风热环境、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要素,已成为城市空间规划设计领域应对局地气候问题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蓝绿空间局地气候效应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从城市蓝绿空间规划布局、网络构建两个层面,梳理了冷岛景观特征优化、冷岛空间镶嵌布局、通风廊道网络连通、通风廊道界面管控的规划学途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智能仿真平台、评估指标体系、规划设计指南、实施保障机制4方面建立城市蓝绿空间规划应对局地气候问题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理论创新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紫金山森林公园降温效应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城市绿地是城市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规划与管理,以便更好地缓解城市热环境。以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区,沿陵园路—中山陵方向选取了5个植被结构相似的林地作为观测点,并以水泥地面为参照点,利用HOBO小型气象观测站对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因子进行定点同步观测,并分别采用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鱼眼相机和GPS手持导航仪获取各观测点的叶面积指数、天空可见度和高程信息,然后采用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对绿地降温效应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站点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参考点相比,5个观测点在白天均有明显降温效果,13:00—16:00降温效应最强,而晚上降温效果很弱,甚至出现轻微的保温效应;降温幅度随大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增大而减小;绿地叶面积指数、天空可见度和高程等因子对绿地降温效应在不同时段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叶面积指数与天空可见度在9:00—19:00间对降温效应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但由于高温的影响,午后(13:00—15:00)影响作用较弱;在夜间,高程是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与绿化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姝雯  唐荣莉  张育新  马克明 《生态学报》2018,38(17):6348-6357
合理设置道路绿化带能够改变街道空气流场进而改善空气质量。利用风洞试验结合数值模型的方法测试了树冠形状和绿化带位置对街道峡谷的风场影响。在数值模型中,采用针对植物模型不同高度赋予不同叶面积密度(leaf area density,LAD)值的新方法近似模拟不同树冠形状的植物,通过输入污染源数据,得到风场及污染物浓度数据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进而,利用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绿化带设置下街道峡谷内行人的污染暴露特征,结果表明绿化带位置及树冠形状影响街道峡谷中的涡流结构,形成复杂的细小湍流,从而影响街道峡谷中的风环境和污染物分布。阔叶树冠和位于街道峡谷中央的绿化带位置有利于降低行人污染暴露风险。未来研究中,通过增加风洞试验布点、考虑热力作用及气象因子的影响,或许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改善街道峡谷微环境的绿化带布局,为城市大气环境管理和绿地系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P模型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多功能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康康  程帆  杨倩倩 《生态学报》2018,38(19):7113-7119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城市生态弹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绿色基础设施多功能性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前提,这一点已被众多学者认可。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GISP,Green Infrastructure Spatial Planning)模型,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雨洪管理、绿色空间可达性、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景观连通性五大功能指标,开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多功能性评估,明确合肥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高需求地区,探讨绿色基础设施不同功能之间的权衡和协同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市东北部对于绿色基础设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的需求最强烈,城市一环区域对于绿色基础设施的雨洪管理需求最为强烈,城市东部、南部对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绿色空间可达性需求显著;总体而言,绿色基础设施选址的热点区域为城市一环内及东北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的雨洪管理、缓解城市热岛和净化空气间存在着协同关系,与景观连通性之间存在着权衡关系;运用GISP模型评估合肥生态空间体系控制规划以及合肥市域空间绿道网络系统建设总体规划,规划中绿地选址不在绿色基础设施的高需求区域,也没有在战略上整合绿地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获得更大的生态弹性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明显.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和不断变化的环境,如何实现城市绿地的合理配置与前瞻性布局,从而实现其整体降温效应的最大化,进而改善城市环境与微气候,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这迫切需要多尺度的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本文对基于气温实地观测来探讨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从城市绿地的面积与形状特征、植被结构特征、影响降温效应的外部因素3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影响绿地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并从城市绿地降温的时间变化特征和距离衰减效应两方面总结了绿地降温效应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城市绿地景观引力场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周廷刚  郭达志 《生态学报》2004,24(6):1157-1163
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城市绿地景观的评价是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 GIS技术支持下 ,对城市绿地景观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将物理学中“场”的相关理论引入城市绿地景观的研究 ,提出绿地景观引力场的概念及评价方法。绿地景观引力场是城市绿地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能力的大小或潜力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绿地景观本身的质量、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城市主要交通设施等。在研究中需要建立以下相关模型 :城市阻力的空间分布模型、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型、城市公共绿地的空间分布模型、城市绿地景观引力场的空间分布评价模型。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景观引力场用于城市绿地系统的评价 ,能够更好地反映城市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 ;(2 )丰富了城市绿地系统评价的指标内容和评价方法 ;(3)该方法从景观设计上提供了一个可供决策参考的依据 ;(4 )景观引力场还可用于城市其它服务设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评价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城市街谷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空间形式与特征之一,是城市中使用频率最高、汽车尾气污染最严重、日常人口密度最大的公共空间类型之一。城市街谷不合理的空间配置和结构会造成城市通风自净能力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增高。本文综述了城市街谷形态、行道树配置、机动车车流量和气象因素等对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的影响,以及数值模拟、风洞试验和实地监测等用于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及扩散研究的相关方法。建议未来以实地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街谷大气污染物分布的研究,提出适宜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街谷构建模式,从城市规划和格局优化的角度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减控提出科学支撑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永霖  付晓 《生态学报》2020,40(22):8191-8198
城市物理环境带给居民丰富而生动的视觉意象,目前许多文献结果表明其宜人性与公共福祉以及健康状况息息相关。景感生态为探究城市物理环境与居民感知信息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指导依据,通过人本尺度的定量手段解读城市环境中视觉、听觉和味觉等多维度感知信息。秉承景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引入一种结合街景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城市环境量化手段,以北京市六环范围为例,将景感视率作为测度对人本视角下的城市环境展开定量解读。在全面把控多维景感要素的同时,旨在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物理环境优化设计,从而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升的实际需求。实验结果显示:(1)从视觉感受的宏观表现来看,北京四环路范围内建成环境的"闭合感"较强,而对绿植的感知程度相对偏弱,因而需要开展存量环境设计并优化视域界面结构;(2)以景感视率作为特征值进行聚类得出3类主导空间(绿色空间、灰色空间和蓝色空间),可针对灰色空间着重部署垂直绿化资源,提高城市视觉绿化的可感知性,从而营造舒适宜人的绿色氛围、促进公众身心健康;(3)为景感生态学提供了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数据集和定量方法补充。综上,以街景影像和景感生态视角对北京市中心城区的视域环境展开定量分析,采用了先进的深度学习框架(Detectron2)并结合经典的机器学习方法(K-Means)对人本视域内多维景感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解读。借助景感生态规划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城市视域界面的感知质量,提升智能管理水平,帮助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和管理者从人本视角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品质和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