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瓦氏黄颡鱼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鲿科鱼类种类繁多,外形相似,形态学分类较为困难。为了给鲿科鱼类乃至鲇形目鱼类的系统进化研究积累基础资料,文章采用参照近缘物种线粒体基因组设计覆盖全基因组引物的方法,利用16对引物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扩增,PCR产物转化到质粒后测序,最终获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其全长为16 527 bp,包括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13个编码蛋白质基因和一个非编码控制区。瓦氏黄颡鱼(P.vachelli)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排列顺序与现已公布的鲇形目鱼类完全一致,序列分析表明,与鲇形目其他种属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拟鲿属的同源性最高(91%)。利用鲇形目共4科6属9种及3个外群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了鲿科鱼类及其在鲇形目的系统进化地位,结果表明:鲿科鱼类的瓦氏黄颡鱼(P.vachell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及越南拟鲿(Pseudobagrus tokiensis)构成一单系群;拟鲿属与黄颡鱼属的关系较近;黄颡鱼属中瓦氏黄颡鱼(P.vachelli)与光泽黄颡鱼(P.nitidus)的关系近于黄颡鱼(P.fulvidraco)。  相似文献   

2.
用RAPD和SCAR复合分子标记对黄颡鱼属进行种质鉴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黄颡鱼(Pelteobagrus)是一类中小型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腻,肉味鲜美,近年来被广泛养殖,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本属共有普通黄颡鱼(P.eupogon)、长须黄颡鱼(P.fulvidraco)、瓦氏黄颡鱼(P.vachelli)、光泽黄颡鱼(Pelteoba grusnitidus)和中间黄颡鱼(P.intermedius)5种,前4种  相似文献   

3.
珠江源头入侵种波氏吻虾虎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入侵种波氏吻虾虎Rhinogobius cliffordpopei在珠江源头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成因,本研究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为分子标记,对珠江源头的9个水库自然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分析。获得该物种cyt b基因全序列1 141 bp,其中保守位点1 072个,变异位点69个,无插入和缺失位点。96只个体具有5个单倍型,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359±0.059,核苷酸多样性为0.021±0.010,表现为低单倍型多样性与高核苷酸多样性的群体遗传特征。以外群子陵吻虾虎R.giurinus、褐吻虾虎R.brunneus和短吻红斑吻虾虎R.rubromaculatus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分支图显示,波氏吻虾虎群体的所有单倍型与外群物种分开,构成一个单系群,并分化为2个明显的系统分支。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率分别为62.99%、37.01%,固定指数为0.630(P<0.01),证实波氏吻虾虎群体形成了显著的遗传分化结构。波氏吻虾虎在珠江源头入侵地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显著的遗传结构,入侵种群可能受到了奠基者事件和遗传瓶颈效应的影响,而多次人为引入和水利大坝的隔离作用可能为该物种扩散分布和积累突变提供了条件。研究结果将为防治波氏吻虾虎的入侵危害及保护土著鱼类物种多样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黄颡鱼成体的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体高、尾柄高、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尾柄长、腹鳍基前距、背鳍脂鳍间距、腹鳍臀鳍间距、尾鳍长、体重、去内脏体重等形态指标以及雌体的怀卵数量。雌性成体的体长显著小于雄性成体。其它局部特征皆与体长呈正相关,回归剩余值的t—检验表明,雌性成体的眼径、头高、体高、腹鳍基前距、体重显著大于雄性成体,其它局部形态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黄颡鱼雌体通过个体大小的增加和腹部形态的改变增加腹腔容量,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5.
1龄黄颡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鲇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口味鲜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些年来,黄颡鱼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名优养殖品种。但是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很多养殖鱼类的肌肉品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2]。如何提高养殖鱼类肌肉品质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池塘养殖的1龄黄颡鱼肌肉营养成分及其质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  相似文献   

6.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鲇形目、科、黄颡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域,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桂建芳等[1]进行了黄颡鱼银染核型研究,沈俊宝等[2]也报道了黄颡鱼的核型,其核型为2n=52。刘汉勤等[3]利用人工雌核发育等技术开展了全雄黄颡鱼研究,认为黄颡鱼的遗传性别决定类型为XY雄性异配型,Wang,et al.在黄颡鱼中开展了性别连锁的DNA标记分离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将曹娥江作为东部沿海中小型河流代表,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分子标记对其鱼类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 21个种26个群体鱼类Cyt b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水平分别为0.074—0.987和0.00019—0.00520, 物种间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 比较不同江段鱼类遗传多样性水平发现, 曹娥江鱼类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水平从河口到中下游再到上游逐渐降低(P<0.05)。比较同一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发现, 曹娥江鱼类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水平低于长江、珠江等大型河流鱼类的相应指数水平(P<0.05), 提示曹娥江鱼类的整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鱼类资源亟需科学的保护和修复。进一步分析人为扰动因素对曹娥江鱼类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影响发现, 敏感型鱼类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水平显著低于中等耐受型鱼类(P<0.05); 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和刺鳅(Mastacembelus aculeatus)3种鱼类的上游镜岭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水平均低于其中游仙岩群体的相应指数水平。结果提示, 水体污染、过度捕捞可能是造成目前曹娥江鱼类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将为曹娥江乃至东部中小河流的鱼类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汪少平 《四川动物》1993,12(1):39-40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和瓦氏黄颡鱼P.vachellii(Richardson)是我国常见的二种小鱼,栖息于河川支流和湖泊中,除西南、西北和少数地区外,均普遍存在。它们寄生有多种寄生虫,并传播寄生虫病。我们近年来在福建许多县市进行黄颡鱼复殖  相似文献   

9.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鲇形目、科、黄颡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域,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桂建芳等[1]进行了黄颡鱼银染核型研究,沈俊宝等[2]也报道了黄颡鱼的核型,其核型为2n=52。刘汉勤等[3]利用人工雌核发育等技术开展了全雄黄颡鱼研究,认为黄颡鱼的遗传性别决定类型为XY雄性异配型,Wang,et al.在黄颡鱼中开展了性别连锁的DNA标记分离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选取相同养殖条件的10月、22月和34月龄的黄颡鱼和新品种杂交黄颡鱼(黄颡鱼P. fulvidraco♀×瓦氏黄颡鱼P. vachelli♂)“黄优1号”进行形态及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通过形体指标测量发现“黄优1号”生长性能显著优于黄颡鱼; 在22月和34月龄黄颡鱼中, 雄性的体重是雌性的2倍左右, 雄性生长速度显著高于雌性; 而在“黄优1号”中, 两性生长异形现象被显著减弱。基于性腺解剖形态分析发现雌性“黄优1号”卵巢完全退化, 呈细线状结构且没有卵子产生, 故“黄优1号”雌鱼完全不育; 雄性“黄优1号”精巢组织呈现透明状和退化状态。精巢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发现10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为空腔状几乎没有精子产生, 22月和34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内出现极少量精子。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分析发现, 相比于黄颡鱼, “黄优1号”精巢中精子量非常少, 有效活力低下; 经过繁殖能力测试, 22月龄“黄优1号”雄鱼不具备繁殖能力。新品种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在生长性能提高上显现了杂交优势, 具有推动黄颡鱼产业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切尾拟鲿的个体生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13年4~5月在长江上游岷江河口区域采集63尾性腺发育至Ⅳ期的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us)雌性个体,所有样本均测量其体长(L)、体重(M)、净体重(W)和性腺重(Wa)等生物学指标。取耳石鉴定年龄,测量卵径,用重量法计数个体绝对生殖力(F),并对体长相对生殖力(FL)、体重相对生殖力(FW)进行计算,用5种数学模型及多元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个体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样本由2+~5+龄组成,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566~6758粒,平均为3056粒;体长相对生殖力(FL)68~469粒/cm,平均为234粒/cm;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为45~349粒/g,平均为145粒/g。个体绝对生殖力(F)和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与体长(L)、体重(M)和成熟系数(GSI)均呈幂函数相关;而体重相对生殖力(FW)仅与成熟系数(GSI)呈幂函数相关,和其他形态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切尾拟鲿个体绝对生殖力(F)与体重(M)和成熟系数(GSI)密切相关,相关式为:F=16370.714+3284.028 GSI+58.361M(n=63,R2=0.973,P0.01);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与体重(M)、净体重(W)和成熟系数(GSI)密切相关,相关式为:FL=251.749+18.961 M+684.273 W+3 268.421 GSI(n=63,R2=0.852,P0.01);而体重相对生殖力(FW)仅与成熟系数(GSI)相关:FW=138.590+837.641 GSI(n=63,R2=0.539,P0.01)。依据卵径频数分布结果推测,切尾拟鲿属于一次性产卵鱼类。  相似文献   

12.
应用Wright-Giemsa染液联合染色方法,通过光镜对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us外周血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切尾拟鲿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两种类型的粒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中,血栓细胞数量最多,占白细胞总数的39.32%;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最少,仅占白细胞总数的2.30%;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大小为(14.58±3.95)μm×(12.96±2.67)μm;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大小为(6.53±0.96)μm×(3.65±0.41)μm。此外,统计了红细胞密度为(1.68±0.39)×106/mm3,白细胞密度为(5.84±0.73)×103/mm3。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江黄颡鱼性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江黄颡鱼原始生殖细胞(PGCs)迁移、生殖嵴生成和性腺分化,并且探讨在不同温度培育下性腺分化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1日龄仔鱼PGCs位于鱼体中肠背方的脏壁中胚层中;5日龄时,PGCs迁移到背方的腹膜上皮;8日龄时,生殖嵴形成;14日龄时,原始性腺形成;23日龄时,性腺开始分化。从孵化后的第10天开始,分别用(20±0.5)、(24±1.0自然水温、对照组)、(30±0.5)和(34±0.5)℃4种水温培育仔鱼达25天。实验结束后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和(20±0.5)℃组的雌、雄性比接近1∶1(分别为1∶1.09和1.22∶1);(30±0.5)℃组的为1∶4.89,雄性率达(83.3±0.7)%;(34±0.5)℃组的为2.85∶1,雄性率仅为(26.4±0.4)%。提示(30±0.5)℃可使幼鱼性腺发育趋向雄性,(34±0.5)℃则使幼鱼性腺发育趋向雌性。实验结果表明,江黄颡鱼的性分化是属于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  相似文献   

14.
15.
16.
苏州地区野生黄颡鱼寄生虫多样性及其寄生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2~9月对苏州地区野生黄颡鱼寄生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其体内外寄生虫共有37种,分别隶属于5门11纲14目22科28属,其中原生动物门13种,占所有寄生虫的35.1%;扁形动物门15种,占40.5%;线形动物门5种,占13.5%;节肢动物门3种,占8.1%;环节动物门1种,占2.7%。从不同体长组黄颡鱼的寄生虫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变化以及季节变化的结果表明,黄颡鱼对许多淡水寄生虫易感,而且吸虫与纤毛虫是苏州地区黄颡鱼的主要寄生虫。研究还发现,当黄颡鱼体长超过20cm时,寄生虫的感染程度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东平湖黄颡鱼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27对鲤微卫星引物对山东东平湖黄颡鱼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有19对引物能获得稳定的扩增条带,其中有6个微卫星位点具有多态性。对这6个位点的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个位点共检测到2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2个到6个不等;平均基因纯合率为41.6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88,平均杂合度为0.5833。这表明东平湖黄颡鱼种群结构合理,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种质资源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8.
云南鲿科鱼类一新记录——越南拟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11月5日在云南省河口县八字河采集到鱼类标本共57尾。其中6尾标本经鉴定为云南省鲿科鱼类一新记录种——越南拟鲿(Pseudobagrus kyphus)。本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须四对,颌须短,不达胸鳍起点;脂鳍存在,后缘游离,不与尾柄相连;臀鳍条16–18;胸鳍和背鳍骨质硬刺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背鳍上部具一明显黑斑,尾鳍上、下叶具很宽的黑缘。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受精早期精子入卵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扫描电镜对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成熟精、卵及授精早期精子入卵过程进行了观察。成熟精子为鞭毛型形态,全长为11·2~12·4μm,头部直径1·1~1·3μm,鞭毛长10·0~11·3μm。成熟的黄颡鱼卵呈圆形,具单一受精孔,卵膜上以受精孔为中心分布有无数辐射状沟嵴。授精前,受精孔暴露在外面;授精2s时,受精孔被纤维状物质覆盖,之后大量精子很快黏附在覆盖物上;至授精10s,漏斗状受精孔又暴露出来。黄颡鱼在授精10s~1min内完成精子入卵过程,可观察到几乎所有样品的精孔区出现一圈环状隆起。大量精子处于隆起外侧,只有少数越过隆起到达受精孔前庭。授精1·5min,精孔区的隆起变成两圈,精子鞭毛解体。授精3min,可见迟到的精子被挡在外面。授精5min,精孔区的精子头部解体,受精孔几乎被分泌物覆盖,受精塞清晰可见。至授精20min,精子几乎全部解体。讨论了精子入卵的动力作用、精卵识别和单精受精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