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2023年5月及2024年6月,在位于四川省叙永县的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6号湍蛙属(Amolops)标本。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中华湍蛙(A.sinensis),且是四川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本研究展示了该标本的16项外形特征测量值,并描述了其生境特征。对4个不同地理种群的中华湍蛙基于COI基因片段构建最大似然树,四川画稿溪标本与广东石门台模式产地标本序列聚在一起,且两者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7%,远小于同属物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3.1%,以及与近缘属物种滇蛙(Nidirana pleuraden)、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间的平均遗传距离(8.5%)。本发现有助于理解该物种的潜在分布区以及谱系地理。 相似文献
4.
5.
6.
7.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及垂直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资源进行了专题调查,共采集到蝴蝶标本1050号,初步鉴定出134种,结合文献资料记载,共记录了153种,隶属于10科85属。蛱蝶科为优势科,计30属(占35.29%)61种(39.87%)。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计79种(51.63%),广布种60种(39.22%),而古北界种类仅14种(9.15%)。蝶类呈4个垂直带分布,但主要(88.01%)分布于海拔1100 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带。多数蝴蝶适应范围比较窄,仅分布于某一垂直带内。在科级水平上,粉蝶科、眼蝶科和蛱蝶科中具多带种较多,是当地广布类群。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 1 983年至 2 0 0 1年在对莽山蛇类资源调查时发现 ,莽山现有毒蛇资源 3科 1 7属 2 0种(含无毒牙类毒蛇 6种 ) ,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种——莽山烙铁头蛇。主要致伤蛇种有 8种。符合赵尔宓院士关于中国毒蛇咬伤有关医学地理区划中的低纬地区和中纬地区之间的毒蛇种 [2 ] ,蛇伤发病率也符合赵尔宓院士有关毒蛇咬伤危害区划中的严重蛇害区。现报告如下。1 莽山的毒蛇种类 莽山地区有蛇类资源 4科 2 7属 5 0种 [1] ,其中毒蛇分隶 3科 1 7属 2 0种 (含无毒牙类毒蛇 5属 6种 ) ,分别是蝰科中的白头蝰、尖吻蝮、蝮蛇、原矛头蝮、竹叶青、山…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2008年9月,作者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溪鱼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共采集鱼类标本3 420尾,经分类鉴定为39种,隶属于4目11科15亚科35属。其中,草食性鱼类5种,肉食性鱼类18种,杂食性鱼类16种;四川爬岩鳅(Beaufortia szechuanensis)、鳗尾(Liobagrus anguillicauda)为湖南省鱼类新纪录。鱼类多样性指数(H′)为2.612,丰富度指数(D)为3.461,均匀度指数(J)为0.706。该区鱼类以适应山溪急流生活的21种土著鱼类为主体,占本次调查鱼类总物种数的51.2%。尖头(Phoxinus oxycephalus)和粗须白甲鱼(Onychostoma barbata)为保护区鱼类群落的优势种,相对多度指数分别为23.6%和23.4%。 相似文献
10.
11.
正2013年9月13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壶瓶山保护区)壶瓶山主峰(30°06'53.2″N,110°47'14.7″E,海拔2 099 m),观察到2只白喉针尾雨燕(Hirundapus caudacutus)。2013年9月23日、24日,先后又在顶坪瞭望塔上(30°02'57.6″N,110°31'22.6″E,海拔1832 m)、神景洞碑垭(30°03'34.9″N,110°31'22.6″E,海拔1711 m)共观察到8只白喉针尾雨燕。白喉针尾雨燕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青海、西藏、四川、贵州、云南以及台湾(赵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20个红外相机监测公里网格,对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经过19,592个有效相机工作日的调查,共记录到兽类4目11科21种和鸟类4目8科33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和保护区新纪录兽类1种(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兽类以食肉目种类最多(9种),其次为鲸偶蹄目(6种)和啮齿目(5种)。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野猪(Sus scrofa)、红腿长吻松鼠、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的相对丰富度居于兽类的前5位。鸟类以雀形目的种类最多(25种),其次是鸡形目(5种)和鴷形目(2种)。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的相对丰富度指数居于鸟类的前3位。此外,本文对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红腿长吻松鼠、毛冠鹿、野猪和小麂等常见物种的日活动节律和年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保护区内地栖大中型兽类和鸟类的本底信息,为保护区今后开展野生动物长期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6年4月和2017年5月,在湖南省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思坑(24°56′57.51″N,112°59′18.21″E,海拔1 342 m)采集到小型蛙类6只,均为雄性成体,经鉴定为无尾目(Anura)树蛙科(Rhacophoridae)树蛙属(Rhacophorus)的侏树蛙(R.minimus),属于湖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测量了6只个体的14项外形特征量度数据,并描述了其形态特征。PCR扩增16S rRNA基因并测序,与同属另外8种的16S rRNA基因进行分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支持形态鉴定结果。目前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脊椎动物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