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鲸类的演化历史中,由陆生动物转化成完全的水生动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演化谜题。基干鲸类的多样性很高,化石记录也很完整。5个科一级的基干鲸类演化支系组成一个并系类群,包括:巴基鲸科(Pakicetidae)、游走鲸科(Ambulocetidae)、雷明顿鲸科(Remingtonocetidae)、原鲸科(Protocetidae)和龙王鲸科(Basilosauridae)。最基干的鲸类巴基鲸科动物可能是一种半水生动物,生活在接近淡水的环境中,代表了陆生偶蹄类向水生鲸类演化的初始一步。更为进步的游走鲸类具有更多适应于水生生活的特征,而且可能更加适应于海水环境。雷明顿鲸类的平衡觉器官和声音传导机制已经表现出向现代鲸类方向演化的趋势。基于稳定氧同位素分析的研究表明,雷明顿鲸类可能完全是海生的。原鲸类的多样性非常高,是鲸类中最先实现全球分布的类群。原鲸保留有发育良好的后肢,但是它们的髂骶关节很松甚至消失。龙王鲸类是鲸类冠类群的绝灭姊妹群。鲸类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系统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分子生物学、古生物学和形态学证据都支持鲸类与偶蹄类的亲缘关系较近,但是流行的河马-鲸类亲缘假说尚缺乏坚实的古生物学和形态学数据支持。对石炭兽类和狶类开展详细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厘清河马-鲸类亲缘假说中的不确定关系。如果不使用分子数据来限定现代鲸类和偶蹄类的系统位置,仅使用古生物学和形态学数据的分析仍然支持传统的中兽-鲸类亲缘假说。  相似文献   

2.
杨光  周开亚  徐信荣 《生态学报》2000,20(6):1002-1008
台湾海峡厦门东山水域瓶鼻海豚 ( Tursiopsaduncus)的种群密度约为 0 .0 4 36± 0 .0 2 86头 /km2 ,该水域南部瓶鼻海豚的发现率高于中部和北部。问卷调查和随船出海调查表明围网作业发现和误捕小型鲸类的频率要高于拖网 ,同时拖网又高于刺网。调查期间从东山港记录到的误捕致死的 2 0头小型鲸类中 ,6头 (占 30 % )为瓶鼻海豚 ,分别由拖网和围网捕获。需要开展对当地渔民的宣传教育和加强台湾海峡瓶鼻海豚等小型鲸类的种群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海须鲸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海产须鲸类过去研究甚少,作者于1955—1963年从事捕鲸技术工作,曾长期对黄海产须鲸类进行观察研究,近年来又作了一些调查。黄海区所产须鲸类据以往捕获纪录有露脊鲸Eubalaena glacialis Borowski、灰鲸Eschrichtius gibbosus Erxleben、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 Linnaeus、长须鲸B.physalus Linnaeus、鳁鲸B.borealis Lesson、小鳁鲸B.acutorostrata Lac(?)p(?)de、座头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 Borowski等3科7种。根据调查资料结合实际观察研究,现就所获5种须鲸的形态、生态、分布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江豚听觉器官外形解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又称江猪,它和其它鲸类一样,在适应水生环境的过程中,作为听觉器官的耳已起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很多学者已对某些鲸类的听觉器官作过一些研究,并从耳的结构对鲸类耳的听觉作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如Yamada,M.(1953)对鲸类的听觉器官作过较详细的研究;Fraser,F.C.和Purves,P.E.(1960)对鲸类气囊的进化和现代鲸类外耳,中耳的构造和功能作过研究;Purves,P.E.(1966)对鲸类的外耳和中耳的解剖有较详细的叙述;Kasuya,T.(1973)以鼓-围耳骨作为齿鲸系统分类的重要参考;McCormick,J.G.et al(1970)对海豚耳的声音传导进行了分析。总之对鲸类听觉器官的研究在过去已经作了一些工作,为了更广泛的了解各种鲸类听觉器官的构造,给鲸类听觉的理论研究及生理学实验提供较充分的形态解剖学方面的资料,本文选择了我国沿海常见的江豚作为解剖观察的材料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鲸类位于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备受关注。鲸类的生活环境使得科研人员难以接近它们,为了在保证动物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采样研究,科研人员发明了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工具出现于1973年,由捕鲸鱼叉改制而来,其后40余年,鲸类活体采样工具先后经历了捕鲸鱼叉、十字弓、复合弓、气枪、手持杆等多种不同动力的采样系统交替出现的发展历程。活体采样技术对动物的影响是科研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对活体采样技术的风险性进行评价,并最终认可了这一技术的无损伤性。现今,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已成为国际鲸类研究的重要手段。我国是鲸类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但该技术在我国鲸类研究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在香港海域的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研究中进行过尝试,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本文详细介绍了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科研应用,并从遗传学、毒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内分泌学方面对该技术在我国鲸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鲸类位于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备受关注。鲸类的生活环境使得科研人员难以接近它们,为了在保证动物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采样研究,科研人员发明了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工具出现于1973年,由捕鲸鱼叉改制而来,其后40余年,鲸类活体采样工具先后经历了捕鲸鱼叉、十字弓、复合弓、气枪、手持杆等多种不同动力的采样系统交替出现的发展历程。活体采样技术对动物的影响是科研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对活体采样技术的风险性进行评价,并最终认可了这一技术的无损伤性。现今,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已成为国际鲸类研究的重要手段。我国是鲸类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但该技术在我国鲸类研究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在香港海域的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研究中进行过尝试,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本文详细介绍了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科研应用,并从遗传学、毒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内分泌学方面对该技术在我国鲸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王丕烈研究员撰写的《中国鲸类》一书已由香港海洋企业有限公司于 1 999年出版 ,曾呈奎院士作序。全书约 5万字 ,3 2 5页 ,附有彩色图版 1 6页、参考文献和世界鲸类名录。我国尚缺乏鲸类志书 ,本书按中国动物志的编写要求 ,分两大部分 (篇 ) ,第一篇概论 ,简要介绍中国鲸类研究概况、中国近海捕鲸简史、中国鲸类的分类及检索、中国鲸类区系、经济意义及资源保护 ;第二篇共 3 6章 ,分别记述中国水域的 3 6种鲸类 ,其中须鲸亚目 3科 4属 8种 ,齿鲸亚目 7科 2 1属 2 8种 ,对每种的形态、地理分布、洄游、生态特性、生物…  相似文献   

8.
鲸类位于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备受关注。鲸类的生活环境使得科研人员难以接近它们,为了在保证动物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采样研究,科研人员发明了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工具出现于1973年,由捕鲸鱼叉改制而来,其后40余年,鲸类活体采样工具先后经历了捕鲸鱼叉、十字弓、复合弓、气枪、手持杆等多种不同动力的采样系统交替出现的发展历程。活体采样技术对动物的影响是科研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对活体采样技术的风险性进行评价,并最终认可了这一技术的无损伤性。现今,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已成为国际鲸类研究的重要手段。我国是鲸类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但该技术在我国鲸类研究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在香港海域的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研究中进行过尝试,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本文详细介绍了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科研应用,并从遗传学、毒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内分泌学方面对该技术在我国鲸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鲸类位于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备受关注。鲸类的生活环境使得科研人员难以接近它们,为了在保证动物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采样研究,科研人员发明了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工具出现于1973年,由捕鲸鱼叉改制而来,其后40余年,鲸类活体采样工具先后经历了捕鲸鱼叉、十字弓、复合弓、气枪、手持杆等多种不同动力的采样系统交替出现的发展历程。活体采样技术对动物的影响是科研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对活体采样技术的风险性进行评价,并最终认可了这一技术的无损伤性。现今,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已成为国际鲸类研究的重要手段。我国是鲸类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但该技术在我国鲸类研究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在香港海域的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研究中进行过尝试,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本文详细介绍了鲸类远距离活体采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科研应用,并从遗传学、毒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内分泌学方面对该技术在我国鲸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鲸类是纯水栖的哺乳动物,多生活于海中,少数能在江、湖中生活,但没有一种能离水而生活于陆上。鲸类的形态构造及生活方式均与陆栖哺乳动物有别。我国产的主要鲸类已有王丕烈(1953)及高耀亭(1960,1962)先后报道过,但鲸类的形态构造和生态尚无详文论述,兹择要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