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圆柏喷施DA-6可明显提高植株体内硝酸还原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核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及内源IAA含量;明显提高抗性,促进植株生长,从而提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施用的最佳浓度为10mg/kg。  相似文献   

2.
于水稻幼苗期喷施100mg/LNaHSO3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与呼吸强度,此与NaHSO3增加稻苗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产物向根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3.
于水稻幼苗期喷施100 mg/L NaHSO3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与呼吸强度,此与NaHS03增加稻苗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产物向根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当年生圆柏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温室调控盆栽土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mmol·L-1)胁迫21d对其生长情况及不同器官(根、茎、叶)中K~+、Na~+、Ca~(2+)和Mg~(2+)的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以探讨圆柏幼苗对盐环境的生长适应性及耐盐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圆柏幼苗生长,包括株高、地径、相对生长量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均呈下降趋势,而其根冠比却增加。(2)在各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圆柏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而且叶中Na~+含量显著高于茎和根,叶中Na~+含量是根中的5倍。(3)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圆柏幼苗各器官中K~+、Ca~(2+)和Mg~(2+)含量以及K~+/Na~+、Ca~(2+)/Na~+及Mg~(2+)/Na~+比值均呈下降趋势。(4)在NaCl胁迫条件下,圆柏幼苗根系离子吸收选择性系数SK,Na、SCa,Na、SMg,Na显著提高,茎、叶离子转运选择性系数SCa,Na、SMg,Na则逐渐降低,叶中离子转运选择性系数SK,Na则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大量Na~+进入地上部,减缓了盐胁迫对根系的伤害。研究认为,圆柏幼苗的盐适应机制主要是通过根系的补偿生长效应及茎、叶对Na~+的聚积作用来实现的,同时也与根对K~+、Ca~(2+)、Mg~(2+)的选择性运输能力增强和茎、叶稳定的K~+、Ca~(2+)、Mg~(2+)的选择性运输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祁连山中部葫芦沟流域的祁连圆柏连续采集微树芯,对其形成层活动和径向生长动态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细胞壁加厚和细胞成熟阶段开始时间分别发生在6月26日和7月24日,比2013年细胞壁加厚(6月22日)和细胞成熟阶段(6月26日)开始时间分别晚5 d和28 d。2012年细胞扩大、细胞壁加厚和细胞成熟阶段结束时间分别为7月16日、8月9日和9月8日,比2013年各阶段结束时间分别晚7、28 d和24 d。2012年最大细胞分裂速率为0.33细胞/d,共形成20.9个细胞,细胞分裂速率和木质部细胞总数均高于2013年。通过与附近气象站记录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祁连圆柏生长开始时间在温暖年份显著早于寒冷年份,说明祁连圆柏的径向生长开始时间与温度有关。但2013年春季和夏初的高温导致区域干旱程度加剧,使祁连圆柏生长结束时间显著早于2012年,并导致2013年的木质部细胞总量和生长速率都小于2012年。研究表明,在寒冷干旱地区,尽管升温会使生长季提前,但升温导致的干旱胁迫可能对树木的生长速率和木质部细胞总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圆柏(S. chinensis)为材料, 测定2种植物花青苷、类黄酮、紫松果黄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花青苷合成过程中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 并分析了各值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 祁连圆柏和圆柏叶片中PAL及UFGT的活性、花青苷、类黄酮﹑紫松果黄素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在低温季节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 叶绿素含量在低温季节低于其它季节; 并且祁连圆柏中花青苷含量及其合成酶PAL和UFGT的活性以及类黄酮、紫松果黄素和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圆柏。结果说明花青苷是圆柏属植物中具有抗冻特性的重要次生代谢物,是抵御低温和辐射胁迫的一种重要保护物质; 紫松果黄素等色素对圆柏属植物抵抗低温诱导的光抑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NAT对植物生长及生理活性调控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合成的 N- (1-萘乙酰基 ) - N′- (4 -氨替吡啉基 )硫脲 (NAT)配制成不同浓度 (10、2 0、50mg.L-1)的水溶液 ,对大田扬花期小麦进行叶面喷洒和蜀葵叶片扦插基部的浸泡处理 ,并在分别含有 0 .1mg.L-1NAT与 NAA的培养基中对护颖分化期的小麦幼穗进行离体培养。测定了处理后小麦灌浆后期旗叶的生理指标 ,统计测量了扦插生根的效果 ,并观察记录了幼穗培养再分化的情况。结果表明 ,NAT可有效的延缓小麦旗叶的衰老 ,促进蜀葵叶柄的扦插生根和促进小麦幼穗离体培养的再分化作用。其效果比 NAA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9.
祁连圆柏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内百年左右树龄的祁连圆柏为对象,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了其生长季内各月份生理生态因子和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探讨祁连圆柏生理生态特征以及与其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内,祁连圆柏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其在10:00和16:00达到峰值,于14:00达到最小值,光合作用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而月份之间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8月>5月>6月>7月.祁连圆柏的气孔限制值与净光合速率有相似的日进程,呈现出M"型的双峰曲线,分别在10:00和16:00达到峰值,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趋势与气孔限制值相反,表现出W"型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与净光合速率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其在整个生长季内表现为5月>8月>7月>6月.在整个生长季内,影响祁连圆柏光合变化的主要决定生理生态因子是胞间CO2浓度和气温,限制生理生态因子是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祁连圆柏径向生长对不同时期(生长季前2—4月和生长季5—7月)气候因子的响应及面对不同类型(高温、缺水、高温+缺水)干旱事件的弹性(抵抗力和恢复力)变化,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17个采样点的祁连圆柏树轮宽度资料,分析径向生长与不同时期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探究高低海拔祁连圆柏面对各类干旱事件的弹性差异。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径向生长与干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温度呈负相关(P<0.1)。祁连圆柏面对不同时期干旱事件的弹性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季前发生的干旱事件中,低海拔圆柏的抵抗力比高海拔增高2.3%,恢复力降低25.1%;生长季干旱事件中,低海拔圆柏的抵抗力比高海拔降低23.7%,恢复力增高107.1%。祁连圆柏面对缺水型干旱时恢复力更强,均值达到1.68,而面对高温型干旱时祁连圆柏的抵抗力更强,均值达到1.43。未来我国西部高山祁连圆柏,尤其是处于低海拔区的,其径向生长受到全球变暖造成的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圆柏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5年生圆柏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的调控作用及增殖效果,结果表明:在1/2MS+BA0.5mg/L+NAA0.5mg/L+IBA0.2mg/L的培养基上,试管苗分化率为95.0%,生长发育良好,在MS+BAI.omg/L+NAA0.cling/L的培养基上,增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标准样品叠加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园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共鉴定出单萜烃16个、倍半萜烃18个,并测得了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是:香桧烯、α-蒎烯、萜品醇-4、柠檬烯、γ-萜品烯和对一花烃。  相似文献   

13.
彭华昌   《广西植物》1992,12(2):191-192
从柏科植物的圆柏中检出14个成分,占总量的90.1%。其主要成分为α-罗勒烯,含量59.97%。  相似文献   

14.
以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圆柏(S.chinensis)为材料,测定2种植物花青苷、类黄酮、紫松果黄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花青苷合成过程中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并分析了各值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和圆柏叶片中PAL及UFGT的活性、花青苷、类黄酮﹑紫松果黄素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在低温季节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叶绿素含量在低温季节低于其它季节;并且祁连圆柏中花青苷含量及其合成酶PAL和UFGT的活性以及类黄酮、紫松果黄素和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圆柏。结果说明花青苷是圆柏属植物中具有抗冻特性的重要次生代谢物,是抵御低温和辐射胁迫的一种重要保护物质;紫松果黄素等色素对圆柏属植物抵抗低温诱导的光抑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表了圆柏属一新品种,即直立型偃柏(Sabina chinensis(L.)Ant. var. sargentii ‘Electus’)。新品种为直立的灌木或小乔木;叶两型鳞叶交互对生或生于小枝顶部,针叶刺状轮生,紧贴枝上,具有强烈分枝的特点,枝条斜上。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砂地柏杀虫化学成分特征,采用活性示踪法,从砂地柏果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6种萜烯类化合物:4-表-松香醛(1)、7,13-松香二烯-3-酮(2)、4-表-松香醇(3)、日本扁柏酮(4)、β-谷甾醇(5)和豆甾醇(6),其中日本扁柏酮是从砂地柏中首次分离得到.以砂地柏中另2种主要杀虫活性成分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为对照品,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和浸叶法分别测试了上述化合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的拒食活性和对菜青虫(Pieris rapae)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2种木脂素类化合物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的活性高于本研究得到的6种化合物,其中4种二萜类化合物的活性高于2种甾醇三萜类化合物;4种二萜类化合物的活性差异较大,其中4-表-松香醇和7,13-松香二烯-3-酮对粘虫幼虫的拒食活性较高,其48 h AFC50分别为2.92和3.02mg·mL-1,7,13-松香二烯-3-酮对菜青虫毒杀活性较高,其48h LC50为3.40mg·mL-1.所得到的4-表-松香醇和日本扁柏酮2种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钾离子通道是植物钾离子吸收的重要途径之一。Shaker K+家族通道是K+通道中最早发现、且研究最深入的K+通道家族。近年来,已从多种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得到多个Shaker K+钾离子通道基因,如AKT1,AtKC1,QsAKT1,GORK,AKT2等。从结构、表达部位、生理功能和调控等方面介绍了植物Shaker K+通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生长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长激素(GH)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等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GH发挥生理作用的第一步是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生长激素受体(CHR)结合。现已基本阐明了CHR的结构及由CHR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对GHR基因表达调节的机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GHR是由约62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跨膜糖蛋白,其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区内分别由约245、25及350个氨基酸组成。由GHR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主要有:①酪氨酸激酶系统;②蛋白激酶C途径;③胰岛素受体底物途径。营养状况及GH等内分泌因子对GHR的表达也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黄连不同部位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并与阳性对照Acarbose比较,发现黄连不同部位均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黄连根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高(IC_(50)=20.72 μg/mL),黄连种子石油醚部位(IC_(50)=40.86 μg/mL)和黄连叶石油醚部位(IC_(50)=62.85 μg/mL)的活性次之.3个部位的提取物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_(50)=1081,27 μg/mL).不同部位比较,根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好,这3种提取物抑制活性均比阳性对照高;同一部位不同提取物比较,石油醚和甲醇提取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一般要高于乙酸乙酯提取物.  相似文献   

20.
刘慎谔(1897—1975)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科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从事植物学、生态学和森林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孜孜好学,诲人不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为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以及在林业建设和治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不愧为我国植物学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