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水韭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统计了中国4种水韭属Isoestes植物的染色体数目。结果发现4个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11,其中高寒水韭I.hypsophila Hand.-Mazz.为2n=22,为首次报道;台湾水韭 I.taiwanensis DeVol为2n=22;中华水韭I.sinensis Palmer 2n=44为四倍体;而产于云南贵州一带并一直被当作是宽叶水韭I.japonica A.Br.的水韭属植物2n=22,与文献报道的宽叶水韭(2n=66,67,77,87,88,89)完全不同,应重新予以认识和评价。依据本文和其他相关的研究结果,对东亚水韭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2.
云南中甸发现高寒水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宪春、张钢民、深圳仙湖植物园陈珍传、台湾中山大学刘以诚和云南格桑花卉公司方震东等单位的有关人员组成的蕨类植物考察队,在位于横断山腹地的云南迪庆高原的中甸县,首次发现了水韭属珍稀蕨类植物——高寒水韭Isoeteshypsophila。水韭属Isoetes植物是古老的原始拟蕨类植物,全世界约有150种,但迄今在中国只发现有4种分布。其中台湾水韭I.taiwanensis特产于台湾岛北部阳明山。中华水韭I.sinensis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种水韭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境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水韭属(Isoetes)是水韭科中的孑遗属,分类上属拟蕨类,对研究蕨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具有重要价值。由于人类活动对其水生生境的破坏,水韭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及其种群数量日趋减少,濒临灭绝,其中,高寒水韭(I. hypsophila)、云贵水韭(I. yunguiensis)和中华水韭(I. sinensis)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对原产中国的3种水韭的地理分布与生境特征进行调查,将为合理保护该属植物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文野外实地考察了原产中国的3种水韭属植物的现存种群及历史记载曾经分布但现已绝迹的水韭属植物种群(绝迹种群)所在地。在每一调查点,测定了各样点的海拔高度、水体基底状况以及水体pH值等生境特征;在现存种群所在地,分别记载了所见水生植物种类、水韭种群规模及其生长状况,并采集和鉴定了3种水韭属植物及其伴生种。调查发现3种水韭属植物种与种之间为间断分布,且具有垂直梯度差异;种内各种群之间相互隔离,各种群的个体数均偏少;现存种群所生长的水体及其水体基底的pH特性无明显差异,为酸性或中性;绝迹种群所在的原生境已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地点的水体pH和基底pH与以往存在水韭的时期相比已明显升高。此外,调查还发现沼泽地带的水韭种群正面临着其他水生植物的激烈竞争而处于随时灭绝的危险之中,而淡水潮间带沿岸的水韭种群因周期性的水位波动而生长良好。调查结果表明3种水韭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生长状况与海拔、水体pH值、基底pH值以及种间竞争和水位波动密切相关。本文还讨论了保护水韭属植物的基本策略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广西蕨类植物研究(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厚高  黎桦   《广西植物》1993,13(2):128-131
<正> 本文记载广西蕨类植物新记录科1个、属8个、种11个及2个新分类群。文中引用标本除注明者外,其余均存广西农学院植物标本室(GXAC)。 水韭科Isoetaceae 广西新记录科,本科现仅存1属。 1.水韭属Isoetes L.,Sp. P1.2:1100.1753. (1)水韭 Isoetes sinensis Palmer in Amer.Fern Journ.17:112 cum f.1927;Chingin Sinensia 3:348。1933。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1:115,图230。1972。 广西北部:桂林,雁山,海拔200米,石灰岩,水田中,1952年11月11日,梁畴芬30688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产3种水韭的成熟叶片基部为实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详细观察3种水韭的叶舌结构,建立各自叶舌的立体模型,探讨3种水韭间的亲缘关系,并比较了中国特产水韭与中亚及北美水韭的演化关系。结果显示:(1)3种水韭叶舌结构主要分为舌片、舌足和横带三部分。(2)中华水韭与东方水韭舌片均为三叉型,有主侧舌片之分,足角均为卵圆形,舌足与叶轴平行,而云贵水韭长鼻形,无主侧舌片之分,足角为三角形,舌足与叶轴有一定的角度。(3)中华水韭与云贵水韭的舌足侧面观为长椭圆形,东方水韭舌足侧面观为肾形。研究认为,中华水韭与东方水韭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与云贵水韭亲缘关系较远;叶舌是水韭类的溯祖形态,其结构复杂,特征稳定,种间差异明显,应该作为水韭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20个化学因子,利用平均值、变异系数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研究了中国3种水生水韭属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云贵水韭(I. yunguiensis)和高寒水韭(I. hypsophila)自然居群水体化学性质的特征和差异性。结果显示:这3种水韭属植物生活水体的20个化学因子整体上表现出Ni含量占绝对优势、电导率较低、受干扰较小的共同特征;虽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变化较大,但除了pH、P、NO3-N、NO3-和Al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余各因子在3个种的生活水体间相对稳定不具显著性差异。结合其它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这3种水韭属植物自然居群水体化学性质的差异可能源于这3种水韭属植物生理特征的差异性,对3种水韭属植物的分布不具选择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石蒜科(Amaryllidaceae)葱亚科(Allioideae)葱族(Allieae)葱属(Allium)的Anguinum亚属在中国分布有6种2变种,该亚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该研究在扩大样本量和覆盖范围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葱属Anguinum亚属4种植物19居群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首次报道了心叶韭(Allium ovalifolium var.cordifolium)的核型。结果表明:供试类群中茖葱都为四倍体,对叶韭和心叶韭都为二倍体,太白韭具有二倍体和四倍体,染色体基数均为x=8,核型类型都为2A型,每个居群都具有随体染色体,随体染色体多为st染色体,随体均位于短臂末端,并且对叶韭眉县居群和太白韭聂拉木居群存在B染色体。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讨论了Anguinum亚属植物的染色体特征、随体染色体的多态性和该亚属植物的进化方式,探讨了茖葱(Allium victorialis)和对叶韭(A.listera)的细胞地理学问题。得到如下推论:(1)染色体加倍和结构变异是Anguinum亚属进化的两种重要机制,环境异质性使得Anguinum亚属植物随体染色体具较高的多态性;(2)茖葱通过多倍化和无性繁殖并存来扩大居群;(3)染色体形态变异是对叶韭适应环境变异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水韭属(Iso&#235;tes)是起源最为古老的水生维管植物,全属物种均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通过对全国水韭属植物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四倍体植株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形态学、孢粉学和细胞学证据,将分布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地区和怀化地区的四倍体居群分别命名为隆平水韭(Iso&#235;tes longpingii)和湘妃水韭(I. xiangfei),并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隆平水韭形态上与中华水韭(I. sinensis)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大孢子具小的瘤状或冠状纹饰,叶细长而柔弱,长达60 cm; 该种也与六倍体东方水韭(I. orientalis)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染色体44条,大孢子具瘤状或冠状纹饰。湘妃水韭的大孢子纹饰虽与二倍体云贵水韭(I. yunguiensis)相似,但在小孢子纹饰、孢子囊形状和染色体数目方面却不同。隆平水韭仅少数植株生长于湖南省宁乡市一处池塘,完全沉水生长,而湘妃水韭则分布于怀化市通道县和会同县的湿地。由于这两个新种的分布区狭窄,野生居群数量和个体数较少,栖息地环境受到人为干扰,因此根据IUCN红色名录评估标准,将隆平水韭评为极危(CR)等级,湘妃水韭评为易危(VU)等级。所编制的中国已知水韭属物种的分种检索表,为本属物种的鉴定和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共有5种水韭,全部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均属极度濒危级(CR)野生植物。就营养器官而言,因水韭根、茎的简化,叶片特征成为最重要的分类学依据。本文针对形态特征相近的中华水韭、云贵水韭、台湾水韭和东方水韭,用显微镜观察了叶片发育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水韭叶片在旋转角度、气孔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而气孔器的种间一致性较高;同种水韭叶片在不同发育时期,其近远轴面的气孔指数、气孔分布及叶凸指数均有稳定的分类价值。本文检索讨论了我国4种水韭的分类学关系,并发现了叶表皮都存在异形条状细胞。  相似文献   

10.
极濒危植物中华水韭屯溪居群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Palmer)为水韭科(Isoetaceae)水韭属(Isoetes)多年生沼泽植物,由于人为干扰日益严重,现分布范围急剧缩小,种群数量稀少,处于濒危状态,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科学合理的保护和抢救这一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此对中华水韭屯溪居群的生长环境、面积、株丛数量、水体的pH值、伴生植物种类和生存现状等的调查研究。中华水韭屯溪居群面积500m^2,株丛密度较大,水体pH值为6.55,伴生植物有40余种,其中10种有较高优势度,生存面临多重威胁,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The shoot apex in three species of Isoetes (I. engelmannii, I. macrospora and I. riparia ) is differentiated into a cap-like initiation layer of somewhat columnar meristematic cells which divide most frequently anticlinally and a subadjacent central core of cells which divide irregularly, but with periclinal divisions predominating. The conflicting views of apical organization in Isoet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水韭松阳居群的群落结构与种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圣潮 《生物多样性》2006,14(3):258-264
为全面了解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sinensis)的濒危机制,作者对分布于浙江松阳的中华水韭居群的自然生境进行了野外观察,在1m×1m样方尺度上研究了中华水韭与群落中出现频率较高的27个物种之间的联结性。结果表明:群落中物种组成贫乏,其组成成分中温带性质明显,中华水韭在不同小群落中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在少数小群落中能形成优势种群。中华水韭与薄叶假耳草(Neanotishirsuta)、鳢肠(Ecliptaprostrata)、短尖苔草(Carexbrevicuspis)等7个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极显著,与多数种群间联结性不显著;中华水韭与大多数种群的联结系数(AC)值在–0.4至0.4之间,即关联小,说明中华水韭在群落中的存在是相对独立的;仅少数小群落的优势种与中华水韭之间有种间竞争。中华水韭受生境和种间竞争影响较大,生态适应性差。此研究结果对制定该物种合适的就地保护措施和恢复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We name and describe two new species,Isoetes jejuensis and I.hallasanensis, from Jeju Island, South Korea. These taxa are compared with related species in East Asia, including I.coreana andI. sinensis. The rugulate megaspore ornamentation ofI. jejuensis differs from those otherIsoetes species. Furthermore,I. hallasanensis varies fromI. asiatica in its microspore ornamentation and chromosome number, although both species have an echinate megaspore ornamentation. These new species are tetraploid (2n = 44), whereasI. coreana is hexaploid (2n = 66).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对台湾水韭(Isoetes taiwanensis Devol)2个居群20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台湾水韭的保育提出了建议。核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2个居群共存在1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842,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15,居群间基因流Nm为4.26,居群间分化系数Gst值为0.05543;叶绿体DNA的检测结果显示,单倍型数目为6,单倍型多样性为0.6211,核苷酸多样性为0.00326。其中台北居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比金门居群高。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的AMOVA分析显示,居群内的遗传差异远高于居群间。台湾水韭的核苷酸多样性相对其他水韭属植物较低,可能与台湾水韭的染色体倍型以及狭域分布有关。居群结构的形成可能和基因流以及奠基者效应有关。宜采用原地和迁地保护的方法对居群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水韭雌配子体及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属水韭科(Isoetaceae)草本拟蕨类,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古老物种,对环境污染敏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极度濒危的野生植物。本研究通过人工培养,按不同发育阶段,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连续观察了雌配子体及胚胎发育的全过程。结果显示:大孢子培养15~20 d萌发,雌配子体为球状、属壁内发育型,每个雌配子体着生8~20个颈卵器。成熟的颈卵器发育有多种可能,但只有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都退化,卵才有受精的机会。合子首先进行横向分裂,培养约50 d发育成数十个细胞的球形胚胎,约80 d雌配子体的细胞萎缩,第一叶及其叶舌、第一根结构更明显,出现第二叶。文中还初步探讨了中华水韭濒危的生殖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核基因LEAFY第二个内含子片段对中国现存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华水韭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现存中华水韭7个自然居群共105个样本中存在7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89,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21,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72%),且存在较高的基因流(Nm=0.59)。同时,居群遗传学分析结果发现中华水韭居群不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格局(GST>NST);Mantel检验中Rxy值为-0.286,P(rxy-rand≥rxy-data)值为0.370,表明居群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处于海拔较高位置的2个居群与其它5个居群遗传关系较远;中性检验(Taijima's D、Fu & Li's D*和F*)检测结果均为负值,基于稳定模型的失配分布检测显示为多峰。根据中华水韭居群的地理位置,推测中华水韭的遗传结构可能与水系、海拔分布及其杂交后代多倍化的物种形成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水韭根叶发育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被评价为极度濒危级(CR),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对环境污染敏感。本文以其人工苗为材料,用石蜡切片法,连续观察了根和叶的发育特征:叶原基横切面呈端部渐圆的三角形,由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三部分组成;维管束中央首先出现的一个原生管胞,与其近轴面两侧后出现的两个后生管胞共同组成倒“V”字型的外始式初生木质部;成熟叶分化出表皮与皮层,表皮细胞间有嵌合,皮层部分细胞裂解成彼此不相通的4个通气道。根横切面呈圆形,成熟区分化出表皮、皮层(外皮层、中皮层、内皮层)和维管束三部分,中皮层部分细胞裂解呈一个完整的筒状通气道并与外皮层无连接,由内皮层包围的维管束横切面呈三角形。讨论了根和叶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等位酶分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技术对珍稀涉危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72个样品的等位酶遗传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从24种酶筛选,得到了13种酶系统可用于该植物的遗传变异分析,其中7种酶系统在中华水韭的迁地保护区群中检测出16个位点,共27个等位基因,12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表明:中华水韭具较低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中华水韭的综合保育及居群恢复、重建提供了初步的依据。中华水韭遗传变异的全面研究将在进一步改善等位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其它更为灵敏的分子标记方法做深入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