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 0年来 ,生态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 ,己成为新世纪旅游业的重要方向。世界旅游组织 (WTO )2 0 0 0年的估算显示 ,全球用于生态旅游的花费每年增长 2 0 % ,大约相当于整个旅游业平均增长率的 5倍。 2 0 0 2年是联合国命名的国际生态旅游年 ,得到了各国政府、各类国际组织和私人团体的响应与支持 ,更加预示着生态旅游的光明前景。生态旅游研究工作己引起了旅游界、生态学界及有关学科领域专家的关注 ,相关研究报道频频出现 ,而生态旅游规划是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在 1999年开展“生态环境游”主题年活动后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思想观和旅游…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方法探讨——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必要性面对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剧增、传统观光旅游等因素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实,生态环境保护呼声的高涨和回归自然旅游热潮的兴起,满足自然环境保护和游人旅游需求的新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适时地出现在当今世界旅坛上。生态旅游以其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层次上 相似文献
4.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对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实地调查和走访,筛选出极高遇见率的森林食草类和雉类以及面积最大、集中成片的野生紫荆花林(Cercis chinensis Bge.)等两大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分析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出了生态保护优先、环境教育、游客容量动态控制、引导和培育生态旅游目标市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五个原则和“牛羚山岗、紫荆花谷、自然殿堂、休闲胜地-牛羚(Budorcus taxicolor)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旅游主题定位,以及分区管理和利用、生态旅游产品价格和营销、游客环境教育、游客影响监测、游客数量动态控制、生态旅游管理和经营等战略。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对五指山生态旅游区游客量、服务环境容量与生态环境容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表明,王指山山上游览区正常游客量为1918游客时,极端游客量为2301游客时,其生态环境容量为2400游客时,服务环境容量6000游客时,由于景区生态脆弱,生物群落对游客可能的干扰承载力弱、生态系统退化后复缓慢等原因生态环境容量小于服务环境容量,会首先为游客量逐年增加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压力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当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整理,认为生态环境脆弱性是个相对的概念,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因素、系统自身恢复能力、人为活动干扰因素等多重影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生态环境脆弱性内涵表征及其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指标选取及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及分析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其不同区域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差异,讨论了在研究理论方法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的构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评判的定量分析描述、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并结合评价模型构建、数据处理分析的有效性、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总体认为,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在未来研究中:研究思路需要进一步突出综合系统性;数据处理需要进一步突出时空动态性;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突出学科融合性;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突出实践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8.
生态旅游因具备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轻贫困双重目标的潜力,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鉴于生态旅游在影响社区生计方面的研究争议,论文综览国外大量相关文献,在界定生态旅游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影响、社区参与、能力建设、社会文化和公共设施4个方面系统梳理国外生态旅游对目的地社区生计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生计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社区资源控制权、旅游收益规模、地方介入旅游产业供应链能力、自身能力、旅游管理等因素对旅游扶贫效应起着关键性作用。最后,对当前研究展开评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三点展望,以期为中国未来生态旅游影响研究和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物质.研究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数量对了解植物与土壤及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的选择对研究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根系分泌物收集、分离纯化及鉴定的常用方法,并列举特定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方法,旨在为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调研现有农业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农业生态旅游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转录组是细胞在特定发育阶段或生理条件下的全部转录本及其数量总和,并能揭示特定状态下的基因表达模式及分子机理。象甲科昆虫拥有动物界中最多的物种种类,该科许多昆虫也是我国粮食仓储和农林产业上的重大害虫。通过研究象甲科昆虫转录组,从分子水平揭示其生命过程中相关的基因及其功能,对寻找害虫防治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象甲科昆虫转录组研究现状进行了浅析,涉及象甲科不同发育阶段基因差异、昆虫触角、与植物互作、防治、免疫机制、进化、基因沉默7个方面的分析,可在理论上丰富对象甲科昆虫遗传发育、免疫、潜在RNA干扰靶点筛选等方面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象甲科转录组今后的研究热点与应用前景,为害虫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13.
14.
Schenk-Braat EA Kaptein LC Hallemeesch MM Bangma CH Hoeben RC 《The journal of gene medicine》2007,9(10):895-903
Gene therapy is an active research area in The Netherlands and Dutch scientists involved in fundamental and clinical gene therapy research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progresses made in this field. This range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293, 911 and PER.C6 cell lines, which are used worldwide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plication-defective adenoviral vecto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viral vectors and T lymphocytes as well as of non-viral vectors. Several milestones have been achieved in Dutch clinical gene therapy trials, including the first treatment worldwide of patients with adenosine deaminase deficiency with genetically correct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in collaboration with French and British scientists. Until now, about 230 patients with various diseases have been treated with viral and non-viral gene therapy in this country. Ongoing and upcoming Dutch clinical trials focus on the translation of new developments in gene therapy research, including the restoration of genetic defects other than SCID, and the use of oncolytic adenoviruses and targeted T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The growing commercial interest in Dutch clinical gene therapy is reflected by the involvement of two Dutch companies in ongoing trials as well as the participation of Dutch clinical centres in large phase III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immuno-gene therapy trials on prostate cancer sponsored by an American company. Translational gene therapy research in The Netherlands is boosted at a governmental level by the Dutch Ministry of Health via a dedicated funding programm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n milestones in Dutch basic gene therapy research as well as 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linical gene therapy trials in The Netherlands.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区自然环境的游憩价值——运用条件价值评价法和旅行费用法对武陵源风景区进行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运用条件价值评价法和旅行费用法对生态旅游区——武陵源风景区自然环境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2004年的旅游人数180万人为基准,当年武陵源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总游憩价值应为294594.9万元。CVM法评价当年武陵源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消费者剩余价值为11844.72万元,利用TCM法两个回归模型计算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价值分别为109049.25万元和103593.73万元,分别高出CVM法评价结果的8.75倍和9.21倍。因此,在我国仅用CVM法的支付意愿来评价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其结果会偏低。建议在我国评价生态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时,需将CVM法中的支付意愿、赔偿意愿和旅行费用法综合起来进行评估,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可靠性。更接近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运用条件价值评价法和旅行费用法对生态旅游区——武陵源风景区自然环境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2004年的旅游人数180万人为基准,当年武陵源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总游憩价值应为294594.9万元。CVM法评价当年武陵源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消费者剩余价值为11844.72万元,利用TCM法两个回归模型计算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价值分别为109049.25万元和103593.73万元,分别高出CVM法评价结果的8.75倍和9.21倍。因此,在我国仅用CVM法的支付意愿来评价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其结果会偏低。建议在我国评价生态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时,需将CVM法中的支付意愿、赔偿意愿和旅行费用法综合起来进行评估,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可靠性,更接近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从微观和中观尺度探讨了广东省古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对区内植物生态和景观生态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1)10个样地的植物生态影响度指数有3个为一般级,5个为较严重级,1个为严重级,1个属极严重级。全区平均植物生态影响度指数呈较严重级。这表明旅游开发已给保护区的植物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旅游开发与活动对植物生态的影响在游径两侧和景点、服务点周围2~4m范围内较显著,4~6m范围有一定程度影响,但6m以外的区域影响较小。处于多条通道交叉处的三角区,近通道的植物生态影响度指数值较中央区的影响值大,影响曲线呈双峰型;(3)不同景观类型的植物受旅游影响的强度和范围不一样。影响强度的变化总趋势为:山地草甸>山地灌丛>森林景观,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人工林>天然林;(4)植物生态影响指标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从旅游活动对保护区植物的负面影响来看,阴生种数量、乔灌幼苗量、凋落层厚度、物种多样性指数4个指标具有较好的表征作用,草本层盖度表征作用不太好;(5)景观生态指标值和影响度指数显示旅游工程建设和森林工程对景观破坏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林木间伐、修路及建筑选址、配色、数量控制等方面;(6)从景观生态影响水平看,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受到的影响较大;就景观生态受影响难易程度而言,服务区南侧、喃呒山等地是区内景观生态敏感地带,服务区、喃呒庙、瓶身阁等旅游景点或设施具有较强的景观醒目度;(7)多指标定量化评价指数具有较好的环境预警作用,能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者提供有用的环境生态信息,以便及时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