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效果。方法:应用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22例垂体瘤患者。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并于术后3月均获随访,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3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属于微侵袭及功能保护性手术,符合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严格把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完善手术技巧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鞍区HRCT扫描在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病人鞍区薄层HRCT检查的结果和经验.结果:蝶窦呈鞍彤35例,鞍前形7例,鞍底骨质破坏19例.术后鞍底骨窗均小于1.5 cm × 1.5cm.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31例,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者35例.术后脑脊液鼻漏5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没有出现因骨窗咬除而出现的视神经损伤、海绵窦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鞍区薄层HRCT检查有利于指导手术入路的设计和术中手术方位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与我院行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患者,术中行单侧额或双侧额弧形切口,根据术中所见肿瘤位置,由终板、视神经一颈内动脉等存在的生理间隙处切除肿瘤,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鞍内鞍上,部分或全部突入第三脑室底,其中有6例患者伴有脑积水。术中肿瘤全切23例,次全切5例,大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25例患者视力减退,术后23例患者视力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仅1例暂无明显变化。术后19例出现电解质紊乱,患者经治疗后均已纠正;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术后随访6个月,23例肿瘤全切患者病灶无复发,另外4例次全切者病灶也无明显变化,仅1例次全切和2例大部切除患者于术后行伽马刀再次治疗。结论: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可以达到视野清晰,直观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效果好,并发症较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经鼻蝶显微技术下入路与经鼻蝶神经内窥镜下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探讨切除垂体瘤的良好辅助方法。方法:78例患者分别采用经鼻蝶显微技术下入路和经鼻蝶神经内窥镜下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与经鼻蝶显微技术下入路比较,经鼻蝶神经内窥镜下入路手术者住院时间短、肿瘤全切除率高、鼻出血率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但是经鼻蝶神经内窥镜下手术切除肿瘤时术中出血需显微镜下止血。结论:经鼻蝶神经内窥镜下手术入路是垂体腺瘤切除的良好手术切除垂体瘤的入路,如有条件也可将二者联合应用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CT、MRI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鞍区及鼻咽部者9例,位于中颅窝者5例,位于后颅窝者8例,混合型4例。手术入路:额颞入路一翼点开颅9例,鼻内镜下经蝶入路5例,颞下、颞枕及扩大中颅窝入路8例,4例未手术行放射治疗。结果:肿瘤全切8例,大部及次全切14例,围手术期未见死亡病例。25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于术后1年内复发,其中2例死亡,余者颅神经损伤及肢体症状均有改善。结论:脊索瘤无典型临床表现,现多可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得以诊断,少数位于特殊位置者需与垂体瘤,颅咽管瘤,三叉神经鞘瘤等鉴别;肿瘤全切较为困难,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放疗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丘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丘脑胶质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其中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切除丘脑胶质瘤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30例采用常规手术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肿瘤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次全切除率及部分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53.3%)(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相比,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丘脑胶质瘤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提高丘脑肿瘤全切除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CT、MRI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鞍区及鼻咽部者9例,位于中颅窝者5例,位于后颅窝者8例,混合型4例。手术入路:额颞入路-翼点开颅9例,鼻内镜下经蝶入路5例,颞下、颞枕及扩大中颅窝入路8例,4例未手术行放射治疗。结果:肿瘤全切8例,大部及次全切14例,围手术期未见死亡病例。25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于术后1年内复发,其中2例死亡,余者颅神经损伤及肢体症状均有改善。结论:脊索瘤无典型临床表现,现多可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得以诊断,少数位于特殊位置者需与垂体瘤,颅咽管瘤,三叉神经鞘瘤等鉴别;肿瘤全切较为困难,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放疗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邢春阳  杨海城  蒋传路  叶伟  冯岩 《生物磁学》2013,(34):6761-6763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锁孔手术459例的手术经验,总结锁孔手术临床应用。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颅内病变的手术270例。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颅内病变的手术52例。经后颅窝锁孔入路的手术137例。结果:外伤及高血压引起脑内血肿23例,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效果良好。颅内肿瘤全切除266例(74.7%),次全切除90例(2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无与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5年9月于我科进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及经颅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全切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63.1%,对照组为39.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39.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术对垂体瘤的临床观察及对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素(Renin,R)、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TⅡ)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口鼻下鼻中隔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清E、NE、R及ATⅡ水平,激素下降程度、肿瘤残留、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E、NE、R、AT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激素下降程度、肿瘤残留、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术对垂体瘤的疗效显著,可减少应激反应,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治疗垂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手术治疗,并给予溴隐亭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IGF-1、GH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PRL、IGF-1、GH、TSH水平均降低,FT4、ACTH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血清PRL、IGF-1、GH、TSH水平更低,FT4、ACTH水平更高(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好,推测其机制与降低血清PRL、IGF-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柳己海  李明杰  郑直  郑小林  何涛 《生物磁学》2011,(18):3504-350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地完成手术,其中22例行腹腔镜局部切除术,8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手术时间103—142min,出血量60-480mL,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8.6d。术后随访18~36个月,局部复发或种植性转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三种常用术式方法的选择原则、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本研究选择临床确诊无广泛转移胸段食管癌60例,分别采用常规左胸入路手术20例,右胸、上腹部二切口手术18例和右胸、腹、颈部三切口手术22例,均为根治性手术,术中清扫淋巴结,并送病理检查。分析不同手术径路对食管癌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本组研究病例全部顺利完成根治性手术,术中淋巴结活检检出有淋巴结转移25例,淋巴结转移率41.67%(25/60)。本研究组发生并发症患者13例,其中吻合口瘘4例,胃排空障碍4例,肺部并发症5例。其中通过右胸、腹、颈部三切口入路手术并发症最高,达41.25%,与其它组别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因人而异,正确的选择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淋巴结清扫率及降低肿瘤复发率,此外不同手术方式的个体化选择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发现的意外胆囊癌患者共计32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24例患者经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证实,其中12例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8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6例行二次开腹手术。Nevin I期4例,Nevin II期20例,Nevin III期5例,Nevin IV期2例,Nevin V期1例。3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6~24d,平均住院时间(13.8±8.1)d。32例中有30例获得随访,2例失访,随访时间2~49个月,平均(24.2±14.6)个月。生存23例,死亡7例,分别死于术后2、3、5、12、14、18和32个月。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胆囊积液,2例切口感染和1例胆瘘,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加强对胆囊癌的警惕与认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治疗,提高根治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中出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手术过程中DEDH发生的原因、现象,治疗过程、结果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10例DEDH发生于伤后72h以内、手术减压后,6例伴有颅骨骨折,3例伴静脉窦损伤。7例术前甘露醇用量超过500ml,经手术清除和保守治疗,死亡1例。结论:颅骨骨折和颅内静脉窦损伤是DEDH发生的病理基础,减压手术和甘露醇强力脱水治疗是其发生的促进因素,GCS评分和血肿持续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冯会成  黄迅悟  孙继桐  胡明  常青 《生物磁学》2011,(10):1904-1906,1884
目的:探讨膝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至2009年共35例单膝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喀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行关节镜下检查及清理术;B组13例,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改善情况。结果:关节镜治疗组22例病例中无关节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关节镜治疗组在Lysholm、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膝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有较显著的特点,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为药物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