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针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出现的衰退枯死现象,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衰退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外貌景观呈灰绿色,针叶纤细,开花结实率低,平均单株球果数量为10.4~16.5个,成熟种子千粒重为6.96~7.39g,种子空粒、涩粒较多.生长季内2年生针叶营养元素季节变化规律相似,但N、P含量下降,K含量明显增高,表明养分循环失调;衰退林分2年生针叶叶绿素含量较高,健康林分1年生较高且增幅较大.松枯梢病的侵害是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最明显标志.林分衰退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下降明显,林分胸径分布结构“左移”(径级小的株数增多),衰弱(亡)木数量增加了15.9%~27.2%;根量分别减少了22.9%~28.9%。其中吸收根减少量最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出现的衰退枯死现象,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衰退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外貌景观呈灰绿色,针叶纤细,开花结实率低,平均单株球果数量为10.4~16.5个,成熟种子千粒重为6.96~7.39g,种子空粒、涩粒较多.生长季内2年生针叶营养元素季节变化规律相似,但N、P含量下降,K含量明显增高,表明养分循环失调;衰退林分2年生针叶叶绿素含量较高,健康林分1年生较高且增幅较大.松枯梢病的侵害是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最明显标志.林分衰退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下降明显,林分胸径分布结构“左移”(径级小的株数增多),衰弱(亡)木数量增加了15.9%~27.2%;根量分别减少了22.9%~28.9%,其中吸收根减少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国外松衰退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省国外松大面积衰退和枯死原因的调查研究表明,造成这种衰退和枯死的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林木衰退病.该衰退病的发生原因1)诱发因素温度年较差较大、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土壤粘重板结或容重过大、地势低洼积水、土壤瘠薄、林分密度过大;2)激化因素干旱严重重复发生、割脂过早过度、霜冻、食叶害虫等害虫危害;松针褐斑病等病害侵害;3)促进因素松枯梢病菌、根腐病菌、立木腐朽病菌、天牛、小蠹虫等病虫害危害.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林木衰退病.该衰退病的发生原因1)诱发因素温度年较差较大、年降雨量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4.
对安徽省国外松大面积衰退和枯死原因的调查研究表明,造成这种衰退和枯死的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林木衰退病.该衰退病的发生原因:1)诱发因素:温度年较差较大、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匀、土壤粘重板结或容重过大、地势低洼积水、土壤瘠薄、林分密度过大;2)激化因素:干旱严重重复发生、割脂过早过度、霜冻、食叶害虫等害虫危害;松针褐斑病等病害侵害;3)促进因素:松枯梢病菌、根腐病菌、立木腐朽病菌、天牛、小蠹虫等病虫害危害.  相似文献   

5.
国外松衰退病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安徽省国外松大面积衰退和枯死原因的调查研究表明,造成这种衰退和枯死的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林木衰退病,该衰退病的发生原因:1)诱发因素:温度年较差较大、年降雨量分布不均镁、土壤粘重板结或容重过大、地势低汪积水、土壤瘠薄、林分密度过大;2)激化因素:干旱严重重复发生、割脂过早过度、霜冻、食叶害虫等害虫危害;松针褐斑病等病害侵害;3)促进因素:松枯梢病菌、根腐病菌、立木腐配病菌、天牛、小蠹虫等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6.
在微生物层面研究枯梢病与植物针叶内生微生物的互作关系,分析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差异,为松枯梢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赤松(Pinus densiflora)不同染病程度的针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显示,随着病害的加重,P. densiflora针叶内生真菌丰富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无病斑针叶内生真菌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最高,优势属为Lapidomyces和Selenophoma,病害导致优势菌相对丰度的降低。通过对不同染病情况的P. densiflora针叶内生真菌的测定,明确了枯梢病不同发病程度的P. densiflora针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7.
外生菌根真菌对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东南缘樟子松人工林气温、地温及樟子松人工林根系分布的观测,从温度对外生菌根菌存活与生长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现象,结果表明:由于沙地表层土壤(0~5cm)高温环境,外生菌根菌无法存活;在沙地20~40cm土层内,温度条件有利于外生菌根菌的存活、生长,而13~42年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树木平均78%的根系分布于该层,说明外生菌根菌的存在阻止或延缓了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衰退,不是导致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枯叶、枯梢、枯枝、死亡的原因.表层土壤外生菌根菌的缺乏使萌发的幼苗不能形成有效根系是导致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然更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国外松衰退病与环境和林分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国外要公衰退病与其环境和林分因素关系的调查研究和数量化分析表明,在气候、土壤、林分、其它病虫害等4类因素18个变量因子中,有10个因子对病情有较大的贡献,成为该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它们是树龄、林分密度、割脂、降雨量、温度、粘性土、石砾土、土层瘠薄、积水、病虫危害,其中病情与土层浓度、降雨量呈负相关;与其它因素均呈正相关,以此建立病情线形回归预测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可以预测任一给定条件下的林分国外松衰退病可能发生的水平,此外,依据各致病因素在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大小和时间顺序,出国外松衰退病的螺旋图,为该类病原复杂的病害形象描述和定量分析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48  
提出了人工林稳定性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分析了影响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稳定性的各种干扰因子,通过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造林成活、生长情况、对不良外界环境的抗御能力、林分寿命、林分结构和生产力的综合评价分析,认为沙地樟子松引种人工林基本上是稳定的;而生长在立地较好的丘间低地的林分,其稳定性大于沙丘顶部的林分;从抗枯梢病角度看,幼林的抗性大于中林;从林分密度和生产力角度来看.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林稳定性高于章古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科尔沁沙地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对人工固沙林群落类型的响应,选取科尔沁沙地差巴嗄蒿、山竹岩黄蓍、小黄柳、杨树、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6种典型人工固沙林群落作为对象,采用amoA基因克隆文库、荧光定量PCR(Q-PCR)、末端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等技术和液体震荡培养的方法分析了土壤氨氧化细菌(AOB)的组成、丰度、群落结构和硝化潜力。结果表明,Nitrosospira cluster 3a是固沙林土壤AOB群落的绝对优势菌群,其次为cluster 6。Nitrosospira cluster 3a和cluster 6的平均相对丰度在不同固沙林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itrosospira cluster 3a在小叶锦鸡儿最高。小叶锦鸡儿土壤AOB丰度最高。全氮、有机质和有效钾是决定AOB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不同固沙林土壤硝化潜力具有显著差异,小叶锦鸡儿群落土壤显著高于其他固沙林土壤。硝化潜力与AOB丰度和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人工固沙林群落类型不影响AOB群落组成和结构,但影响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AOB丰度和硝化潜力。AOB丰度和Nitrosospira cluster 3a的相对丰度可作为科尔沁沙地AOB菌群恢复的指标。与其他群落相比,小叶锦鸡儿固沙林群落恢复土壤AOB种群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n HZ  Lu XJ  Chen MY  Cai CJ  Zhu N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3):614-620
以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研究基地9种人工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黑皮油松林、黄波罗林、胡桃楸林、水曲柳林、白桦林、蒙古栎林和针阔混交人工林)为对象,分析林地土壤不同层次(0~10 cm和10-30 cm)A8、Cd、Cu、Ni、Pb、Zn 6种重金属含量,并以哈尔滨市土壤背景值为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各林型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工林同一土层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除了As和Ni,同一人工林土壤重金属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各类型人工林同一土层重金属含量以Zn最高(62.29~126.35mg·kg-1),Cd最低(0.06~0.47 mg·kg-1).6种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Zn>Pb>Cu(Ni)>Ni(Cu)>As>Cd,累积程度为:Cd>Pb>Zn>Cu>Ni>As.林地土壤Pb、Cd、Cu、Zn间(除水曲柳林)及其与土壤有机质、N、P、K(除水曲柳林和蒙古栎林)显著相关,且以上4种重金属含量高于背景值,为人为输入;Ni和As含量与本地背景值相当,为自然因素,不同林型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依次为:水曲柳林>黄波罗林>针阔混交林>胡桃楸林>樟子松林>黑皮油松林>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蒙古栎林.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城市森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研究基地中9种人工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黑皮油松林、黄波罗林、胡桃楸林、水曲柳林、白桦林、蒙古栎林、针阔混交林)及附近的农耕地和撂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地土壤不同层次pH值、有机质及主要养分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不同林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阔叶林(除蒙古栎林)的土壤趋于中性,针阔混交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黑皮油松林的土壤呈微酸性,蒙古栎林的土壤呈酸性;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全氮、全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林地土壤同一层次化学指标整体差异显著(P<0.05).土壤肥力优劣为:水曲柳林>黄波罗林>针阔混交林>胡桃楸林>白桦林>撂荒地>农耕地>樟子松林>兴安落叶松林>蒙古栎林>黑皮油松林,说明阔叶林(除蒙古栎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的土壤肥力增加,而针叶林的土壤肥力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和解析木法,推算过去41年的樟子松林生物量、碳密度和固碳速率,并分析固碳速率与月均气温、月均最低温、月均最高温、月降水量、月均大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樟子松林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碳密度从1977年的2.58 t·hm^-2增加到2017年的87.97 t·hm^-2;樟子松林固碳速率的年际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多年固碳速率为1.37~3.21 t·hm^-2·a^-1,平均为2.13 t·hm^-2·a^-1;樟子松林固碳速率与上一年和当年生长季的降水呈正相关,与非生长季降水呈负相关,特别是与上一年12月和当年3月降水量呈显著相关;与上一年和当年8—9月的月均湿度显著正相关;与上一年及当年生长季的月平均气温、月均最低温和月均最高温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樟子松林固碳能力同时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但温度的影响大于降水的影响,在未来该地区气候暖干化的变化趋势下樟子松林固碳潜力可能会降低。  相似文献   

14.
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天然樟子松林种内种间竞争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分析了内蒙古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天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林内所有胸径大于2cm的樟子松、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和山荆子(Malus baccata L.)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结果表明,样地中主要的竞争木和对象木均为樟子松和白桦;樟子松的种内竞争强度(0.534)远大于种间竞争强度。随径级的增大,樟子松的种内竞争强度逐渐减小,且与胸径存在幂函数关系CI=A·D^-B。胸径达到30cm后,樟子松种内竞争强度变化不明显。作为竞争木,樟子松对其他树种产生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5.
树木年轮 (简称树轮 ) 气候学是监测与重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叶树树轮的生长能反馈出气温的变化, 在高纬度地带尤为明显。该文分析了生长在我国最北部的兴安落叶松 (Larixgmelinii) 与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的树轮密度和宽度的特性。落叶松最大密度、晚材平均密度、早晚材宽度和轮宽都远高于樟子松。樟子松的所有密度变量的样本方差都明显高于兴安落叶松, 宽度变量的样本方差却明显低于兴安落叶松。两树种密度变量的差值年表显著相关, 宽度变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落叶松与樟子松的晚材密度的形成受 7、8月的最高温控制。另外, 樟子松的晚材还与生长季节的长短相关。落叶松的年轮宽度对生长季节开始前的温度敏感, 而樟子松的轮宽对气候变量没有很好的响应。结果表明, 落叶松与樟子松的树轮最大密度都与生长季后期的温度显著相关, 两树种的树轮信息对气候变化的重建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大兴安岭满归地区樟子松年轮宽度年表,分析了标准化年表与该区主要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气候因子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年4-8月的各月平均温度是研究区樟子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4-8月各月温度的不断升高对樟子松径向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利用4-8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模拟樟子松径向生长变异(1958 -2008年),发现随着区域气候暖干化趋势的加强,该区樟子松生长将呈现出衰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木材结构树干液流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孙慧珍  李夷平  王翠  周晓峰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34-1439
采用热扩散法,对东北东部山区代表主要木材解剖构造的水曲柳和樟子松树干液流密度动态特征进行研究,并同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土温、土壤容积含水量等因子。结果表明,水曲柳和樟子松在生长季不同时期晴天的树干液流密度日进程一般为单峰型,水曲柳日最高液流峰值为430.53 cm3.cm-2.h-1,明显高于樟子松(142.43 cm3.cm-2.h-1)。晚上及凌晨液流量占全天比例在生长季结束后,明显增加,其他时期低于20%,说明水曲柳和樟子松存在根压。水曲柳和樟子松树干液流密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平均液流密度分别为12.26、6.49 cm3.cm-2.h-1。影响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的主导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二者对主导因子敏感度相当。  相似文献   

18.
为弄清科尔沁沙地东南部樟子松人工林是否受土壤磷素供应的限制,找出反映土壤磷素供应状况的最佳叶片养分指标,分析了樟子松人工林不同年龄针叶中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和全氮浓度以及土壤有效磷浓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效磷浓度较低,为0.12~0.63 mg·kg-1;土壤有效磷浓度与当年生针叶无机磷和全磷浓度显著相关,而与针叶全磷的相关性来源于针叶中无机磷与全磷的相关.与当年生针叶全磷浓度相比,针叶无机磷浓度能更为准确、直接地反映土壤的供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