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鲜黄鳃金龟Metabolus impressifrons Fai-rmaire是我省普遍发生的蛴螬,在丹东、辽阳和营口等地的部分农田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优势种,危害日趋加重,现将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一、生活史 一年发生一代,由卵发育至成虫320—350天。成虫羽化始期5月29日至6月21日,盛期6月8日至26日,末期6月13日至7月8日,羽化历期7—16天。 成虫产卵始期6月末至7月上旬,峰期7月上、中旬,末期7月中、下旬;卵期10—17天,孵化盛期7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2.
新疆木垒波斑鸨卵的孵化温度及雌鸟孵化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 5月 2 2日到 6月 11日 ,在新疆木垒波斑鸨分布区利用装有温度记录仪的假卵成功地监测了2只雌性波斑鸨 (Chlamydotisundulatamacqueenii)的繁殖行为。研究表明 :在孵化期 ,雌鸟的日活动节律呈现出双峰模式 ,即晨昏活动。雌鸟平均每天离巢 3~ 9次 ,每次 8~ 2 6min。孵化过程中 ,雌鸟每天花费 (94±2 ) %的时间孵卵。当雌鸟孵卵时 ,卵的日均孵化温度为 31 9~ 36 5℃。当雌鸟离开巢时 ,卵的温度平均下降到(2 4 9± 3 2 )℃。随着孵化的进行 ,卵的日均温从 31 9℃上升到 36 2℃ ,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7月7日,在贵州省六枝地区(105°13'~105°24'E,26°10'~26°14'N)的一山上矮灌木丛中发现1个鸟巢,巢内有4枚卵,其中1枚明显较其余卵大,为棕色浸斑卵且集中在钝端,而其余为纯白色卵(图1)。为防止寄生卵遭到捕食而导致无法记录其繁殖生态,将其带回驻地采用孵化箱(型号:XC-01)孵化,孵化温度为37℃、湿度为60%。7月8日,寄生卵孵化出雏鸟,将雏鸟放回原巢中由宿主喂养。7月9日该雏鸟将巢中3枚宿主卵全部拱出。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人工孵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四种孵化方式:自然孵化、人工孵化箱孵化、恒温水溶箱孵化、调温调湿箱孵化。从孵化方式、温度、鳖卵的大小及放置方位等不同因素对其孵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在孵化过程中,对孵化期的长短起着重要的作用鳖卵孵化最适宜温度为30-31℃左右;卵正放的孵化率>和的孵化率>倒放的孵化率;卵子的卵径和卵重直接影响着孵出稚鳖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徐龙江 《昆虫学报》1980,(3):304-304
糖槭蚧Parthcnolecanium corni (Bouche)近年来在新疆为害葡萄、苹果、桃、杏、核桃、酸梅、巴旦、械、白蜡、杨、柳等多种植物,并猖獗漫延。 此蚧虫一年发生1-2代,通常以2—3龄若虫在嫩枝或树皮裂缝处越冬。翌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为雄虫羽化期,5月中旬雌成虫产卵,卵于5月底或6月初孵化,孵化盛期为6月中旬,6月下旬孵化  相似文献   

6.
灰斑古毒蛾(Orgyia ecricae germ)又名沙枣毒蛾,是宁夏及西北地区主要旱生植物害虫之一。幼虫危害沙枣、榆、柠条、花棒、苹果、沙拐枣等植物。此虫在宁夏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卵在树上的茧内越冬。越冬卵于次年6月中、下旬孵化,第2代卵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孵化;取食植物叶、果及嫩枝皮层,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沙荒地区造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繁殖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弃卵原因,对其弃卵与正常卵壳超微结构及化学元素含量进行比较。以2014至2020年在扎龙保护区收集到丹顶鹤弃卵和正常孵化的卵各6枚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其超微结构,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量其化学元素含量,并对其卵壳厚度和密度进行测量和比较。弃卵壳厚度、密度分别为正常卵壳厚度、密度的68.0%(P <0.01)和71.5%(P <0.01);弃卵卵壳表面晶体层厚度不均,与栅栏层之间界限不明显,外表皮层有龟裂和条形两种裂纹,栅栏锥体层晶体中有微小球状中空结构和类似溶洞的腔室结构,壳膜层纤维表面的片状突起较少,这些结构均与正常卵壳不同。检测卵壳23种化学元素中,弃卵卵壳Ca、Na、P、Mg和K元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孵卵卵壳(P <0.05)。从卵壳结构和元素分析,卵壳元素含量异常、结构和功能缺陷有可能是导致其亲鸟弃卵的原因之一,这与亲鸟占据生境资源情况、与其他鸟类间繁殖压力、食物可获得性和生存对策等交互作用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
两栖类胚胎呈卵群一起孵化在反捕食、维持胚胎间的温度平衡和促进胚胎的同步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验条件下探究孵化条件(单独隔离孵化和卵群一起孵化)对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蝌蚪的生长发育、社交行为及其运动表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孵出2天后,单独隔离孵化组蝌蚪的体长和发育历期均显著大于卵群一起孵化组。以体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表明,特定体长的单独隔离孵化组蝌蚪的体宽和体重均显著大于卵群一起孵化组的个体。在蝌蚪的活动行为中,单独隔离孵化组蝌蚪在水体上层和中层出现的频次显著小于卵群一起孵化组,而在水体底层的出现频次显著大于卵群一起孵化组。单独隔离孵化组蝌蚪个体的分布面积率、最近邻个体的距离、个体间的距离均显著大于卵群一起孵化组,但个体间的接触频次显著小于卵群一起孵化组。在运动表现方面,单独隔离孵化组胚胎的摆尾搏动频次显著小于卵群一起孵化组。单独隔离孵化组蝌蚪的运动时长和运动频次均显著小于卵群一起孵化组。本研究结果将为无尾两栖类幼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就地保护中实施迁地保护是濒危物种保护的较为有效的形式。扎龙保护区自1976年筹建以来,就计划并实施开展了以人工辅助繁育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种群为平台的孵化、训飞、放飞工作,本文通过常规的统计方法对扎龙保护区自建区以来的丹顶鹤孵化、训飞、放飞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出:建区至今,人工辅助繁育丹顶鹤种群的年均孵化成功率为77.41%(1981年最高,为100%);孵化成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约为27只(2003年最高,为52只),近10年来基本维持在30~50只之间;训飞规模在逐年提高,近年来基本维持在100~120只之间;放飞规模与训飞规模同步也在逐年提高,年均放飞8只,2009年以来维持在10只以上;放飞野化的丹顶鹤已记录于中国的江苏盐城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保护区、韩国铁原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扎龙保护区在丹顶鹤保护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关于黑颈鹤在产卵期补产卵及人工孵化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报道。依据我们野外观察到的黑颈鹤繁殖习性,并参考其它鹤类资料,今年5—6月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地区进行了黑颈鹤人工孵化试验,其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黑颈鹤产1—2枚卵,所用种卵是直接从正在孵卵的巢内两枚卵中取一枚,随即放入运卵箱内,箱内温度保持在30—36℃。每隔l—2小时开箱通气,以免胚胎室息死亡。卵在运输过程中防止振动,卵运回后,进行测量与编号。然后放入孵化箱孵化,温度逐渐上升。孵化箱与孵化室在开机前必须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