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狐猴属原猴亚目,拉丁语是“鬼”、“幽灵”的意思。狐猴夜间出没于茂密的丛林之中,颇有鬼魂的味道。它是灵长目中最低级的一类。过去,狐猴曾一度遍及世界各地,但在与其他动物的生存竞争中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在高中《生物》第七章“生物与环境”中讲了消费者的概念。我们从不同的书上看到同一种动物处于不同的消费级别。例如,有的书上提到,“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如黄鼬、猫头鹰、狐等,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如虎、豹、狼、狮等,叫做三级消费者。”有的书上在论述食物链和食物网时,有这样一段:“捕食食物链又叫活食链,  相似文献   

3.
为害农作物的步行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步行虫科是鞘翅目中的一个大科,我们通常称它为步甲,世界目前已知约25000种。多数步行虫是在夜间出土活动,以其它昆虫、蜘蛛、蜗牛、钉螺、蚯蚓等小动物为食,它们还取食动物的尸体、植物及腐植质,其中有些类群或种类更偏爱植物,至少在它们生活期的某一阶段是如此的。它们取食植物的花、幼苗或种子,因此有些种类成为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大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就已经知道步行虫科中有一些种类有食植物的习性,但是也许由于近廿年来,人们强调了步行虫的捕食作用而对其食植物的习性往往被忽视了。 我国过去对步行虫科很少有人研究,甚至对一些为害谷类作物的种类也常混淆不清,甚至错用学名,因此有必要作一澄清。本文介绍目前已知为害作物的7种步行虫。  相似文献   

4.
植食性啮齿动物食性的显微组织学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国内研究植食性啮齿动物食性的方法主要有实验室笼养选食试验、野外直接观察其取食活动(如野外扣笼观察法),和分析洞口食物掉落物等。通过野外观察取食活动或分析洞口食物掉落物,研究啮齿动物的食性受到许多限制,难以准确地确定动物的取食植物种及各种食物的量。笼养选食试验是在各种供选植物具有相同可利用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的结果主要是表明各种植物适口性的高低,而不能客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趣闻     
大熊猫趣闻刘后一1986年10月,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我最喜欢的10种动物”评选活动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收到国内外小朋友寄来的选票3万多张,得票最多的动物是大熊猫,得票率达98.23%。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熊猫在全世界小朋友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食草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植物相互作用是决定动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50 ] 。动物从多方面和多层次影响植物 ,最后都反映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植物群落又从各方面影响动物的生理、行为、种群特征、分布、种间关系等方面 ,最终反映到动物群落水平层次的改变 ,所以对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关系及机理的研究是个内容十分丰富的重要领域。1 食草动物的牧食作用对植物的影响食草动物的牧食作用 ,常使植物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 ,如导致植株的“矮化”或“匍匐化”,增加剌结构和机械结构 ,以抵御进一步被牧食[42 ] 。一定强度的牧食会加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从而…  相似文献   

7.
根据“Aschoff rule”,昼行性动物近似昼夜节律周期的长度和光照强度呈负相关,活动时间与休息时间的比率以及活动量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而夜行性动物的情况则相反(比宁,1964;Aschoff,1959,1960;Sollberger,1965)。这在爬行动物、鱼、鸟以及夜间活动的哺乳类已得到了肯定的证实,但对一些白天活动的哺乳类还不清楚。到目前为止,检查了7种白天活动的灵长类动物均不符合这条规律(Tokura et al.,1978,1979,1980)。  相似文献   

8.
我校生物小组,通过细心观察、多次实验,采用“高温、多食、勤换水”的方法,快速繁殖水螅,10年来为许多中学提供了实验动物。但快速繁殖水螅的管理费时费力,稍一疏忽还会因失于管理而使其中某种生物或某几种生物全部死亡。尤其是教学实验期过后,只需保留螅种,所以...  相似文献   

9.
动物除了开辟生活领域,占领生活环境,瓜分食物,即占领生态位置谋求生存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它们在这方面的生存之路可谓丰富多彩。如集群、社居、共生、智生、共栖、寄生、错开活动时间、抢夺食物、使用工具等。人们历来认为只有大脑发达的高等哺乳类和人类才能用智谋生活。其实有很多动物也能用计谋生活。昆虫中的蚁蛳的捕食方法十分巧妙。在沙地挖一个陷井,它藏于井底微露大牙,等侯猎物的到来。蛾类中的盗蜜蛾能仿效蜂王的叫声,骗过蜜蜂的耳目,盗食蜂蜜。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生活着一种沙漠蛇。它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第212页对“捕食”作了正确的解释,捕食关系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但在教学中常出现错误的解释。其一,说捕食关系是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其理由是既然是“捕”,其被捕对象一定是动物,不可能是植物。例如,可以说猫捕老鼠,青蛙捕食昆虫等,但是,马吃草,不能说是马捕食草。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