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2004年通过对笼养冠斑犀鸟的繁殖生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冠斑犀鸟的发情期为3月中旬至4月初,求偶的追求者为雌鸟,雌鸟占据选巢营巢主导地位,从入巢到破巢的整个营巢期雌鸟始终把自己封闭在巢洞内,雄鸟担负了运送巢料和食物的所有任务直到雌鸟出巢,出巢后幼鸟在未具有觅食能力前,绝大部分的哺育任务仍由雄鸟承担。冠斑犀鸟的繁殖封巢期为89.0±12.99天,首次营巢的时间较长达15天左右,从第二年起营巢时间缩短为3天,孵化期为25.25±3.86天,育雏期为45.75±2.87天,繁殖成功率为100%。繁殖期除了人工投料外,冠斑犀鸟仍可从生态园中获得多种食物,以满足幼鸟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2.
暗腹雪鸡的繁殖及食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城  刘乃发 《动物学报》1993,39(1):107-108
暗腹雪鸡 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 属国家保护动物,郑作新等(1978)、沈孝宙等(1963)对其生态仅有零星报道。1984年4月至 1989年 5月,我们在甘肃东大山(39°00′—39°04′N;100°45′—100°51′E.)、冷龙岭(39°34′—38°14′N;101°49′—102°22′E.)和野马山(39°40′—39°50′N;95°15′—95°45′E.)对暗腹雪鸡青海亚种 T.h.koslowi 的繁殖和食性进行了研究。 一、暗腹雪鸡繁殖期的生态分布 在东大山,暗腹雪鸡繁殖期主要分布于海拔 2 400—3 200m的亚高山草甸、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其中,山地草原是营巢区,余为觅食区。冷龙岭植被与东大山相似,暗腹雪鸡的生态分布也类似。野马山植被单调,暗腹雪鸡仅分布于山地草原。  相似文献   

3.
红头长尾山雀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安徽合肥紫蓬山区,对红头长尾山雀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并研究了雏鸟的生长特征。研究表明,红头长尾山雀自3月中旬以后开始发情,3月下旬开始营巢,巢位于杉树枝下,球形侧开口或侧顶开口。4月初产卵,每窝平均产6.25枚卵,孵化期为15—16d,孵化率为88%。育维期15—16d,22维全部成活到离巢,雏成活率达100%。体重、翅、嘴峰、跗跖、第5枚初级飞羽和尾羽等形态学参数适合用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拟合参数中,嘴峰的拐点最小,飞羽、翅和尾羽的增长率较高,表明与取食有关的形态优先发育,与飞行有关的形态则在后期发育较快。  相似文献   

4.
贾陈喜  王众  孙悦华 《四川动物》2003,22(3):170-170
灰头灰雀 (Pyrrhulaerythaca) ,亦称赤胸灰雀 ,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华中、台湾、西南山地和西藏 ,国外分布于锡金、不丹和印度北部[1] 。有关其繁殖的生物学资料国内尚无任何记载[2 ] ,国外仅 1个巢的报道 ,只提及营巢的位置[3] ,再无详细描述。 2 0 0 2年我们在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考察时 ,发现了 1个灰头灰雀的巢 ,现报道如下。该巢位于茂密的云杉侧枝上 ,巢树所在坡的坡向为 80°,坡度 48°。巢树胸径为 46cm ,营巢处树枝直径6cm。巢距地面 3 .6m ,距主干 3 .3m ,距树梢 1 .1m ,在巢树的 1 40°方向。巢为碗状 ,内径 80…  相似文献   

5.
1986—1988年的5—8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的迁徙期在5月中旬和8月上旬。种群数量为1.40(只/公里)。其繁殖行为营巢期8—9天,孵卵期12—13天,孵化率93.75%,出巢率91.67%。剖检56个鸟胃,内含全为昆虫。我们于1986—1988年5—8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ia)的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东经111°21′—111°33′,北纬37°45′—37°55′,总面积10443.5公顷)。  相似文献   

6.
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在山西省吕梁山、中条山皆有分布,是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常见的夏候鸟和食虫鸟。有关此鸟巢与营巢环境的报道甚少。现根据多年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东经111°27′,北纬37°50′)的阳圪台、庞泉沟、郝家沟、市庄等地的调查所得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文凯 《四川动物》2013,(4):540-542,476
2011年4~8月和2012年4~8月,在贵州省贵定县境内采用定点观察法对黑背燕尾的繁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背燕尾活动于河谷、山涧溪流、水库及池塘等处。繁殖期4~6月,巢的结构为2层,营巢期6~9d,窝卵数3~4枚,孵化期17~19d,雏鸟留巢15~17d。并测量了雏鸟的嘴蜂、跗跖、第3飞羽、尾长等生长数据。  相似文献   

8.
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在梁平县林场海拔500至900米的林区全年可见,数量较多。1989年,进行了5个巢的繁殖情况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北红尾鸲冬季一般单只活动。鸣声“zhe—,zhe—”,“da—,da”。鸣时尾上下摆动。在3月下旬至7月中旬繁殖季节,雄鸟站在树顶上鸣叫,鸣声婉啭动听,清晨鸣叫较早,故别称报晨鸟。营巢由雌雄鸟共同营巢。在自然条件下,巢呈浅杯状(A号巢)。A号巢在林场一职工屋角的一堆木料上,距地面高2米。营巢材料有苔藓、松叶、草根、头发和鸡毛。巢大小(单位:cm,下同)外径12×12,内径5.5×6,高12,深4。已连续几年在此…  相似文献   

9.
赵亮  张晓爱 《动物学研究》2005,26(2):129-135
根据1998—2001年高寒草甸10种雀形目鸟类的窝卵数、雏期和巢捕食数据,以Logistic方程拟合雏鸟生长过程,并计算出有关生长率参数;根据营巢类型将10种雀形目鸟划分为开放或半开放类群(GOB)和全封闭穴居类群(HCB)两类,将把雏鸟的生长过程划分为3个生长期(缓增期、快增期和渐增期)。3个生长期占雏期的比例因营巢类型而异,GOB类群快增期>渐增期>缓增期;HCB类群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分析营巢类型、巢捕食和窝卵数与各生长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生长期的体重积累占离巢时体重的比例因巢型不同而有显著差异;营巢类型和巢捕食显著影响各生长期占雏期的比例和体重积累占离巢时体重的比例;窝卵数影响快增期和渐增期长度,而不影响缓增期长度。快增期体重积累与渐增期的生长率不相关,但与渐增期长度显著相关。因此,前期的能量积累不影响后期生长率,而影响后期生长的长度。该结果进一步印证在晚成鸟中不存在补偿性生长。  相似文献   

10.
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系一年生草本的短日照植物,产于印度至马来西亚一带。生长在以色列(北纬32°)的玫瑰茄,其最早的成花时间为8月5日。初步研究表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秋季就停止,这可能是受夜间低温影响所致。本文旨在探明玫瑰茄不同生长阶段对冷害的敏感性。 将栽种在塑料盆钵的植株分别置于14—30℃的温室内,光周期平均为10小时,每2—3天浇水一次,不施肥。在一定的生长阶段,以10株为一组移入25°、17°、14°或10℃±2℃的生长室里,并采用冷—白莹光照,每日光周期为8小时。三个生长阶段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