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曾辉  姜传明 《生态学报》2000,20(3):378-383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研究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经过程中林地组分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重点研究了该组分在1988 ̄1996年期间的一般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龙华地区由于快速2城市化过程 导致林地受到强烈的分割和转化影响,总面积损失了49%,并导致碎裂化、相邻度等景观结构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林地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88 ̄1992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研究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建成区和新开发区两种建设用地类型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研究期间斑块数量、平均面积大幅度增加,碎裂化程度不断降低;建成区增长主要有大型居民点持续扩张和独立小斑块不断产生两种模式,开发区建设的高峰时期是1990~1994年;受地形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建成区一直表现出显著宏观异质性分布特征,但孔隙度水平不断降低,中小尺度的分布差异仍然比较明显;新开发区受与建成区相同的约束条件限制,同样表现为宏观异质性特征,空间不均匀分布的表现尺度大于建成区.工作区内因城建用地快速膨胀引起的各种生态问题急需通过土利用政策的调整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研究方法 ,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建成区和新开发区两种建设用地类型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两种类型研究期间斑块数量、平均面积大幅度增加 ,碎裂化程度不断降低 ;建成区增长主要有大型居民点持续扩张和独立小斑块不断产生两种模式 ,开发区建设的高峰时期是 1990~ 1994年 ;受地形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建成区一直表现出显著宏观异质性分布特征 ,但孔隙度水平不断降低 ,中小尺度的分布差异仍然比较明显 ;新开发区受与建成区相同的约束条件限制 ,同样表现为宏观异质性特征 ,空间不均匀分布的表现尺度大于建成区 .工作区内因城建用地快速膨胀引起的各种生态问题急需通过土利用政策的调整加以解决 .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研究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建成区和新开发区两种建设用地类型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研究期间斑块数量、平均面积大幅度增加,碎裂化程度不断降低;建成区增长主要有大型居民点持续扩张和独立小斑块不断产生两种模式。开发区建设的高峰时期是1990-1994年;受地形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建成区一直表现出显著宏观异质性分布特征,但孔  相似文献   

5.
平潭海坛岛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鹏  吴剑  傅世锋 《生态科学》2013,(3):265-270
以平潭海坛岛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landsat TM和2010年ALOS遥感影像,在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平台支持下,运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动态度模型,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对20年来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显著。建设用地和居民地增长幅度最大,农用地和沙滩则降幅最显著。研究区景观格局主要景观类型为农用地和林地,景观类型转移主要表现为农用地与林地的相互转化,以及二者向城镇用地(居民地、建设用地和道路交通)转化。从类型水平上看,各类型斑块均趋于破碎化;在景观水平上,研究区景观格局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景观的异质性增强,景观呈破碎化程度加深;从景观生态效应空间变化看,人为活动的影响沿着交通干线、城镇区在整个研究区蔓延扩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边界特征的黄河三角洲景观变化及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遥感解译和景观类型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滑箱扫描的方法,基于组分边界特征计算景观整体结构指数,同时综合考虑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采用信息熵法和孔隙度指数法对黄河三角洲农田和柽柳-芦苇2种景观组分进行异质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景观组分之间的边界趋于复杂化,城镇扩展、石油开采及黄河断流等使耕地大量退化为柽柳-芦苇,潮滩植被侵满滩涂;与基于面积的景观指数相比,基于边界特征的景观指数更能反映景观结构的细节变化;农田和柽柳-芦苇均表现为宏观异质性特征,部分样线中小尺度上表现为微观异质性特征,但柽柳-芦苇的异质性表现尺度较农田小50个像元左右,且这种差异随时间有加大的趋势;2种异质性分析方法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组分类型的异质性特征,形成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在1985年、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图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5年间,太湖流域农田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农田的减少占土地利用总减少量的89.64%,建设用地的增加占土地利用总增加量的79.21%;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太湖流域景观结构与景观异质性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景观尺度上看,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降低趋势,边界密度、优势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呈增加趋势;从斑块尺度上看,各景观组分的异质性指数及其变化过程有较大的差异,体现了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人口增长、经济、政策等因素是太湖流域近15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景观碎化、边缘效应、生境退化等景观生态效应.可通过调整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太湖流域生态建设及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与GIS的海口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化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地区包括建成区和郊区的农村,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地区景观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要素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不同,其空间格局的转变模式在不同阶段出现一定程度差异,破碎度和分离度能描述景观破碎程度和景观要素斑块之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分析景观要素空间结构变化,多样性指数能分析景观要素的复杂情况,孔隙度指数能分析景观的尺度效应,从而分析不同尺度下景观要素的变化情况,能更好地分析景观要素变化的空间结构规律,利用1986,1996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图像得到海口市景观变化情况,在此期间海口市景观结构变化表现为林地,水体,沙地,农田等自然景观向城市,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建设用地等人文景观的变化。通过比较1986-1996和1996-2000年两个阶段景观要素的空间变化规律可以看出,林地在1986-1996年期间,由于人工林的增加,孔隙度指数减小,1996-2000年,林地开发较多,斑块趋于分散,水体在1986-1996年大面积的水体为主,1996-2000年以小面积为主,农田在两个阶段变化明显,1986-1996年,农田被城市,工矿建设用地开发区占用,斑块趋于分散,1996-2000年由于城市开发受到控制,未开发农田被恢复,斑块趋于集中,城市反映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1986年,城市开发较为零乱,斑块较小,1996年,斑块趋于集中,2000年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小,分布一直趋于分散,是一种不集约的用地形式,因此,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数量方法,能很好地反映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及政策对景观要素的影响,从而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及其外围区域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分水后黑河干流中游地区景观动态变化及驱动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传哲  于福亮  刘佳 《生态学报》2009,29(11):5832-5842
综合利用GIS、R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黑河干流中游地区1985~2005年,尤其是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实施后(即2000年以后)的景观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景观发生了较大变化,1985~2000年,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2000~2005年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2)在类型水平上,分水后,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呈连片趋势发展,破碎度降低,形状更为规则,空间连接性增强;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破碎度增加,分布更为分散,连通性和优势度降低.(3)在景观水平上,分水后,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水平提高,异质性在增加,破碎化程度越来越大,景观中斑块空间连接性下降,优势度在减少,斑块类型在景观中趋于均匀分布,土地利用向着多样化和均匀化方向发展.(4)研究区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包括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2000年以后,可利用水量的约束直接影响着研究区的景观变化.  相似文献   

10.
河岸缓冲带的植被结构特征是维持其多种生态服务发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黄河中下游由丘陵向平原过渡区域的典型河岸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09和2015年Google Earth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景观格局分析、缓冲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研究区植被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农田为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景观基质,林地和草地呈逐年增加趋势,受黄河游荡和农业开垦种植与弃耕影响,水体和河漫滩相互转化频繁,农田与其他景观类型转化频率较高,林地的主要转化方向为草地、居民区和农田,草地的主要转化方向为农田和林地,不同时段植被变化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研究区植被景观连通性较高,景观破碎化程度呈逐年增加趋势,景观斑块形状整体趋于复杂化,但不同植被类型存在差异,其中林地斑块的几何形状逐渐复杂,而草地斑块的几何形状逐渐规则,林地的空间连通性高于草地。草地和林地斑块沿居民区、河岸、沟渠、坑塘和道路缓冲具有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两者在2003—2015年的变化率受河岸和道路缓冲驱动较小,受居民区缓冲驱动显著,而对沟渠和坑塘的响应则存在差异,其中草地变化受沟渠驱动显著,林地变化受坑塘驱动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毕拉河林区近十年森林景观变化及驱动力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遥感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总体和斑块个体两个层次上,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个体特征及斑块相间相关特征等3个方面对大兴安岭毕拉河林区近10年来森林景观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10年来人类对森林生态系统干扰的不断增强,研究区森林景观在类型、景观总体特征、斑块个体与相关特征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10年林区森林景观的发展趋势是:受人为干扰正逐步加强,作为人工景观标志的耕地、居民点面积正逐步增加.面积转移矩阵分析结果表明,1997年耕地面积增加主要是由柞树林转化而来的,占耕地构成的30.87%.景观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景观耕地斑块数量增加68.80%,平均面积减少4.82%,景观的优势度减少,多样性增加,斑块之间的聚集程度减弱,1988年由柞树林和针叶林等少数几种斑块在景观中占绝对优势的情况有所改变.对研究区和相关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研究表明,火干扰、森林采伐与毁林开荒等是森林景观变化的关键性趋动力.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林口林业局森林景观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龙江林口林业局1∶50000林相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从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景观破碎度、景观形状指数、分形维数和平均最近距离等方面,对该林业局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业局以森林景观为主体(56.74%),居民点和农田景观也占有较高比例,而沼泽、灌木、荒山荒地、河流、迹地和裸地等景观零星分布于森林景观中;该林业局的森林景观主要以人工针叶纯林(40.47%)和天然蒙古栎林(20.96%)为主,斑块分布集中、形状复杂、边缘褶皱度高.人工林与天然林的面积基本相等,但破碎度较大、斑块形状相对简单、斑块分布较集中,软阔叶林及硬阔叶林斑块分别占11.89%和7.38%.研究表明,该林业局的森林景观受人为干扰程度过大,景观结构不合理,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景观斑块结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广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64,自引:6,他引:58  
选用景观多样性等7个指数对广州城市绿地景观异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绿地斑块密度和绿廓道密度分别为118和187km·km-2,在老城区绿地具有斑块小,破碎度大,多样性高,以随机分布为主的高异质性空间结构;在新城区,绿地斑块大,以均匀分布为主,因此,在同等大小的区域内,这类绿地空间结构更能提高景观的异质性,更有效地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Understanding 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habitat change is essential for managing and conserving forest fragments in anthropogenically altered landscapes. Digitized aerial photographs from 1944 and 1996 were examined for changes to the indigenous forest landscape in the Karkloof‐Balgowan archipelago in KwaZulu–Natal, South Africa. Attributes relating to proximate land‐use, patch shape, isolation and position in the landscape were used to determine putative causes of forest change. The total change in forest area was ?5.7% (forest covered 6739 ha in 1996). This is contrasted with previous reports for the period 1880–1940 that estimated change in total forest area of up to ?80%. Attrition was the predominant process of forest transformation between 1944 and 1996. Despite little overall change in forest area, 786 mostly small (<0.5 ha) forest patches were lost from the landscape, leaving 1277 forest patches in 1996. An increase in patch isolation, but no change in patch cohesion accompanied the changes in forest area. Ignoring patches that were eliminated, 514 patches decreased in area. This was partly a function of patch size, but the conversion of natural grassland to commercial plantation forestry in the matrix also influenced forest decline. Their small size and irregular shape caused forest patches in the region to be vulnerable to edge effects. Core area declined in a negative exponential way with increasing edge width and the total area of edge habitat exceeded that of core habitat at an edge width of only 50 m. Nevertheless, total core area decreased by only 2% (65 ha) between 1944 and 1996 because most of the eliminated patches were small and contained no core area. The large Karkloof forest (1649 ha) is a conservation priority for forest interior species, but the ecological role and biodiversity value of small forest patches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orest transition and fragmentation process using historical topographic maps and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images in the upstream region of Nenjiang River Basin, Northeast China from 1954 to 2010. Area-weighted centroid method,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weighted mean patch fractal dimension (AWMPFD) and core area percentage of landscape (CPL),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spatial movement of forest as well as its spatial fragmentation process. The forest was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high dense forest, low dense forest, and shrub forest to analyze the forest transition process, among these forest types or between forests and other landscape types. An obvious deforestation was observed during 1954–2000, with two different fragmentation processes in two periods: the first fragmentation process from 1954 to 1976 was mainly observed along the ecotone between forest and other landscape classes while the second fragmentation process from 1976 to 2000 was observed both in the ectone and interior area of forest patches. The afforestation process was observed during 2000–2010 due to the issue of a series of policies by the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 GIS-based landscape index, coupled with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driving forces analysis, proved its unique value and effective in assessing landscape pattern and dynamics.  相似文献   

16.
济南城市森林景观生态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景观生态格局研究不仅是城市森林系统规划与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以及创建生态宜居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研究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通过总体景观生态格局定量分析和梯度分析等研究方法,采用10个景观指数从斑块水平和景观水平两方面,对济南市建成区城市森林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优化对策.结果表明: 济南市建成区城市森林覆盖率为15.8%;城市森林总体景观生态格局在景观水平上表现为城市森林景观斑块类型较齐全、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大、各类型城市森林所占面积存在差异、以大斑块为主且同种斑块高度连接,在斑块类型水平上表现为生态公益林以大斑块为主且占优势地位、风景游憩林形状较规则且以大中型斑块为主、道路林及附属林形状复杂且以小斑块为主、生产经营林缺乏;在斑块类型水平上,以风景游憩林为主导类型、生态公益林斑块面积最大、道路林及附属林破碎度大,在景观水平上,城市中心森林景观破碎度大、人为干扰严重、景观形状复杂;在城市森林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环二网、三片四轴、多点棋布”的济南市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构建方案,从而加强各类型城市森林的连接度,发挥大尺度生态系统的整体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李灿  张凤荣  朱泰峰  曲衍波 《生态学报》2013,33(17):5363-5374
探索大城市边缘区景观破碎化格局及其空间异质性特征,有助于把握景观动态的变化机制及其生态问题.以北京市顺义区这一典型大城市边缘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有效粒度尺寸方法,对1992年、1999年和2009年景观破碎化空间变异进行了地统计学分析,主要包括尺度依赖性、空间异质性、空间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景观破碎化空间变异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特征,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较高;1992年和1999年景观破碎化空间总变异相对缓和,2009年空间总变异强烈;通过不同尺度上的异质性对比,选取1000m幅度作为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异质性分析较为适宜.2)景观破碎化空间异质性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土地利用斑块破碎化不断加剧,其中1999-2009年间的表现尤为强烈.3)景观破碎化高值区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转移的态势,并且其空间布局具有集聚性与分散性的显著特征,空间上相似属性聚集与相异属性聚集的空间格局十分突出.4)景观破碎化空间自相关作用主要来自高强度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区位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土地、城镇规划以及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