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红厚壳果实挥发油,利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从红厚壳果实精油中检测到37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3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9.26%.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8.80%、棕榈酸7.07%、硬酯酸8.05%、油酸乙酯18.53%、9,12-十八二烯酸甲酯17.45%。 相似文献
2.
滇南红厚壳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滇南红厚壳(Calophyllum polyanthum Wall.et Choisy)的果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化合物-滇南红厚壳内酯A(calopolyanolide A,1),滇南红厚壳内酯B(calopolyanolide B,2)以及3个已知化合物calanolide E2(3),voleneol(4)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5)。经波谱学鉴定了2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6,6-二甲基-12α-(2α,3α-H)-12α-(2-甲基-3-羟基丁酰基)-8b-羟基-4-苯基-吡喃并-二氢香豆素;6,6-二甲基-12a-(2α,3β-H)-12a-(2-甲基-3-羟基丁酰基)-8b-羟基-4-苯基-吡喃并-二氢香豆素。 相似文献
3.
纳智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13(6):505-506
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云南省西双版纳产的滇南红厚壳(Calophyllumpolyanthum)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检出12种脂肪酸成分,占总量的99.39%,主要是亚油酸(38.75%),棕榈酸(22.42%),油酸(22.11%)和硬脂酸(9.81%). 相似文献
4.
红厚壳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又名海棠果、胡桐等,为藤黄科(Guttiferae)红厚壳属(Calophyllum Linn.)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岛。其果实和种子富含油脂,可制香料;植株根系发达,耐盐碱、抗风性强,可以在贫瘠干旱的海滨、山地中生长,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在中国民间,红厚壳被用作治疗眼病、外伤出血、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等。红厚壳属于半红树植物,可生长于海岸潮间带,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六堡本地三种茶树花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叶种茶树花中共鉴定出香气成分37种,主要为苯乙酮、4-甲基-1,5-庚二烯、苯甲酸甲酯、愈创木二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雪松烯、水杨酸甲酯、D-杜松烯、1-氨基-环戊醇、除虫菊酮,占总相对含量的89.48%;中叶种共鉴定出32种成分,主要为苯乙酮、紫苏烯、顺式-3-蒈烯、顺式α-榄香烯、苯甲酸乙酯、塞瑟尔烯、α-蒎烯、新丁香三环烯、衣兰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占总相对含量的83.88%;小叶种的茶树花中共鉴定出45种香气成分,主要为苯乙酮、紫苏烯、罗勒烯、顺式α-榄香烯、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二环[4.4.0]癸-1-烯、荜澄茄油烯醇、α-菖蒲二烯、α-红没药烯、衣兰烯、苯甲酸乙酯、白菖油萜和α-杜松烯,占总相对含量的82.34%。苯乙酮为三种茶树花共有的主要成分,分别占总相对含量的60.70%、42.46%和39.91%,这成分与其他成分一起构成了3个品种明显不同的茶树花花香。该研究结果为六堡茶树花的深加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枝条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6-羟基-2,3-二甲氧基 酮 ( 1 ) ,1,3,7-三羟基 酮 ( 2 ) ,1,3,7-三羟基-8-甲氧基 酮( 3 ) ,7-羟基-1,3-二甲氧基 酮( 4 ) ,伪蒲公英甾醇( 5 ) ,1,3,6-三羟基-5,7-二甲氧基 酮( 6 ) ,2-羟基-1-甲氧基 酮 ( 7 ) ,2-羟基-1,8-二甲氧基 酮 ( 8 ) ,1,3,5-三羟基-2-甲氧基 酮 ( 9 ) ,4-羟基 酮 ( 10 ) ,1,3,5-三羟基 酮 ( 11 ) 。化合物 2 ~ 5 为首次从红厚壳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 6 ~ 8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 1 为一新的天然产物。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 9 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显示出生长抑制活性, 其IC50值为1.8×10-5 mol/L。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的抗逆特性,对西沙群岛自然生长的红厚壳叶片的形态解剖、生理生态、以及叶片和适生土壤的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厚壳是阳生性植物,其上表皮厚,海绵组织发达且栅栏组织排列紧密,气孔排列松散且密度小(24.40 mm~(-2)),有利于叶片保水抵御干旱。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低(分别为0.87和0.43 mg g~(-1)),表明红厚壳具适应强光环境的能力。叶片的MDA含量低(13.46 nmol g~(-1)),PRO含量高(127.89μg g~(-1)),SOD活性高(149.42 U g~(-1)),总抗氧化能力高(388.60 U g~(-1)),显示红厚壳能通过提高自身的抗氧化能力抵御膜脂过氧化伤害。红厚壳自然生长的珊瑚岛土壤较为贫瘠、营养元素含量低,但红厚壳植株体内具有较高的营养元素含量,表明红厚壳营养元素利用率高,对于贫瘠土壤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因此,红厚壳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胁迫能力和耐受干旱的能力,适宜生长在热带珊瑚岛等土壤贫瘠的生境,可以作为热带珊瑚岛防风固沙和植被恢复的工具种。 相似文献
9.
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为藤黄科红厚壳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研究以红厚壳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探讨生长调节剂对腋芽萌发及丛生芽诱导、伸长和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腋芽萌发和丛生芽诱导效果最好的培养基是MS+NAA1.0+TDZ0.5,在此条件下培养21天后,转入添加0.5 g·L–1活性炭且无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可有效促进不定芽的伸长。将带不定芽的外植体先在附加1.0 mg·L–1NAA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4周,之后转入附加1.0 g·L–1活性炭的无激素培养基进行根的伸长培养,这样的两步生根法能有效促进红厚壳生根。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金菠萝品种果实不同部位果肉、中柱和果皮的香气成分,并利用香气值确定了不同部位的特征香气。结果表明:各部位香气组成不同,果肉和中柱部位以酯类为主,果皮部位以萜烯类为主。己酸乙酯和己酸甲酯是果肉和中柱部位含量较高的成分,(Z)-β-罗勒烯是果皮部位含量最高的成分。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和癸醛是果皮香气贡献较大的成分,而2-甲基丁酸乙酯、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和己酸乙酯是果肉和中柱香气贡献较大的成分。金菠萝品种果肉和中柱的香气值与果皮差异较大,且香气值主要集中于果肉。 相似文献
11.
李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24(4):490-493
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分析了盛开期的山荆子花和叶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保留指数与质谱图库检索的方法定性,利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组份含量.鉴定出山荆子花中36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6.20%,主要为烷烃类(27.00%)、酯类(20.86%)、芳香醇类(11.75%)、萜类(18.78%)化合物,主要成分是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14.59%,其次为正十九烷(11.58%)、正二十一烷(8.37%)、法呢烯(8.24%)、罗勒烯(7.77%).鉴定出山荆子叶中22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8.04%,主要为萜类(50.84%)、烯烃类(25.33%)、酯类(9.73%)化合物,主要成分是法呢烯(40.62%),其次是唯一的烯烃4,8-二甲基-1,3,7-壬烯(26.30%)、罗勒烯(7.27%). 相似文献
12.
13.
14.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河南产紫丁香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河南产紫丁香花营和花的挥发性成分。从紫丁香花蕾和花中共鉴定了65种组分,其中17个成分是二者共有的;酯类化合物只存在于花蕾中,而酸类和醇类化合物在花中的含量较高。这表明酯类化合物在紫丁香花开放的过程中可能逐步被植物体内的水解酶水解成酸类和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关苍术中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己烷萃取关苍术中挥发性成分 ,以GC -MS分离 ,经计算机检索系统处理与质谱标准谱图核对 ,检出香橙烯 ([ ]-Aromadendrene)、反式石竹烯 (trans -Caryophyllene)、γ -榄香烯 (gamma -Elemene)、α -草烯(alpha -Humulene)、β -桉叶烯 (beta-Selinene)、2 -甲基苯酚 (Phenol,2 -methyl- )、石竹二烯酮 (Caryophylla - 2 [12 ],6 [13]-dien - 5 -one)、1-甲氧基 - 2 (1-甲基 - 2 -亚甲基 -环戊基 ) -苯 (Benzene,1-methoxy - 2 [1-methyl- 2 -methylenecyclopentyl]- )、呋喃 - 2 -亚甲基 - (1H -嘌呤 - 6基 ) -胺 (1H -Purin - 6 -ammine,N - [2 -furanylmethyl]- )、白术内酯 (Butenolide)、1-溴 - 8十七炔 (8-Heptadecyne ,1-beome)等 11种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17.
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保留指数对维医常用药材香蜂花挥发油提取物进行了分析.从该挥发油中共准确鉴定出28个化合物,占提取物总量的99.02%.结果发现,主要成分有(E)-3,7-dimethyl-2,6-octadien-1-ol acetate( 26.48%)、(Z)-citral(15.46%)、(E)-nerol(14.51%)、(E)-citral(14.43%)、isoanisole (7.88%)、palmitic acid (6.93%)和(Z)-nerol (2.56%),多为单萜和倍半萜类成分,为维药香蜂花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蒜化学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环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大蒜(Allium sativum L.)新鲜鳞茎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环己烷萃取物中共检出112个成分,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环己烷萃取物总量的80.08%;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检出86个成分,鉴定了26个化合物,占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量的56.70%;在正丁醇萃取物中未检出挥发性成分.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检出109个成分,鉴定了2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3.58%.大蒜95%乙醇提取物的环己烷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大蒜挥发油中皆以含硫化合物为主.在环己烷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阿霍烯的含量分别为生药的0.00395%和0.00145%,大蒜中阿霍烯含量达0.00540%. 相似文献
19.
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栀子花头香成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he floral volatiles of Gardenia jasminodes vat. grandiflora were investigated by adsorption wire/GC/MS. As a result 86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and determined, which amount to 98.5% of the total volatiles. The main compounds were linalool, β-myrcene, methyl benzoate, L-limonene, ocimene, cis-3-hexenyl tiglate, cis-3-hexenylisovalerate, iso-amyltiglate, et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