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明确烟草钾营养对Q型烟粉虱Q-biotype 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寄主选择性、发育和存活的影响,旨在为通过调节寄主植物营养控制Q型烟粉虱种群数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水培法培养经K1(0 mmol/L)、K2(3 mmol/L)、K3(6 mmol/L)、K4(9 mmol/L)及K5(12 mmol/L)5个不同钾浓度处理的烟草,研究Q型烟粉虱在不同处理烟草上的寄主选择性、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结果】Q型烟粉虱在不同钾浓度处理烟草上的寄主选择性、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取食和产卵偏好性顺序为K2>K1>K3>K4>K5,卵到成虫羽化发育历期顺序为K5(22.54 d)>K4(2 1.96 d)>K1(20.92 d)>K2(20.32 d)>K3(20.23 d),卵到成虫羽化存活率顺序为K3(88.72%)>K2(85.05%)>K1(82.03%)>K4(77.02%)>K5(69.92%)。【结论】可以通过调节钾营养来控制Q型烟粉虱在烟草上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2.
3.
烟粉虱对寄主的选择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成虫对寄主植物选择行为的实验结果表明,烟粉虱是通过植物广谱的绿色气体识别植物材料,并进一步受到绿色的诱导。通过烟粉虱在适宜与非适宜寄主植物上滞留时间的差异,可以看出烟粉虱是通过口针刺探的寄主评估过程逐渐实现寄主偏好性的,存在一个短的时滞。综合来看,烟粉虱的寄主选择是通过嗅觉、视觉和味觉共同参与的一个决策过程,以寄主植物的气味、颜色和质量为线索,逐步定位到适宜的寄主植物上,因此在寄主选择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4.
在恒温28℃、湿度80%的条件下研究了5种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ubaci)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棉花、烟草、花生、大豆和玉米的烟粉虱。其形态、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繁殖力和寿命等生命参数均有明显差异。棉花、大豆和玉米不利于烟粉虱卵和若虫的生长发育。表现为虫体较小、卵期和生命周期延长、存活率降低。烟粉虱在棉花、大豆、花生、烟草和玉米上的生命周期分别为32.03d、32.11d、25.69d、24.43d和20.68d。其存活率分别为49.86%、54.41%、86.86%、69.93%和29.38%。与烟草和玉米相比。棉花、大豆和花生明显有利于烟粉虱的种群繁殖.在棉花、大豆、花生、烟草和玉米上生长发育的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分别是27.8d和235.O粒、23.2d和191.1粒、22.Od和131.1粒、6.25d和28.O粒、2.42d和5.1粒。在花生、大豆、棉花、烟草和玉米上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O.1590、O.1364、O.1236、O.0841和-O.0285.其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113.85、117.38、103.98、19.58和O.4274。 相似文献
5.
4种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温度(26±1)℃,相对湿度(75±5)%,光照L∶D=14∶10],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在烟草、假连翘、一品红、扶桑等4种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存活、繁殖力及若虫个体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在上述4种寄主植物上从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7.63、25.70、23.15、20.32 d,存活率为:62.63%、58.48%、43.69%、52.45%。烟粉虱在烟草、假连翘、一品红、扶桑上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337.80、307.40、157.00、57.20粒,种群增长指数(I)分别为117.95、107.86、37.86、16.24。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采用笼罩和发育测定方法,研究了烟粉虱成虫对黄瓜叶龄的喜好性及其与后代生长发育、存活之间的关系,同时调查了叶毛密度与成虫喜好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烟粉虱成虫比较喜欢在黄瓜植株的中部叶片取食和产卵。(2)叶龄对烟粉虱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对烟粉虱的发育历期只在卵期和若虫四龄期表现出显著影响,对其他龄期或整个世代均没有显著影响。(3)叶毛密度随着叶龄的增大而顺次显著减小;在接虫初始阶段,烟粉虱成虫的叶片选择性与叶毛密度成显著负相关关系,但72h后具有中等叶毛密度的叶片上的成虫数量和着卵量均显著高于叶毛密度较大或较小的叶片。研究结果对培育抗烟粉虱的黄瓜品种和改进烟粉虱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将B型烟粉虱分别从嗜性较强的番茄上转移到嗜性相对较弱的国抗22棉花、泗棉3号棉花和辣椒上, 以及从嗜性较弱的辣椒上转移到嗜性相对较强的番茄、国抗22棉花和泗棉3号棉花上, 观察寄主转移后的F1代、F2代、F3代烟粉虱产卵效应和寄主适应度的变化;将F4代烟粉虱再转移到原寄主, 观察烟粉虱产卵效应和寄主适应度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 烟粉虱在不同嗜性寄主上的产卵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不同嗜性的寄主之间转移, 烟粉虱的寄主适应度变化趋势不同, 从嗜性较强的寄主转移到嗜好性相对较弱的寄主上, 烟粉虱的寄主适应度迅速下降;从嗜性较弱的寄主向嗜性较强的寄主转移后, 烟粉虱的适应度则会迅速提高。烟粉虱对新寄主的适应速度与其对原寄主和新寄主之间的嗜性差异程度有关, 但一般经过1-2个世代后, 产卵效应会逐渐恢复到烟粉虱在该寄主上的正常水平。从过渡寄主转移到原寄主, 烟粉虱的寄主适应度变化符合一般的寄主转移规律, 但嗜性相对较强的过渡寄主可以刺激烟粉虱提高寄主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番茄品种挥发物对B型烟粉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了6个番茄品种(浙杂809、浙杂203、合作903、凯特一号、黄椭圆和金妃)植株挥发物的成分,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烟粉虱对不同番茄品种植株及其挥发物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从6个番茄品种中共鉴定出13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品种间挥发物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所占比例存在差异.(+)-3-蒈烯和β-石竹烯对B型烟粉虱的驱避性较其他萜类强.烟粉虱对含萜类挥发物种类多、比例高的品种(如浙杂809和浙杂203)选择性较弱,而对含萜类挥发物种类少、比例低的品种(如黄椭圆和金妃)选择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10.
在笼罩条件下,分别以黄瓜、棉花、蕹菜为虫源寄主和诱集寄主,研究寄主植物、空间距离、虫源密度等因子对B型烟粉虱扩散的影响。结果发现,从虫源寄主上扩散的成虫量,与烟粉虱对诱集寄主和虫源寄主的嗜性差异程度有关,诱集寄主相对于虫源寄主的嗜性越强,扩散出来的成虫数量就越多,反之扩散的成虫数量就越少。成虫扩散量与诱集寄主的距离呈负相关,并且诱集寄主的嗜性越强,随着距离的增大,诱集量下降的速率越快。成虫扩散量与虫源种群密度呈正关,但非嗜好寄主上的虫口承载量相对较低,在虫口密度相对较高时,非嗜好寄主上烟粉虱向外扩散的相对量更大。烟粉虱的扩散量与寄主营养状况呈负相关,寄主营养胁迫时,非嗜好寄主上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诱集量。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烟粉虱 B型 (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在番茄、茄子、黄瓜和甘蓝上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在 2 6± 1℃的条件下 ,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存活率以在甘蓝上的最高 ,为 68.5 5 % ,黄瓜上的最低 ,为46.2 8% ;发育时间以在茄子上最短 ,为 1 7.5 d,黄瓜上最长 ,为 1 9.3d,差异显著 ;平均单雌产卵量以在甘蓝上最大 ,为 1 43粒 ,黄瓜上最小 ,为 98.2 5粒 ;成虫的寿命以在甘蓝上最长 ,平均为 2 5 .2 d,黄瓜上为 1 7.2 d;内禀增长率 rm以在茄子上的最大 ,为 0 .1 41 6,黄瓜上最小 ,为 0 .1 1 43。综合比较 4种不同寄主植物 ,茄子是烟粉虱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最适宜的寄主 相似文献
13.
寄主植物对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茄子和扶桑两种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寄生性天敌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 bimaculata发育、存活和繁殖等特性的影响。在26±0.5℃的条件下,在扶桑上,双斑恩蚜小蜂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为13.6天,2龄幼虫至成虫的存活率为93.2%;而在茄子上双斑恩蚜小蜂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和2龄幼虫至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12.1天和91.1%。扶桑上双斑恩蚜小蜂雌性成虫的平均寿命为8.0天,平均单雌产卵量为35.9粒;而在茄子上雌性成虫的平均寿命为6.6天,平均单雌产卵量为27.6粒。双斑恩蚜小蜂在扶桑和茄子植物上的种群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2081和0.892。两种不同寄主植物对双斑恩蚜小蜂在若虫发育历期和存活率、成虫寿命和平均产卵量以及内禀增长率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Effects of four commercial ornamentals on the development, survivorship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whitefly B biotype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were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temperature 26 ± 1 °C; relative humidity 75%–90%; L: D 14:10). The total survivorship from egg to adult on hibiscus ( Hibiscus rosa-sinensis L.), poinsettia ( 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 cottonrose hibiscus ( Hibiscus mutabilis L.) and variegated leafcroton ( Codiaeum variegatum'Aucubaefolium' ) were 33.69%, 40.55%, 79.11%, and 29.39%,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s from egg to adult varied from 23.12 days on cottonrose hibiscus to 32.13 days on hibiscus. The average longevity of adult females ranged from 6.87 days on variegated leafcroton to 21.07 days on poinsettia. The average numbers of eggs laid per female were 9.20, 25.13, 54.45, and 26.79 on the above respective hosts. The intrinsic rates of natural increase ( rm ) for B biotype B. tabaci on cottonrose hibiscus was the highest. Based on life table analyses of whitefly populations, cottonrose hibiscus was the most suitable host for B biotype B. tabaci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5.
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解B型烟粉虱(Bemisiatabaci)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物学特性,以制定科学的综合治理措施,作者在271℃的条件下,研究测定了B型烟粉虱在棉花(Gossypiumhirsutum)、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黄瓜(Cucumissativus)、西葫芦(Cucurbitapepo)、茄子(Solanummelongena)和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上各虫态大小、成活率、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平均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粉虱伪蛹在黄瓜和棉花上体型最大,在一品红上最小;烟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发育历期以在一品红上最长(22.0d),黄瓜上最短(17.3d);平均单雌产卵量以在番茄上最多(266.5粒/雌),一品红上最少(112.9粒/雌);成虫的寿命在番茄、黄瓜和茄子上显著长于在其他4种寄主植物上。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存活率以在黄瓜上最高(77.8%),西葫芦上最低(55.6%),两者差异显著。综合比较7种寄主植物,黄瓜是烟粉虱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寄主。 相似文献
16.
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龄期“Q”烟粉虱的取食和寄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近年来"Q"烟粉虱在我国快速扩张,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入侵害虫。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Q"烟粉虱已对多种农药产生高抗药性,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对其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在室内研究了近年引入我国的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龄期"Q"烟粉虱若虫的取食和寄生能力。【结果】各龄期的"Q"烟粉虱若虫均可被海氏桨角蚜小蜂取食和寄生。在48h内,寄生蜂取食1、2、3、4龄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10.7、6.4、6.7、5.0头,呈现随龄期增大取食数量下降的趋势;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龄期烟粉虱若虫的寄生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更偏好寄生2、3龄若虫(25.4和27.5头),其次是1龄若虫(22.1头),而寄生4龄粉虱的数量最低(16.5头)。【结论与意义】寄主龄期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取食和寄生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综合来看,该寄生蜂表现出对"Q"烟粉虱较好的生物防治潜能,是防治烟粉虱的理想寄生性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利用趋避作用防治烟粉虱的可能性,进行了3方面试验:1)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对黄瓜、花椰菜、油菜和莴苣等4种蔬菜的寄主选择性; 2)互喷烟粉虱不同嗜好的寄主植物汁液对其寄主选择性的影响; 3)不同间作方式对黄瓜叶上烟粉虱成虫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粉虱对供试植物有明显的选择性,其嗜好程度为花椰菜>黄瓜>油菜>莴苣。喷施莴苣和花椰菜汁液对烟粉虱的寄主选择性均有显著影响,喷施莴苣原液后,花椰菜和黄瓜上的成虫数分别减少79.6%和87.4%,花椰菜上的着卵量减少84.3%;喷施花椰菜原液后,莴苣上的成虫数和着卵量分别增加82.4%和79.2%,表明不同蔬菜中的内含物是引起烟粉虱对寄主选择性的重要原因。在黄瓜中间作莴苣可使黄瓜叶上烟粉虱成虫数平均减少76.5%;间作花椰菜时,通过诱集作用,也可使黄瓜叶上的成虫数平均降低69.7%。这些结果为利用喷施蔬菜汁液和间作方式控制烟粉虱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寄主挥发物、叶色在B型烟粉虱寄主选择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条件下,研究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对不同寄主植物和颜色的行为趋性。笼罩实验的结果显示,烟粉虱雌虫对共存的5种寄主植物偏好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表现为对番茄的趋性最强(35·0%),甘蓝次之(27·7%),烟草和棉花再次之,辣椒最低(7·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烟粉虱数量在番茄上逐渐增加,在甘蓝上呈下降趋势,在烟草、棉花和辣椒上变动幅度不大,但数量总体上仍是番茄(48·8%)>甘蓝(18·4%)>烟草、棉花>辣椒(3·4%)。但烟粉虱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则表现为:甘蓝>番茄>棉花、烟草>辣椒;其中甘蓝和番茄上卵量分别占总卵量的56·8%和28·2%;而烟草、棉花和辣椒上的卵量均不到总卵量的6·0%。"Y"型嗅觉仪进一步测定表明:寄主植物番茄和甘蓝气味对烟粉虱具有显著引诱作用,且表现为番茄>甘蓝,辣椒不具引诱作用;烟粉虱对3种植物(番茄、甘蓝、辣椒)的叶片颜色均有显著趋性,选择率在75%左右,但在三者之间的趋性差异不明显;烟粉虱雌虫对黄色和绿色均具有显著趋性,且对黄色的趋性显著大于对绿色的趋性,但对红色无趋性。综合分析表明,在对寄主定向和定位过程中,B型烟粉虱的视觉和嗅觉均起作用,但在对同种颜色(绿色)的寄主进行选择和定位的过程中,嗅觉起主要作用,而对不同种颜色(红、黄、绿)的选择和定位时,其视觉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