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5种沉水植物无性繁殖和定居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是长江中下游湖泊主要的沉水植物。在栽培条件下,它们的无性繁殖速率(单位时间内新增个体数)大小顺序为黑藻>微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苦草>穗花狐尾藻。同时采用抛掷实验的方法观察研究了这5种沉水植物及其无性繁殖体的存活和生根情况;完整植株存活率为黑藻>穗花狐尾藻>微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苦草,无性繁殖体部分存活率为黑藻>苦草>穗花狐尾藻>微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生根能力和其存活时间长短相关,而且生根能力与存活率大小基本一致。在实验中,只有穗花狐尾藻的断枝存活率和生根能力存在差异,故无性繁殖体生根能力为黑藻>苦草>微齿眼子菜>竹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海口湖、太白湖与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简永兴  王建波  何国庆  李今  陈家宽 《生态学报》2001,21(11):1815-1824
为了探讨人为干扰与淡水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比较研究了湖北省海口湖、太白湖与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和近20a来三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讨论了密齿苦草对太白湖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探讨了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退化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可能途径。主要结论是:(1)海口湖、太白湖、武山湖现各分布有水生植物57种、35种和11种,分别隶属于28科42属、18科30属和6科9属,近20a来三湖泊分别有1种、9种和29种水生植物消失。(2)1999-2000年三湖泊各分布有水生植物群丛类型14个、6个和0个;全湖植被覆盖率分别是96.18%,76.17%和0%;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2896g/m^2,177g/m^2和0g/m^2(鲜重),近20a来其分别下降了12.1%,88.3%和100%;武山湖水生植被已完全消失。(3)所有群丛中,以海口湖的“野菱+菱群丛”(Trapa incisa Trapa bispinosa Ass.)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密齿苦草群丛(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 Ass.);菹草群丛(Potamogeton crispus Ass.)和和“野菱+菱群丛”为海口湖与太白湖所共有,三者的多样性指数均是海口湖显著高于太白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现状是:海口湖>太白湖>武山湖,多样性丧失的程度与其所受干扰程度成正相关。(4)密齿苦草对太白湖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是其具有繁殖能力强的地下根状茎和多数地下越冬块茎。(5)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该湖退化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是消除工厂废水污染的同时,处理好施肥量与透明度的关系、鱼与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江汉湖群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变化 ,讨论了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保护的途径。主要结果是 :( 1 )西凉湖现有水生植物 3 2科 5 6属 77种 ,优势种类为微齿眼子菜、密齿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野菱、双角菱、金鱼藻、凤眼莲和菰等。 ( 2 )西凉湖现有水生植物群落类型 1 3个 ,全湖水生植被覆盖率约为 61 %,平均生物量为 1 4 70 .5 g/m2 。 ( 3 )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群落是“凤眼莲 +野菱 +双角菱群丛”(D =0 .8499,H =2 .975 8) ,其次为“菰—凤眼莲群丛”与“野菱 +双角菱群丛”(D =0 .840 1 ,H =2 .82 35 ;D =0 .83 2 4,H =2 .888) ,以微齿眼子菜群丛的多样性指数最低 (D =0 .2 2 81 ,H =0 .782 3 )。 ( 4 )二十年来 ,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严重丧失 :植被覆盖率和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下降了 3 8.80 %与 77.87%,先后有 8种水生植物 (水葱、荸荠、莲子草、乌菱、细果野菱、萍蓬草、睡莲、小眼子菜 )和 4个水生植物群落类型(荇菜群落、乌菱群落、马来眼子菜群落、穗花狐尾藻群落 )从西凉湖消失。 ( 5 )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围网养殖、过度收获水草、耙捞蚌类螺类等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4.
升金湖植物区系及其群落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实地调查,在分析升金湖植物群落现状与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水产养殖对升金湖植物群落的影响.调查发现升金湖共有水生和湿生维管植物43科94属125种,其中发现圆基愉悦蓼(Polygonum jucundum var. routundum Z. Z. Zhou et Q. Y. Sun)这一新亚种;滩涂植物群落主要为白朗苔 阿齐苔群丛(Ass. Carex brownii Carex argyi )、圆基愉悦蓼群丛(Ass. Polygonum jucundum var. routundum)和蓼子草群丛(Ass. Polygonum cripolitanum);水生植物群落包括菰群丛(Ass. Zizania caduciflora)、菱群丛(Ass. Trpa sp.)、芡群丛(Ass. Euryale ferox)、菹草群丛(Ass. Potamogeton crispus)、金鱼藻群丛(Ass. Ceratophyllum demersum)、聚草 金鱼藻群丛(Ass. Myriophyllum spicatum Ceratophyllum demersum)、聚草 苦草 水车前群丛(Ass. Myriophyllum spicatum Vallisneria natans Ottelia alismoides)等.目前全湖水生植被的盖度仅约30%.通过多年的调查记录对比,升金湖沉水植被严重退化,过度的水产养殖可能是主要因素,保护水生植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原位观测洪湖5种优势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ar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和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 Morong)的量子产量及快速光曲线。结果显示:5种沉水植物苦草、黑藻、狐尾藻、菹草和马来眼子菜最大量子产量(Fv/Fm)分别为0.603、0.723、0.751、0.778和0.646。各物种的开放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捕获效率(Fv′/Fm′)的大小依次为菹草狐尾藻黑藻马来眼子菜苦草,且除黑藻与狐尾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物种间差异均显著;各物种光能利用能力(α)的大小依次为菹草黑藻狐尾藻马来眼子菜苦草,且除黑藻与狐尾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物种间差异均显著;各物种无光抑制的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的大小依次为菹草狐尾藻黑藻马来眼子菜苦草,且各物种间差异显著;半饱和光强(Ek)的大小依次为狐尾藻菹草黑藻苦草马来眼子菜,且除狐尾藻与菹草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物种间差异均显著。研究表明:洪湖5种优势沉水植物中,菹草和狐尾藻较耐强光,光合速率较高,而苦草则有较强的耐弱光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种间关系对沉水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不同光照(20%自然光和50%自然光)和不同物种组合下,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常见优势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与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低光下,苦草与穗状狐尾藻混种时,苦草生物量、株高和叶数均没有明显变化,当穗状狐尾藻的比例较高时,苦草根长生长受到抑制,根叶比呈下降趋势;在高光下,穗状狐尾藻比例的增加会促进苦草单株生物量和叶生物量的增加,而对苦草株高、根长和叶数无显著影响;与黑藻混种相比,苦草与穗状狐尾藻混种时,苦草的株高、根长和叶数均无显著差异,而苦草的单株生物量和叶生物量均呈降低趋势。因此,物种组合和混种比例均会影响苦草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影响沉水植被的群落动态。  相似文献   

7.
研究温度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和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在霍格兰氏水培条件下的生长和营养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五种沉水植物的生长有显著影响。除苦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外,其余四种植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五种植物的生长速度有显著性差异,以伊乐藻、竹叶眼子菜、黑藻生长较快。对TP和CODCr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对NH4-N的去除率除竹叶眼子菜外,呈单峰曲线,去除率最适温度为25℃。五种沉水植物对TP的去除率通常差异不显著;竹叶眼子菜对NH4-N去除率显著低于其他植物(p0.05),而对CODCr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p0.05)。  相似文献   

8.
沉水植物化感作用对西湖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微宇宙实验,在控制光照和营养盐浓度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的化感作用对采集于杭州西湖湖西湿地的藻类密度、叶绿素a浓度、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等的影响。其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对微宇宙系统中的藻类都具有明显影响,藻类密度与叶绿素a浓度受到显著抑制,3个草-藻研究系统中藻类群落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在实验末期苦草组、金鱼藻组和穗花狐尾藻组中藻类总生物量(以细胞密度计)分别较初始值降低了37.06%、78.37%和83.40%。栅藻对3种沉水植物的化感作用敏感性较弱。藻类生物多样性方面,穗花狐尾藻系统中最高,其次是金鱼藻组,最后是苦草组,其Shannon-Wiener指数(H)分别为2.76、2.06和0.72,穗花狐尾藻组中H的显著高于苦草组(P0.05)。  相似文献   

9.
研究选用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分别代表底层型、冠层少根型和冠层多根型沉水植物,通过中宇宙实验,探索不同功能型沉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水柱和沉积物中溶解氧(DO)浓度及其相关指标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水柱DO浓度存在显著差异,空白组水柱DO浓度显著低于植物处理组,且空白组水柱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降低程度最少;黑藻组比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净增长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和水柱DO浓度最大,能够有效降低水柱TP和TN浓度;穗花狐尾藻组株高最高,提升水柱DO浓度显著高于刺苦草,水柱TP降低程度最大;刺苦草组比根长、单株总根长和根冠比最大,提升沉积物深度6 cm以内的DO效果最好,沉积物铁含量最高,沉积物总氮(TN)、总碳(TC)含量和间隙水总溶解性磷(TDP)浓度最低。在修复富营养湖泊过程中,可根据水和沉积物缺氧状况,合理配置底层型和冠层型沉水植物,构建释氧能力较强的群落,从沉积物表层到水柱上层均为湖泊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更加有利于清水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梁子湖水——陆交错区水生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梁子湖水-陆交错区中植物群落的的组成、结构、生长型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交错区内共分布有9种植物群落:1)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群落;2)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nersum)群落;3)微齿眼子菜+金鱼藻群落;4)金鱼藻+狐尾藻+微齿眼子菜群落;5)金鱼藻+狐尾藻+荇菜(Nymphyoides pettlatum)群落;6)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菱(Trapa bipinosa)+菰(Zizania latifolia)群落;7)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群落;8)菰+荇菜+蓼群落;9)湿生植物(Helophyte)群落。主要植物群4落生物量:狐尾藻+苦草+金鱼藻群落2414g.m^-2。金鱼藻+狐尾藻+微齿眼子菜群落4379g.m^-2,微齿眼子菜+金龟藻群落1486g.m^-2,微齿眼子菜群4落2805g.m^-2。交错区内主要植物群落生量的季节变化与群落内优势种的生长方式、人为活动的干扰以及个体生态特征密切相关。群落内优势物种的水平分布表现为均匀分布和群聚分布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花马湖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境内,面积约27.5km~2。湖中分布有水生高等植物82种2变种。花马湖水生植被可分为15个群丛,其中菱群丛、竹叶眼子菜群丛、金鱼藻+狐尾藻+菹草+苦草群丛较为重要。湖中水生植波呈不规则的环带状分布,并可划分为湿生、挺水、浮叶和沉水4个植被带,各带均有相应的群丛分布。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湖泊水生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为全国多湖泊的省份之一,水生植被十分繁茂。影响湖泊水生植被生长、分布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湖水深度与透明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江苏湖泊水生植被的组成植物隶属30科,48属,共62种,可区分为挺水、浮叶、漂浮及沉水四类生活型植物。它们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在沿湖岸浅水处,形成挺水植物带,向湖心方向随着湖水变深,而为浮叶植物带、沉水植物带。漂浮植物因流动性大,通常不形成独立的植物带。各植物带内分别形成相应的植物群落,在两个植物带叠接处则形成混交的群落。江苏湖泊水生植被共有16个主要群落类型。本文对湖泊水生植被的经济用途作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区三个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比较研究了洞庭湖区华容县东湖、益阳市大通湖和岳阳市郊南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讨论了30年来3个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情况及与其所受人为干扰的关系,探讨了野菱、密齿苦草和菹草对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大通湖和南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退化水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主要结论如下:(1)199-2000年东湖、大通湖与南湖各分布有水生植物61种、56种和32种,其分别隶属于29科43属、26科39属和20科27属;各有水生植物群丛8个、6个和4个;水生植被覆盖率分别为26.17%、10.60%和9.99%。(2)30年来三个湖泊分别有3种、9种和13种水生植物消失,2个、5个和5个水生植物群丛类型消失。(3)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是:东湖>大通湖>南湖,多样性下降的程度与其所受干扰强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辽宁太子河大型水生植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法对太子河3条支流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结构与生物量的研究表明:太子河北支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小眼子菜(Potamogeton pusillus)、菹草(P.crispus)和马来眼子菜(P.malaianus),主要群落类型为小眼子菜+菹草群落;细河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菹草、马来眼子菜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主要群落类型为菹草+轮叶黑藻群落;海城河大型水生植物的优势种为轮叶黑藻、小眼子菜、五刺金鱼藻(Ceratophyllum oryze-torum)和菹草,主要群落类型为轮叶黑藻+小眼子菜+菹草群落。从定量生长型谱来看,太子河北支以小眼子菜型为主要类型,细河以大眼子菜型为主要类型,海城河以大眼子菜型、小眼子菜型、金鱼藻型和伊乐藻型为主要类型;从生活型谱来看,3条支流都是以沉水植物为主要生活型。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3条支流水生植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3条支流大型水生植物沿河流纵向分布格局均为间断的斑块状,沿水深的垂直分布格局不明显。太子河北支大型水生植物从上游到下游均有出现;细河大型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下游;海城河大型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大型水生植物生产力(湿重):海城河(644 g/m2)﹥太子河北支(586.8 g/m2)﹥细河(151.1 g/m2)。大型水生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型水生植物的物种数与氨态氮、水温、pH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5);与溶解氧、底质指数和海拔显著负相关(p〈0.01);优势种小眼子菜的生物量与水深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和总氮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洱海底泥特性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比例洱海底泥与湖岸土壤掺混形成五种基质,并分别移栽苦草、黑藻、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光叶眼子菜、穿叶眼子菜和狐尾藻,进行为期70d的室外生长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几种植物的影响具种间差异。(1)在基质为50%深层底泥+50%湖岸土壤(碳、氮、磷含量分别为31.59、0.334和0.095 mg/g)时,苦草、马来眼子菜和光叶眼子菜的株高最大;基质为100%深层底泥(碳、氮、磷含量分别为37.88、0.803和0.149 mg/g)时,黑藻、微齿眼子菜、穿叶眼子菜和狐尾藻的株高最大;(2)基质为100%深层底泥时,苦草、黑藻、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和光叶眼子菜生物量增加最多且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基质为100%浅层底泥(碳、氮、磷含量分别为77.37、5.691和0.136 mg/g)时,穿叶眼子菜生物量增加最多,相对生长速率最大;狐尾藻在基质为50%浅层底泥+50%深层底泥(碳、氮、磷含量分别为49.27、2.005和0.131 mg/g)时生物量增加最多,相对生长速率最大;(3)基质为100%湖岸土壤(碳、氮、磷含量分别为22.06、0.327和0.231 mg/g)时,7种沉水植物均生长缓慢,生物量增加较少。综上所述,中营养底泥(碳、氮、磷含量分别为31.59-49.27、0.334-2.005和0.095-0.131 mg/g)更适合沉水植物生长,底泥中过高或过低营养都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河流水生植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境内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总长约18400km。江西河流水生植被的组成植物隶属27科,36属,共61种,且可划分为14个主要群落类型,其中以苦草、黑藻、竹叶眼子菜、(艽木)和菹草、微齿眼子菜、金鱼藻等沉水植物群落分布较广,面积较大;而适应流水和水深变化能力较差的挺水、浮叶及漂浮植物仅零星分布在河流边岸、河湾水潭边缘或河滩低洼处等。  相似文献   

17.
修复白洋淀镉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修复白洋淀镉(Cd)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该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了四种沉水植物黑藻、狐尾藻、金鱼藻和菹草对Cd的耐受性及对底泥Cd的富集和迁移能力。结果表明:(1)通过毒性测试研究,Cd对黑藻、狐尾藻、金鱼藻及菹草的4 d-EC50(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51、0.81、0.03、0.12 mg·L-1,狐尾藻对Cd的耐性最强,黑藻次之,金鱼藻对Cd的耐性最低; 四种沉水植物对Cd的最大富集量分别为27.89、15.28、22.54、32.74 g·kg-1,菹草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黑藻次之,狐尾藻对Cd的富集能力最低。(2)通过Cd污染底泥修复研究,黑藻、狐尾藻和菹草体内Cd富集量整体表现为根>叶片和茎(P<0.05); 地上部、根对Cd的富集能力分别表现为黑藻>菹草>狐尾藻,菹草>黑藻>狐尾藻; 三种沉水植物对Cd的迁移能力则表现为黑藻>狐尾藻>菹草。总之,黑藻对底泥中Cd富集和迁移能力均较强,且耐性较高,是最适合修复白洋淀Cd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  相似文献   

18.
水生植物的生态敏感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生生态系统是否稳定 ,总是以构成系统的各生物种群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动态变化为判定标准。研究水生植物种类对环境因子的生态效应 ,确定不同种类的生态敏感度 ,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敏感区域划定与保护和评价受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功能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据美国和瑞典的资料报道 [4 ] ,生态敏感度概念已被引入生态规划 ,作为重要的规划工具之一 ,这是一种新的规划思路和方法。1 确定生态敏感度的原则1生态敏感度是指生物体对来自生存环境中的各种因子的影响所作出的反应。环境因子可以是单个的 ,也可以是复合的 ,因此生态敏感度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