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种华枝断肢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竹节虫目)的昆虫具有很强的断肢再生能力。该文通过对华枝属(Sinophasma spp)三种昆虫的实验,表明其再生能力与断肢发生的时间及数量有关。断肢1只或2只的1~4龄虫体发育至成虫期或至若虫末龄时,其再生足的长度与相应的正常足长度相近。若在5龄初时断肢1~2只,也具有再生能力,但至成虫期其再生足的长度则短于相对应的正常足。若在6龄及成虫时断肢,则无再生能力(若6龄时出现断肢再生,则若虫期多为7龄)。实验结果还表明,若断肢为3只或3只以上,则虫体不能存活,且多在断肢后2~3 d内死亡。观察中尚发现,再生足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正常足。而且,断肢的龄期越高,再生足生长速度越快。再生足的伸长生长与正常足一样,均出现于虫体蜕皮时。  相似文献   

2.
3.
本研究旨在阐明蛋白磷酸酶2A支架亚基a(Protein phosphatase 2A subunita, PP2Aa)在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断肢再生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PP2Aa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以及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了PP2Aa在美洲大蠊断肢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断肢后3~120 h内PP2Aa表达量上调,断肢240 h后PP2Aa表达量下降,暗示PP2Aa参与了美洲大蠊断肢再生过程中的基芽形成和形态建成。通过注射PP2Aa dsRNA以干扰其表达,发现抑制PP2Aa表达严重抑制了美洲大蠊的断肢再生,表明PP2Aa在美洲大蠊的断肢再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利用EdU和DAPI染色技术证实干扰PP2Aa后,细胞增殖过程受到抑制,并且断肢处没有明显的再生腿出现,说明PP2Aa通过调控细胞增殖来促进断肢再生的进程。PP2A是一种广泛存在并且进化上非常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高等哺乳动物有限的再生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在昆虫纲中,竹节虫目的种类有着与众不同的断肢再生能力,但国内至今尚无这方面的观察报道。1991年6月至1992年1月,笔者在研究为害岗松Baeckea frutesces Linn.的腹指瘦枝Macellina digitata Chen et Wang生物学特性过程中,对该虫的断肢再生现象作了观察,现报告如后。  相似文献   

5.
昆虫肢体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孟卿  彩万志 《昆虫知识》2004,41(2):127-131
文中就发生断肢再生的昆虫类群、出现虫态、再生的类型、再生能力、影响再生的因素、再生的生物学意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特别对猎蝽科昆虫的肢体再生有关方面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华枝(虫脩)属Sinophasma Günther隶于长角枝(虫脩)亚科Necrosciinae中的一个属。迄今为止,世界上其它地区尚未发现该属种类,仅有我国南方数省产此属昆虫。竹节虫分类学家Günther于1940年将我国福建、广西产的一种订为本属模式种,特用Sino-词首,意产自中国。当时共计有四种,但不了解其寄主和危害性,经我们观察,这属昆虫常生活于壳斗科植物的锥木林内,有的能对林木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7.
8.
龙淑珍 《蛇志》2004,16(3):49-50
断肢再植术不仅需要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还需要熟练的护理技术的配合才能获得成功。我院从1996年开展这项再植术以来,手术成功率一直很高。现将我们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再生研究与再生医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莉萍  戈峰 《生命的化学》2003,23(3):201-203
再生是大自然的普遍现象。再生过程干细胞的激活与成熟细胞的去分化,再生与肿瘤的关系等都使得这一领域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研究与投资的热点。对自然再生过程的研究将有助于发展人类的细胞疗法。随着对再生研究的深入,将有可能揭示如何选择性的再次激活指导哺乳动物早期发育的基因和蛋白质,以此来诱导受伤或生病的人类组织的再生,再生医学方兴末艾。  相似文献   

10.
PlantletRe郡nerattonfromThreespeciesof山涉oplsInv咖0LIUMing-Zhi(a仲伽响ofeq,Imlz’xlho,LnNz~xl730000)1植物名称棘豆属: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甘肃棘豆(O.kansuensis)和宽苞棘豆(O.latirateata)。2材料类别由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下胚轴以及子叶的切段和切块。3培养条件使用B5和MS及改良的MS培养基[MS大量元素的CaCl2·2H2O、MgSO4;·7H2O、KH2PO4不变,改变NO3和NH浓度及比例。因此,在培养基中除加入不同比例及不同量的KNO3和NH4NO3外,还添加适量的氯化钾和柠檬酸按。No:NH分别为0:6…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华枝属一新种──广华技(SinophasmalargumChenetChen),新种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和广西。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本种和垂臀华枝S.brevipenneGunther很相似,但本种雄虫的第9背板隆起,呈四方体,两侧缘向外侧扩展,下生殖板具有两个用状突。且不对称等可与之区别。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 new species, Sinophasma largum sp. nov., is described from China (Sichuan, Guizhou, Hunan, Hubei and Guangxi Provinces). The type specimens are kept in the Institute of Zoology, Academia Sinica.  相似文献   

13.
陈树椿  陈培昶 《昆虫学报》1999,42(3):300-302
记述了华枝属Sinophasma Günther一新种越北华枝Sinophasma vietnamense新种。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比较区别,附主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华枝属 Sinophasm a Günther 一新种越北华枝 Sinophasm a vietna mense 新种。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 并与近似种比较区别, 附主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5.
饼形碘泡虫在草鱼苗体内发育各阶段的显微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饼形碘泡虫是一种引起草鱼苗肠道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寄生在草鱼苗前肠的绒毛固有膜内。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在不同日龄的病鱼组织中可见到单核营养体,核分裂,多核营养体及孢质分割的单产孢体或双产孢体,极囊形成,孢壳组合及孢囊产生等过程。在27-30℃的水温中,该寄生虫在鱼体内发育成熟需要12-15天。透射电镜观察到成熟孢子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糖原体,近极囊处各有一个略呈三角形的核,两个黑色的圆形体。极囊内极丝为4-5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孢子的缝脊较凸出,每办孢壳各有一极丝孔。从裂开的孢子里还见到细胞质。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15种,透射电镜对2种国产酸模属植物的花粉进行观察与研究。本属花粉为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15~40×18~40μm。具3孔沟、4斜孔沟、散孔沟、散沟等;沟或外沟狭长,几达两极,内陷或不内陷,内孔圆形、稍横长或纵长;表面具皱波状纹饰;外壁厚1.0~3.5μm,外层明显厚于内层。在透射电镜下,花粉外壁分3层:覆盖层最厚,具穴状或穿孔,颗粒状或刺状纹饰,内面均匀;柱状层明显,厚,小柱为钝圆锥体或圆柱状,基层和内层不分,最薄,但在萌发孔处明显增厚。根据花粉形态,本属花粉可以分成7个组,它们是:小酸模组、滨海酸模组、酸模组、土大黄组、荒地酸模组、巴天酸模组和钝叶酸模组。对萌发孔分布规律的研究,基本支持Wodehouse(1931)的观点,同时据花粉萌发孔演化的规律,认为本属花粉可能是蓼科花粉由少数萌发孔向多数萌发孔演化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