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内包含一个强H-2d限制性Th表位P34。以该表位肽免疫BALB/c鼠,其脾细胞能够在体外识别重组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剔除实验表明应答细胞几乎完全是CD4 T细胞,证明P34表位肽能有效诱导产生特异性Th细胞。以P34肽初免小鼠,再以包含该表位的重组戊型肝炎病毒抗原(E2)免疫,结果表明,10μg、20μgE2免疫组在免疫后第1周即有部分小鼠产生抗体,到第3周所有小鼠均能够产生抗体;而对照肽P18初免的小鼠,以20μgE2加强免疫亦无法诱导小鼠产生抗体。这表明,Th表位肽P34初免诱导产生的Th细胞能够有效促进小鼠对携带该表位的载体蛋白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戊型肝炎病毒颗粒性蛋白疫苗H-2d限制性Th表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重组抗原HEV 239能形成类病毒颗粒,具备演变成多价疫苗的载体的潜力,此文旨在筛选、鉴定其内包含的H-2d限制性Th表位。以50μg HEV 239蛋白与完全弗式佐剂混合后皮下免疫BALB/c鼠,以覆盖HEV 239蛋白全长的15氨基酸肽库体外刺激其脾细胞,用IFN--γELISPOT方法检测其细胞免疫应答,并通过磁珠剔除脾细胞中CD4 T细胞或CD8 T细胞以分析筛选得到的T细胞表位的特性。结果显示:HEV 239中包含优势的T细胞表位P34(HEV PORF2 AA533~AA547,HSKTF FVLPL RGKLS)及数个较弱的T细胞表位,P34对HEV 239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的刺激效果与HEV 239蛋白相当,剔除实验表明该表位为CD4 T细胞表位,即Th表位。  相似文献   

3.
对2例HCV持续性感染者2个时间点NS3区C末端克隆测序,研究HCV NS3蛋白一个辅助T细胞表位(氨基酸位1248-1261)在HCV感染者体内的保守性;人工合成该表位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抑制试验,观察该表位引起免疫应答的水平和特点;通过“刺激-休息-刺激”多轮循环建立该表位特异性的T细胞系,并用流式细胞仪鉴定表型。结果发现该表位在2个病人2个时间点均未变化;观察的2例HCV持续性感染者和1例  相似文献   

4.
对2例HCV持续性感染者2个时间点NS3区C末端克隆测序,研究HCV NS3蛋白一个辅助T细胞表位(氨基酸位1248-1261)在HCV感染者体内的保守性;人工合成该表位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抑制试验,观察该表位引起免疫应答的水平和特点;通过\"刺激-休息-刺激\"多轮循环建立该表位特异性的T细胞系,并用流式细胞仪鉴定表型.结果发现该表位在2个病人2个时间点均未变化;观察的2例HCV持续性感染者和1例感染恢复者均对该表位有较强CD4+T细胞应答.建立了针对该表位的表型均一的CD4+辅助T细胞系.本研究提示该表位是一个序列保守的强辅助T细胞表位,对HCV T细胞疫苗的研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用于B细胞表位及T细胞表位研究的常用方法及其在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多表位病毒疫苗是目前病毒疫苗研制的特点,特别是对目前病毒疫苗研制的热点,特别是对于易变异或者本身有癌基因的病毒。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戊肝病毒活性肽的选择,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戊型肝炎病毒(HEV)编码蛋白序列进行了亲水性分析及二级结构预测,选择亲水性强、具有β-转角与β-折叠的区段,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了HEV基因组3个开读框架(ORF1,ORF2和ORF3)中可能的抗原表位,以免疫学方法进行鉴定并选出了分别来自HEV3个ORF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与应用前景的3段肽(EH174、EH265、EH36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抗HEVELISA新型检测试剂盒的实验室研究及临床试用。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戊肝抗体检测试剂盒特异性高、临床符合性好、具有可重复性,在戊肝辅助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肿瘤干细胞具有肿瘤形成、自我更新和抗化疗的特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CD133作为重要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与肿瘤细胞的干性与恶性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并且鉴定了CD133的3个H2-Kd限制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 (CTL) 的表位,分别是CD133419–428、CD133702–710和CD133760–769。将重组热休克蛋白gp96为佐剂联合CD133表位制备表位疫苗,将疫苗免疫CD133+白血病移植的小鼠后引发抗肿瘤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转输CD133表位特异的T细胞同样可以抑制小鼠淋巴瘤的生长。该研究为设计抗CD133+的白血病和其他肿瘤的表位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HBVDNA疫苗的免疫效率 ,于HBV核心抗原 (HBcAg)基因 5′末端引入人IL 2信号肽和一个通用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位基因 ,并构建成DNA疫苗 ,转染COS7细胞后经ELISA检测出分泌型HBcAg。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分别将这种DNA疫苗和编码天然HBcAg的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 ,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结果表明前者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强度均明显超过后者 ,且更趋向于T辅助细胞 1(Th1)型免疫应答 ,故其对慢性HBV感染的治疗可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红梅  戴星  孟继鸿  赵宇  单祥年 《遗传》2007,29(5):637-642
以戊型肝炎病毒(HEV)第4基因型中国株ORF2编码蛋白p166Chn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s), 同时制备20个N端或C端逐渐截短的p166Chn截短蛋白, 与7种不同基因型和亚型的p166蛋白一起, 通过ELISA、免疫印迹(Western blot)以及竞争抑制实验对主要存在于我国的HEV第4基因型毒株进行抗原表位分析。结果发现所制备的McAbs与p166Chn截短蛋白的免疫反应有两种类型, 以1G10为代表的McAbs能与N端不短于aa477、C端不短于aa613的截短蛋白反应, 其针对的抗原表位是构象依赖型表位, 依赖于aa477~aa613肽链区段; 而McAb 2F11则能与N端不短于aa474、C端不短于aa617的截短蛋白反应, 其针对的抗原表位也是构象表位, 但需依赖于较长的肽链区段(aa474~aa617)。竞争抑制实验显示两类McAbs互不抑制, 进一步证实了所发现的两个抗原表位在空间位置上的不同。更有意义的是, 两类McAbs均能与其他不同HEV基因型和亚型来源的p166重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 表明这两个抗原表位是HEV基因型共同性的, 可以在世界各国分布的不同基因型HEV毒株中诱导交叉免疫。  相似文献   

11.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is investigation was aimed at identifying effective T helper cell epitopes to the hepatitis B virus in humans. A panel of synthetic peptides that represent the hepatitis B virus whole envelope proteins was examined for their capability to stimulat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from human subjects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naturally. In addition, a large number of subjects were examined and their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class II allele types were identifi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helper T cell epitope is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HLA allele or 'promiscuous'. The peptides of the amino acid residues 52-67, 110-125, 190-205, and 228-243 appeared to be immunogenic, and particularly, the 52-67 residue was the most promiscuous epitope peptide. These results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elper T cell responses to the hepatitis B virus and provide a useful way in designing epitope-based vaccines and futur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葡激酶的T和B细胞抗原表位重叠的关键氨基酸Arg77和Glu80进行定点突变以降低葡激酶的免疫原性。【方法】基于Arg77和Glu80的溶剂可及表面积设计葡激酶的突变体;突变体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表达。经过三步层析法纯化后,分析突变体的纤溶活性和免疫原性。【结果】免疫学实验提示,葡激酶导致Th2免疫反应;Glu80突变为丙氨酸和丝氨酸减少了溶剂可及表面积,同时去除了部分T和B细胞抗原表位;Arg77突变为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和赖氨酸仅去除了部分T细胞抗原表位;6个组合突变体中,Sak(R77Q/E80A)和Sak(R77Q/E80S)有效去除了部分B和T细胞抗原表位,降低了葡激酶的免疫原性;Sak(R77Q/E80A)and Sak(R77Q/E80S)的纤溶活性和催化效率与r-Sak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戊型肝炎病毒(HEV)第Ⅳ基因型中国株开放阅读框架(ORF)2编码蛋白p166Chn的抗原表位特征.方法 制备HEV ORF2重组衣壳蛋白p166Chn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中和活性鉴定,并利用7种HEV不同基因型p166重组蛋白以及22种N端或C端逐步截短的p166Chn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确定McAb所识别抗原表位的性质和位置.结果 获得1株稳定分泌HEV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B4.该McAb不与其他基因型p166重组蛋白反应,不能中和HEV对培养细胞的感染性,也不能竞争抑制已知中和性McAb与抗原p166Chn的结合,表明McAb B4所针对的抗原表位是HEV第Ⅳ基因型特异的非中和性抗原表位.此外,McAb B4能与截短蛋白pN452、pN460、pN462、pN463、pN464、pN465、pN466、pN468、pN470和pN472发生阳性反应,而与pN482、pN492、pC587、pC597、pC599、pC600、pC601、pC603、pC605、pC607、pN465-C601和pN460-C605均不反应.表明其可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472~617位氨基酸,而且N端第472~482位氨基酸以及C端第607~617位氨基酸的1个或多个氨基酸对构成该抗原表位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所发现的HEV第Ⅳ基因型特异性抗原表位是1个非中和性的构象依赖性表位,可定位于pORF2的第472~617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4.
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戊型肝炎病毒(HEV)中和表位定位于开放读码框架2(ORF2)编码蛋白的第578和第607氨基酸(aa)之间的区域。将对应此区域的基因片段通过一段柔性的甘氨酸铰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3′端相连,构建成HBV/HEV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在毕赤酵母细胞内的表达产物物为分子量约29kDa的融合蛋白,具有组装成嵌合病毒样颗粒(VLP)的能力。此嵌合VLP具有与HBsAgVLP相似的特性且保留了天然HBV/HEV双重抗原性。对此嵌合VLP特性的初步研究提示其可能具有HBV/HEV双价重组疫苗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