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西木论喀斯特林区,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南缘。据600m2翠柏群落样方调查结果:有维管束植物76种,隶51科69属,其中单种的属占89.9%。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占总属数(不含世界分布)的71.0%,温带分布占25.8%,但群落的种类组成是以亚热带成分占优势,按Rar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高位芽植物占82.9%,地面芽植物占15.8%,一年生植物占1.3%,缺少地上芽和地下芽植物;从生理角度分析,叶级以小型叶(包括微型和鳞型叶)为主,占59.2%;叶型以单叶占的比例最大,为86.8%,群落结构可分为乔、灌、草三层,其中乔木层又可分出二个亚层。对该群落各乔木种群的大小结构分析,显示出翠柏群落是相对稳定性较大的群落。 相似文献
3.
濒危植物厚叶木莲的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根据从化三角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样方调查结果,分析了中国特有植物厚叶木莲(ManglietiapachyphyllaChang)的天然分布特点,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群落的区系特点,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策略.厚叶木莲仅零散分布于广东从化三角山、龙门南昆山和新丰小沙罗等地海拔650-1000m的常绿阔叶林中,分布区非常狭窄.在1200m~2的样地里有维管植物132种,隶属于57科89属。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5.45,均匀度为84.39%,类似于其他类群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较低于海南的热带雨林类群.本群落植物区系的分布类型是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两大类为主,热带-亚热带区系植物成分在本群落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其区系特点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该群落命名为赤楠、假轮叶虎皮楠、厚叶木莲群落,可分为乔木层(2亚层)、灌木层及草本层等层次.本群落以中、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缺乏大高位芽、地面芽和一年生植物,叶型以中型叶为主.种群分布格局分析表明,大部分优势种呈集群分布,其中厚叶木莲呈集群分布。种群的立木结构分析表明,厚叶木莲种群已处于衰退模式,有即将在群落中消失的可能,属于濒危物种,应加以保护,对厚叶木莲及其群落的保护应立足于就地保护. 相似文献
4.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为亚洲中部特有种和古地中海残遗植物, 其群落为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地区的特有荒漠植物群落。该文以2016-2017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 对半日花荒漠群落的分布、群落特征及其分类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 (1)半日花荒漠群落集中分布于黄河以东内蒙古西鄂尔多斯的阿尔巴斯山麓南北部、千里沟; 少量分布于黄河以西贺兰山北端内蒙古乌海市与阿拉善盟交界处及贺兰山最南端的内蒙古阿拉善盟与宁夏交界处明长城沿线的石质残丘。(2)根据样地调查, 半日花荒漠群落记录到种子植物58种, 隶属于17科39属, 其中灌木、半灌木18种, 多年生草本27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13种; 水分生态类型中强旱生植物(15种)和旱生植物(29种)占绝对优势; 区系地理成分以中亚东部成分为主, 其次为古地中海成分和戈壁成分。(3)根据生活型和优势度, 半日花荒漠群落可分为半日花-草本荒漠群丛组、半日花-灌木-草本荒漠群丛组和半日花-半灌木荒漠群丛组, 进一步分为10个群丛。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2007年4月,用“非淹没培养皿法”和活体观察法对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土壤肉鞭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到肉鞭类原生动物78种。其中包括2个未定名种和12个中国土壤肉鞭虫新纪录种,隶属于2亚门5纲16目32科47属。群落中变形目为优势类群,动基体目和眼虫目为次优势类群,腰鞭目、领鞭目、源生目、双滴虫目和太阳目为偶见类群,小波豆虫、卵形波豆虫、气球屋滴虫和绿刺日虫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结果表明,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肉鞭虫物种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较多,物种组成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7.
重庆都市区残存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 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之中。其都市区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 仅在平行山岭上残存有少量的自然植被。铁山坪国家森林公园内残存的常绿阔叶林是中亚热带低海拔地区典型的常绿阔叶林, 也是重庆都市区核心区内唯一保存较好的自然常绿阔叶林片断。作者选择代表性地段设置了2,000 m2的永久样方, 进行了详细的群落学调查, 在此基础上, 对群落的物种组成、外貌以及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群落中共出现维管植物58种, 分属32科46属, 单种科和单种属的数量大, 分别为20和39个。物种的区系地理成分相对简单, 以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占优势, 同时温带和东亚植物区系成分也占较大比例。群落外貌由小型和中型革质单叶的高位芽植物所决定, 中型革质单叶的高位芽植物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群落垂直空间分化明显, 可以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和林床, 树冠分布较为连续。刺果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 var. spinusa)为群落的唯一优势种, 其相对优势度达到73.38%, 且更新连续。群落木本层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较低, 为1.75, 而林床则达到3.96。对该群落的生活型组成、叶性质以及主要种的种群结构的分析表明该群落属较为成熟的湿润型常绿阔叶林类型。作为重庆都市区内宝贵的乡土物种基因库和资源库, 该残存常绿阔叶林在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河南宝天曼锐齿栎林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锐齿栎群落是我国暖温带地区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之一,广泛分布于各山区的阳坡,同时它也是我国暖温带地区重要的用材资源之一。我国暖温带地区人口密集,开发较早而且强度较高,研究认识该区锐齿栎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对有计划地发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其资源以及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陈灵芝等[1]对北京山区的栎林进行了研究,河南宝天曼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94年~1995年对该区锐齿栎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1 研究地区概况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内乡县境内,伏牛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3°25′~3… 相似文献
9.
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对澳门青洲山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与动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 600 m2样地中,有维管束植物47种,隶属于29科44属;对乔木层和灌木层主要物种的重要值以及频度分析结果显示,该群落是以翻白叶树为主的单优种群落,群落种类组成多样性和水平分布不均匀,其外貌终年常绿;对优势种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显示,该种群处于增长状态;(2)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为13.72,Shannon-Wiener指数为1.15,Simpson指数为0.875,均匀度指数为0.34,该群落的层次格局为:灌木层>藤本层>乔木层>草本层;(3) 与其他5个不同类型地区森林群的物种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澳门翻白叶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其他5个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10.
极危植物焕镛木的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广西罗城大黄泥常绿阔叶林进行样方调查,分析了极危植物焕镛木(Woonyoungia septentrionalis (Dandy)taw)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1200 m2样地内有维管植物129种,隶属57科103属,以热带属占绝对优势;优势科为樟科、壳斗科、茜草科等.群落中焕镛木为优势种,重要值最大,为35.06,其次为粗丝木、红锥,重要值分别为22.09和19.66,因此,本群落可命名为焕镛木-粗丝木-红锥群落(Woonyoungia septentrionalis+Gomphandra tetrandra+Castanopsis hickelii Community).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3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间植物丰富.生活型以中、小高位芽为主,占67.18%.叶型以中、小型革质单叶为主.种群频度分布规律为A>B>CE,属于A级的种类占优势,为总种数的41.09%.乔木径级以小径级为主.焕镛木是我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非常珍稀濒危的物种,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在此设立保护区,以保护焕镛木的种质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1.
马尾树叶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尾树叶的挥发性成分姜志宏,周荣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38)volatileconstituentsintheleavesofRhoipteledchilianthaDielsetHand.Mazz.¥JiangZhi-Hongandzhou... 相似文献
12.
榉树叶片解剖构造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取自不同季节的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叶的解剖构造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榉树叶表面被密集锥状单细胞毛,幼叶则还有头状腺毛。气孔多分布在叶下表面,为不规则型。上表皮细胞外壁具有明显的角质层加厚,局部上表皮由2层细胞组成。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1—2层细胞;海绵组织发达,常与气孔相连。叶肉有含晶细胞存在。叶脉的维管束鞘明显,是厚壁细胞。成熟叶肉细胞细胞器丰富,有8-9个周壁叶绿体,为巨大的长椭圆形,基粒片层清晰,有淀粉粒,少量脂滴。叶片开始转变颜色时,叶绿体由长椭圆形变得趋于圆形;基粒片层逐渐变得杂乱至模糊不清;脂滴数目增多。秋季叶色不同的榉树叶片解剖构造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伏毛铁棒锤不同器官生物碱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宁夏六盘山地区不同海拔、不同月份、野生和人工栽培的伏毛铁棒锤总生物碱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总生物碱在伏毛铁棒锤各器官中均有分布,其中以块根中含量最高(9.07±0.92 mg/g),叶的含量(3.2±1.7 mg/g)最低.(2)块根中的总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发育期的变化而不同,其中:6~11月份块根中总生物碱含量随生长期延长而逐渐升高,10月份块根含量达最高(9.07±0.92 mg/g).(3)在同一地区,总生物碱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海拔高度为2 800 m时块根中含量达到10.04±0.51 mg/g,其他器官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基本相似.(4)在相同海拔高度下,野生伏毛铁棒锤总生物碱含量略高于人工栽培的,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人工栽培的伏毛铁棒锤块根可以替代野生种做为药用,且在六盘山区人工种植的块根最佳采收期为10月,在选择人工种植区应考虑选择较高的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赤水县桫椤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桫椤,目前世界上少数国家尚存,国内除华南、西南地区及台湾等少数省份外亦不多见。其中贵州省赤水县桫椤不仅面积广,且数量多,生长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35个乡中,有20个乡有分布,面积 相似文献
15.
永定桫椤群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相邻格子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永定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群落的种类组成、重要值、种内与种间的竞争指数、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该群落共有植物186种,隶属于75个科132属,植物种类丰富。该群落乔木种群的重要值,以及桫椤与其他优势种群种内和种间的竞争指数表明,该群落由多个种群共建而成,初步认定有5个共建种群或优势种群。在水平空间上,5个可能的共建种群均服从聚集分布,在垂直空间上层次分化明显。通过分析表明永定桫椤群落是保存完好、结构典型、物种丰富多样的珍贵群落,应很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
17.
不同种源药用菊花、野菊和菊花脑的I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9份药用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种源、4份野菊(D.indwum L.)种源、1份菊花脑(D.nankingese Hand.-Mazz.)种源和1份杂交菊花‘黄金菊’(D.indium×D.morifolium‘Gongju’)种源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从38条引物中筛选出6条引物,共扩增出66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95.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取λ=16,25份种源可分成2大组,即野菊、菊花脑和杂交菊花归为一组,19份药用菊花种源归为一组;19份药用菊花种源又可根据原产地进一步分成2组,大部分原产北方的药用菊花种源的遗传关系较近,而大部分南方栽培的药用菊花种源也有相对较近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短葶飞蓬自然种群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短葶飞蓬具头状花序,由外围舌状花及中央的管状花构成。种群花期一般为4~7月份,一个花序的花期约为19~25d。管状花单花花期一般为7~10d,聚药雄蕊,先熟,药室内向开裂,成熟的花粉散于花药筒中。花开后花柱快速伸长,导致雄蕊伸出花冠,同时将药筒中的花粉粒“推”出药筒,形成花冠、药筒、柱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花序中不断有小花开放,同一花序内的小花间具相互传粉的机会。杂交指数≥4,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异交,部分自亲和,需要传粉者。P/O值约为1373,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兼性异交。套袋实验证明短葶飞蓬异花授粉,虫媒,蜂、蝶为主要传粉者。在自然状况下,短葶飞蓬结实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花粉竞争。此外,短葶飞蓬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植株,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20.
福建长汀石峰寨景区桂花次生林群落物种数量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福建省长汀县石峰寨风景区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次生林群落的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和整个坡面的群落种类组成、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等研究表明,该桂花次生林群落各坡位的物种特征有一定差别;群落立地单元不同,其优势度和均匀度也不同;中坡位的立地条件最优,群落优势度最小;桂花在上坡位的重要值最大;桂花对严酪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