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乙醇提取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经F检验和新复极差法(SSR法)比较,先后确定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的大致范围;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20℃、料液比(g/mL)1∶18、提取时间30 min,得到金荞麦(-)表儿茶素类活性物质的平均提取率达2.5%。工艺简单合理,可应用于金荞麦(-)表儿茶素单体产业化的前期生产。  相似文献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绿原酸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测定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很多,常采用毛细管电泳法、HPLC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纸层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1,2,3,4]。但样品处理均采用索氏回流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洗脱等步骤,时间长、效率低。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含量,只需超声波提取一小时,不经...  相似文献   

3.
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丝氨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丝氨酸含量的方法。丝氨酸在一定的pH条件下经高碘酸钠氧化后能与变色酸发生发应,产物在570 nm处有最大吸光值,且吸光值与丝氨酸的含量呈一次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丝氨酸在0-1.0 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0%,RSD为1.11%。将测量结果与高效液相测量结果做比较,两种方法的相符率达到99%至101%。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黄酮含量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吕欣  付玉杰  王微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03,23(2):192-194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甘草中总黄酮的合量,检测波长为500nm,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94,相对标准偏差为0.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0%。结果表明,此法准确度较高,为甘草生药及成品药中甘草黄酮合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儿茶素分光光度法与微量法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微量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差异,以Trolox为参比物,PG、BHA和BHT为阳性对照品,比较其IC50和TEAC;以儿茶素的抗氧化活性为研究对象,对2种方法的相关性做Paired—samplet t est。发现2种方法所得到的TEAC基本一致,4个标准品和儿茶素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一致,即:PG〉儿茶素〉BHA〉Trolox〉BHT;2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0.998,显著性P=0.501。研究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操作繁琐费时,用样量大;微量法操作简单快速,用样量小,准确性好,适合对微量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十全大补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使用硅胶GF254薄层板,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30:2:2:4)为展开剂,在紫外光灯(254nm)下定位,230nm波长处检测。结果 点样量在25~125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4658C-0.01959,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1.19%。结论 本法准确,适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分光光度法测定豆类及其粗蛋白质中的色氨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昕 《生物学杂志》2000,17(5):33-34,44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各种豆类试样及粗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的分光光度法讨论最佳试验条件及试剂用量,反应物在410nm处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ε=1.103×104L·mol-1·cm-1,回收率93.50-110.20%,相对标准偏差RSD<2.61.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巴豆甜菜碱和L-肉碱在紫外188-215mm的光吸收的比较,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碱转化液中巴豆甜菜碱含量的方法,测定波长205mm,线性范围0-25ug/ml,该方法快速方便 ,重复性好,可用于L-肉碱生产过程中巴豆甜菜碱的跟踪检测。  相似文献   

9.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物中的总黄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建立了测定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物中的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及其比值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水稻、棉花、玉米以及喜荫植物吉祥草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了不同性能的分光光度计对叶绿素含量及其比值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狭缝宽度过小或过大均导致叶绿素定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增大,但仪器的波长偏移是引起测定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波长偏差超过1nm时会影响混合溶液中叶绿素b的定量结果以及叶绿素的相对比值(Chla/Chlb),波长“蓝移”引起Chla/Chlb偏高,波长“红移”则导致Chla/Chlb偏低。波长偏移及波长重现性差是造成Chla/Chlb比值偏离其“理论比值”、导致测定数据之间缺少可比性的原因。选择具有波长自动校准功能、波长精度高、狭缝宽度在1-2nm的分光光度计用于叶绿素含量及其比值的测定则可获得可比性强、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珍珠菜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珍珠菜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紫外可见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以芦丁为对照品制定标准曲线,并进行样品溶液稳定性试验和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试验。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405 nm,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4.014-32.112μg/mL,r=0.999 9。样品液经A l3 络合后在0.5-2.5h内稳定性较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00%±1.64%,RSD为1.6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小于2%,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准确可靠,可以用来测定珍珠菜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木棉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8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对照品溶液在1.32~13.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3%,RSD =3.13%.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木棉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以核桃青皮为原料,浸提法获得萜类,用光度计对常温保存和冷冻贮藏下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常温保存和冷冻贮藏下,核桃青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很大。其中,常温保存时核桃青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0.8%;冷冻贮藏时核桃青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4%。结果表明,冷冻状态更有利于核桃青皮中类胡萝卜素的保存。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射法测定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B08):277-279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植物样品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高通量快速测定,本研究采用高压酸解制备薯蓣皂苷元,以高氯酸为显色剂,用微孔板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合适的分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高氯酸用量为200μL、振荡时间2 min后静置10 min,在410 nm处测定光吸收值。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每孔薯蓣皂苷元2~10μg(R=0.9988),平均回收率为99.9%,精密度的RSD为1.65%。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稳定,可实现大批量样品中薯蓣皂苷元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分光光度法测水红花子中花旗松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水红花子中花旗松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先度法,在常温下(25℃)290nm处,对水红花子乙醇提取物进行吸光度测定.结果:此方法线性范围:0.002~0.01 g/L,花旗松素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y=0.0724x 0.007,r2=0.9986;平均回收率为99.37%,RSD=0.897%.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红花子中花旗花素合量操作简便、快速和准确度高,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远志总皂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超声提取远志总皂苷,并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超声提取远志总皂苷,以远志皂苷元为对照品,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85 nm处测定远志总皂甙含量.结果:对照品在28~63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4),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1.59%(n=5).超声提取和热回流提取的远志总皂苷含量分别为1.63%,1.50%.结论:超声提取法用时短,提取率高,能达到比传统回流法更理想的效果.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Several properties of ATPase bound to the inner membrane of a psychrophilic marine bacterium Vibrio sp. strain ABE-1 were examined. The membrane-bound ATPase had two optimal peaks of the activity at pH 5.8 and 7.3. The ATPase activity was strongly inhibited by N,N’- 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DCCD) and NaN3 at pH 5.8 and 8.0, and stimulated by MgCl2 and CaCl2 at pH 8.0. At pH 8.0, the enzyme hydrolyzed GTP and ITP as well as ATP but not AMP or p-nitrophenylphosphate. CTP, UTP, and ADP were poor substrates.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F0F1-type ATPase in the inner membrane of this bacterium. In addition, the ATPase activity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Na3 Vo4, suggesting the coexistence of a P-type ATPase as a minor constituent. The membrane-bound ATPase activity was maximum at 50°C, but the strong DCCD-sensitivity observed at 20°C was greatly reduced at this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9.
黑米中花青苷色素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 4种黑米为实验材料 ,用酸性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以色价值为色素含量的评价依据 ,研究了时间、温度、提取批次和脱脂对黑米中花青苷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 :80℃ ,酸性乙醇 ,6 0min重复提取 2次 ,可实现 90 %以上的色素溶出。在最大吸收峰 5 35nm处测定提取液的ABS值 ,计算色价 ,作为黑米中花青苷色素的测定方法 ,可用于黑米品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