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以小麦品种‘烟优361’(Triticum aestivum L.cv.Yanyou 361)萌发4 d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草酸氧化酶(OxO)在幼苗中的定位和表达,以及光照强度处理对小麦幼苗OxO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萌发后小麦幼苗的OxO分布在子叶与根的连接处和成熟的根中,其活性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200μmol.m-2.s-1的强光显著抑制了OxO活性,该处理培养4 d幼苗的OxO活性仅为40μmol.m-2.s-1光照培养条件下的18.7%;强光还缩短OxO在苗期的表达时间,抑制了OxO的mRNA表达量。同时,光照强度还能影响小麦幼苗中H2O2的含量,200μmol.m-2.s-1处理幼苗的H2O2的含量显著下降,其培养4 d的幼苗H2O2含量仅为40μmol.m-2.s-1光照强度培养条件下的18.0%。研究发现,光照强度可通过调节OxO的活性和表达量来控制H2O2的产量,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以桉树品种‘3229’和‘U6’的木栓形成层为材料,比较分析了其从形成到脱落期间,3种抗氧化物酶(POD、SOD、APX)和LOX的活性,以及叶绿素、MDA、H2O2和DN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随着2个品种木栓形成层衰老的加剧,叶绿素的含量均下降,但MDA含量、H2O2含量和LOX活力均增加.品种‘3229’木栓形成层成熟期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形成期和脱落期,但形成期与脱落期的酶活性却无显著差异;品种‘U6’木栓形成层成熟期SOD的活性也为最高,但各时期间的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品种‘3229’和‘U6’的木栓形成层从形成期到成熟期APX活性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但成熟期后活性均又呈下降趋势.品种‘3229’木栓形成层的POD活性在成熟期到脱落期期间显著增加,而品种‘U6’却在形成期到成熟期显著增加.两品种DNA的动态分析电泳结果表明,桉树木栓形成层的脱落很可能包括细胞程序化死亡过程(PCD).  相似文献   

3.
草酸诱导黄瓜幼苗对霜霉病的抗性与H2O2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长春密刺黄瓜幼苗为材料,对经草酸处理或霜霉菌接种后黄瓜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H2O2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酸处理或霜霉菌接种均可诱导黄瓜幼苗叶片H2O2含量显著增加,且草酸预处理后接种的叶片比相应对照叶片能更快地积累H2O2;草酸处理后叶片SOD和POD活性均升高,而CAT活性却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研究发现,H2O2参与了幼苗对霜霉病的抗性诱导;叶片H2O2含量的增加与其SOD、POD活性升高、CAT活性下降有关;通过调节黄瓜叶片H2O2的含量来调控有关黄瓜霜霉病抗性的防御基因表达是草酸诱导抗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以‘郑单958’(晚衰型品种)和‘豫单2002’(早衰型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0.03μg·kg-1的外源激动素(KT)和300mg·kg-1丁二酸复合剂进行拌种处理,研究拌种后玉米根叶衰老指标的变化及其化学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激动素和丁二酸混合拌种后根系与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及脱落酸(ABA)含量低于其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生长素(IAA)含量却较高,据此认为膜脂过氧化得到缓解,根叶的生理功能期延长;且在整个生育期内各个叶位叶的MDA含量、SOD活性、ABA和IAA含量高于根系,但其O2-和IAA/ABA较低,表明根系的衰老早于叶片。综上可以推测,激动素和丁二酸拌种能有效防止根叶早衰,为提高玉米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该试验以3个不同黑穗醋栗品种‘亚德’(Adelinia)、‘布劳德’(Brodtrop)和‘黑丰’(Heifeng)为材料,分析黑穗醋栗8个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幼叶到衰老叶)中的抗坏血酸(AsA)含量、合成与代谢相关酶活性,以明确叶片生长发育及自然衰老过程中AsA含量与代谢合成相关酶之间的关系,为寻找黑穗醋栗最佳叶片采摘时期、AsA含量调控及延缓叶片衰老进程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黑穗醋栗叶片中AsA含量和AsA相关代谢物水平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在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总抗环血酸(T-AsA)和AsA含量在3个品种中变化趋势一致,均在成熟期叶中达到最高,其中‘亚德’成熟期叶片中AsA含量最高(98.33μmol/g),之后随着叶片的衰老而迅速下降,在衰老后期降至34.57μmol/g。(2)在叶片生长发育进程中,L-半乳糖途径中的关键酶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活性变化与As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AsA-GSH循环再生代谢中,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展叶期最高,之后随着叶片的衰老而降至最低,这与As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与之正好相反;叶片H2O2含量则随着叶片的衰老逐渐增加,至衰老期达到最高。(3)GalLDH与T-AsA、AsA、氧化型抗坏血酸(DHA)、DHAR和MDHAR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叶片中GalLDH活性越高,叶片中AsA含量也越高;DHAR与T-AsA、AsA和DHA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认为,黑穗醋栗叶片中AsA含量于成熟期达到最高,且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GalLDH、DHAR可能是黑穗醋栗叶片AsA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可通过增强GalLDH和AsA-GSH循环系统相关酶活性来提高黑穗醋栗叶片中的AsA含量,进而延缓其衰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低温胁迫对橡胶树耐寒新品种‘湛试327-13’和不耐寒品种‘文昌217’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橡胶嫁接苗为材料,模拟8℃/8℃(昼/夜)的低温胁迫,在4d内每天连续测定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关的生理参数,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气孔保卫细胞H2O2荧光密度。结果发现:(1)低温胁迫使‘湛试327-13’和‘文昌217’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SOD、CAT和POD及APX活性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整个低温胁迫中,‘湛试327-13’的各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文昌217’;低温胁迫使‘湛试327-13’的H2O2含量在处理第1天后就达到最大值,‘文昌217’则在第3天才达到最大值。(2)两个品种叶片的H2O2含量和气孔保卫细胞的H2O2荧光强度在低温胁迫后的表现规律与上述指标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湛试327-13’叶片超氧阴离子和H2O2快速积累,可能起到能促进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以及降低膜质氧化胁迫程度和TBARS含量的作用;且同时保持了较高的相对含水量和较低的相对电导率,从而提高了其对低温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究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为害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叶片内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以及部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在草莓苗上接种不同数量(5~25头)的二斑叶螨,分别在接种后的24 h、48 h和72 h取样,分析草莓叶片内H2O2、MDA的含量以及部分防御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二斑叶螨为害的草莓叶片内H2O2和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二斑叶螨持续为害草莓叶片24 h、48 h和72 h时,受损草莓叶片中H2O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密度二斑叶螨为害的草莓叶片中H2O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与取食时间关系不大。当为害时间达到48 h时,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均达到最高峰,此时它们均与二斑叶螨的密度密切相关。当二斑叶螨为25头/叶时,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分别约是对照的3.6倍和10倍。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均在二斑叶螨为害72 h时达到最高峰。同时,二斑叶螨的为害时间和为害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草莓叶片主要通过调节其体内H2O2和MDA的含量以及各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对二斑叶螨的为害产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活性氧参与生物体内复杂的代谢过程。本文对它在家蚕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取1岁龄家蚕蛹分别注射H2O2、脱皮激素(Ecdn)、保幼激素(JH)和还原型谷胱苷肽(GSH),培养,定期取样测定家蚕体内H2O2含量。对家蚕整个幼虫期(Fig.1),尤其是大眠期(Fig.2)、化蛹期(Table1)、蛹期(Fig.3-a,b,c)以及成虫期(Fig.4,Table2)的研究结果表明,家蚕体内H2O2代谢具有如下特点:(1)入眠、化蛹、化蛾和死亡前H2O2含量都显著下降;(2)幼虫期1-3龄H2O2含量逐步下降,4-5龄H2O2含量回升,蛹期和成虫期H2O2含量与4-5龄接近;(3)每个龄期的中期H2O2含量最高;(4)CAT活性与H2O2含量呈负相关变化,前者迟于后者;另外,CAT活性远远大于SOD活性;活性与H2O2含量呈负相关变化,前者迟于后者;另外,CAT活性远远大于SOD活性;(5)Ecdn、GSH处理可以降低家蚕蛹期H2O2含量,并使其提前下降,JH、H2O2处理含量下降,并相应地提早推迟化蛾;(6)成虫期雄蛾H2O2含量、SOD和CAT活性都显著高于同时期雌。家蚕体内H2O2含量的变化与其发育密切相关。H2O2含量下降是变态的信号;家蚕成虫期H2O2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是两者在寿命上存在差异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氯化镉胁迫下葡萄根、叶内源一氧化氮和活性氧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泽香’葡萄扦插苗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氯化镉(CdCl2)处理下葡萄根系和叶片内源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的生成规律,以及根系丙二醛(MDA)含量与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1 mmol.L-1范围内,随着CdCl2处理浓度的增加,葡萄扦插苗根系和叶片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根系活力先升高后下降;CdCl2浓度为0.01mmol.L-1时,根系NO含量和NOS活性分别提高51%和63%,超过0.1 mmol.L-1时则显著下降;CdCl2浓度为0.01和0.05 mmol.L-1时,叶片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提高.0.5和1.0 mmol.L-1的CdCl2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同浓度CdCl2处理下,叶片中O2.-产生速率明显低于根系O2.-,而H2O2含量明显高于根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蛭石栽培试验,在100mmol.L-1 NaCl胁迫下,对耐盐性不同的两个菜用大豆品种种子膨大、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耐盐品种‘绿领特早’种子干质量及大小的增加在NaCl胁迫15d时未受显著影响,而盐敏感品种‘理想高产95-1’种子的膨大受到了显著抑制。(2)NaCl胁迫导致菜用大豆种子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的过量积累,但‘绿领特早’种子的相对积累量均低于‘理想高产95-1’。(3)与‘理想高产95-1’相比,‘绿领特早’在NaCl胁迫期间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较高的抗坏血酸(As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胁迫中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胁迫后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胁迫前中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谷胱甘肽(GSH)含量。研究发现,‘绿领特早’种子在NaCl胁迫期间能够保持较高且协调平衡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较高的AsA-GSH循环效率,同时维持了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有效抑制了O2.-和H2O2的过量积累,进而有效降低了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这可能是其耐盐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水稻叶绿素含量动态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剖析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动态及遗传机制,以‘Sasanishiki’(粳稻)、‘Habataki’(籼稻)及其杂交衍生的85个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群体为材料,对控制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变化动态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39个QTL,包括26个非条件QTL和13个条件QTL,分布在除第7和第11号染色体以外的10条染色体上,平均每个时期检测到3.25个非条件QTL。其中生育前期和生育中后期检测到的QTL位点较少,仅为1—3个;在生育中期(盛期)检测到的QTL位点相对较多,一般为4~5个。在生育期的中期和后期均能在第1和2号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叶绿素含量的QTL,并且这些QTL位点在1和2号染色体上呈现聚集现象。本研究同时发现了一些新的QTL位点,这些QTL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叶绿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小麦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的假萌发素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DS-PAGE方法研究了假萌发素(ψG)在小麦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只有ψG表达,扬花后10 d,在颖壳、内外桴、种皮和果皮中皆可检测到ψG的草酸氧化酶活性,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ψG的活性增大.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在小麦品种中育5号的维管束过渡区中除了萌发素G和G'外,还可检测到ψG的草酸氧化酶活性.由于ψG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主要存在于颖壳、内外桴、果皮及种皮这些保护组织中,且开始大量表达的时间正是生长接近停止时,于是推测ψG很可能通过降解草酸产生H2O2而推动这些组织细胞壁的木质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复合危害对水稻产量相关因子和相关酶类的影响。【方法】本文设定两种害虫的先后危害顺序,并通过调整两者开始危害的时间,研究了受害后水稻在灌浆期根、茎和叶片中淀粉和蔗糖含量的变化以及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接虫量的增加,水稻不同组织内各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随着间隔天数的增加,先接白背飞虱为害要重于先接稻纵卷叶螟。比如叶片中蔗糖含量在先接稻纵卷叶螟的处理中随着间隔天数的增加显著增加,相应的SPS活性显著增加,间隔24 d的处理显著高于间隔6 d和12 d;而先接白背飞虱的处理中蔗糖含量与SPS活性均显著降低,间隔24 d的处理显著低于间隔6 d和12 d的处理。茎部淀粉含量在先接稻纵卷叶螟的处理中随着间隔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加,SS活性显著增加,而先接白背飞虱的处理中淀粉含量和SS活性均显著降低;叶片中淀粉含量均随着间隔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而相应的SS活性在先接稻纵卷叶螟的处理中显著增加,在先接白背飞虱的处理中相反。另外,接虫量和间隔天数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对指导水稻生产中的"两迁害虫"防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成熟度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抽穗后15、20、25、30和35d不同成熟度的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其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成熟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逐渐提高,种子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脱氢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脱落酸(AB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抽穗后30d达最大值,稍后有所下降,而种子的可溶性糖、赤酶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在抽穗后15~35d,‘996’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4种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GA3和IAA含量均高于‘4628’种子的,而ABA含量则低于‘4628’种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暴露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 Heckel)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探讨PFOS对鱼类的致毒机理。方法使用浸润法以3.5、7.0、14.0和28.0 mg/L四个PFOS浓度为剑尾鱼染毒,定量测定了96 h内肝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PFOS暴露12 h后,除28.0 mg/L组SOD活性被显著性抑制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7.0 mg/L组和14.0 mg/L组在24 h被极显著诱导(P<0.01),并且一直保持至96 h。CAT活性随PFO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12 h时,除3.5 mg/L组外,其余各组CAT活性被显著或极显著抑制,至24 h时,各组CAT活性有上升趋势,但48 h后,各组呈不断下降趋势持续至96 h,其CAT活性恢复到12 h水平。GSH-PX活性变化与CAT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其中28.0 mg/L组在不同时间均被显著性抑制,并在96 h时抑制率达到最高值64.8%。MDA含量在12 h时呈小幅下降趋势,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MDA含量呈连续上升趋势,并在96 h时达到最高点,诱导率分别为71.2%、70.1%和85.1%。结论结果表明,SOD的高活性是由于机体中超氧阴离子的存在,而高浓度的超氧阴离子能够灭活CAT和GSH-PX活性,因此,CAT和GSH-PX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组。GSH-PX对PFOS的敏感性高于CAT。MDA含量持续升高反映出细胞组织已经遭受到氧化损伤。剑尾鱼活体的实验表明,PFOS能够诱导肝脏氧化应激反应,氧化损伤是PFOS致毒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探讨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水稻不育系‘粤泰A’(‘YTA’)和保持系‘粤泰B’(‘YTB’)中3个腺苷酸转位酶(ANT)基因在三叶期根、茎、叶以及不同发育时期的幼穗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ANT1和ANT2在‘YTA’和‘YTB’三叶期的根、茎、叶中的表达量都较高,而在生殖生长不同时期的幼穗中表达量较低。‘YTA’中ANT1在不同时期的幼穗中表达量都较低,而ANT2的表达量到穗生长期II的幼穗才较低。‘YTB’中ANT1在生殖生长的穗生长期III的幼穗有很高的表达。ANT3的表达水平在研究的各组织中的表达都较低,在‘YTB’穗生长期V的幼穗中表达最高。相对于‘YTA’,‘YTB’中只有ANT3在穗生长期III和穗生长期V的幼穗中呈现明显的优势表达;而相对于‘YTB’,‘YTA’中ANT2和ANT3在穗生长期I、ANT2在穗生长期VI幼穗具有明显的优势表达。3个ANTs基因在HL-CMS不育系‘YTA’和保持系‘YTB’不同组织及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的差异,暗示它们可能与HL-CMS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发育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ATP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影响的结果表明,15%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的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中H^+-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升高后迅速下降,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和质量膜透性增加;0.1mm01.L^-1 SNP可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水平,缓解膜脂过氧化,稳定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H^+-ATP酶和Ca^2+-ATP酶也可以保持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赵慧慧  王道艳  王春波 《生物磁学》2014,(23):4434-4439
目的:氧化应激在肝脏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胶原蛋白肽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其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被证实有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最新研究证实胶原蛋白肽将有可能被应用在肝脏疾病的预防中,但是很少有研究报道其分子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在胶原蛋白肽是对H2O2诱导的正常人的肝细胞系HL7702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并探索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H2O2模型组,胶原蛋白肽低、中、高剂量组(10,100,200μg/ml)。胶原蛋白肽各组加入相应浓度的药物预处理12 h后,与模型组一起加入300μM H2O2的H2O2共同培养12 h,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细胞毒性是由CCK8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检测。抗氧化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胶原蛋白肽对H2O2诱导的正常人的肝细胞系HL7702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胶原蛋白肽能够及时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增加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正常人的肝细胞系HL7702。结论:总之,胶原蛋白肽通过增加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提高抗氧化活性,对H2O2诱导损伤的肝细胞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为胶原蛋白肽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将有助于预防氧化应激所致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20.
以6个对玉米粗缩病(MRDV)表现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粗缩病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感病后, 各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幅度表现为感病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 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表现为抗病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青农105’除外)。对病情指数与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的相关分析发现, 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下降幅度与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除‘青农105’外的5个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幅度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说明, 品种对粗缩病的抗病性与感病后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有关; 品种抗性越强, 感病后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幅度越小, 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