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鳜及大眼鳜线粒体DNA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EcoRⅠ、BglⅠ、BglⅡ、BamHⅠ、PvuⅡ、PstⅠ、SalⅠ、XbaⅠ、XhoⅠ对鳜及大眼鳜肝脏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分析。鳜鱼mtDNA分子量为9.703×106u,大小为16.19kb;大眼鳜mtDNA分子量为9.603×106u,大小为16.02kb。根据单、双酶切结果构建了鳜及大眼鳜mtDNA10种酶限制性酶切图谱,并对两种鱼的mtDNA酶切图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雀形目鸟类一直以来都是动物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目前,针对雀形目鸟类研究的标记主要有2部分:一部分是线粒体DNA中12SrRNA、细胞色素b序列、ND2基因和ZENK等基因序列;另一部分是基因组DNA中的c-myc、RAG-1、肌球素基因和核β-纤维蛋白厚基因等DNA序列以及微卫星DNA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本文概述了这些分子遗传标记在雀形目鸟类中的应用和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线粒体DNA的九种限制酶图谱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亚平  陈欣 《动物学研究》1991,12(2):209-214
本文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BglⅠ,BglⅡ,EcoRⅠ,EcoRⅤ,PstⅠ,PvuⅡ,SalⅠ,XhoⅠ)分析大熊猫的线粒体DNA(mtDNA)。构建其中5种酶(BamHⅠ,EcoRⅠ,EcoRⅤ,PstⅠ,PvuⅡ)的mtDNA物理图谱。大熊猫mtDNA的分子大小约为16.4 Kb,酶切位点是随机分布。我们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熊猫mtDNA进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它DNA与RNA修饰酶是分子克隆技术的基本工具。1限制性内切醉和DNA甲基化酶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的特定的DNA序列或附近的序列,并在此切割DNA双链。它可以分成3类:Ⅰ类和Ⅲ类在同一蛋白分子中兼有修饰(甲基化)作用及依赖于ATP的限制(切割)活性。Ⅰ类酶结合于识别序列,但随机切割DNA;Ⅲ类酶能在识别序列位点切割DNA。在分子克隆中1类和皿类酶都不常用。D类限制一修饰系统限制性内切醇和修饰(甲基化)酶不在同一蛋白分子中,限制性内切酶能专一地切割识别序列,并不依…  相似文献   

5.
鹂雀(Linurgus olivaceus)是非洲热带森林中一种独特的鸣禽,为鹂雀属(Linurgus)的惟一物种。在已有的研究中,通过对鹂雀和雀形目现存鸟类中每个科及亚科至少一个物种的线粒体DNA序列测定,分析了鹂雀与其它现存雀形目鸟类的系统发生关系;在遗传上,对鹂雀与金丝雀、金翅雀及燕雀亚科其它鸟类亦有比较研究。本研究共使用了燕雀亚科83种鸟类,重点对该亚科的系统发生进行了修订。使用贝叶斯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鹂雀属于燕雀亚科,系统发生树中聚在金翅雀族(Carduelini),与金丝雀属(Serinus)、金翅雀属(Carduelis)及交嘴雀属(Loxia)的种类形成一组;在系统发生中,鹂雀可能是一个基部物种,它同金丝雀属和金翅雀属鸟类一同进化并分歧出来。在本研究中未能涉及的一些已灭绝种类,可能与鹂雀有着较近的遗传学关系。另一方面,研究也表明锡嘴雀(Coccotharustes coccothraustes)肯定包括在欧亚蜡嘴雀(蜡嘴雀属Eophona和拟蜡嘴雀属Mycerobas)中,美洲的朱雀(Carpodacus)可能是从亚洲种类分歧出来并经过进化辐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昆明(KM)小鼠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不同的种系及亚种间存在多态性。我们分别用五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EcoRⅡ、HidⅢ、PstⅠ、MspⅠ对60只中国KM小鼠(雌雄各半)的线粒体DNA进行了酶切电泳分析,结果未发现多态性,且这五种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均与BALB/c小鼠相同。这表明中国KM小鼠与绝大多数实验小鼠一样,均起源于欧州的野鼠M.m.domesticu。未见到KM小鼠经其它亚种野鼠母系遗传污染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林氏果蝇线粒体DN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硕洋  谢力 《昆虫学报》1997,40(3):225-230
本文对Tamura(1988)提纯mtDNA的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林氏果蝇Drosophila lini 线粒体DNA大量制备的方法;对采自原产地台湾省的单雌晶系TAW3146.1的线粒体DNA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酶切,得出了林氏果蝇mtDNA的分子量大小为16.3kb;用双酶切法制作了林氏果蝇线粒体DNA酶切图谱,并与属于同一复合种组的D.Kikkawai的酶切图谱进行比较。所用的内切酶有XbaI、AvaI、EcoRV、ScaI、SacI、EcoR I、HindIII、PvuⅡ、BamHI、PstⅡ。  相似文献   

8.
2012年4月14日,在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平山林区夫天垭管理站周边(29°47’58.74”N,110°05’10.92”E,海拔1397m)观察到3只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经查阅书籍(约翰·马敬能等2000,Robson2008,Brazil2009),鉴定为红交嘴雀(Loxiacurvirostra)。该鸟种在湖南各地鸟类多样性研究论文中未见报道(郑作新1961,邓学建等1993,1996,1998,1999,李自君等2005,王德良等2005,周毅等2007),且《中国动物志鸟纲》、《中国鸟类志》、《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等专著的分布地区未列入湖南,故确定为湖南省鸟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鲤鱼、鲫鱼肌细胞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鲤鱼肌细胞线粒体DNA经限制性内切酶Bam HI和Eco RI酶切后,皆被切成3个片段;鲫鱼肌细胞线粒体DNA经上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皆被切成2个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这些片段进行测定,并分别画出它们的酶切图谱。鲤鱼肌细胞线粒体DNA的分子量约为10.50×10~6道尔顿,有16.99千碱基对;鲫鱼肌细胞线粒体DNA的分子量约为9.40×10~6道尔顿,有15.21千碱基对。  相似文献   

10.
一种棉花线粒体DNA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它有自身的基因组。其基因组DNA与细胞核基因组DNA相比,含量较低。棉花当中富含棉酚、丹宁等物质,这对提取DNA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根据棉花自身的特点,找到了一种提取棉花线粒体DNA经济有效的方法,其质量可以满足限制性酶切、PCR、分子杂交等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Abstract— The appearance of the enzymes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lactate dehydrogenase, acid phosphatase, monoamine oxidase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in cultures of dissociated spinal cord, dorsal root ganglia and cerebellum remov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have been studied. The neurons differentiated in vitro have morphological and cy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normally developing neur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it is argued that in this experimental model the histogenetic determination of the neuroblasts at the time of the explant may start and bring to an end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neurons even under conditions extrem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norm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被子植物多胚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综述了被子植物多胚苗的研究进展。在被子植物中多胚苗材料的种类很多,而只有特定起源的多胚苗材料在作物杂种优势固定中才具有比较大的实用价值。关于被子植物多胚苗的发生机理目前还没形成统一的定论。单倍性、二倍性和多倍性多胚苗在作物育种上具有各自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蜱螨学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在阶 《昆虫知识》1992,29(3):159-162
<正> 我国蜱螨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解放前只有一些零星报道,比较系统的研究是从50年代开始。1963年在长春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蜱螨学术讨论会,至今已有30年。近十几年来,蜱螨学的研究进展较快,中国经济昆虫志中有关蜱  相似文献   

18.
19.
20.
荔枝胚珠中多胺含量变化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荔枝胚胎发育与胚珠中3种多胺(PAs)含量及其比例变化关系密切。试验结果表明:正常发育的胚珠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含量在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均高于败育胚珠,并在花后7d即达到最高值,其中Put的含量最高,随后都呈下降趋势。但正常胚珠中Spm含量在花后22至31d(球形胚至心形胚发育阶段)均有所回升,而败育胚珠无此现象。败育胚珠中的Spd和Spm在胚胎败育期的下降速度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