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物种栖息地选择研究,对保护濒危动物和其生境具有重要意义。于2014年冬季,在贵州威宁草海保护区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和随机森林模型对7只越冬灰鹤(Grus grus)进行了日间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灰鹤对栖息地(距夜栖地、林地、草地、沼泽、水域和耕地的距离)、人为干扰(距居民点、主干道、村道)、海拔等环境因子存在明显的选择性(P0.05),而对坡度未表现出选择性(P0.05);随机森林模型表明,距主干道距离、距夜栖地距离、距居民点距离和距草地距离对灰鹤的栖息地选择过程影响最大;综合来看,灰鹤在日间喜好在靠近水源(858.86±29.39 m)和夜栖地(1914.70±59.14 m)、并远离居民点(312.87±10.28 m)的区域活动;在距主干道距离和距村道距离两个因子上,灰鹤活动点均显著小于随机点,这可能表明灰鹤在利用耕地作为主要觅食地时,被迫适应道路交通带来的较大干扰;城镇的快速扩张以及道路修建是草海及周边区域威胁灰鹤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2007年2月,采用秩变换分析法对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群的觅食栖息地选择规律进行了研究.在保护区18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灰鹤的觅食柄息地主要为玉米地、沼泽草甸、水库冰面和草场等4种.越冬灰鹤对玉米地的选择性最高,草场的选择性最低,说明北京地区越冬灰鹤对人类活动的依赖性很大.同时发现,烧荒、翻地等耕作方式会大大降低食物的可获得性,影响灰鹤的觅食效率.  相似文献   

3.
贵州草海的越冬鹤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天然淡水湖泊,为我国鹤类的重要越冬地。在这里越冬的鹤类有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白头鹤(Grus monacha)和灰鹤(Grus grus lilfordi)三种。现将有关研究及其数量消长规律概述如下。1灰鹤的研究在草海所见的三种鹤中,以灰鹤的发现最早(彭燕章等,1963)。王有辉(1986)和吴至康、王有辉(1986)对灰鹤的栖息条件、迁徙时间、生活习性、数量分布、食性、天敌、寄生羽虱,分别作了报道。嗣后,李若贤和李凤山1987年冬与1988年春,对草海灰鹤的越冬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灰鹤在白天活动的时间分配比例是取食占49.7%,…  相似文献   

4.
为解盐城灰鹤(Grus grus)的越冬种群动态及行为特征,在盐城保护区设置两条样线,自2008年12月始,连续5个冬季每月一次作种群监测,并观察灰鹤家族群的越冬行为。结果显示,近5年来,盐城越冬灰鹤种群(303~707只)较为稳定,沿海开发对其种群似乎并无负面影响,这可能与灰鹤的食性及生境偏好有关。年龄对灰鹤越冬行为影响显著,幼鹤相较成鹤将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采食,而用于警戒的时间较少,这与幼鹤所处的生长及学习阶段有关。家族群大小对灰鹤的采食、警戒及群体警戒效率等均无显著影响,说明对于灰鹤而言,两只幼鹤并未显著增加其在警戒行为上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Zhao ZX  Yan DH  Weng BS  Zhang B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7):1907-1913
基于大鸨越冬期生境选择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专家意见和近年来白洋淀流域大鸨的分布点记录,选择3项一级指标和13项二级指标,用以表征影响大鸨越冬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并通过构建适宜性评价模型,对白洋淀流域大鸨越冬生境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白洋淀流域内大鸨越冬适宜栖息地面积11907.25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4.1%;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4596.25 km2,仅占流域总面积的13.2%.研究区最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主要位于流域东部的白洋淀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I区)和流域西南部的行唐、曲阳2县(II区).I区和II区中最适宜生境面积之和达2803.55 km2,占流域内最适宜生境面积的61.0%.为保护流域内大鸨的越冬生境,须重点针对上述2个区域的特点,分别采取适当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区灰鹤越冬种群数量与分布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11年,采用地面同步调查法开展了鄱阳湖越冬灰鹤种群监测,并整合1984—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年的越冬灰鹤最大种群数量,分析了鄱阳湖灰鹤越冬种群动态以及影响其数量变化与空间分布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近13年来鄱阳湖区越冬灰鹤种群平均数量为(2 335±651)只,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2011年冬季记录到最大种群数量7 640只。灰鹤越冬种群数量与10月平均最低气温以及10月平均气温存在显著正相关,与10月平均最大风速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各月的平均水位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每年冬季灰鹤在鄱阳湖呈聚集型分布。大湖池、大莲子湖、三湖、汉池湖、企湖、珠湖、南湖(共青)、大汊湖等8个湖泊是灰鹤的重点活动区,(74.9±5.6)%的越冬灰鹤分布在保护区之外。灰鹤的空间分布与滩地面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农田面积、人口密度、村庄数量、8月份初级生产力、11月份初级生产力等环境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滩地面积是影响灰鹤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对灰鹤利用频次空间变化的解释率为15.0%,与11月份初级生产力共同解释了灰鹤年平均群体数量空间变化的24.6%。如竞争、小生境结构、干扰等局地尺度的环境要素对灰鹤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将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鄱阳湖越冬灰鹤种群动态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区稻田生境中灰鹤越冬行为的时间分配与觅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1月—2014年2月,采用瞬时扫描和焦点动物法研究了鄱阳湖区稻田生境中灰鹤越冬行为的时间分配、活动节律与觅食行为。结果显示,觅食(64.09%)行为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警戒(15.97%)、飞行(8.67%)和修整(7.37%)行为。4种主要行为中,觅食行为时间分配随越冬前期(11月)、中期(12月—翌年1月)、后期(2月)逐渐增加,其余行为时间均逐渐减少。各环境因子对主要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修整行为随各环境因子变化最为明显,日最低温度升高、日最高温度降低、日照长度增加及湿度降低都会使修整行为增加;日照长度增加和湿度降低时,觅食行为增加;日照长度增加时,警戒行为减少。环境因子对成鹤影响效果与总体相同。环境因子仅对幼鹤的觅食行为影响显著,即日照长度增加和湿度降低,幼鹤觅食行为增加。环境因子对行为的影响为非线性关系,致使其影响趋势在不同范围内有所变化。行为节律上,灰鹤昼间各时段觅食行为保持较高水平,觅食高峰出现在11:00—11:59和17:00—17:30。灰鹤觅食生境与其夜宿地分离,致其上午觅食高峰有所推后。幼鹤昼间各时段行为节律与成鹤有较大差异,且各时段觅食行为比例均高于成鹤。灰鹤越冬期在稻田生境的平均啄食频率为(32.06±0.47)次/min,平均步行频率为(6.55±0.35)步/min。啄食频率与步行频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时段和集群类型对啄食频率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稻田中食物资源的可利用性逐渐下降,灰鹤的啄食频率随时间逐渐降低,为保证越冬期间获取足够的能量供应,灰鹤采取逐渐增加步行频率和觅食时间的策略。有觅食间隔的抽样单元中,平均警戒次数为(1.37±0.04)次/单元,平均警戒持续时间为(6.02±0.37)s/单元。成鹤花费在警戒的时间多于幼鹤,家庭群中的个体警戒持续时间多于聚集群中的个体。  相似文献   

8.
2004年10月~2005年3月初步观察了云南拉市海保护区灰鹤(Grus grus)的越冬行为.灰鹤在拉市海的越冬期为175~180 d.10月初至11月下旬为灰鹤在拉市海的"迁入期",11月底至12月底为"过境停留期",1月初至3月中旬为"稳定越冬期",3月中下旬为"迁出期".越冬期日间活动以取食为主,占据了75.53%左右的时间,其次为警戒14.66%、护理5.05%、休息4.49%,4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在各时间段之间差异极显著.在越冬个体中,家庭单位中的成鹤和幼鹤都是比集群中的个体利用更少的时间取食和更多时间警戒,说明较大的群体规模可以降低个体面临的捕食风险.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及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对钦州湾的越冬鸻鹬类进行了调查,对越冬鸻鹬类退潮后在各类型生境的分布情况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制定有效保护越冬鸟类及其生境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冬季在钦州湾记录到鹬鸻类27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退潮后各生境内记录到的鹬鸻类种数和数量均不同,钦州湾不同生境鹬鸻类结构特征随天气变化改变。相似性比较显示,晴天生境相似性指数最高的是盐田-养殖塘生境和农田生境,相似性指数为0.96;相似性指数最低的是红树林滩涂生境和光滩生境,相似性指数为0.49。阴冷天生境相似性指数最高的是光滩生境和盐田-养殖塘生境,相似性指数为0.79;最低是红树林滩涂生境和光滩生境,相似性指数为0.52。分析表明人类活动的干扰对越冬鹬鸻类栖息地选择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秋冬季生境选择机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影响水禽生境选择要素可分为水、食物、隐蔽物和干扰4类,对其划分等级标准,确定采样点的生境类型。在研究区内分秋冬两季调查丹顶鹤(迁徙期和越冬期)生境选择机制的差异;在不同时期按区域的特点和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分别选择样点;经过实地野外调查后再利用方差分析和频数对丹顶鹤生境选择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迁徙期影响丹顶鹤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干扰,最适生境为远离人类干扰、有浅水域分布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越冬期影响丹顶鹤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食物,最喜欢选择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有水域分布的、动物性食物占主导地位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栖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