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5年5月和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北部典型草原调查了肝毛细线虫对布氏田鼠种群的感染特征,分析肝毛细线虫对布氏田鼠的感染率与其性别、年龄、体重及种群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肝毛细线虫对布氏田鼠感染率没有性别差异,雄鼠与雌鼠的感染率相当;但是与布氏田鼠体重/年龄密切相关:幼鼠的感染率较低,成鼠感染率较高,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度均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布氏田鼠达到一定的年龄(或体重)后才可感染肝毛细线虫病,其最低感染体重为24.3 g。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对肝毛细线虫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度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同一样地不同季节感染率不同,本次调查显示,2005年5月份感染率高于8月份群体感染率,同一样地的春季感染率与秋季感染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布氏田鼠种群繁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志龙  孙儒泳 《兽类学报》1993,13(2):114-122
越冬田鼠每年可繁殖3胎,第1胎幼仔生于4月下旬到6月上旬,第2胎幼仔生于5月中旬到7月上旬,第3胎幼仔生于6月中旬到7月下旬。种群上升年份(1987)各胎幼仔出生高峰比1988年的提前10天左右。1987年越冬鼠第1胎集中,如4月下半月,1987年怀孕率为100%,而1988年只有44.44%。6月上半月以前越冬鼠为种群繁殖的主体,而后被当年生鼠所取代。从4月下半月到9月上半月共出生4批同龄群。K1和K2组生长发育旺盛,当年就参加种群繁殖,可怀孕1—3胎。K3组生长发育较慢,当年并不性成熟,越冬后性成熟成为种群越冬鼠的主体。K4出生晚,数量少,很少能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季而成为种群的无用或潜在的繁殖力量。本文还发现越冬鼠的平均胎仔数显著高于当年鼠:种群上升年份越冬鼠平均胎仔数高于种群下降年份,而当年生鼠的平均胎仔数年度间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肝脏是哺乳动物基础代谢产热的关键器官。温敏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Thermosensitive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Thermo-TRPs)参与了调控肝细胞的生理功能。为了解Thermo-TRPs是否参与肝脏的代谢产热,以成年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驯化温度下6种Thermo-TRPs在肝脏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肝脏产热相关蛋白和信号通路蛋白的关系。结果显示:(1)与高温组相比,低温增加了肝脏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的表达;而与常温组相比,低温降低了肝脏解偶联蛋白3 (uncoupling protein 3,UCP3)的表达;(2) 6种Thermo-TRPs均在肝脏中表达,与高温组相比,低温显著降低了TRP vanilloid 4 (TRPV4)的表达,同时显著增加了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表达;(3)低温显著增加了布氏田鼠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相似文献   

4.
利用监控录像以及特定行为记录的方法,研究了雄性等级对布氏田鼠气味选择和个体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气味选择还是个体选择,雌鼠动情状态不影响对雄鼠的选择频次,但是动情雌鼠在自我修饰行为频次上高于非动情雌鼠。此外,在气味和个体选择的优先权方面,动情雌鼠更多的优先选择优势雄鼠的气味和个体并与之交配,而非动情雌鼠更多的先选择从属雄鼠的气味和个体。总之,不论是气味选择还是个体选择,布氏田鼠不仅受到被选择雄鼠的地位影响,还与雌鼠的生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雄性不育对布氏田鼠交配行为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雄性结扎不育方法研究雄性结扎不育对布氏田鼠交配行为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雄性结扎不育后不影响布氏田鼠雌雄两性的交配行为;不育雄性的存在对雌性的正常交配产生了干扰,降低了雌性的有效交配次数,并导致雌性怀孕率和产仔数的下降。结果一方面说明结扎不育雄性方法可用于布氏田鼠的不育控制研究,另一方面为不育后的竞争性繁殖干扰假设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草地鼠害发生面积呈逐年扩增的趋势。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内蒙古草原主要害鼠之一,为找到有效控制鼠类数量的方法,本文研究了薄荷油对布氏田鼠的抗生育效果。以性成熟的非越冬布氏田鼠为实验对象,将备用的雌、雄布氏田鼠按2∶1合笼,将妊娠布氏田鼠分为3个不同药物处理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将薄荷油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750 mg·kg~(-1)、1 000 mg·kg~(-1)、1 500 mg·kg~(-1)),灌胃7 d后剖检,统计其子宫胚胎着床数,对子宫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薄荷油能有效降低布氏田鼠胚胎着床数(P0.01)。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薄荷油使布氏田鼠子宫内膜表面容受性发生了改变;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经薄荷油处理的布氏田鼠子宫形态发生了改变,产生病变;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药物处理组子宫内的雌激素受体(ERα)、孕激素受体(PR)、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MMP2)及E-钙粘附蛋白(E-cadherin)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都出现了异常。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薄荷油对布氏田鼠的抗生育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调节子宫内ERα、PR、MMP2及E-cadherin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影响其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着床过程,进而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因此,薄荷油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植物源性不育剂应用于鼠类不育控制。  相似文献   

7.
雌性布氏田鼠对雄鼠气味的辨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立  房继明 《动物学报》1999,45(3):294-301
通过雌性布氏田导其配偶和陌生雄鼠气味的辨别实验,以及无交配经历的成年雌鼠对社会等级不同的陌生雄鼠气的辨别实验发现,有生育经历的雌鼠对陌生雄鼠气味的探究行为明显多于对配偶气味的控究,但雌鼠在配偶雄鼠气味周围的停留时间、自身修饰行为和何处行为的发生频次和持续地陌生雄鼠,没有交配经历的雌鼠对处于从鼠地位的雄性个体气味探究行为多于对优势雄性的控究,而其他行为表现没有明显差异。表明,雌性布氏田鼠可以利用气味  相似文献   

8.
2000~2005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开展了肝毛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的调查工作。采用夹线法捕获鼠类样本,解剖检视各个采样点鼠类肝毛细线虫病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锡林郭勒地区存在肝毛细线虫病自然疫源地。疫源地分布在锡林郭勒的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包括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苏尼特左旗和西乌珠穆沁旗,2004年自然疫源地总面积为32932km2。肝毛细线虫病可感染疫源地的多种鼠类,其自然疫源地分布区与布氏田鼠分布区重叠程度很高,重叠度指数为1.37,而与其他鼠类的分布重叠度不高,这表明布氏田鼠可能是肝毛细线虫的主要宿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单宁酸对成年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andtii**)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本文采用含0、3.3%和6.6%单宁酸浓度的食物饲喂布氏田鼠21 d,对其体重、基础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和能量收支等进行了测定。代谢率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测定;非颤抖性产热用皮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诱导;能量摄人采用食物平衡法测定。结果发现:(1) 单宁酸食物对布氏田鼠的体重没有明显影响;(2)取食含6.6%单宁酸食物的动物的基础代谢率于第10 d高于对照组。20 d时,3组动物的基础代谢率没有显著差异;(3) 单宁酸食物对非颤抖性产热没有显著影响;(4) 食用含单宁酸食物的动物的摄人能和消化能于第10 d显著低于对照组,但第20 d时则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布氏田鼠的基础代谢率和能量摄入对单宁酸的反应具有时段性,短期内能量消耗增加,随着动物对食物的适应,生理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雄雌配比对SPF级布氏田鼠产仔数、成活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 设置4种配对繁殖方式:1♂:1♀、1♂:2♀、2 ♂:2♀和3♂:2♀,经过2年的试验,期间记录各组SPF级布氏田鼠的产仔数和成活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结果 4种配比方式雌鼠产仔率分别为97.69%、62.47%、59.24%和28.3%,成活率为96.98%、96.14%、94.57%和91.22%,平均产仔数为6.48、7.87、6.16和6.14.结论 在屏障环境中饲养的布氏田鼠封闭群采用1♂:2♀的配比方式,其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最理想.  相似文献   

11.
警戒行为是动物对环境中潜在危险做出的反应。为探究影响警戒行为的因素,作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进行了集群数量和采食距离对储草期自由生活状态下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警戒频次影响的实验。通过标志重捕法和人工去除法设定3个集群数量梯度(11只、6只和3只),利用人工食物站设置4个采食距离梯度(5 m、10 m、20 m、30 m),共12个梯度组合,每个组合分别观察60次采食过程,共计观察720次,并记录采食过程中的警戒频次。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集群规模和采食距离对布氏田鼠警戒行为频次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集群数量减小,布氏田鼠单次采食的警戒频次显著增加;采食距离越远,单次采食的警戒频次越高;集群数量和采食距离之间还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集群数量增大意味着采食距离的增加,为保证储草效率,布氏田鼠种群会在增加集群数量和减小采食距离之间权衡,最终集群数量维持在中等水平,支持了最优集群理论。  相似文献   

12.
Ten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from Lasiopodomys brandtii have been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Two to 11 alleles per locus were detected from 52 Brandt's voles samples collected from a single population. Expected heterozygosities ranged from 0.406 to 0.840. For the majority of loci observed heterozygosities were similar to or greater than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One locus pair appeared to be in linkage disequilibrium. The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ill enable the studies of genetic diver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relatedness in this species, and perhaps in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of vole.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植物源鼠类不育剂雷公藤甲素对雄性布氏田鼠的不育效果,本研究采用每千克体重0 mg、0.1 mg、0.2 mg,0.4 mg的雷公藤甲素溶液对雄鼠进行连续7 d灌胃处理,并在停药2周和4周后检测其体重、性腺重、精子密度及配对雌鼠怀孕率与胎仔数.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处理未显著降低雄性布氏田鼠的体重、性腺相对重量、附睾...  相似文献   

14.
Highly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re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to infer kinship relations. In this study, a library enriched for (AC)(n) (AG)(n) and (AGAT)(n) was constructed for screen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 Brandt's vole (Lasiopodomys brandtii), and nine novel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develop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number of alleles ranged from 4 to 11 per locus and the mean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was 0.7535. The observed and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values averaged 0.760 (0.554-0.908) and 0.7914 (0.718-0.845), respectively. Average nonexclusion probability for one candidate parent varied from 0.485 to 0.716. These nine novel markers are highly polymorphic and powerful enough for our future kinship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明确炔雌醚对鼠类繁殖抑制最适剂量及持续有效作用时间,对其后续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基础性作用。本研究以0.5 mg/kg、1.0mg/kg、2.0mg/kg、3.0mg/kg、6.0mg/kg浓度炔雌醚分别连续灌胃雄性和雌性布氏田鼠7d 后,与正常异性配对观察90d。按繁殖启动期、繁殖率和繁殖力等最直观的指标综合评价了5个浓度炔雌醚对雌雄布氏田鼠的不育效果。室内条件下,炔雌醚能够延迟雌雄布氏田鼠的生殖启动,但可能由于样本量小,未达统计显著性。90d 内,一定浓度的炔雌醚能够降低雌雄个体的繁殖率和平均每窝产仔数,同样未达统计显著性。一些浓度的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布氏田鼠的繁殖力,其抑制效果无剂量相关性。推断炔雌醚对雄性布氏田鼠的最适不育作用浓度为2.0mg/kg左右,对雌性的最适不育作用浓度为1.0mg/kg左右。实际综合应用剂量2.0mg/kg左右,能有效降低布氏田鼠产仔总数,其持续时间可达90d。  相似文献   

16.
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在冬季会形成数量不同的越冬集群,不同大小的集群会面临着不同的捕食风险。2004年秋季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鼠害草场,采用鼠洞口数量多少作为布氏田鼠秋季集群大小的指标,分析了大鵟(Buteo hemilasius)对不同大小集群的布氏田鼠集群的捕食选择偏好。结果表明:大鵟优先选择集群数量高的布氏田鼠集群,这表明数量高的布氏田鼠集群更容易吸引猛禽类天敌的捕食,该结果可以解释布氏田鼠在秋季出现的分群行为。由于捕食风险的存在,布氏田鼠借助秋季的分群行为以降低冬季集群大小和被捕食风险,从而避免成为捕食性天敌首要攻击的目标,该结果验证了最优集群理论。  相似文献   

17.
布氏田鼠体温调节能力的胎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庆生  王德华 《动物学报》2005,51(5):780-789
为探讨布氏田鼠幼体体温调节能力的发育特点,我们对其胎后发育过程中代谢产热和体温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测定记录了1—40日龄的布氏田鼠幼体在巢中的体温,在23℃和30℃条件下的静止代谢率,以及在23℃和30℃时暴露1.52h后体温的变化,计算了幼体的总热传导率和恒温指数,并测定了聚群对幼体代谢产热的影响。布氏田鼠是典型的晚成型发育类型,幼体出生时身体裸露,体温调节能力很差。17日龄前,幼体在23℃冷暴露1.5—2h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9—17日龄幼体的恒温能力发育迅速,1713龄后幼体在23℃时开始表现出有效的恒温能力。幼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升高的恒温指数和逐渐下降的总热传导率,也反映了幼体不断增强的恒温能力。虽然幼体在发育早期恒温能力差,表现出变温性的特点,但代谢率的测定表明,即使刚出生的幼体也具有受到冷刺激而增加产热的反应。聚群实验结果表明,幼体的聚群行为在降低代谢率、节约能量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巢中幼体体温的测定表明,1—40日龄幼体体温逐渐升高的趋势明显,且始终保持在33℃以上。这些结果说明,布氏田鼠的幼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靠细致的母体关怀、聚群行为、巢的保温作用以及自身较弱的产热能力来使体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不会因体温过低而使幼体的生长速度降低[动物学报51(5):780—789,2005]。  相似文献   

18.
不同去甲肾上腺素剂量下布氏田鼠非颤抖性产热比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非颤抖性产热是小型哺乳动物的一种重要产热方式。关于其定量测定,一般采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诱导的最大耗氧量的方式获得。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我们利用常用的3 种经验公式计算剂量,即:(1)NE(mg / kg) = 2.53W- 0.4;(2)NE(mg / kg)= 3.3W-0.458;和(3)NE(mg / kg)= 6.6W- 0.458,W 是体重(g),以布氏田鼠为实验对象,测定了3 种剂量诱导的非颤抖性产热情况。结果表明,3 种剂量都能诱导出最大非颤抖性产热能力,在非颤抖性产热大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190±1.342(公式1)、6.166 ±0.852(公式2)和7.005 ±1.501(公式3),但公式(3)剂量下体温增加程度显著高于前两个剂量,分别增加了1.9 ±0.9 ℃(公式3)、0.9 ±0.2 ℃(公式1)和0.7 ±0.2 ℃(公式2)。为了防止动物体温过高引起死亡,我们推荐公式(1)和(或)(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