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10个小麦品种和按双列杂交配制的45个组合为材料,对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有极显著的非线性回归关系.遗传距离等于零时,杂种优势等于零;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杂种优势迅速达到最大值,然后缓慢下降,为通过原点的不对称抛物线.并对玉米、棉花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探讨,一致表明,非线性回归关系优于抛物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梁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Genetic Distance of Sorghum Parental Lines with Hetewosis and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有Griffing交配设计,对30个高梁恢复系的杂种一代及其6 个亲本进行两年(1989—1990)比较试验,探索高梁亲本遗传距离与F1产量的杂种优势和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遗传距离在一定范围内 (0相似文献
3.
利用5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40个恢复系(品种)配制了200个组合,应用SSR标记估算了这5个不育系与40个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分析了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材料、不同遗传距离范围之间,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以及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敷、着粒密度、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7个性状超亲优势的相关性有很大差别,表现出很复杂的关系。(2)田丰S与父本遗传距离在0.6286~2.5257之间时,F1单株产量及其超亲优势与遗传距离极显著相关;培矮64S与父本遗传距离在0.8247~1.5315之间时,F1单株产量与遗传距离显著相关。(3)所有两系组合亲本间遗传距离在0.5333~1.5之间时,F1单株产量超亲优势与遗传距离显著相关;遗传距离在0.5333~1.0之间时,F1单株产量与遗传距离显著相关,遗传距离分别在1.0~1.5、0.5333~1.5和0.5333~2.5257之间时极显著相关。(4)另外,F1单株产量与遗传距离的相关程度普遍高于其超亲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4.
5.
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杂种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以13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双列杂交配制的78个单交种为材料,研究性状选择、亲本选择对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杂种产量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性状数较少时,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杂种产量的关系因性状的不同而异;当性状数较多时,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杂种产量的关系为抛物线,受性状影响较小;(2)当所选亲本材料的遗传差异较大时,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为抛物线;当所选亲本材料的遗传差异较小时,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为直线或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估算湿加松亲本间SNP位点遗传距离,以有效预测杂交后代的树高、胸径、材积杂种优势,为分子辅助交配设计育种提供参考。利用SLAF-seq技术对131个湿加松亲本种质资源进行测序,获得有效的SNP标记;基于SNP位点信息,利用MEGA5.0软件估算13个湿加松亲本间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利用SPSS软件分析13个杂交组合生长性状杂种优势与SNP遗传距离的相关性。SLAF-seq共获得53 952个多态性SLAF标签,96 736个有效SNP标记;湿加松亲本间遗传距离介于0.425 1~0.490 6,亲本间SNP遗传距离与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杂种优势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648、0.624,均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SLAF-seq技术可提供海量SNP位点,根据海量SNP位点信息可估算湿加松亲本间遗传距离,以有效预测树高、胸径、材积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40份苜蓿材料(6个雄性不育株系和34个苜蓿品种)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并利用其中的6个不育株系与14个苜蓿品种测交,进一步对遗传距离(GD)、产量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效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8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6条,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69.23%;40份苜蓿材料的遗传距离为0.1818~0.9091,平均0.4544;各亲本一般配合力及GD均与杂种优势效应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亲本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要高于GD.因此,仅以SSR遗传距离还不足以准确的组配强优势组合,需结合各性状配合力的分析,以充分发挥杂种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8.
距离分析方法与杂种优势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对于75个小麦品种两年的试验结果,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距离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表型平均值相关阵经主成分转换,计算品种间欧氏距离,再用类平均法聚类,似乎是适宜的距离分析方法。D~2值在年份间较稳定,不同年份的D~2估值,可用于预测杂种优势。根据13个性状估算的品种间距离(D~2)与株粒重杂种优势(H)之间呈曲线关系,其理论方程是:Y=-3.65 6.665X--0.1288X~2。根据该方程推算:D~2=25.87时,H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以3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NCII交配设计研究10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①大多数品质性状的量值介于双亲之间,除粒重表现一定的超亲优势、垩白度和粒宽表现一定的正向平均优势外,其他品质性状优势不明显。②杂种稻米的品质性状主要受不育系或恢复系的影响,其中粒长、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3个性状,不育系的影响要高于恢复系;而对于整精米率、粒重、垩白率、垩白度和糊化温度,则恢复系的影响要高于不育系。③就优质育种的利用价值而言,不育系以广占63-4S为好,恢复系以扬稻6号为好,R527、镇恢084次之,用上述亲本选配的杂交组合米质较好;恢复系特青、盐恢559表现为一般配合力效应低,特殊配合力方差小,优质育种利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0.
烟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8个数量性状计算了主成分遗传距离,对15个烟草品种进行聚类,在437的阀值下可将15个一分为5大类,分类结果与品种地理来无必然的联系,而与品种的血缘头等级一定的联系,可将烤纯烟和晒晾烟分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的遗传差异,F1产量杂种优势指数(F1/MP)与亲本间遗传距离(D^2)相关系数不显,二呈抛物线关系,在D^2〈5.63的范围内,二呈一直线关系,二相关系数为0.511。达极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