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6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办公厅《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提出了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开 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确保中国仿制药质量不低于美国、欧盟、日本的标准。文章介绍了美国和日本的一致性评价背景,根据中国国情, 结合政策法规,阐述如何科学性、合理性地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重点介绍低剂量和微丸压片特殊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我国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的现状,《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开展仿制药一 致性评价,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的任务。氯雷他定片作为抗过敏药物的主要品种之一,需在 2018 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基于现有质量和 疗效一致性评价指导原则与相关研究报道,针对氯雷他定原料药的晶型研究、原辅料杂质的比较研究、片剂溶出曲线的比较方法以及生物 等效性试验研究等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对有待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产品的开发以及申报资料的撰写等方面探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的美国简略新药申请申报策略,为中国仿制药国际化战 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逆向工程以目标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及研究,是仿制药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目前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发挥显著功效。 尽管物理、化学方法众多,但原研制剂的逆向工程分析仍然极具挑战、极其耗时。逆向工程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确定原研制剂中所有可能 的化学成分,还要深入揭示其制剂原则和药物释放机制。而如何高效合理地应用各种分析技术,是深入了解原研药的第一步。文章概述 了一种光谱技术——拉曼光谱在药物逆向分析工程中的实用性,特别介绍在某些情况下,当其他常用固态分析技术如 X 射线粉末衍射、 差示扫描量热法等不适用时,拉曼光谱对原研制剂中药物活性成分(API)晶型的鉴定。文章通过对拉曼光谱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应用的具 体案例的演示,展示了分子振动相关光谱分析手段在药物逆向分析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用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Elsevier 等英文数据库以及CNKI、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1998—2013 年间公开发表的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对文献质量、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所有英文文献的 ICER 值均在各国的意愿支付范围内;国内外利妥昔单抗药物经济学评价在数据来源、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国外具有成本-效果;需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来探索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制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海洋生 物药物的研究,是今后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方向。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海洋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并 展望了新世纪海洋生物制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有关物质是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之一,也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其涉及药品的安全性及其质量的可控性。文章梳理了 仿制药有关物质的来源及研究重点,评估仿制药有关物质的文献分析方法,总结归纳仿制药与被仿制药实际样品的杂质谱分析比较及其 意义,探讨杂质限度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为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医药工业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高科技产业,而我国的中药制造业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在中药制药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制药行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制药工程方法和制药工艺、技术装备等明显落后,在药物制造过程中的参数监测和药物药性的控制上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很难保证药物的原药效;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简单分析了中药制药工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保持药材原药效的难点和解决措施,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制药专业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拥有基本制药知识,在生产生物药品、药物制剂、分析检验药品等方面都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高级药物应用人才。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在制药专业中微生物学已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只有积极穿插微生物学知识,才会将所学的制药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获得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药理学中微生物学的重要性,药物制剂中微生物学的重要性,管理药品生产质量中微生物学的重要性,生物制药发酵技术中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分析检验药物技术中微生物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特比萘芬(terbinafine)为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由瑞士山德士(Sandoz)公司研发,1991年在欧洲上市,1996年在美国获准用于临床。我国1995年齐鲁制药首次合成特比萘芬原料药,1997年进入临床,2018年率先通过CFDA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特比萘芬为治疗浅部和深部真菌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中仍有许多问题和困惑。现由国内从事医学真菌相关工作的专家共同编写本共识,目的是指导临床医师更好、更合理地应用特比萘芬。参编专家(按汉语拼音排序):顾军、李福秋、李若瑜、吕雪莲、刘维达、冉玉平、王爱平、温海、席丽艳、章强强、朱敏、朱红梅(执笔)。  相似文献   

11.
对2012 年全球上市新药的基本信息,包括通用名、商品名、结构式、CAS 号、研发公司、上市国家和主要适应证进行汇总,为新药研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初步整理了国家基本药物口服制剂信息,包括药物疾病分类、中英文通用名、剂型、规格、国产批文数量、原研公司、原研商品名、 原研剂型、原研规格、BCS分类等,旨在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最主要的困难之一是临床试验资源不足,解决办法是考虑将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资格认定调整为备案 管理。因此,对备案的医疗机构建设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室是一个潜在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国内当前具备生物等效性 / I期临床资质的 机构、分布、承担项目能力及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机构、药物分析实验室和合同研究组织之间的关系等,对仿制药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 研究室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展开讨论,供业内及监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创新药研发对企业研发能力要求高,目前我国大部分药企仍然处于仿创阶段,但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国家不断释放鼓励创新信号, 创新型药企不断涌现,传统药企积极布局,创新药物迎来发展机遇。借鉴国外创新药研发经验,探讨我国创新药的 3 种研发模式及估值方法, 解析创新药研发的机遇与风险。  相似文献   

15.
创新药研发对企业研发能力要求高,目前我国大部分药企仍然处于仿创阶段,但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国家不断释放鼓励创新信号, 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呼唤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3.1 由仿到创的大型创新药企——1.0模式 2015 年临床数据自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化学药 国内当下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得我国创新 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药监市 朱迅 创新型药企不断涌现,传统药企积极布局,创新药物迎来发展机遇。借鉴国外创新药研发经验,探讨我国创新药的 3 种研发模式及估值方法, 解析创新药研发的机遇与风险。  相似文献   

16.
While the accelerating quest for precision medicine requires new individually targeting and selective drugs, and the ability to work with so-called undruggable targets, the realm of allosteric drugs meeting this need remains largely uncharted. Generalizing the observations on two major drug targets with widely observed inherent allostery, GPCRs and kinases, we describe and discuss basic allosteric modes of action that are universally applicable in all types of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Using examples of Class A GPCRs and CMGC protein kinases, we show how Allosteric Signalling and Probing Fingerprint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potential allosteric sites and reveal effector-leads that may serve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osteric drugs targeting these regulatory sites. A set of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allosteric ligands was established, which highlights the versatility of their design and make them advantageous before their orthosteric counterparts in personalized medicine. We argue that rational design of allosteric drugs should begin with the search for latent sites or design of non-natural binding sites followed by fragment-based design of allosteric ligands and by the mutual adjustment of the site-ligand pair in order to achieve required drug efficacy. On the basis of the perturbative nature and reversibility of allosteric communication, we propose a generic protocol for computational design of allosteric effectors, enabling also the allosteric tuning of biologics, in obtaining allosteric control over protein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7.
Controlling certain diseases using peptide drugs has remarkably increased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this regard, a generic formulation is an upfront solution to fulfill market demands. Ganirelix, a leading peptide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API) primarily used as a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 (GnRH), has established a potential market value worldwide. But its generic formulation mandates detailed impurity profiles from a synthetic source and contemplates the sameness of a reference-listed drug (RLD). Post-chemical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of Ganirelix, some commercial sources have revealed two new potential impurities among many known, which show the deletion of an ethyl group from the hArg(Et)2 residue at the sixth and eighth positions, named des-ethyl-Ganirelix. These impurities are unprecedented in traditional peptide chemistry, and such monoethylated-hArg building blocks are not easily accessible commercially to synthesize these two impurities. Here, we have outlined the synthesis, purification, and enantiomeric purity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mino acids and their incorporation in the Ganirelix peptide sequence to synthesize these potential peptide impurities. This methodology will enable the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side-chain substituted Arg and hArg derivatives in peptide drug discovery platforms.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并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为基层基本药物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处方进行抽样和对医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根据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对处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可能导致不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张处方平均使用药品数为:城区(4.9±1.2)个,农村(213±0.7)个;每100张处方抗生素使用比例:城区78.9%,农村57.3%,其中两联使用比例分别为20.1%和32.4%;人均药费:城区为(36.9±5.2)元,农村为(21.3±4.7)元;参加合理用药培训的医生所开处方药品合理使用的比率是98.0%,而未参加过培训的医生合理用药的比率是77.1%,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一定的基本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对医生加强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可以提高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