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Cd、Pb胁迫对烟草叶片中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00,自引:4,他引:96  
Cd,Pb胁迫对烟草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表明:随着Cd、Pb处理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CAT(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减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后转而下降;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逐渐增加。对烟草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Cd,Pb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合作用。Cd,Pb胁迫明显地影响活性氧清除系统,导致烟草叶片活性氧代谢失调和加速叶片的老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水培的烤烟给予不同浓度的Cd、Pb及其复合物处理10d后的烟叶为材料,分析了烟叶过氧化氢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变化,测试了烟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情况,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Cd和Pb对烟叶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对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结构的损伤情况进行了详细观察。并探讨其毒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烟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剧烈地被Cd抑制;而随着Pb浓度的增加,其活性则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弱的变化。2)Cd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先刺激增强,当Cd浓度超过50mg·L-1后,Cd剧烈地抑制其活性,当Cd浓度为200mg·L-1时,其活性几乎为零;Pb抑制烟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仅在1000mg·L-1时出现一个低于正常活性的抗性峰。3)烟叶可溶性糖含量对Cd、Pb及其复合污染非常敏感,在较低浓度的污染处理时,其含量就明显下降,烟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可作为监测Cd、Pb污染的指标。4)Cd对烟叶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具有较强的损伤诱变作用,对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破坏了细胞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结构基础。电镜观察表明Cd严重地破坏细胞的膜结构。这可能是由于Cd离子与蛋白质结合而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得以蛋白质为重要组成成份之一的膜的结构改变,功能丧失。5)在细胞膜的外面可以看到大量的Pb沉积粒,细胞膜可以阻止部分Pb进入原生质体内部,但在细胞质和叶绿体中仍可看到Pb沉积粒。Pb同样的损伤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3.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与土壤酶活性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不同油浓度污染土壤经过两个为期125d的生物修复后的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脂肪酶的酶活变化,分析了土壤中3种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油浓度的增加,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下降,脂肪酶活性增加;经过生物修复后,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第二周期要比第一周期提高,而脂肪酶活性下降;这3种土壤酶活性变化受污染物浓度影响不显著,但不同浓度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要大于对多酚氧化酶和脂肪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浓度Cd2+、Hg2+处理菱幼苗,研究重金属离子对菱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比较Cd2+、Hg2+对同一植物的毒性差异。Cd2+、Hg2+各处理浓度均抑制菱幼苗生长,使叶绿素含量下降,但Cd2+的抑制作用比Hg2+的作用明显。Cd2+、Hg2+对SOD、POD活性有不同的影响效果:Cd2+处理最初诱导SOD、POD活性升高,但随浓度加大时间延长酶活性急剧下降;Hg2+处理的酶活性变化相对平缓,其中5μmol/L和10μmol/LHg2+处理的POD活性持续上升。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时间和浓度条件下,Cd2+比Hg2+对菱的毒性要大。依据实验结果,作者探讨了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机制  相似文献   

5.
杨树落叶前后重金属元素内外迁移循环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供试元素在杨树各部位的含量和贮量为Zn>Cu>As>Pb>Cd,并与环境中相应元素浓度呈正相关.落叶时元素的迁移主要发生在叶、枝、根和干之间,叶中8~48%的As、Zn迁移至主干的皮与材中,而Cu、Pb、Cd贮量均有增加,Zn、As的内循环占总循环量的40%,Cd、Pb、Cu表现为外循环,占总贮量的17~27%.同时分析了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Hg、Cd及二者共同作用明显不同程度地影响烟草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受Hg、Cd胁迫后。随着土壤中Hg、Cd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CAT活性逐渐减小,SOD活性先升后降,POD活性则逐渐增加。同时也表现出单一Hg、Cd对烟草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明显大于Hg、Cd二者的共同。。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Hg、Cd及二者共同作用明显不同程度地影响烟草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受Hg、Cd胁迫后,随着土壤中Hg、Cd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CAT活性逐渐减小,SOD活性先升后降,POD活性则逐渐增加。同时也表现出单一Hg、Cd对烟草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明显大于Hg、Cd二者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Cd对桑叶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土壤中不同浓度的Cd对桑叶产量、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Cd在桑叶亚细胞各组分中分布量的研究表明,当土壤Cd浓度小于22.3mg·kg-1时,桑叶产量、可溶性糖和含氯化合物含量高于或接近对照;桑叶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蛋白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或有促进.当土壤Cd浓度大于22.3mg·kg-1时,Cd对桑叶产量、营养物质含量、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随之明显,并表现其毒害作用.根据Cd在桑叶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规律.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说明桑树是一种具有一定耐Cd性的经济作物.因此,可利用其耐Cd性,在被Cd污染土地上种植桑树.  相似文献   

9.
研究Cd、Pb、Cu、Zn、As5元素复合污染对农作物、苜蓿、树木吸收元素的影响,供试污染物浓度以接近国内外土壤环境标准值作为高剂量处理,结果表明,5种元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可提高作物对Cd、Pb、Zn吸收系数,籽实超出粮食卫生标准的超标率在低剂量处理时Cd为16.6 ̄42.85%,高剂量时达16.6 ̄71.42%。苜蓿茎叶中Cd、Pb含量超出饲料卫生标准,树叶中含量也有所增加,在中、酸性土壤上尤甚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对黄瓜叶片抗氧化剂酶系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分析了水杨酸(SA)对黄瓜(CucumissativusL.)叶片抗氧化剂酶系活性及活性氧水平的调节作用。不同浓度的SA(0.5mmol/L、1mmol/L、2.5mmol/L、5mmol/L)均能显著地提高被处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而且还能诱导同株的非处理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增加。用1mmol/LSA处理第一片真叶,在处理后6~72h,POD活性增加了22%~67%,同株非处理的第二片真叶POD活性增加了14%~86%,但是,在SA处理后3h之前以及处理96h之后,POD活性没有变化。SA能够显著降低超氧物阴离子含量和提高过氧化氢水平,但它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抑制作用很弱,表明SA提高体内过氧化氢含量的原因主要是通过提高SOD活性而不是抑制CAT活性。同工酶分析表明,SA不能诱导新的SOD同工酶,但可以诱导新的POD同工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Mitofusin2(Mfn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EPO治疗组(I/R+EPO)。各组分别于再灌注3h和24h后,剪取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域,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Mfn2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3h和24h后,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I/R组Mfn2蛋白的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均显著增加;与I/R组相比,I/R+EPO组Mfn2蛋白的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均显著降低。结论EPO可以下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Mfn2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Solubl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催化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加合去毒代谢过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为sGST的去毒反应提供GSH,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则可抑制微囊藻毒素诱发活性氧导致的肝细胞凋亡。本研究从罗非鱼肝脏通过简并引物克隆sGST、GPX与UCP2基因cDNA核心序列,并应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罗非鱼肝脏sGST基因cDNA序列5’末端和3’末端序列而获得其cDNA全序列。罗非鱼肝脏sGST基因cDNA全序列长861 bp,其中5’非翻译区(5-’UTR)为25 bp,3’非翻译区(3-’UTR)为167 bp,开放阅读框(ORF)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包含脊椎动物完整sGST的2个功能域:N-末端功能域(GSH结合位点)和C-末端功能域(底物结合位点)。罗非鱼sGST与真鲷、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斑马鱼同源性较高,达到64.3%—78.5%,而与人、大鼠、小鼠、牛、猪、鸡差异较大,氨基酸同源性为48.2%—55.9%。罗非鱼肝脏GPX、UCP2基因cDNA核心序列长280 bp、776 bp,分别编码92、258个氨基酸。罗非鱼GPX与条石鲷、虹鳟、斑马鱼、人、大鼠、小鼠、牛、猪GPX同源性均较高,达到69.6%—85.9%。罗非鱼UCP2与真鲷、斑马鱼、鲤鱼、欧洲白鲑(Leuciscus cephalus)、草鱼、人、大鼠、小鼠UCP2同源性更高,达到71.8%—93.8%。通过对罗非鱼(5—8 g)活体腹腔注射亚致死量MC-LR(50μg/kg bwt),发现微囊藻毒素对罗非鱼肝脏sGST基因表达有显著的诱导作用(p<0.05),注射微囊藻毒素24h后sGST基因mRNA表达水平上调80%。注射微囊藻毒素24h后,虽然罗非鱼肝脏GPX与UCP2基因mRNA表达水平亦出现明显的升高趋势,但两者均未出现显著性的变化(p>0.05)。本研究从基因表达调控的角度证实,罗非鱼肝脏sGST在微囊藻毒素去毒过程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也说明罗非鱼肝脏GPX、UCP2基因可能在微囊藻去毒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结扎大鼠冠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了三七总皂甙和灯盏花素复方注射剂 (简称复方注射剂 )抗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结果表明 :大鼠静脉注射复方注射剂 5 0mg/kg和 10 0mg/kg对急性心肌缺血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在改善心电图S T段的上移、降低血清CPK、LDH方面两个剂量组均有显著作用 (P <0 .0 5 ,P <0 .0 1)以 10 0mg/kg组缩小心肌梗塞范围为显著 (P <0 .0 5 )。复方注射剂与丹参注射剂均能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P <0 .0 5 ,P <0 .0 1) ,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 (P <0 .0 1)。复方注射剂两个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前列环素合成 (P <0 .0 5 ,P <0 .0 1)。提示三七总皂甙和灯盏花素复方注射剂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其促进前列环素合成作用可能与其抗心肌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Ⅰ (2 10 )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 ,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达和梗死区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选雄性大白鼠 45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扎左冠状动脉 45分钟后再灌注制成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组给予血管紧张素Ⅰ (2 10 ) 5 0 pmol/kg·d ,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 ,第 15天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处理 ,使用SPSS 10统计分析 3组数据。结果 实验组大鼠心肌细胞内bFGF和VEGF均比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 ,图像分析结果其灰度值下降 (为 81 2 4± 0 79比 90 2 9± 0 2 6 ;79 31± 0 72比 89 5 2± 0 5 6 ,P <0 0 0 1) ,微血管密度也明显增多(2 8 2 2± 1 0 1比 2 0 33± 0 83,P <0 0 0 1)。结论 血管紧张素Ⅰ (2 10 )可增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表达VEGF和bFGF ,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 ,发挥保护心肌的缺血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结扎大鼠冠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动态观测Ⅱ导联心电图ST段的变化,以S-T段上移为指标反映缺血程度,观察了滇产回心草及回心康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检测血清SOD、MDA、PGI2和TXA2.结果表明,回心草及回心康均能显著减少S-T段上移,均以2 g/kg组为显著;其1 g/kg及2 g/kg均使心肌梗塞范围缩小(p<0.05,p<0.01);均使心肌缺血大鼠血清SOD显著提高(p<0.05及p<0.01);MDA显著降低(p<0.05,p<0.01).回心草及回心康还能提高大鼠血清PGI2水平,降低TXA2含量,以回心草2 g/kg及回心康2 g/kg为显著(p<0.05),呈剂量依赖性.实验结果提示,回心草及回心康均具有抗心肌缺血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其提高PGI2/TXA2可能与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麝,獐,麂和鹿间线粒体DNA的差异及其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明  玉手英利 《兽类学报》1998,18(3):184-191
用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方法从线粒体DNA上得到36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得出,麝与獐、麂和鹿的遗传差异在12.53%~14.44%之间,处在科间变化范围之内,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表明麝应作为一独立科;獐、麂和虎间序列的平均差异为10.28%,属于业科间的差异,与形态研究结果一致。麝、獐、麂和鹿的系统进化中,麝约在600万年前与鹿科分歧,而鹿科的三个亚科是在350~500万年开始分歧;麝、獐、麂和鹿共同组成一单系群.在600万年前具有一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外加Ca~(2+)和La~(3+)对酿酒酵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Ca~(2+)和La~(3+)对酿酒酵母的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都呈现出低浓度时正效应和高浓度时负效应,当Ca~(2+)浓度为1mmol/L及La~(3+)浓度为15μmol/L时酿酒酵母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8.
李兆萍  唐朝枢 《生理学报》1989,41(5):470-475
本工作在离体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和狗心肌肌膜Na~ -Ca~(2 )交换蛋白重组脂质体上,发现预先用哇巴因孵育细胞使细胞内Na~ 浓度升高或降低细胞外Na~ 浓度均使细胞及脂质体的Na~ -Ca~(2 )交换增加。Mn~(2 )对细胞和脂质体的Na~ -Ca~(2 )交换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异搏定则无明显影响;花生四烯酸对Na~ -Ca~(2 )交换有激活作用;过氧化氢引起膜脂质过氧化后,显著促进脂质体的Na~ -Ca~(2 )交换,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为材料,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和Ca~(2 )荧光染料的装载并结合药物学试验,借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探讨微管骨架和Ca~(2 )之间的内在联系。试验结果表明,[Ca~(2 )]_(cyt)的升高能够诱发微管骨架的解聚;而微管骨架的解聚也会促使胞外Ca~(2 )内流,进而造成[Ca~(2 )]_(cyt)的升高。  相似文献   

20.
用三氯醋酸(TCA)和硫酸铵(AS)综合法,由卡介菌苗(BCG)培养滤液中提纯制得卡介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BCG—PPD的纯度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国际标准(PPD-S)及中国标准(PPD—C)相近,高于加拿大标准(PPD—CT68)和丹麦标准(PPD—RT23)。在BCG免疫豚鼠中,BCG—PPD的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大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的DTH反应。在结核菌感染豚鼠组中,BCG—PPD的DTH反应小于PPD的DTH反应.在检查333名新生儿接种BCG12周后的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