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芒果横线尾夜蛾是严重危害芒果花序和嫩梢的重要害虫,其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给我国南方芒果造成了巨大损失。【方法】通过气质联用仪(GC-MS)对芒果花、梢和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采用触角电生理方法,测定不同性别和交配状态的芒果横线尾夜蛾对12种芒果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芒果3个部位的挥发性物质多为萜烯类化合物,主要物质(相对含量在O.06%以上)的数量分别为芒果花中22种、梢11种和成熟芒果13种。芒果花中含量较高的为d.水芹烯(43.64%)和异松油烯(29.33%);芒果梢中α-古芸烯(23.63%)含量最高;成熟芒果中8-石竹烯含量最高,为29.47%。仅异松油烯和β-荜澄茄油烯在芒果3个部位中均被检测到,但其含量差异较大;异松油烯在花、梢、果实中的含量分别为29.33%、19.99%、0.59%,而β-荜澄茄油烯分别为3.51%、2.18%、6.05%。芒果横线尾夜蛾未交配雌、雄蛾和已交配雌、雄蛾对同一种化合物的触角电位相对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4种成蛾对反-2-已烯醛的触角电位反应值与其他化合物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交配后雌、雄蛾的触角电位反应值均有所降低,但与交配前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筛选出的反-2-己烯醛可作为横线尾夜蛾信息素的增效物质,对性引诱剂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可为从化学信号角度阐明横线尾夜蛾寄主定向和雌、雄交配机理,以及其致害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玉龙蝠蛾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玉龙蝠蛾 Hepialus yulongensis Liang 触角感觉器种类、形态和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蝠蛾触角呈丝状,由柄节、梗节和21—27个鞭节组成,总长2.3—2.7毫米,柄节比以后各节长,触角表面缺少隆起的网纹。触角感觉器计有七种,其名称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感器、锥形感器、鳞形感器、Bohm氏鬃毛及仅出现于雄蛾的钟形感器。根据中心栓的长度,腔下陷的深度和直径,腔锥感器基本上可分为长栓和短栓两种形态类型,腔的周围都无向内倾斜的缘栓;毛形感器可进一步分为A型和B型;Bohm氏鬃毛数量多,主要分布于柄节、梗节,但在端节也能见到。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对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成虫触角感觉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月扇舟蛾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触角外侧面覆盖有鳞片,绝大部分触角感觉器位于触角的腹面和外侧面。雌、雄蛾触角上均存在以下8种感觉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柱形感器和鳞形感器。各种感觉器在雌、雄蛾触角上的分布大体相同,但数量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芒果横线尾夜蛾的生活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林 《昆虫知识》2003,40(1):83-84
芒果横线尾夜蛾在元江 1年发生 5~ 6代 ,世代重叠 ,以蛹在枯枝或树皮缝中越冬。幼虫共 5龄 ,3龄以后集中钻蛀嫩梢和花穗轴 ,严重影响芒果的树势和产量。新梢抽生 2~ 5cm时用 1 0 0 0~ 1 5 0 0倍液的杀朴磷、氧化乐果、杀虫威交替喷雾 ,防效均在 89 95 %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触角感觉器种类、分布及形态特征。[方法]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及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六斑月瓢虫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柄节长度与宽度显著大于梗节长度与宽度;鞭节分为9个亚节,末端3节横向膨大呈锤状。雌雄成虫触角上共有8种感觉器:刺形感觉器(SC)、毛形感觉器(ST)、锥形感觉器(SB)、腔形感觉器(CaS)、钟形感觉器(CS)、哑铃形感觉器(DS)、香肠形感觉器(SS)及B?hm氏鬃毛感觉器(BB)。以毛形感觉器和刺形感觉器分布最广,遍布触角;B?hm氏鬃毛仅存在于触角柄节与梗节;触角鞭节第9亚节顶端密布7种触角感觉器。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触角长度、触角感觉器类型及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 六斑月瓢虫成虫触角上共有8种感觉器,其触角可能具有感知机械刺激、识别化学信息素及感受温湿度变化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六斑月瓢虫触角与其行为间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虫草蝠蛾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冬虫夏草的三种寄主昆虫白马蝠蛾(Hepialus baimaensis)、 人支蝠蛾(H.Renzhiensis)和中支蚯蛾(H.Zhongzhiensis)触角感觉器种类、形态和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三种蝠蛾触角表面均缺少网状覆盖物。计有七种感觉器,名称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感器、Bohm氏鬃毛、鳞形感器和钟形感器。毛形感器分A和B型,数量最多。鞭节上每节具有2-3只刺形感器和l-5只锥形感器。腔锥感器分为长栓和短栓两种形态类型,腔周围都无缘栓。 Bohm氏鬃毛主要分布于基节,数量较多。钟形感器仅在雄蛾触角上见到。各类感觉器在种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侧沟茧蜂Microplitis sp.的触角上存在5种感觉器,分别为毛状感觉器A型、B型、C型,槽状感觉器,锥形乳头状感觉器,刺形感觉器和钟形感觉器.对触角感觉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两性间的差别进行了讨论,为研究该蜂寻找生境和寄生行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迁飞性害虫,本研究旨在了解草地贪夜蛾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超微结构和分布.[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其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及鞭节3部分组成,雄蛾触角稍长于雌蛾,且触角表面覆有大量鳞片.共观察到7种类型的感受器,分别为B?hm氏...  相似文献   

9.
七星瓢虫(鞘翅目:瓢虫科)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性七星瓢虫的触角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 ,鳞状触角分七节 ,分别为雄性 95 0 0 0±81 16 μm而雌性为 972 0 0± 9 5 7μm长。电镜下可观察到七星瓢虫触角有 8种类型的感觉器 (sensillae) ,即 :chaetica(Ch) ,trichoidea(Tr) ,basiconica(Ba) ,campaniformia(Ca) ,ampucellaceous(Am) ,scolopalia(Sc) ,placodea(Pl)和钩状感觉器。Ch在雄性长为 6 2 5 0± 2 89而在雌性为 72 5 0± 5 0 0 μm。Tr在雄性长为 10 75± 1 5 0 μm而在雌性为 14 98± 2 2 5 μm长。Ba在雄雌两性中分别为 5 7± 0 0 2 μm和 0 75± 0 0 6 μm长。Ca为半球状 ,其直径在两性中均在 3 0 μm。Am的直径在雄雌中分别为 1 2和 1 5 μm。Ca为椭圆内陷盘状。Sc在其顶部较阔而在末端尖锐 ,2 5 μm。在雄性触角上观察到一钩状感觉器 ,长 2 1 0 μm ,它表明七星瓢虫在触角上的性别两型性。在雄雌中其感觉器Ch ,Ca ,Am ,Pl的数量上接近。Tr在雄性触角上数量较大而Ba则在雌性触角上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0.
椰心叶甲啮小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辛星  马子龙  覃伟权 《昆虫知识》2010,47(5):933-937
应用扫描电镜(SEM)对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ère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触角上共有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多孔板状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耳形感器、乳状感器、腔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是主要感器,数量较多分布较广;雌雄蜂触角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表现为雌雄触角大小不同,触角感器类型、大小、数量、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井上蛀果斑螟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inouei Yamanaka雌雄成虫触角及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和分布进行详尽观察。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触角上主要分布有9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腔乳头状感器、鳞形感器及Bohm氏鬃毛均1种。其中的腔乳头状感器只在雌虫触角上有分布,雄虫触角鳞形感器及末端毛形感器的数量均多于雌虫。  相似文献   

12.
沟眶象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沟眶象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结果表明,沟眶象触角上共有5类10种感器,分别为4种锥形感器、2种刺形感器、2种毛形感器、1种栓锥形感器和1种柱形感器。根据感器的分布、形态特征结合已有的文献描述,推测了感器可能的功能。触角感器在每节上的数量和分布不同,在背腹面的分布差异不显著。雌雄成虫触角上感器总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悬铃木方翅网蝽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佳伟  苏鹏  常虹  郝德君 《昆虫知识》2012,49(6):1643-1647
利用扫描电镜对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雌、雄成虫触角背面和腹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触角为棒状,共4节,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触角上共有4种感器,分别为刺型感器、锥形感器、毛型感器和芽型感器;这些感器不存在性二型现象。其中,刺型感器分为大刺型感器和小刺型感器2种类型;芽型感器首次在异翅亚目昆虫触角上发现。雄成虫触角感器数量明显多于雌成虫,不同类型的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应用扫描电镜对瘤胫厕蝇Fannia scalaris(Fabricius)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瘤胫厕蝇成虫触角上存在着2类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分为5种.对各种感受器的形态特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若虫、伪蛹及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西花蓟马3种虫态触角上共存在4种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U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分6种亚型,刺形感器分3种亚型;若虫、蛹及成虫在触角长度、节数、感器数量及类型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其中蛹的感器类型及数量最少,若虫次之,成虫最多,U形感器仅见于成虫触角上等。此外,发现触角长度、触角末端、L锥形感器及刺形感器在雌雄之间存在差异,其它感器在雌、雄西花蓟马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6.
烟草甲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abricius)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烟草甲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9个亚节组成;在触角上共观察到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锥形感器Ⅲ、锥形感器Ⅳ、钟形感器、B hm氏鬃毛和球状感器9种感器类型,其中锥形感器Ⅳ、钟形感器、B hm氏鬃毛和球状感器为新发现的烟草甲触角感器。此外,还讨论感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荔枝蝽触角化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D rury)触角化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结果表明,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在荔枝蝽雌雄虫触角上均有分布,其中以毛形感器最多,且毛形感器数量和分布在雌雄间有明显的不同。另外,雄虫触角上还分布有念珠形感器,而腔形感器在雌虫触角上有分布,这2种感器数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8.
麻疯树柄细蛾触角及其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南  李庆  周建华  肖银波 《昆虫知识》2010,47(2):355-359
应用扫描电镜对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 Meyrick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麻疯树柄细蛾成虫触角上存在着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椎形感器、锥形感器和鳞形感器。对各种感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并分为长毛形和短毛形2种。刺形感器也分为长刺形和短刺形2种。  相似文献   

19.
松褐天牛六种类型的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不同类型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在松褐天牛触角上存在6种类型的感器:机械感器、锥形感器、毛型感器、耳形感器、刺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机械感器壁厚无孔,淋巴腔中无树突。锥形感器壁薄多孔,有50多个树突分支,每个分支有1~10个微管。毛型感器单壁,壁上有小孔,孔数相对较少,感器内树突1~8个不等,树突内含不同数量的微管。耳形感器,壁薄多孔,内部有少于5个的树突分支,树突内含有数量不等的微管。刺形感器又分为2个亚型:Ⅰ型壁上具纵脊无孔,顶端有孔;Ⅱ型壁上无脊无孔,顶端具单孔。刺形感器Ⅰ型和Ⅱ型均壁厚无孔,树突鞘一直通到顶端小孔。栓锥形感器上半部具纵脊无孔,下端有少量孔,顶端具三瓣状开口的孔。对感受器功能的讨论认为:机械感器不是化学感器;锥形、毛型和耳形感器是嗅觉感器;刺形和栓锥形感器可能是接触化学(味觉)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