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奔  温亚利 《生态学报》2022,42(8):3082-3092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人与自然耦合系统不可避免的负向产物,对冲突的治理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协调的重要路径。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冲突生成、影响、成本和治理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结果表明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对保护与发展都造成负面影响,包括社区直接经济损失、人身安全受威胁、福祉降低以及野生动物被伤害、栖息地被挤占。现有研究还存在缺乏跨学科系统研究框架、忽视冲突隐性成本以及对冲突影响研究不深入等不足,未来在科学测度冲突成本、从生态和社会经济视角对冲突影响进行评估以及冲突治理措施多元化方面研究需要深入。在此基础上,从建立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的野生动物冲突补偿专项基金;政府为主导,企业、社区、国际组织和高校多方利益群体参与机制;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分区管理制度;冲突损失核算和申报管理系统;多元化冲突治理模式;冲突减缓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方面提出现有研究对治理我国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刘炳亮  苏金豹  马建章 《生态学报》2017,37(14):4786-4794
鸟类在植物种子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研究旅游活动对鸟类传播种子的影响,在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游憩区和非游憩区选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树种作为观测对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游人活动高峰时段游憩区鸟的取食行为发生了明显改变,取食鸟的物种丰富度、取食频度、取食时间以及种子取食量均显著减少。观察发现,游人活动干扰是导致鸟的取食行为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取食行为的改变,减少了种子的扩散机会,进一步导致了幼苗更新量的减少以及相对较短的扩散距离。此外,对幼苗更新格局的检验发现,游憩区幼苗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偏向景观内部。产生该结果的原因与鸟的飞离路径有关,来自景观外部的游人干扰压力可能是导致鸟的飞行路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可能通过干扰动植物关系对植物产生连锁影响。  相似文献   

3.
旅游干扰越来越多地对原生植物群落产生了影响, 为了揭示游步道两侧湿地植物群落对旅游干扰响应过程, 进而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 以游步道两侧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开展植物群落的野外样方调查, 并使用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数等, 分析了大九湖湿地游步道两侧的主要植物群落及其优势种、旅游干扰对游步道两侧典型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等影响。结果表明, 游步道两侧植物群落主要有四大类23个植物群落类型, 并包括58个优势植物种。旅游活动干扰导致了游步道两侧局部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 出现了中生植物群落。旅游活动干扰也已经导致游步道边缘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升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物种相似度下降、生产力显著降低, 但其影响范围集中在游步道两侧10 m以内。同时, 距游步道越近, 相邻梯度植物群落内物种相似度显著降低, 游步道边缘的植物种类组成更趋向于干化。旅游活动干扰也制约了阿齐苔草(Carex argyi)、庐山藨草(Scirpus lushanensis)等成为游步道两侧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此外, 游步道两侧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对旅游活动干扰的耐受性不同, 其响应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苔草群落、拂子茅—地榆群落、羊茅群落。  相似文献   

4.
张潇  张晓瑶  陆林  李冬花 《生态学报》2021,41(9):3415-3428
流域景观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吸引物之一,亦是探究旅游干扰对大尺度生态环境影响极具操作性的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以新安江流域为案例地,按照"流域-旅游热点区-景区"逐级递进的研究尺度,深入剖析旅游干扰背景下的流域景观格局演化过程,并借助格网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度旅游干扰背景下的流域景观格局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新安江流域以林地景观为主,整体景观格局受人为干扰程度逐年加剧,景观异质性提升,景观结构趋于均衡发展;(2)新安江流域高强度的旅游活动未加剧旅游热点区内的景观格局恶化趋势,但致使景区景观破碎化加剧,林地等优势景观的优势度和完整性降低,景观多样性提升;(3)新安江流域景观格局主要受河湖、城市、景区等干扰源影响,地形地貌是景观格局演化的核心驱动维度,而气候、工业发展水平和交通等维度对流域景观格局整体影响力较小;(4)旅游维度中的距高级别景区距离因子对景观格局作用显著,但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直接收入对景观格局解释力较低,旅游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干扰具有尺度局限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分别设背景、缓冲和活动3个试验区,探讨了旅游活动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呈现背景区最高,活动区最低,缓冲区居中的变化规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在0~5 cm土层最为显著,其中纤维素酶活性在活动区分别比缓冲区和背景区降低了92.8%和80.0%;其次,旅游活动显著影响了0~5 cm土壤土层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及总微生物数量,其中背景区明显高于缓冲区和活动区,缓冲区又明显高于活动区.旅游活动已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旅游活动过程的水资源综合影响进行科学评估是制定旅游业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提升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丰富和发展旅游业水资源影响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旅游水足迹的概念,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娱、购各环节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所消耗的水资源量。旅游水足迹评价则是对旅游水足迹各环节进行量化和分析的过程。进而分析了旅游水足迹的内涵,确立了旅游水足迹评价的系统边界是以旅游六大要素直接相关的旅游活动过程产生的水足迹。在边界范围内从交通、住宿、餐饮、游览、购物五个方面构建了核算框架和核算方法。最后,从旅游产品、企业、行业和区域四个层面分析了旅游水足迹评价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宇  李丽  张于光  李佳  薛亚东  李迪强 《生态学报》2019,39(8):2935-2945
川金丝猴湖北种群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缘,现主要分布于神农架国家公园和巴东自然保护区,其作为单独的管理单元,相对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孤立的遗传状态和较小的种群数量,使得该种群面对环境变化脆弱性高。以神农架为研究区域,首先基于物种分布模型获得川金丝猴移动的阻力图层,利用电路理论分析适宜生境连接度;其次,设置道路和旅游两个人为干扰情景,运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与电路理论模型,分析道路和旅游活动对川金丝猴移动路径以及对不同亚群内和亚群间连通性的影响;最后,利用CDPOP软件模拟道路对川金丝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神农架川金丝猴适宜生境分布较集中,生境斑块间存在多个潜在扩散区域;(2)道路改变了川金丝猴往来于南北生境间的最优路径,旅游干扰对川金丝猴移动路径无明显影响,其干扰主要在于川金丝猴对其具有回避性,回避距离为100 m;(3)道路显著降低金猴岭亚群内的连通性,并显著增加了所有亚群间的移动阻力,旅游活动对亚群内和亚群间的连通性无显著影响;(4)川金丝猴种群在150年内的遗传多样性呈下降趋势,道路的影响将加剧遗传多样性下降的程度。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建议,对于该物种的保护和其他濒危物种的类似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旅游快速发展对野生动物的繁衍和种群发展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鸡形目鸟类大多为地面营巢,易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为揭示旅游对鸡形目鸟类巢成功率的影响,于2018年3—5月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地面人工巢进行了两轮模拟试验,分析了试验轮次、巢密度、代表旅游活动强度的客流量和车流量,及植被类型、海拔等栖息地影响因子对人工巢成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客流量和海拔在繁殖成功巢和失败巢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繁殖成功巢的客流量较大、海拔较小,且在客流量较大、海拔较小的区域中人工巢的表观存活率明显较高。其中客流量是影响巢成功率的主导因素。此外,第二轮试验人工巢表观存活率显著低于第一轮试验,捕食者组成在不同试验轮次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一轮试验主要是鸟类,第二轮试验则是哺乳动物。白颈鸦、貉和野猪在本研究中是对巢威胁最大的捕食者。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可能会影响鸡形目鸟类的繁殖。因此建议在开展旅游活动时应综合考虑该区域所分布的野生动物及优先保护政策,注意控制旅游活动强度,以免对野生动物造成不良影响,并加强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马建章  程鲲 《生态学报》2008,28(6):2818-2818~2827
目前中国的很多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旅游,但这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研究却十分薄弱,因此十分有必要在介绍欧美、澳洲学者的研究进展基础上,针对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监测和管理策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主要有野生动物观赏、徒步行走、摄影、野外宿营、山地车或雪地车、电动或机动艇游湖、溪涧漂流、环境教育、社区访问等,旅游活动类型、范围、强度、时空分布等是影响对野生动物干扰大小的主要因素.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和生理指标改变、繁殖力降低、种群分布和物种组成的改变等)和间接影响(生境破坏、外来种散布和环境污染等).国外生态旅游对鸟类的影响研究较多,主要集中鸟类的惊飞反应、取食、能量消耗、繁殖等方面;对兽类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生理指标改变、种群数量等方面.我国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收集基础性研究数据和深入探讨一些理论与应用问题,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行为、生理、种群动态、物种多样性、生境质量、游客的时空分布、态度和行为等进行长期监测,而后将其结果应用到野生动物、生境以及游客的管理决策中去.另外,研究中应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商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的六大要素中,"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购"在旅游活动中主要指购买旅游商品。国内旅游商品发展比较缓慢,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也有待提高。本文主要从国内旅游商品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开发对策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演化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曹宇  肖笃宁  欧阳华  陈高 《生态学报》2004,24(9):1894-1902
额济纳天然绿洲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下游 ,近年来 ,随着黑河中、上游地区下泄地表径流量的减少 ,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退化严重。基于研究区近十几年来的景观演化总体特征 ,分别从气候因素、水文因素、人类干扰因素等几个主要的景观变化驱动因子入手 ,探讨其演化机制、揭示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中、上游下泄地表径流量的锐减而导致研究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矿化度升高以及水质恶化是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发生退化的根本原因 ,绿洲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绿洲关键区域的超载和过牧以及蒸发度指数的升高、湿润系数的下降均加剧了研究区景观退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露天矿区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吴健生  乔娜  彭建  黄秀兰  刘建政  潘雅婧 《生态学报》2013,33(12):3816-3824
以露天矿区为研究对象,评价矿区景观生态风险,并采用ESDA方法定量研究矿区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矿区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以高风险区域为核心,由高到低呈环形包围特征.其中,高风险主要分布在矿业生产及城市生活区域,以土地破坏、压占及城市建设为主要风险来源;中等风险主要分布于自然、半自然功能区,以城市生活与农业生产为主要风险来源;低风险区域以林地、荒草地等植被覆盖区域为主,但大面积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导致该区域生态基底较差、环境脆弱,加之露天煤矿作业频繁,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堪忧.同时,不同功能区的风险高低排序(人工区>半自然区>自然区)特征符合常规的区域生态风险等级差异规律.此外,基于ESDA分析矿区景观生态风险,其空间自相关性高达0.7521,风险的空间集聚效应明显;而对比矿区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发现,景观干扰度是高、低风险区域的主要驱动因子;而景观脆弱度则是中等风险区域的驱动因子;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对矿区环境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三峡库区(重庆段)具有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土壤侵蚀是这一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分别分析了土壤可蚀性、降水、地形、植被覆盖因子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并生成单要素敏感性评价图.在此基础上,基于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完成单要素的叠加运算,实现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综合评价.探讨了三峡库区(重庆段)这一特殊生态地理区域土壤侵蚀敏感性的高低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主导因子作用下的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以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极敏感为主,轻度敏感和不敏感比例相对较小.空间分布具有水平地域特征,东北部最为敏感、西部最不敏感.研究区土壤侵蚀现状与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总体上是一致的,表明降雨、地形起伏、土壤可蚀性以及自然植被状况等自然因素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而人类活动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或减弱的主导因素.植被覆盖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因此,转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植被的保育和植被生态系统的重建是防治土壤侵蚀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王盛  李亚文  李庆  胡世雄  王金凤  李文静 《生态学报》2022,42(13):5391-5403
张家口-承德地区是京津冀环境优化的战略要地,开展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的定量评估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空间偏相关统计制图及情景模拟等手段,分析了张承地区近20年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复杂空间关系,定量评估二者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19年张承地区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强度分别以0.97mm/a的速率增加和-0.50t hm-2 a-1的速率减少,空间上二者均呈西低(坝上高原)东高(冀北及燕山山地)的分布格局。冀北及燕山山地落叶阔叶林生态区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能力强,二者空间关系以协同为主;坝上高原草原与农业生态区则权衡关系更占优势。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关系复杂,空间上与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坡度关系密切。情景模拟结果表明,降水(r=0.90,P<0.01)对水源涵养服务的影响远大于潜在蒸散(r=-0.37,P>0.1),且降水变幅越大对水源涵养量的作用越强;而降水变化与土壤保持服务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降水每增加(减少)10%引起土壤保持强度增加(减少)74.7t/hm2。预计2030年张承地区水源涵养能力将明显提升,土壤保持能力变化不大,届时人为干扰(如生态保护、规划控制)将对提升水源涵养服务产生重要影响。为改善张承地区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需同时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制定更合理的政策措施。建议继续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尽可能限制建设用地扩张,提高植被覆盖度,尤其加强保护关键坡度带是今后生态管理工作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流域水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影响流域水文过程的两大驱动因素,径流输沙是流域水文过程的总体反映,变化环境下径流输沙的变化规律与成因分析是水文学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显著改变了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下垫面条件改变与气候变化综合作用,使得流域水沙情势发生剧变。围绕黄土高原流域水沙变化的时空尺度特征与驱动机制,总结了径流输沙和水沙关系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归纳了径流输沙变化的归因分析方法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贡献分割结果,探讨了气候变化、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及流域景观格局对水沙变化的影响机制。未来应加强流域水沙演变的时空尺度特征特别是水沙关系非线性特征的定量研究,阐明极端事件对水沙动态的影响与贡献;开展水沙变化影响机制的多要素综合解析,发展耦合地表覆被动态特征和气候变化的降雨-径流-输沙模型,揭示生态恢复与水沙演变过程互馈机制;开展未来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工程情景下水沙动态的趋势预测,为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与黄河水沙调控提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后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后不同恢复模式下(恢复自然水域、种植芦苇、种植杨树)的典型堤垸(青山垸、官垸和小集成)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相邻堤垸农田生态系统(水田、旱田)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比较,揭示不同退田还湖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化学特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水田、旱田相比,在表层土壤中,以种植杨树为恢复方式的小集成样地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其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以种植芦苇为恢复方式的官垸样地的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有所下降,其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恢复自然水域的青山垸样地中,除磷酸酶活性下降外,其他酶活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4种酶活性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退田还湖后系统恢复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是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海珠区新氵口冖仝镇堤围果林区设点采样,对大气、自然降水、河涌及灌溉水、河涌底泥及果基土壤等生态环境因子,以及果树叶片的污染现状进行监测调查,结合现有广州市环境污染资料,对果林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谷祎璠  丁疆辉  李奥梦 《生态学报》2020,40(20):7175-7186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功能对区域均具有正向支撑作用,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探讨其交互耦合关系,可以客观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基于国内外生产性生态承载力研究成果,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四项生态功能的评价方法,测算和分析保定市2010年和2017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及其与各类生态功能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年和2017年保定市总生态承载量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均有所提升,保定市生态经济性支撑作用不断提高,其中耕地和草地对其贡献最大;空间分布上由北向南递减,市区承载力最低;②各类生态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保定市西北地带,水源涵养功能最强,两年间变化不大;③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不大,空间上以生态功能格局为基础,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导致结果存在偏移;根据耦合结果可将保定市土地和生态功能支撑力的协调程度分为3个层次,低承载低耦合区、高承载高耦合区和低承载高耦合区;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禀赋、区域发展战略等因素对保定市各类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和变化带来了主要影响。研究成果将为综合建设保定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北内陆盐渍化防治与可持续农业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贾恢先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6):1063-1068
中国西北内陆分布着广袤的盐渍土是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盐渍成因多样、盐渍程度强烈、盐分组成复杂、雨水淋盐微弱、表聚作用显著、次生盐渍普遍和单纯用水无法把盐排走等特点,因而相对治理难度比沿海地区更大。作者通过20多年的研究,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办法,通过引种盐地先锋植物、应用生物排盐、增大绿色覆盖、防止盐分表聚、培肥地力等措施,使土地能有效地脱盐。同时坚持对植物抗盐机理和盐地资源植物开发利用的研究,使内陆盐渍生物防治建立在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并根据改善西部生态环境,调整种植结构,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培植“盐地草产业”、“盐地药产业”的模式,使内陆盐渍区的可持续农业能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胡影  冯晓明  巩杰 《生态学报》2022,42(16):6523-65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生态系统服务是链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桥梁,其持续供给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具有生态重要性、脆弱性的地区,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达到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科学问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基于InVEST模型及相关地理图件,分析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其权衡关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各项经济指标的耦合关系及空间差异,辨析区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明显,土壤保持、水质净化、水资源供给和碳储存均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2)县域尺度上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显著正相关,呈现为协同关系;其中水质净化与水资源供给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是0.73),其次是碳储量和水资源供给(相关系数是0.60);而土壤保持与水质净化、水资源供给的相关性较低(相关系数均在0.50以下)。(3)宁夏回族自治区耦合协调度与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负相关,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相关;产业分配模式与耦合协调度显著相关。(4)宁夏回族自治区约50%的县(区)处于勉强协调发展状态,其中73%的县(区)更注重经济发展;约41%的县(区)属于协调发展类,其中2/3的县区环境保护相对超前;中部地区的发展优势较强。研究结果对于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促进宁夏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协调提供科学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