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HV表面S蛋白介导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对易感细胞受体的吸附、侵入阶段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病毒传播过程中细胞与细胞的融合,以及免疫激活、组织嗜性、病毒致病性的变异。S蛋白对受体mCEACAM的识别是MHV感染种属特异性和组织趋向性的最初决定因素,不同MHV毒株S1亚基的长度及核苷酸序列都呈现高度多态性,这些突变导致抗体表位和T细胞表位缺失,为病毒逃避免疫监视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鼠疫耶尔森菌外部蛋白E(YopE)是鼠疫耶尔森菌的6种分泌蛋白之一,主要通过其144位的”精氨酸手指”结构与细胞膜耦联蛋白RhoGTP酶相互作用发挥功能.本文构建YopE及其144位突变体YopE(R144A)的可诱导表达系统,并优化了诱导条件. 用该系统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YopE和YopE(R144A)对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YopE(R144A)促进HeLa细胞凋亡|使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G2/M期细胞比例下降;随着YopE(R144A)表达量增加,p21蛋白的表达量也增加| YopE(R144A)也能抑制细胞ROS的产生.研究结果提示,YopE在细胞内可能存在新的致病靶点.  相似文献   

3.
植物小G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G蛋白(small GTPases)是近年来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热点,包括Ras、Rho、Rab、Arf和Ran等5个亚家族.植物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小G蛋白ROP(Rho-related GTPase from plants)是Rho家族成员,在调控细胞生长发育及植物防御反应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植物细胞中ROP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与GTP结合的激活态,另一种是与GDP结合的非激活态,通过这种激活态与非激活态之间的转变,ROPs作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分子开关"参与调控多种信号转导过程.本文主要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小G蛋白的种类及其调节机制,以及植物小G蛋白ROP在花粉管生长、根毛发育、H2O2的产生、脱落酸(ABA)以及防御应答反应中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NEM(N-ethylmaleimide)为探针研究了G蛋白(鸟嘌呤核苷酸调节蛋白,Gp)对小牛睾丸中FSH受体的亲和性及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证据表明,①在小牛睾丸细胞膜G蛋白上存在两种类型鸟嘌呤核苷酸结合位点(下简称GTP结合位点),高亲和性低容量结合位点及低亲和性高容量结合位点;②高亲和性结合位点(对NEM敏感)调节腺苷酸环化酶活性,而对NEM相对不敏感的低亲和性位点则不直接参与该酶活性的调节;③G蛋白对受体亲和性的调节则不仅要高亲和性位点的参与,而且主要受低亲和性位点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OsRacD是水稻小GTP结合蛋白Rho家族成员,功能之一是作为“分子开关",通过控制花粉管的延伸生长,参与光敏核不育水稻光周期育性转换过程. 为研究该蛋白的作用机制,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分别在其GTPase结构域中引入G15V、T20N点突变,模拟GTP和GDP结合形式的OsRacD. 进一步构建了受控于CaMV35S的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双元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蛋白在活细胞内定位的特点. 结果显示,野生型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膜都有分布,组成型激活的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而失活型蛋白则大都集中到细胞核周围. 蛋白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体系分析显示,OsRacD及其2个突变体具有不同的靶蛋白结合特性. 研究证实,水稻OsRacD蛋白G15V和T20N点突变不仅影响其在活细胞内的定位,而且也影响了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说明处于不同鸟苷酸结合状态的OsRacD具有不同的胞内定位方式,可能通过结合不同的靶蛋白,引发不同的细胞应答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β-TC3(小鼠胰岛β细胞瘤细胞)细胞膜中与胰岛素受体结合的G蛋白.方法:提取β-TC3细胞膜蛋白,通过免疫共沉淀及蛋白质印迹的方法,检测G蛋白α及β亚基的表达.结果:抗胰岛素受体抗体沉淀胰岛素受体结合的G蛋白复合物后,分别用抗胰岛素受体抗体、抗G蛋白α亚基抗体及抗G蛋白β亚基抗体,检测到胰岛素受体、G蛋白α亚基及G蛋白β亚基的表达.结论:在β-TC3细胞膜中,胰岛素受体与G蛋白共存,G蛋白α亚基及β亚基与胰岛素受体可能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天花粉蛋白对体外培养不同种类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进行了天花粉蛋白对离体培养的葡萄胎细胞、早孕蜕膜细胞、人胎儿肾皮质部细胞、HeLa细胞和鼻咽癌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的比较研究。为了探索天花粉蛋白选择损伤细胞是否存在专一结合细胞的可能性,又以不敏感的蜕膜细胞为材料,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技术进行了天花粉蛋白与细胞结合和进入细胞内定位的实验。此外,并以肝癌细胞为材料研究了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胎合体滋胚层细胞和胎盘合体滋胚层细胞一样都是最敏感的细胞,经1微克天花粉蛋白处理即出现形态上损伤,至50微克则大多数细胞呈现不可逆的退化损伤,而其它类型的细胞则表现出有相当大的抗性。过氧化物酶标记追踪天花粉蛋白在细胞内分布的结果表明天花粉蛋白与蜕膜细胞有一定的亲和力,提示天花粉蛋白似乎不存在严格的细胞结合专一性;而天花粉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一般仅限于细胞质,这一现象似乎提示细胞质区可能就是天花粉蛋白直接作用的靶的范围。细胞增殖率的实验结果表明50微克以上的药物剂量对肝癌细胞增殖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剂量增加抑制作用也增加。但是,经过一定的修复期以后,细胞增殖率又可得到完全恢复,反映了对细胞生长抑制的可逆作用。上述实验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天花粉蛋白对滋胚层细胞具有一定细胞损伤专一性的结论。本文并对细胞损伤专一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膜表面跨膜蛋白受体超家族,具有7个跨膜螺旋结构。GPCRs的细胞内信号由G蛋白介导,可将激素、神经递质、药物、趋化因子等多种物理和化学的细胞外刺激穿过细胞膜转导到细胞内不同的效应分子,激活相应的信号级联系统进而影响恶性肿瘤的生长迁移过程。虽然目前药物市场上有很多治疗癌症的小分子药物属于G蛋白受体相关药物,但所作用的靶点集中于少数特定G蛋白偶联受体。因此,新的具有成药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开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市场潜力。本文主要以在癌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溶血磷脂酸(LPA),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内皮素A受体(ETAR)等不同G蛋白偶联受体为分类依据,综述其与相关的信号通路在癌症进程中的作用,并对相应的小分子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配体与位于细胞膜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如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s)结合,促进异源三聚体G蛋白解离,这代表了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的起始,是调控细胞生化反应的关键步骤。激活的β2-ARs磷酸化并与β-抑制蛋白结合,经网格蛋白包被的衣被小泡内吞,由此认为经典的β2-ARs信号局限于细胞膜上。作者构建了两种纳米粒,Nb80能选择性与配体β2-ARs复合体结合并能稳定激活的受体构象,可作为受体激活的生物感受器;Nb37能特异性识别刺激性G蛋白Gαs,是活化Gαs的生物感受器。采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IRF),作者观察到β2-ARs位于静息状态的HEK293细胞膜上,而Nb80-GFP  相似文献   

10.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天花粉蛋白胶体金以受体介导的内吞方式进入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最终进入胞质溶胶附着在核糖体上。经相同处理的肝癌细胞,绿猴肾细胞和正常鼠胚肝细胞,金颗粒既不与这些细胞表面结合,也没有被专一内吞的现象。分别用BSA,转铁蛋白活化的胶体金处理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的比较观察,也证明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对天花粉蛋白的专一亲和性。更有趣的是:天花粉蛋白肝癌单抗胶体金结合物进入绒癌细胞的方式与天花粉蛋白的结果相同;先以旰癌单抗处理也不影响天花粉蛋白肝癌单抗结合物进入绒癌细胞。然而,对于旰癌细胞,天花粉蛋白肝癌单抗胶体金颗粒则专一地结合在细胞的微绒毛表面,这种结合因先以肝癌单抗处理而明显地被竞争抑制。这些实验结果相互印证地提供天花粉蛋白对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高度专一的亲和性,并证明天花粉蛋白对靶细胞的原初损伤部位是核糖体。进一步探讨天花粉蛋白在靶细胞表面结合位点的化学性质以及这种蛋白在靶细胞内的转运机制将是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3.
14.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5.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6.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