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峻蓝[姬]鹅(Ficedula cyanomelana cumatilis)在长白山是一种较常见的夏候鸟。每年4月末迁来,9月中、下旬离开,留居期长达5个月之久。在此期间它们大量捕食各种森林害虫,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因此在植物保护方面是有一定意义的。作者自1962年以来曾对该鸟作过一些零星的观察,1974、1978和1979年又在长白山头道自然保护站对该鸟的繁殖生物学作了三年的定点观察、本文是这几年观察的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2.
1986—1988年的5—8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的迁徙期在5月中旬和8月上旬。种群数量为1.40(只/公里)。其繁殖行为营巢期8—9天,孵卵期12—13天,孵化率93.75%,出巢率91.67%。剖检56个鸟胃,内含全为昆虫。我们于1986—1988年5—8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ia)的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东经111°21′—111°33′,北纬37°45′—37°55′,总面积10443.5公顷)。  相似文献   

3.
中国鸟类新记录——斑[姬]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鸣  梅宇  胡宝文 《动物学研究》2008,29(6):584-608
2008年10—11月在昆仑山考察期间,在野外拍摄到20余张斑[姬]鹟[Ficedula hypoleuca(Pallas,1764)]的生态照片(其一请见本期封面照片),经过专家比对和文献查证,确定为中国鸟类一新记录种。该鸟的发现地点在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普鲁村(36o11'15.6\"N,81o28'56.9\"E),  相似文献   

4.
灰蓝姬鹟的孵卵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陈喜  王众  孙悦华 《四川动物》2003,22(4):238-240,F004
2 0 0 2年在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使用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对灰蓝姬的孵卵节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灰蓝姬雌鸟日平均离巢 31.2 5± 7.5 0次 (n =8天 ) ,平均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为 7± 2min (n =2 6 4 ) ,平均在巢持续时间 2 1± 9min (n =2 5 6 )。雌鸟在巢率与环境温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Spearman相关 ,r =- 0 .30 4 ,P <0 .0 1)。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灰蓝姬雌鸟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与环境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Spearman相关 ,r =0 .2 6 1,P <0 .0 1) ,每次在巢时间和离巢次数均与环境温度无关 (在巢时间 ,r =0 .0 2 6 ,P =0 .6 82 ;离巢次数 ,r =0 .0 14 ,P =0 .879)。认为灰蓝姬雌鸟主要通过调节离巢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孵卵节律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26日,笔者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13′28″N,118°43′9″E)进行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时,于下午1500左右在沟谷杂木林中发现1只体长约13 cm的雀形目鸟类停歇于白桦树上,在距其约30 m的地方,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该鸟眼圈棕黄色,眼先和头侧褐色杂棕黄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颏、喉泛白色形成三角形;脚暗褐色;上体棕褐色,腰部沾棕,尾上覆羽和尾(红)棕色,下体棕白色,胸和两胁棕色.  相似文献   

6.
鸟类的亲鸟有时会暂时放弃孵卵的义务,使正在发育的胚胎连续数小时甚至几天处于较低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在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采用温度数据自动记录仪对一只灰蓝姬鹟(Ficedulatricolor)雌鸟的孵卵节律进行了监测,记录到雌鸟3次长时间的异常离巢,离巢时间分别为4·45h、1·17h和5·32h。雌鸟离巢期间,巢温最低降至7·7℃,并且在2次较长时间的异常离巢时,巢温低于10℃的时间分别达到了3·83h和4·60h。此后,雌鸟恢复了正常孵卵直至雏鸟出壳。  相似文献   

7.
动物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的最重要的联系之一是能量的交换与传递。在生态系统中,鸟类对环境的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特性(Tramer,1969)。雀形目小鸟数量多,分布广,与人类经济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能量营养金字塔中,食谷鸟为第二营养级,食虫鸟为第三营养级,它们活跃在农田、草原和森林等生态系统中,其本身又是高一级捕食者的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于1964—1965年4—10月,在云南临沧、保山、德宏地区进行考察;继后,昆明动物研究所又于1974—1975年4—10月在高黎贡山北段考察,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再次到德宏,临沧地区采集,先后采到鸟类18目,51科及4亚科,367种,并收集鸟胃标本2,216号。其中每种采有三个以上鸟胃的主要食虫鸟计157种(占本地区采集鸟种数的42.8%),鸟胃标本1,365号(占收集鸟胃总数61.6%)。现将157种主要食虫鸟类的食性分析资料整理报道,为保护鸟类,防治农林业及卫生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记述云南高黎贡山[虫脩]目异[虫脩]科和[虫脩]科5个新种,即刺胸阿异[虫脩]Aruanoidea notata,sp.nov.,高山短肛[虫脩]Baculum altissimum,sp.nov.,光亮拟短肛[虫脩]Parabaculum laevigatum,sp.nov.,双角刺[虫脩]Cnipsomorpha biangulatus,sp.nov.,黑缘介[虫脩]Interphasma marginatum,sp.nov.,并且首次记述了污色无翅刺蟾Cnipsomorpha colorantis(Chen et He)的雄性。模式标本分别存放于北京林业大学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白眉[姬]鹅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 是国内习见的食虫鸟类。1963、1964年4—7月间,我们在辽宁省草河口林区,对此鸟的繁殖习性作了观察,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