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七叶树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七叶树花药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雄蕊花药四室,花药壁完全分化时,从外到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表皮细胞1层,发育过程中始终存在;药室内壁在花药成熟时形成带状纤维层加厚;幼小花药壁的中层3~4层细胞,在花药发育成熟时退化消失;绒毡层1层细胞,发育类型为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绒毡层开始退化解体,花药成熟完全消失,仅剩1层绒毡层膜.每一花药中有多列雄性孢原细胞,发生于幼小花药表皮下方;(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多呈正四面体排列;减数分裂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外方被胼胝质壁所包被,小孢子形成后胼胝质壁逐渐消失.成熟花粉二细胞型,外形呈圆三角状,具三孔沟.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黄顶菊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花药具4个花粉囊,花药肇发育为基本型,由4层细胞构成一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属于变形型,其细胞为双核;(2)从孢原细胞出现到二细胞花粉粒形成,同一花药四个花粉囊的发育不同步;(3)孢原细胞为单孢原起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形成的四分体为四而体型排列;(4)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三个萌发孔,花粉外壁具有明显的刺,偶尔观察到巨大花粉;(5)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花药壁中层毗邻绒毡层的一面产生外绒毡层膜,包被绒毡层和小孢子母细胞.  相似文献   

3.
张敏涛  张荻  申晓辉 《西北植物学报》2016,36(11):2213-2219
以晚花铁线莲类的‘东方晨曲’为实验材料,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观察,以探究其胚胎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东方晨曲’成熟花朵的雄蕊120~160枚,花药4室。(2)花药壁从外至内依次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花药壁的发育方式是双子叶型。(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中小孢子排列大部分呈四面体型,少数呈左右对称型。(4)成熟花粉是2-细胞花粉型,具3个萌发沟,扫描电镜下观察成熟花粉粒是圆球形,外壁呈光滑状或波浪状。研究发现,‘东方晨曲’铁线莲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没有发生异常现象,可作为培育高观赏价值铁线莲杂交种的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4.
星星草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法研究了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tiflora(Griseb.)Scribn.et Merr.]大、小孢子发生及其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主要结论是:(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孢子为左右对称型;(2)成熟的花粉为三细胞型,具单萌发孔;(3)花药壁由4层结构组成,最外层为表皮,其内分别为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绒毡层为分泌型,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单子叶型;(4)星星草为单子房,单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5)胚囊发育属于蓼型,成熟胚囊形成时,反足细胞经无丝分裂形成4~6个反足细胞,反足细胞内可能存在多次DNA复制过程。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柠条锦鸡儿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了观察,为柠条锦鸡儿生殖生物学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柠条锦鸡儿雄蕊花药4室,花药壁完全分化时,由外到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表皮细胞1层,发育过程中始终存在;药室内壁在花药成熟时形成带状纤维层加厚;幼小花药壁的中层1~2层细胞,在花药发育成熟时退化消失;绒毡层1层细胞,腺质绒毡层,花药成熟时消失。(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小孢子。(3)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扫描电镜下观察其成熟花粉粒为圆球形,外壁近光滑。(4)花粉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小孢子中出现多核仁现象,核仁数在2~6个范围变化,推测这可能和末期Ⅱ核仁融合的不彻底有关。研究发现,柠条锦鸡儿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发育过程没有发现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6.
蒙古莸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蒙古莸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花药4室,花药壁由4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1层中层和绒毡层,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2)花药壁表皮具多细胞腺体,药室内壁、药隔部分细胞发育后期均发生纤维性加厚.(3)绒毡层细胞有两种来源,外周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近药隔部分来源于药隔细胞.腺质绒毡层,发育后期为二核.(4)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多数为四面体型,偶有左右对称型.(5)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具3个萌发沟.  相似文献   

7.
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压片法对大百合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绒毡层组成,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单子叶型,药室内壁部分细胞发育后期发生纤维状加厚。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多数为左右对称型,偶有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具1个萌发沟。经TTC法检验,成熟花粉生活力为86.3%。从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看,未见异常现象,能形成大量正常的成熟花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干热河谷区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胚胎学特征及其结籽率低的原因,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电镜扫描技术对车桑子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和花粉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车桑子花药具有4个花粉囊。完整的花药壁从外到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2~3层中层细胞和绒毡层;绒毡层类型是腺质绒毡层。花药成熟期,中层、绒毡层均退化消失。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同时型胞质分裂;四分体为四面体型结构。成熟的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近球形,外壁密布颗粒状纹饰,具有3条不构成合沟的萌发沟。雄性生殖发育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可能是干热河谷地区车桑子结籽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矮沙冬青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矮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约具4个花粉囊,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2—3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排列,成熟的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在矮沙冬青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没有发现异常现象,认为矮沙冬青濒危不存在雄性生殖结构与发育过程异常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并描述了兰科单型属竹叶兰属的花粉团发育过程,包括花形态解剖特征、8个花粉团的形成机制、花药壁发育模式、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等特征,为该属复杂的系统亲缘关系提供胚胎学证据。结果表明:(1)成熟花药有两个药室,每个药室有4个一簇金色的花粉团,被白色花药帽;早期花药原基分化出的一对并列侧生药室,每个药室中央的小孢子囊在极面观方向分化出两条十字交叉的纵向不育隔膜组织,将其沿花药室纵轴方向深切为4个不等大的棒状次生孢子囊,最后发育为4个花粉团。(2)花药成熟时,靠花药开裂处的隔膜组织比近药隔膜组织的降解速度快且彻底,因此每个药室内的4个花粉团在花药开裂处粘合成一簇。(3)发育完好的花药壁共有6~7层,由外到内为表皮、3~4层药室内壁、中层和双核绒毡层,符合多层型花药壁的发育模式;花药成熟时,表皮退化,纤维性加厚发生在3~4层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彻底降解。(4)小孢子母细胞通过同时型胞质分裂产生了正四面体型、左右对称、十字交叉型排列的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四分体继续保持在同一胼胝质内完成了雄配子体发育,形成了2-细胞型的四合花粉;四合花粉两两或松散或紧密排列,构成了粉质花粉团。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证实、补充并分析了竹叶兰属的花粉团发育特征,为该属的亲缘关系提供了胚胎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马蹄参(Diplopanax stachyanthus Hand.-Mazz.)濒危机制与雌性生殖发育的关系,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马蹄参大孢子形成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马蹄参雌蕊单心皮,子房下位,1室,1枚胚珠。胚珠横生于短片状胎座上,具单珠被,厚珠心。单孢原细胞自珠心1~2层表皮细胞处分化;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形。成熟胚囊中,2个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3个反足细胞不发达,较早退化;二核胚囊时期出现二核分裂不均且较小核退化消失的异常发育现象。因此,马蹄参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是造成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谢文远  陈锋  陈征海 《广西植物》2021,41(8):1391-1400
该文报道了在浙江葡萄属(Vitis L.)分类研究中的新发现:(1)描述了开化葡萄(V. kaihuaica Z.H. Chen,F. Chen et W. Y. Xie)、秀丽葡萄(V. amoena Z. H. Chen,F. Chen et W. Y. Xie) 2新种和腺枝龙泉葡萄(V. longquanensis var. glandulosa Z. H. Chen,F. Chen et W. Y. Xie) 1新变种;(2)将V. adenoclada Hand.-Mazz.作为毛葡萄(V. heyneana Roem. et Schult.)的变种处理,即腺枝毛葡萄[V. heyneana Roem. et Schult. var. adenoclada (Hand.-Mazz.) Z. H. Chen,F. Chen et W. Y. Xie];(3)报道了蓝果刺葡萄[V. davidii(Roman. Du Caill.) F9ex var. cyanocarpa (Gagnep.) Sarg.]在浙江的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和标本考证,发现《中国植物志》第77卷第2分册和《Flora of China》第20~21卷中均误将黑穗橐吾(Ligularia melanothyrsa Hand.-Mazz.)鉴定为植夫橐吾(L. fangiana Hand.-Mazz.),而真正的植夫橐吾应处理为川鄂橐吾[L. wilsoniana (Hemsl.) Greenm.]的异名。  相似文献   

14.
徐波  陈光富 《广西植物》2020,40(12):1824-1832
高山冰缘带是陆地上海拔最高的植被带,自然条件恶劣,难以到达。滇西北高山冰缘带植物区系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特有性高。该文对滇西北高山冰缘带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通过采集标本、查阅植物志及模式标本等参考资料进行了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发现云南新记录属1个,即囊种草属(Thylacospermum Fenzl); 新记录种5个,即囊种草 [Thylacospermum caespitosum(Camb.)Schischk]、红萼蝇子草 [Silene rubricalyx (Marq.)Bocquet]、狭叶丛菔(Solms-laubachia angustifolia J. P. Yue, Al-Shehbaz & H. Sun)、圆齿鸦跖花 [Oxygraphis endlicheri (Walp.)Bennet & S. Chandra]、密垫火绒草 [Leontopodium haastioides (Hand.-Mazz.)Hand.-Mazz.]。这些新发现一方面丰富了滇西北高山冰缘带的植物区系资料,另一方面说明了高山冰缘带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仍然存在不足。针对青藏高原高山冰缘带特别是植物多样性调查薄弱及空白地区,细致和深入的调查工作亟待开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陈晓玲  赵桦 《西北植物学报》2016,36(11):2207-2212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百合科植物山麦冬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山麦冬花药具有4个花粉囊,花药壁的发育方式为基本型,花药壁完全分化时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及绒毡层组成。(2)绒毡层发育类型为分泌型,到四分体孢子彼此分离形成单细胞花粉阶段,绒毡层细胞开始解体退化,花粉成熟时绒毡层细胞完全消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形排列,成熟花粉为3-细胞花粉,单萌发沟。(3)子房3室,每室2枚胚珠,胚珠倒生型,双珠被,薄珠心,雌性孢原细胞不经过平周分裂而直接发育而成大孢子母细胞。(4)减数分裂后四分体大孢子呈线型或T型排列,合点端大孢子分化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二分体、四分体细胞外方被胼胝质壁所包被,小孢子形成后胼胝质壁逐渐消失。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百合科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也为探讨百合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标本室和野外观察,发现根据云南西北部中甸标本描述的毛茛科竞生翠雀花(Delphinium yangii W.T.Wang)与此前记载分布于该地及四川西南部(康定、小金、汶川)的宝兴翠雀花(D.smithianum Hand.-Mazz.)属于同一分类实体,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  相似文献   

17.
长花柱型滇丁香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细胞学压片法,对异型花柱植物滇丁香的长花柱型植株的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及花粉萌发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长花柱型滇丁香具5枚花药,花药4室。(2)花药壁由1层表皮、1层花药内壁、2层中层和1~3层绒毡层组成;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基本型,绒毡层类型为腺质绒毡层。(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偶有左右对称型;不同药室间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4)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5)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正常,表明长花柱型滇丁香属于发育正常的两性花。(6)授粉4h后,长花柱型滇丁香的花粉在长、短两种花柱柱头上的萌发率分别达(91.8±1.6)%和(93.2±1.1)%,且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t=1.585,df=8,p=0.152),表明长花柱型滇丁香的成熟花粉粒在长、短两种花柱柱头上的萌发均正常。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标本室和野外观察,发现根据四川西南部越西标本描述的毛茛科凉山翠雀花(Delphinium liangshanense W. T. Wang)和根据四川西南部木里标本描述的光轴翠雀花(D. leiostachyum W. T. Wang)只是此前记载分布于四川木里、盐源和云南西北部宁蒗一带的秋翠雀花(D. autumnale Hand.-Mazz.)植株较高的类型,故将二者均处理为秋翠雀花的异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荨麻科(Urticaceae)楼梯草属(ElatostemaJ.R.&G.Forst.)植物贵州新记录2种:疏晶楼梯草(E.hookerianum Wedd.)和显脉楼梯草(E.longistipulum Hand.-Mazz.),以及湖南新记录1种:西畴楼梯草(E.xi-chouense W.T.Wang)。  相似文献   

20.
毛茛科直果银莲花(Anemone orthocarpa Hand.-Mazz.)长期以来仅记录分布于我国贵州西南部兴义县。通过标本检查,我们确认该种在越南北部老街省沙巴市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