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云南红豆杉新采收种子形态观察、透水性测定、种子大小以及所带胚乳多少对离体胚萌发率的影响等试验,探讨云南红豆杉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机理。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种子呈倒卵形和三棱形;胚酒瓶形,白色;胚乳淡黄色,油质。种子千粒重为72.934g;种皮、种仁和种胚分别占种子鲜重的50.56%、40.45%和8.99%;胚与种子的体积比(E∶S)为0.074。胚的体积为0.156—1.012mm~3,种子为51.658—109.649mm~3,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r=0.810)。完整种子的吸水率明显低于破裂种皮、酸蚀40min和酸蚀20min的种子,但差异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而缩小;种子含水量饱和时,完整种子、破皮种子与酸蚀种子的吸水率无显著差异(前者为23.7%,后两者约28.0%)。不同大小种子离体胚的萌发率差异显著(P0.05),特大、大、中、小和特小种子的离体胚的萌发率为80%、77.8%、67.5%、62.0%和44.0%。胚乳抑制离体胚的萌发,不带胚乳离体胚的萌发率为41.3%,显著高于带胚乳的萌发率(P0.05),带部分胚乳的胚为9.7%—13.3%,带全胚乳的胚为0。同时离体胚培养过程中所用种胚的新鲜程度也严重影响胚的萌发率。云南红豆杉种子休眠属于中度生理休眠类型,种子中的抑制物质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和胚乳中抑制物质含量的多少对胚萌发率的影响是以后云南红豆杉休眠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红豆杉成熟胚的离体培养(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豆杉离体成熟胚的萌动和生长以我们所设计的和B5培养基为最好。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活性炭或蔗糖可促进萌动,暗中培养比光下好。幼苗形成后在无活性炭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3.
火焰兰杂交种的胚培养和离体快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火焰兰杂交种(Renanthera CoCCinea×R.imschootiana). 2材料类别种子. 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VW;(2)VW 椰子乳100mL·L-1;(3)KC;(4)KC 椰子乳100mL·L-1;(5)VW 椰子乳100mL·L-1 活性炭2 g·L-1(6)1/2MS 椰子乳100 mL·L-1.叶片离体培养基:(7)VW 2,4-D 1.0 mg·L-1(单位下同) 6-BA 2.5 NAA0.2;(8)VW 2,4-D 2.0 6-BA 5.0 NAA 0.5.原球茎继代增殖:(9)花宝1号1.5 g·L-1 花宝2号1.5g·L-1 椰子乳100 mL·L1 6-BA 1.0 NAA 1.0;(10)VW 椰子乳100mL·L-1 6-BA 1.0 NAA 1.0.生根壮苗培养基:(11)花宝1号3 g·L-1 蛋白胨2 g·L-1 活性炭2 g·L-1 NAA 0.5 6-BA 0.2;(12)花宝1号1 g·L-1 花宝2号1 g·L-1 蛋白胨2 g·L-1 活性炭2g·L-1 NAA 0.5 6-BA 0.2.以上培养基均加1.5%蔗糖、0.6%琼脂,pH 5.2~5.4,培养温度(25±2)℃,光照度1 500~2000 lx,光照时间12 h·d-1. 相似文献
4.
5.
1植物名称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2材料类别成熟种子. 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改良MS(MSm):MS无机盐 核黄素(VB2)1.0mg·L-1(单位下同) 盐酸噻胺(VB1)1.0 烟酸(Vpp)0.5 盐酸吡哆辛(VB6)0.5 肌醇100 酶水解酪蛋白(CH)300 蔗糖30 g.L-1 琼脂6.0 g·L-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MSm4葡萄糖20 g·L-1 2,4-D 2.5 6-BA 0.25;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2)MSm 6-BA 0.1 2,4-D 1.6,(3)MSm 6-BA 0.1 2,4-D 2.0,(4)MSm 6-BA 0.1 2,4-D 2.4,(5)MSm 6-BA 0.1 2,4-D 2.8,(6)MSm 6-BA 0.1 2,4-D 3.2;分化培养基:(7)MSm.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均为黑暗条件,分化培养过程中光照度为2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1,培养温度(26±2)℃. 相似文献
6.
神秘果幼胚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Sch.) Daniell]。2材料类别幼胚。3培养条件幼胚萌发培养基:(1)MS。不定芽诱导培养基:(2)MS BA 6.0 mg·L~(-1)(单位下同) NAA 0.2 50 mL·L~(-1)椰子乳(CM)。增殖培养基:(3) 相似文献
7.
未成熟杏胚离体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mmatureEmbryoCultureofApricotinvitroWANGYuZhu,SHIHons(PomologyandForestInstitute,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AcademyofBeijing,Beijing100093)1植物名称杏(Prunusarmeniaca)极早熟品种“骆驼黄”。2材料类别盛花后41、46和57d的未成熟胚。3培养条件培养基为Tukey、SH、Norstog[KNO3160mg/L(单位下同),Ca(NO3a)2·4H2O290,NaH2PO4·H2O800,Na2SO4200,MgSO4·7H2O730,KCl140,FeC6H5O7(1%)10,H3BO30.5,CuSO4·5H2O0.25,MnSO4·4H2O3,ZnSO4·7H2O0.5,Na2MoO4·2H2O0.… 相似文献
8.
选用5个优良银杏品种的成熟胚,分别接种在B5、WPM、DCR3种基本培养基上进行试管培养.结果表明: 1 不同银杏品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28d后,成苗率、根长、苗高出现差异.方差分析表明,培养基之间对银杏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差异大于品种之间的差异; 2 DCR培养基对5个品种的成苗率、苗高和根长无显著性差异,是最适宜的培养基,WPM是较好的培养基,B5是稍差的培养基. 3 从本批次5个品种的优良度上比较,依次为44号>45号>28号>79号>53号.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华重楼离体胚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基本体系,该文以华重楼离体幼胚为试验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光照、不同浓度梯度组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华重楼离体幼胚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到60 d时,暗培养条件下华重楼离体幼胚的生长率和萌发率分别比光培养条件下高45.25%、19.17%,故暗培养比光培养更有利于华重楼离体幼胚生长发育。当GA3浓度相同时,离体幼胚萌发所需时间随IAA浓度增加而延长。不同浓度的GA3都可促进离体幼胚萌发,促进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5 mg·L-1GA3>1 mg·L-1GA3> 10 mg·L-1GA3。在黑暗条件下,优选得到最适华重楼离体幼胚生长发育配方为1/2 MS+30g·L-1蔗糖+7 g·L-1琼脂+0.5 g·L-1活性炭+5 mg·L-1GA3 相似文献
10.
野牛草成熟胚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texoka]. 2材料类别成熟胚. 3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2,4-D1.5~6.0 mg·L-1(单位下同) 6-BA 0.1 脯氨酸1 000 水解酪蛋白(CH)500 谷氨酰胺500 α-酮戊二酸100 硫代硫酸银(STS)5;(2)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MS 3/2MS(有机) 2,4-D 2.5 6-BA 0.1 CH1 000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00或维生素C(vC)200;(3)再生培养基:不附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基本培养基(MS0).所有培养基中均添加3%蔗糖、0.56%琼脂,pH 5.8.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为暗培养,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过程中光照12 h·d-1,光照度为1 500lx,培养温度为(25±1)℃. 相似文献
11.
云南红豆杉细胞的悬浮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云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中,适宜的培养基为B5,接种量为0.5~0.8g干重细胞/100ml培养基,2,4-D浓度为1.0mg/L;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约30d;培养基中较高浓度的蔗糖(40g/L)可提高紫杉醇含量;添加的椰子汁(CM)、酪蛋白氨基酸(C)和水解乳蛋白(LH)3种有机添加剂均能提高培养细胞中紫杉醇的含量,但只有CM和CA能促进细胞的生长。于B5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H4NO3对培养细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和四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和四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项伟张宏杰阮德春孙汉董(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Contentsoftaxolandother4taxanediterpenoidsinTaxusyu... 相似文献
13.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的一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经过8年多的继代培养,仍保持较稳定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能力.从此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的悬浮培养物中分离到8个紫杉烷类化合物,经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数据分析,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是2,5,10-三乙酰氧基-14-丙酰氧基紫杉二烯(1)、 2,5,10-三乙酰氧基-14-(2′-甲基丙酰氧基)紫杉二烯(2)、 2,5,10,14-四乙酰氧基紫杉二烯(3)、 2,5,10-三乙酰氧基-14-(2′-甲基-3′-羟基丁酰氧基)紫杉二烯及其差向异构体(4和5)、巴卡亭Ⅳ(6)、巴卡亭Ⅲ (7)和紫杉醇(8).化合物3、 5-7为首次从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到.定性分析表明,云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与培养细胞中的相似.另外,此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的紫杉醇含量可高达0.3%,可用来进行大规模培养.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云南红豆杉悬浮细胞生产紫杉醇和紫杉烷类化合物(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ChengetL .K .Fu)的一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经过 8年多的继代培养 ,仍保持较稳定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能力。从此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的悬浮培养物中分离到 8个紫杉烷类化合物 ,经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数据分析 ,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是 2 ,5 ,10_三乙酰氧基_14_丙酰氧基紫杉二烯 (1)、2 ,5 ,10_三乙酰氧基_14_(2′_甲基丙酰氧基 )紫杉二烯 (2 )、2 ,5 ,10 ,14_四乙酰氧基紫杉二烯 (3)、2 ,5 ,10_三乙酰氧基_14_(2′_甲基_3′_羟基丁酰氧基 )紫杉二烯及其差向异构体 (4和 5 )、巴卡亭Ⅳ (6 )、巴卡亭Ⅲ (7)和紫杉醇 (8)。化合物 3、5 - 7为首次从云南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到。定性分析表明 ,云南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与培养细胞中的相似。另外 ,此株紫杉醇高产细胞系的紫杉醇含量可高达 0 .3% ,可用来进行大规模培养 相似文献
15.
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组织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为White〉MS〉B5,其中最高达80%,叶片和种子之间差异不大,但不同时期的叶片差异较大,以嫩叶诱导为佳,激素配比以2,4-D2.0-3.0mg/L,BAP0.5-1.0mg/L为宜,在继代培养阶段,B5比White和MS更适合细胞的快速生长、繁殖,并且有利于克服组织的褐化,适合于细胞生长的激素配比也以2,4-D2.0-3.0mg/L,BAP0.5-1.0mg/Lo 相似文献
16.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内生真菌中产紫杉醇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报道了从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树皮和枝条中分离得到的52株内生真菌中,有19株菌的发酵产物经TLC分析和HPLC检测验证后产紫杉醇或紫杉烷类物质。其中紫杉醇含量在1‰以上的菌株有8株。TAX-47(茎点霉属)和TAX-49(组丝核菌属)的紫杉醇得率分别为47.302μg/L和31.06μg/L,TAX-25(茎叶核菌属)巴可亭Ⅲ得率为744.2μg/L,这些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红豆杉和短叶红豆极的胚胎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志良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10(1):62-63
红豆杉属 (TaxusL .)植物的种子休眠期较长 ,在自然条件下要 1~ 2年才能萌发。本实验对中国红豆杉〔Taxuschinensis (Pilger)Rehd .〕和短叶红豆杉 (T .brevifoliaNutt.)的离体胚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适宜的条件下两种胚的萌发与成苗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利用胚的体外培养技术可以使其在几个月内发芽、成苗 ,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一条快捷途径。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中国红豆杉和短叶红豆杉种子分别采自中国湖北利川和加拿大。所用培养基为McCown ,每升添加 1g水解酪蛋白、1g酵… 相似文献
18.
紫杉醇(Taxol)最初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树皮中分离出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1].对卵巢癌,转移性乳腺癌和恶性黑色寮瘤等患者疗效显著[2],全世界红豆杉属植物有近11种,都含紫杉醇成分.但含量很低,加之现存数量很少,生长极为缓慢.造成了紫杉醇原料供应的危机[3]。紫杉醇化学合成已经成功[4-6],但繁杂的反应过程及前体化合物来源的限制使得它们无法实现商业化生产。最近从短叶红豆杉中分离出一种生产紫杉醇的内寄生真菌Tgromyer andreanae[7].由于紫杉醇含量仅为24~50ng/L.没有实用价值。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可能是解决天然抗肿瘤药物长期供应的有效方法之一[8]。自1991年Christen等人申请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物生产紫杉醇专利以来[9].有关红豆杉细胞培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10-12]。但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仅见愈伤组织诱导的报道[13]。本文报道云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细胞培养的初步结果,并分析了细胞培养物中紫杉醇含量。 相似文献
19.
20.
自1993年以来,紫杉醇(Taxol)已成为临床上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药物。由于其药源植物—红豆杉属植物(TaxusL.)生长非常缓慢,体内紫杉醇含量很低,且资源有限,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紫杉醇药源短缺的方法。用红豆杉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方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虽然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较多[1],但该研究仍处在试验阶段,还未见用此方法商业化生产紫杉醇的报道。其重要原因是目前红豆杉属植物离体细胞的紫杉醇产量还比较低,而且不稳。人们仍在继续寻找提高紫杉醇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