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神经示踪物BDA(biotinylateddextranamine)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环鸽(streptopeliarisoria)丘脑听区和下丘脑内分泌脑区间的神经通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丘脑卵形核壳(Ovshel)及周围区域存在丰富脑啡肽免疫反应神经元。丘脑卵形核尾侧(Ovp)有传出纤维直接投射至Ov壳和下丘脑腹内侧核(VMN)。卵形核壳周围和下丘脑内分泌脑区间的传出神经通路显示了丰富的脑啡肽阳性免疫反应细胞和终末标记,在下丘脑腹内侧核中亦存在大量脑腓肽终末标记。结果提示Ov周围的部分脑啡肽神经元发出的传出纤维可能参与了鸽丘脑听区向内分泌下丘脑区投射的神经通路。  相似文献   

2.
鸽丘脑听觉中继核团传出神经投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明雪 《动物学报》1998,44(1):35-40
应用神经示踪物生物素标记的葡聚糖对环鸽丘脑听觉中继核团的传出神经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丘脑卵圆核的传出纤维投射至端脑新纹状体内侧的L2听区;(2)卵圆核壳的传出纤维投射至L1、L3和部分L2听区,在L区周围亦存在许多标记终末;(3)尾侧卵圆核壳的传出投射参与了卵圆核壳的形成并发出二束纤维分别投射至下丘脑腹内侧核和端脑新纹状体L区外侧的旁听区。本实验结果首次揭示在鸟类丘脑听中继核团、端脑新  相似文献   

3.
左明雪 《动物学报》1997,43(2):146-150
应用神经示踪物PHAL和BDA对环鸽丘脑听区的传入神经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脑外侧核背部和丘间核交界内缘区的神经元发出纤维投射至丘脑卵形核周围形成卵形壳;尾部Ov壳和Ov交界面区域接受前峡核浅区的投射;尾部Ov壳不但接受ICM神经元的传出投射,而且有神经发出的传出纤维参与了Ov壳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左明雪 《动物学报》1996,42(2):129-134
本实验应用顺行神经示踪物PHAL对鸣禽欧椋鸟(Sturnus vulgaris)带状核(Tn)的传出投射作了定位研究。Tn核的传出投射经背腹两条路线:(1)从Tn核背部进入端脑的PHAL标记纤维,分别终止在新纹状体内侧,隔内侧核(SM),侧室腔外侧带和额上层腹侧带;(2)另一组标记纤维从Tn核腹侧直接向丘脑投射,在下丘脑腹内侧核(VMN)和外侧核(LHy)分别获得大量PHAL免疫反应纤维的终末标记。结果提示:Tn核可能为鸟类旁听觉神经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脑啡肽(ENK)在极危物种朱(Nipponia nippon)脑内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ENK阳性细胞、纤维和终末分布如下:发声核团有原纹状体中间区腹部、丘脑背内侧核外侧部、中脑丘间核、中脑背内侧核、延髓舌下神经核。听觉中枢有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脑桥外侧丘系腹核、上橄榄核、耳蜗核等。内分泌核团有视前区前核、旧纹状体增加部、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等。结果表明,朱脑内ENK可能对发声、听觉和下丘脑内分泌的生理活动有一定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刺激大鼠尾壳核对脑内脑啡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刺激某一脑区时,远隔脑区脑啡肽含量是否改变;如有改变,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的变化是否一致。本工作在乌拉坦麻醉大鼠上,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了电刺激尾壳核对六个脑区(下丘脑、纹状体、丘脑、海马、皮层及脑干)两种脑啡肽含量的影响。放射免疫测定的结果表明:(1)动物经乌拉坦麻校舍醉及手术操作后,除纹状体外,其它五个脑区亮-脑啡肽含量均明显降低,甲-脑啡肽含量只有下丘脑和丘脑明显降低,其它脑区无显著变化。(2)在乌拉坦麻醉及手术的基础上,再刺激尾壳核,除丘脑无显著变化外,其它五个脑区甲-脑啡肽含量均明显降低,亮-脑啡肽含量均明显升高,甲-脑啡肽/亮-脑啡肽比值减少(其中纹状体的比值改变无统计学显著性)。以上结果表明,刺激大鼠尾壳核可明显影响远隔脑区脑啡肽含量。关于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反向变化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1930年Beattie用神经纤维溃变法首次揭示下丘脑到脊髓的直接纤维投射(HSP)。1975年以来Kuypers等许多作者利用HRP、放射自显影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在各种不同的动物证实了上述重要结论。另有不少学者用电刺激结合脑区切割或HRP法探索下丘脑—脊髓通路的功能意义,但尚未获得有关HSP的生理学证据。HSP通路可能使下丘脑对脊髓自主中枢的管理更加迅捷有效,并影响痛觉传入,而室旁核(PVH)则可能是下丘脑实现神经内分泌整合功能的重要脑区。  相似文献   

8.
1930年 Beattie 用神经纤维溃变法首次揭示下丘脑到脊髓的直接纤维投射(HSP). 1975年以来 Kuypers 等许多作者利用 HRP、放射自显影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在各种不同的动物证实了上述重要结论.另有不少学者用电刺激结合脑区切割或 HRP 法探索下丘脑—脊髓通路的功能意义,但尚未获得有关 HSP 的生理学证据. HSP 通路可能使下丘脑对脊髓自主中枢的管理更加迅捷有效,并影响痛觉传入,而室旁核(PVH)则可能是下丘脑实现神经内分泌整合功能的重要脑区.  相似文献   

9.
用生物素示踪法和P物质(SP)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表明:黄喉wu的高级发声中枢(HVc)接受端脑听区(L)、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新纹状体巨细胞核(MAN)、丘脑葡萄形核、桥脑蓝斑核的传入,并有神经纤维投射到古纹状体栎核(RA)和嗅叶X区(X);HVc壳投射到RA壳并接受L的传入。听觉控制与学习通路与发声中枢之间有许多神经联系,提示黄喉wu发声学习依赖于听觉反馈。在HVc、RA和MAN有SP阳性细胞体,在X、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有SP阳性纤维和终末。SP广泛分布于发声-听觉中枢,可能参与了它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用生物素示踪法和P物质 (SP)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表明 :黄喉的高级发声中枢 (HVc)接受端脑听区 (L)、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新纹状体巨细胞核 (MAN)、丘脑葡萄形核、桥脑蓝斑核的传入 ,并有神经纤维投射到古纹状体栎核 (RA)和嗅叶X区 (X) ;HVc壳投射到RA壳并接受L的传入。听觉控制与学习通路与发声中枢之间有许多神经联系 ,提示黄喉发声学习依赖于听觉反馈。在HVc、RA和MAN有SP阳性细胞体 ,在X、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有SP阳性纤维和终末。SP广泛分布于发声 -听觉中枢 ,可能参与了它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