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盐胁迫吸胀后的大麦种子转入正常条件下萌发,其发芽势严重降低,发芽率则和对照差异不大。电镜观察表明,萌发3天的大麦根尖分生区细胞膜系统已修复完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丰富,变形质体和变形线粒体大量出现,表明短时盐胁迫对种萌发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而且一旦抑制作用被解除,植物细胞内的大生代谢活动会更加活跃,这一现象称为“抑制效应的补偿作用”。由于盐胁迫吸胀后代谢加强总伴随着变形质体和变形线粒体的大量出现。因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大麦叶片类囊体膜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盐胁迫下大麦叶片类囊体膜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磷脂/膜蛋白和膜脂结合半乳糖/膜蛋白比值下降,膜脂中亚麻酸摩尔百分数上长,不饱和指数上升,类囊体膜H^+-ATPase活性先升后降,希尔反应一直呈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3.
在NaCl胁迫初期,离体小麦叶片内O2含量较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自由基产生速率逐渐增加,第4天达最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随着NaCl胁迫强度增加,叶片内O2浓度升高,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膜透性增加、SOD活性下降。外源自由基处理的叶片中自由基含量增加,O2产生高峰提前,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NaCl胁迫初期,离体小麦叶片内O2^-含量较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自由基产生速率逐渐增加,第4天达最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随着NaCl办迫强度增加,叶片内O2^-浓度升高,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膜透性增加、SOD活性下降,外源自由基处理的叶片中自由基量增加,O2^-产生高峰提前,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研究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对玉米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了超微结构的变化与保护酶活性及膜酯过氧化伤害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在水分胁迫初期,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较小,此时,叶片的SOD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升高,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增加缓慢,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破坏加重,且不同细胞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相差很大,叶片CAT性下降,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急增;复水后,叶片超微结构,SO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抗旱性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0.5MPa)对参试的6个小麦品种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几乎没有影响。中度(-1.0MPa)和严重(-1.5MPa)水分胁迫下的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且这种变化与品种抗旱性相一致。抗旱性愈弱的品种,对水分胁迫反应愈敏感。但表现在叶肉细胞结构上的变化过程基本一致。胁迫导致叶肉细胞质壁分离,液泡膜破裂。叶绿体变成球形挤入细胞中央,类囊体肿胀。线粒体基质变稀,脊减少。最终叶绿体、线粒体解体。其它细胞器消失,细胞中出现大量的小泡。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下外加钙可增强大麦根系质膜液泡膜H^+-ATPase、液泡膜质子泵和Na^+/H^+逆向运输活性,促进根系对K^+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降低叶片的Na^+/K^+比。  相似文献   

8.
选用耐旱性不同的3个大麦(Hordeum sativum)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干旱胁迫对其叶肉细胞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大麦品种在非胁迫条件下其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遭受干旱胁迫后,不耐旱大麦品种Moroc9-75叶片细胞核中染色质的凝聚程度高,叶绿体变形,外被膜出现较大程度的波浪状和膨胀,同时基粒出现弯曲、膨胀、排列混乱的现象;线粒体外形及膜受到破坏、内部嵴部分消失等。耐旱大麦品种HS41-1叶片细胞中染色质虽出现凝聚,但凝聚程度低;其叶绿体及线粒体与非胁迫条件下基本相似,多数未见明显损伤。耐旱中等的大麦品种Martin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则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干旱胁迫下叶绿体外形、基粒和基质类囊体膜结构的完整性与基粒的排列次序、染色质的凝聚度和线粒体膜及嵴的完整性与大麦的耐旱性相关,这些特性可作为评价大麦耐旱性强弱的形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9.
选用耐旱性不同的3个大麦(Hordeum sativum)品种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干旱胁迫对其叶肉细胞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3个大麦品种在非胁迫条件下其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遭受干旱胁迫后, 不耐旱大麦品种Moroc9-75叶片细胞核中染色质的凝聚程度高, 叶绿体变形, 外被膜出现较大程度的波浪状和膨胀, 同时基粒出现弯曲、膨胀、排列混乱的现象; 线粒体外形及膜受到破坏、内部嵴部分消失等。耐旱大麦品种HS41-1叶片细胞中染色质虽出现凝聚, 但凝聚程度低; 其叶绿体及线粒体与非胁迫条件下基本相似, 多数未见明显损伤。耐旱中等的大麦品种Martin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则介于二者之间。因此, 干旱胁迫下叶绿体外形、基粒和基质类囊体膜结构的完整性与基粒的排列次序、染色质的凝聚度和线粒体膜及嵴的完整性与大麦的耐旱性相关, 这些特性可作为评价大麦耐旱性强弱的形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10.
IAA对盐胁迫下大豆幼苗膜伤害及抗盐力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IAA(吲哚乙酸)对盐胁迫下豆幼苗膜伤害及抗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IAA处理可促进盐胁迫下大豆幼苗的生长,使其干物质产量增加,叶面积增大,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增强了保护酶系统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及膜相对透性(相对导一),增强了幼苗对盐渍环境的抵抗能力,缓解了盐害。  相似文献   

11.
    
The correlation among lipid preoxidation, destruction of membrane system and ultrastruc- tural changes of mesophyll cells during salt stress was studied with the NaCl-resistant barley (Jian No. 4) and NaCl-sensitive wheat (Ning Mai No. 4) seedlings. During initial period of salt stress, mesophyll cells was able to maintain higher SOD activity, less lipid preoxidation and approximately integral membrane system;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nsity of salt stress, SOD activity lowered, MDA content increased obviously, electrolytes and UV-absorbed substances in cells leaked, cell organelles were destroyed severely, and even whole cell structure was ruined. The barley was able to maintain more intact cell structure and less damage of membrane system than the wheat did.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anges of ultrastructure of mesophyll cells were consistent with disorder and damage of their membrane systems, and the damage of membrane system might be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e of membrane lipid preoxidation.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浓度为25mmol/L、50mmol/L、100mmol/L和200mmol/L的NaCl、Na2SO4和Na2CO3的营养液培养小麦4d,较之不含盐的营养液,其自由基含量上升,产生速率增加,叶片质膜透性增加。不同盐的影响也不同,在低浓度时,NaCl的影响大于Na2SO4,高浓度时,NaCl影响小于Na2SO4,Na2CO3的影响最为显著。实验结果也表现出小麦叶片自由基含量和质膜透性呈现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认为,盐胁迫促使自由基含量增加,自由基通过过氧化作用影响质膜透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下不同的钙盐对小麦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Ca(NO3)2和CaCl2可以提高生长在盐渍条件下小麦幼苗的耐盐能力,增加幼苗的干、鲜重。其原因是由于两种钙盐均能防止膜脂过氧化,降低质膜透性,减少细胞内营养物质外渗,阻止Na+进入细胞。实验结果证明,在降低小麦幼苗盐害方面,Ca(NO3)2好于CaCl2。讨论了两个钙盐在降低盐害机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中叶绿素降解的活性氧损伤作用   总被引:101,自引:0,他引:101  
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在渗透胁迫下,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Chl降解加剧,活性氧O-·2 、H2O2 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蛋白复合体(Chl-Pro)结合度松弛. Chl含量的降低和O-·2 、H2O2 及MDA 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AsA、GSH及CAR含量的下降呈良好的正相关性.AsA、α-生育酚(VitE)及甘露醇预处理可使胁迫诱导的MDA 增多及Chl降解延缓,而Fe2+ 、H2O2 及Fenton 反应则刺激MDA 增加. Fenton 反应可加速Chl降解. 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Chl的降解可能主要是由O-·2 和H2O2 的代谢产物·OH氧化损伤之故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不同抗盐性小麦叶片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不同抗盐性小麦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叶片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指出150mmol/LNaCl使小麦幼苗生长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时使光系统Ⅱ的潜在光化学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率降低,使光反应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CO2/盐冲击对小麦幼苗呼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不同抗盐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为材料 ,研究了 CO2 /盐冲击对幼苗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光呼吸和三羧酸循环 (TCAC)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Na Cl抑制小麦生长 ,而 CO2 促进生长 ,这种效应盐处理植株比非盐处理植株明显 ;Na Cl降低叶绿素含量 ,CO2 可使其轻微提高 ;盐对普通小麦TCAC中的异柠檬酸脱氢酶 (IDH)、琥珀酸脱氢酶 (SDH)、苹果酸脱氢酶 (MDH)和光呼吸中的乙醇酸氧化酶 (GO)、羟基丙酮酸还原酶 (HPR)有刺激作用 ,CO2 则抑制它们的活性。抗盐小麦对 CO2 /盐冲击的反应与普通小麦有差别。结果可以说明 ,CO2 能够减轻 Na Cl对植物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盐、冷和热激三种不同胁迫预处理提高水稻(Oryza sativa L.)抗寒性过程中膜保护系统的变化,探讨植物交叉适应机理。结果表明,水稻幼苗经不同胁迫预处理均可提高幼苗的抗寒性。与未预处理苗相比,不同胁迫(冷、热、盐)预处理之间在处理后、低温伤害后及恢复2d后的3个不同时期膜酶促和非酶促保护系统及同工酶酶谱变化各有异同,既有部分共性,也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初次报告了烟草愈伤组织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交替途径与细胞色素途径的动态变化,同时检测了内源乙烯产生速率和活性氧(O2、H2O2和·OH)的含量及其相关酶(SOD和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交替途径实际运行量(ρValt)先逐渐上升,于0.75%盐浓度左右时达到极大值,但交替途径容量(Valt)与ρValt并不同步,且细胞色素途径活性(ρ’Vcyt)与ρValt变化趋势相反。与此同时,愈伤组织体内H2O2和O2迅速积累,分别在0.5%和0.75%左右达到极大值,·OH则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内源乙烯产生速率先急剧上升,在0.5%盐浓度左右时达到极大值后下降。将上述变化与各呼吸参数变化相比较发现,H2O2含量和乙烯产生速率与Valt变化曲线同步,而O2与ρValt变化曲线一致,但·OH含量与Valt变化曲线呈负相关。据此我们推测抗氰交替途径的发生、运行可能与活性氧的积累以及乙烯的产生密切相关,并讨论了交替途径运行的一些可能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探讨当前国际上提出的一种植物抗旱机制的新理论——即生物自由基与植物保护酶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在水分逆境情况下,植物细胞内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的平衡遭到破坏,过剩的自由基会伤害细胞膜系统。过氢化物歧化酶是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因此它的活性的高低应与植物的抗旱能力密切相关。以小麦幼苗为材料,采用光化学方法测定了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同时测定幼苗的脱水耐受力,发现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苗中,二者均存在有正相关性。此外,还测定了幼苗脱水前后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发现酶活性在脱水处理时升高。我们推测小麦幼苗经受干旱的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包含生物自由基的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叶杨柱头细胞ATP酶的超微结构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