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伯欣 《昆虫学报》1984,(4):476-477
甘薯潜叶虫Bedellia somnulentella(zeller)俗名甘薯飞丝虫,成虫名甘薯潜蛾或旋花潜蛾,属鳞翅目,潜蛾科。各期形态见图1。 本虫发生于我国南方各地,但体小在薯田里一般发生不多,所以受注意较少。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曾见许多温室在冬季和早春有此虫猖獗为害,妨碍杂交育种的顺利进行;1966年后在福建和浙江两省的不少地区,不只限  相似文献   

2.
<正> 松毛虫,古称“松蚕”,“野蚕”,史书中称松叶叫“松毛”,故名思义,吃“松毛”的虫,称为“松毛虫”是恰当的,而至清乾隆元年(1741年),始有“松毛虫”的名字出现。松毛虫被认为是林业上的第一大害虫,是有依据的,其历史悠久,发生面广,为害性大,迁移扩散快,远超出其它森林害虫。 近年来,我们查考了南方几省部分县志和有关文献资料,古人已把其发生和为害情况载入了史册,并把  相似文献   

3.
邱式邦 《昆虫学报》1955,(2):181-190
1936—37年在南京地区观察松毛虫寄生天敌所得的初步结果可简述如下: (一)南京地区业经发现的松毛虫天敌有卵寄生蜂3种:赤眼卵蜂、松毛虫长腹卵蜂、平腹小蜂;幼虫寄生蜂4种:松毛虫瘦姬蜂、松与虫红头小茧蜂、花胸姬蜂、黑基瘤姬蜂;幼虫寄生蝇3种:家蚕寄生蝇、大寄生蝇、小寄生蝇;蛹寄生蜂4种;日本黑点姬蜂、黑瘤姬蜂、大腿蜂、费氏大腿蜂;另重寄生8种。 (二)卵寄生蜂在防治松毛虫上起了适当大的作用,有时减低寄主虫口达61.24%。3种寄生蜂中以松与虫长腹卵蜂及平腹小峰为较重要。 (三)松毛虫初龄幼虫寄生率最高时可达26%。寄生率的高低及各种天敌的比较重要性与采集寄主材料的时期有密切的关系,往往数日之差,寄生率可截然不同。 (四)松与虫的后龄幼虫遭3种寄生蝇的寄生。寄生率最高可达42%。 (五)松毛虫茧期的寄生率可达38.4%,天敌中以大寄生蝇及日本黑点姬蜂为 最主要。 (六)无论在卵期、幼虫期或蛹期,第2化松毛虫的寄生率均比第1化的为高。此点似说明越冬问题是松毛虫天敌繁殖中的一个关系问题。 (七)几种比较重要的寄生天敌的发生时期和生活习性,本文中根据观察所及,加以记载。 (八)本文中将几个影响松毛虫寄生天敌虫口的因子提出讨论,这些因子包括;重寄生的严重、天敌发生时期与寄主生活史的不相  相似文献   

4.
大叶黄杨巢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成炬  黄信飞 《昆虫知识》1993,30(4):231-233
本文研究了大叶黄杨巢蛾的各个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并与实际发生情况作了初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2.53±0.66℃,有效积温为1024.95±23.50日度。大叶黄杨巢蛾在温州地区全年发生的理论代数为5~6代,与实际发生5~6代一致。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于1963年9月间,从自然死亡的松毛虫中分离出一类似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的细菌株。当时在广东台山冲娄地区的松林中,松毛虫大量死亡。 分离方法 所用的标本是由当地林业部门寄来。虫尸并  相似文献   

6.
<正> 油松巢蛾Ocnerostoma piniariellum Zeller属鳞翅目、巢蛾科(Yponomeutidae),分布在我省泰山海拔800米以上油松分布区。己知国内山西省及国外欧洲有分布。寄主植物除油松外,还可以为害松属、冷杉属、刺柏属等种类。 1964年曾发现该虫于泰山岱顶的九龙港、后石坞一带,海拔1,400米以上被害面积200—30O亩,被害率达20%左右。以后,由岱顶逐渐向四周扩大蔓延,危害面积约5,000亩左右。远处望去,被害针叶半截枯黄,近处观察,可见  相似文献   

7.
海南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属半翅目蝽科,又称厉蝽,是许多农林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有关它的饲养方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利用,国内外均未见有报导。为此,我们于1980—1981年,对它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此虫在国内分布于云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国外分布于越南。捕食虫种有丽缘刺蛾(Latoia tepida(Cramer))扁刺蛾纵带球须刺蛾(Scopelodes contracta Walker),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 Butler),榕树斑蛾(Phauds flammans(Walker)),细皮夜蛾(Selepa celtis Moore),珊毒蛾(Lymantria viola Swinhoe),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 (Rohwer))。  相似文献   

8.
2007年广西早稻田褐飞虱发生动态及虫源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全国连续大暴发,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广西是境外虫源迁入我国的第一站,分析其早稻田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褐飞虱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与雌虫卵巢系统解剖的方法研究了2007年南宁地区早稻田的褐飞虱发生动态和世代种群特征,分析全区灯诱数据确定迁入高峰期,并运用美国NOAA网站的HYSPLIT平台对2007年广西褐飞虱早期的6段迁入高峰期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虫源地分析。结果表明:(1)2007年广西南宁地区褐飞虱在晚熟品种田的发生虫量明显高于早熟品种田,发生、危害期明显延长,为我国北方其他稻区的褐飞虱的迁入积累了充足的虫源基数。(2)确定了南宁地区的早稻田褐飞虱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第2代属于大部迁入型;第3代前期属于本地繁殖,部分迁入型,后期属部分迁出型;第4代属于大部分迁出型。(3)4月下旬-5月上旬,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中部的地区(18°-20°N);5月中下旬,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较北的地区(20°-22°N),部分来自我国海南省和雷州半岛;而6月上旬桂北地区大规模迁入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东北部、广西西南部;低空急流为广西褐飞虱大规模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而当时的降雨是迫使褐飞虱集中降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寄生发生前寄生蜂的寄生行为及寄生发生后寄生蜂的生长发育情况能够反映出寄主对寄生蜂的适合性,而寄生蜂对寄主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是寄生蜂完成发育的生理基础。为了从寄生蜂利用寄主营养能力的角度探讨寄主对不同种赤眼蜂适合性变化的原因,本文观察了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卵为寄主时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Viggiani、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 Matsumura和玉米螟赤眼蜂T. ostriniae Pang et Chen的寄生行为及发育和存活情况,测定了被寄生米蛾卵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结果发现,玉米螟赤眼蜂的产卵时间为84.9 s,显著长于拟澳洲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的产卵时间。拟澳洲赤眼蜂检测寄主所需时间为30.8 s,显著长于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所需时间,但从每寄主卵中羽化出的拟澳洲赤眼蜂数量显著高于松毛虫赤眼蜂及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的结果。3种赤眼蜂卵+幼虫的发育历期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卵成虫的发育历期间存在显著差异。玉米螟赤眼蜂幼虫期和预蛹期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拟澳洲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相应虫期的死亡率。这些结果表明:米蛾卵对松毛虫赤眼蜂及拟澳洲赤眼蜂的适合性高于对玉米螟赤眼蜂的适合性。未被寄生的米蛾卵内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在24~96 h时间段内从开始的2.194 mg/mL逐渐下降到1.565 mg/mL,而被寄生的米蛾卵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被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寄生的米蛾卵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在48 h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239 mg/mL和3.222 mg/mL,被玉米螟赤眼蜂寄生的米蛾在72 h达到最高值,为4 .323 mg/mL,显示同玉米螟赤眼蜂相比,松毛虫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能够更快地分解利用寄主营养。这些结果提示,3种赤眼蜂利用米蛾卵内营养物质能力的不同导致了米蛾卵对3种蜂适合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赭色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是马尾松、黄山松和海岸松的大害虫。近年来我场对此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还利用虫卵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进行了繁殖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林食叶类群昆虫多样性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凭祥地区主要的马尾松食叶害虫有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松茸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llenette、松艺夜蛾Hyssia adusta Draudt、松尺蠖Ectropis bistortata Goze、松叶蜂(Diprinid):对马尾松林食叶类群昆虫多样性、组成结构和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无灾区各种食叶害虫的多样性较高,比例比较均匀,而常灾区多样性较低.以马尾松毛虫和松毒蛾为主,其它食叶害虫的比例都很小,偶灾区介于二者之间。非暴发期的多样性高可降低害虫的变动幅度。松毒蛾与松毛虫具有协同危害的特性,而其它几种马尾松食叶害虫对松毛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水平相互关系可能降低或增加松毛虫暴发的机会。增加食叶类群的多样性,不但可以通过竞争抑制松毛虫,还有利于增加天敌和整个群落的多样性,是松毛虫持续控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松毛虫的种间杂交及杂种生物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根据1962—1963年间在北京实验证明: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lt.、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马尾松毛虫D.punctatus Walk.三种皆可互相杂交,并且比较容易进行。 2.马尾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或赤松毛虫杂交后,其产卵率、孵化率皆达90%以上,杂种第一代亦可正常生长和发育。 3.赤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杂交,对成虫的生活期及逐日产卵情况无明显影响。交配历时能达8小时以上,产卵率及孵化率皆达80%以上。 4.赤松毛虫与油松毛虫的杂种第一代幼虫(F1)明显地表现出杂种优势现象。7月24日—8月8日前孵化的幼虫,在当年完成一代虫的比率比亲虫为高。而F1的发育期则较亲虫为短。8月14日孵化的杂种第一代幼虫,在进入越冬时的平均体重比亲虫为高。 5.赤松毛虫与油松毛虫的杂种第一代可产生雌性和雄性成虫,并有一定的生殖能力。其成虫和油松毛虫回交,亦比较容易,孵化率可达90%以上,后代亦能正常生长发育。 6.如用分布较远两个地区的赤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杂交(山东牟平的赤松毛虫和河北迁西的油松毛虫)其孵化率仅57%。再用杂种第一代成虫相互杂交(F2)孵化率仅51%。用杂种F1和赤松毛虫回交所产的卵不孵化。这些情况由于实验虫数较少尚不能做最后决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对杂交不育防治松毛虫的可能性,仍有研究余地。 7.由于赤松毛虫和油松毛虫室内杂交比较容易,且有杂种优势现象,因此在自然界分布连接的地区存在着种间杂交的可能性,就容易得到理解。在研究害虫种群数量消长关系时,除一般的气候性、生物性和营养性等因子外,杂种优势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刘友樵 《昆虫学报》1963,(3):345-353
我国的松毛虫种类已知的有13种, 是世界上已记载的松毛虫种类最多的国家。 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年来在国内所收集的松毛虫种类和分布的资料, 结合已知主要松树种类的天然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显示出松毛虫不同种类的地理分布与其寄主植物的天然分布有着密切的相关。例如西伯利亚松毛虫的分布只限制在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黄花松的天然分布范围里, 油松毛虫在油松分布区, 赤松毛虫在赤松分布区, 云南极毛虫在云南极分布区以及马尾松毛虫在马尾松分布区等。 由于这些松树种类彼此间的天然分布界限十分明显而基本上少有重迭, 因此试将我国东部地区松毛虫不同种类的地理分布按照其寄主植物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五个松毛虫区: 一、东北部分 北界大兴安岭, 南至安东—沈阳线(相当于全国一月份平均-12℃等温线), 是西伯利亚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兴安落叶松和黄花松天然分布所在地。故名1)西伯利亚松毛虫区。 二、华北部分 北界西伯利亚松毛虫区, 南至淮河流域(相当于全国一月份平均0℃等温线), 是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油松和赤松的主要分布所在。因此可分为2区: 2)油松毛虫区 主要位置在冀热山地和黄土高原东部, 是油松毛虫分布区, 是油松分布所在地。 3)赤松毛虫区 主要位置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 最南直到苏北连云港, 是赤松毛虫分布区, 也是赤松和黑松的主要分布所在地。 三、华南部分 北界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区, 南至南海沿岸, 东到台湾, 西至昌都、波密。松毛虫种类较多, 有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西昌松毛虫等。松树种类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等。从中又可分为2区: 4)马尾松毛虫区 占华南的绝大部分, 东至台湾, 西至大相岭东坡, 西南至贵州毕节, 是马尾松毛虫分布区, 也是马尾松分布所在地。 5)云南松毛虫区 主要在四川西部和云南省境内, 是云南松毛虫、西昌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云南松、思茅松分布所在地。 以上划分不仅可供各地识别松毛虫种类或采取防治时之参考, 而且还可以为进一步发现新的松毛虫种类和探索种下问题以及发生规律研究等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赤眼蜂部分蜂种或品系受Wolbachia侵染营孤雌产雌生殖。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在4个恒温(20, 25, 30和35℃)下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两性生殖品系和孤雌产雌品系对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的寄生功能反应, 旨在比较不同温度两品系的寄生功能反应差异, 评价孤雌产雌品系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 结果表明: 松毛虫赤眼蜂两个品系对米蛾卵寄生作用均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松毛虫赤眼蜂两品系的功能反应类型由Ⅲ型改变为Ⅱ型。孤雌产雌品系以30℃的处置时间最短(0.0207 d), 最大日寄生量为48.31粒卵, 其次是25℃, 35℃最小;两性生殖品系以25℃的处置时间最短(0.0188 d), 最大日寄生量为53.08粒卵, 其次是30℃, 20℃最小; 松毛虫赤眼蜂两品系的寄生功能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30℃下孤雌产雌品系为Ⅱ型功能反应而两性生殖品系为Ⅲ型。 从处置时间来看, 20℃时两品系无显著性差异(P≥0.05), 在25℃和35℃孤雌产雌品系寄生米蛾卵时花费的时间显著长于两性生殖品系(P<0.05), 而30℃却相反。 可见, 寄主密度、 温度和Wolbachia影响松毛虫赤眼蜂功能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松毛虫属八个种和亚种亲缘关系的DNA指纹证据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利用DNA指纹谱方法探讨了中国松毛虫属8个种和亚种〔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punctatus (Walker),德昌松毛虫D. punctatus tehchangensis Tsai et Liu,文山松毛虫D.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思茅松毛虫D. kikuchii Matsumura,赤松毛虫D. spectabilis Butler,油松毛虫D.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落叶松毛虫D. superans (Butler),云南松毛虫D. houi Lajonquiere之间的亲缘关系。13个随机引物在8种松毛虫中共检测到168个多态分子标记。分析表明,这8个种间的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3780~0.7360;马尾松毛虫与其亚种德昌松毛虫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3780,与其另一亚种文山松毛虫以及油松毛虫的遗传距离次之,皆为0.5233;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虫与马尾松毛虫的遗传距离则再次之,分别为0.6362,0.6770和0.6944;与马尾松毛虫遗传距离最远的是思茅松毛虫,为0.7360。8种松毛虫间具体的亲缘关系为: (D. superans (D. tabulaeformis (D. p. wenshanensis (D. p. tehchangensis, D. p. punctatus)(D. Kikuchii (D. spectabilis, D. houi))。  相似文献   

16.
番茄潜叶蛾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严重危害多种茄科作物,是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检疫性害虫,严重发生地块番茄减产80%~100%。该虫主要借助农产品的贸易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截至2017年,番茄潜叶蛾已在全世界的85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以及在22个国家和地区疑似发生)。目前,我国尚没有该虫分布,然而其一旦入侵,将对我国的番茄和马铃薯产业构成巨大威胁。从番茄潜叶蛾寄主范围、危害特点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生物生态学习性、地理分布和传播扩散途径、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该虫的有效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4种松毛虫的8个表型性状(蛹重、蛹长、雌雄虫体重、雌雄虫翅展和雌雄虫体长)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项性状指标在4种松毛虫之间差异极显著;在所有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蛹重(CV=51.99%);对各种群变异系数比较分析发现,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落叶松毛虫,最小的是云南松毛虫.主成分分析表明,蛹长、雌虫体重和雌虫翅展3个主分量构成的信息量基本能代表这8个性状的变异.系统聚类的结果为马尾松毛虫与落叶松毛虫聚为第一分支,思茅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聚为第二分支.松毛虫属昆虫表型性状的变异与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较密切.  相似文献   

18.
前言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马尾松的主要害虫,国内外在松毛虫群体的数量变动、预测预报、化学、生物及物理等防治上的研究,已作了不少工作,并有很大进展,但化学药剂对越冬松毛虫的毒效以及幼虫内部生理生化的研究资料,目前还不多(蒋三俊 1957;赵善欢 1961;赵善欢 1962;蔡邦华 1964)。越冬松毛虫在许多地区为害程度以其他各代为大,且繁殖力强。至于越冬虫处于静止状态,若能进行有效防治,将有很大意义。本文旨在探索越冬期间利用DDT对马尾松毛虫防治的可能性以及由幼虫的某些生理代谢指标阐明药剂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惠州地区褐飞虱对几种药剂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广东省惠州地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种群对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丁烯氟虫腈、烯定虫胺和毒死蜱等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地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产生了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422.2倍),对噻嗪酮、异丙威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0和14.0倍),对丁烯氟虫腈仍处于敏感性降低(抗性倍数为3.7倍),对烯定虫胺和毒死蜱敏感(抗性倍数<3倍)。基于褐飞虱对这6种药剂抗性的明显差异,对田间治理褐飞虱合理使用药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我们学习了朝阳农学院以生产科研带动教学的教育革命经验,与工人、工农兵教师及原有教师相结合,在大搞水稻害虫的综合防治过程中,试验了二化螟性引诱剂在防治上的应用,并获得了初步效果。 利用二化螟活雌蛾诱虫笼诱蛾 1975年4月22日至5月14日,在第一代二化螟发蛾期间,在草籽田及草籽留种田内共设置9个雌蛾诱虫笼(分1、3、5头三种),两虫笼之间距离为30米,共诱到二化螟雄蛾3,937头。其中有一重点虫笼(每天换1头新羽化的雌蛾),共诱雄蛾1,150头。每晚每雌蛾最多可诱雄蛾207头,平均可诱雄蛾57.5头,一般每个虫笼只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