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大环内酯类抗生索麦迪霉素的产生菌生米卡链霉菌1748(Streptomyces,mycarofa-ciens1748)中首次分离到质粒pSMYl 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电镜观察,测定pSMYl的分子量为7.17×106道尔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PstI、XhoI、SalI和BamHl酶切该质粒DNA,构成了pSMYl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EcoRI、Pstl对该质粒均只有一个切点。pSMYI能转化到变青链霉菌1326(S.lividansl326)菌株中能稳定地存在,且具有形成麻点(pock)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麦迪霉素产生菌-生米卡链霉菌1748的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DNA转化条件,建立了生米卡链霉菌1748的DNA转化系统.麦迪霉素产生菌酮基还原酶(MKR)基因利用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温敏型质粒pKCll39(AmR)进行基因中断实验,结果表明了发生同源交换的重组子在含Am的MY培养基上形成白色孢子,而生米卡链霉菌1748在MY培养基上形成灰色孢子.以MKR基因为探针的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重组子中确实发生了同源交换,发生了基因中断的重组子仍然产生麦迪霉素.这一结果证明麦迪霉素产生菌酮基还原酶基因的生物功能是参与麦迪霉素产生菌中决定孢子色素的聚酮体的生物合成,与麦迪霉素的生物合成无关.重组质粒pCN8B12来自麦迪霉素产生菌基因文库,是以pNJ1为载体,插入了28kbDNA片段,该片段中既有与actⅠ同源的区域也有与actⅢ同源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土壤分离的链霉菌中,选出气生菌丝体灰色、基内菌丝体褐黑和紫黑的3株菌。经过对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一系列研究,对比证明与国内外资料上发表的已知种都不同,因此分别定名为两个新种:褐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fuscoatrus n. sp.)和黑微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nigroviolens n. sp.)。  相似文献   

4.
生米卡链霉菌变株丙酰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麦迪霉素产生菌生米卡链霉菌(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变株具有丙酰化酶活性,可以将螺旋霉素转化为丙酰螺旋霉素。为了进行丙酰化酶基因克隆,本实验以质粒pIJ702为载体通过鸟枪克隆法将变株DNA片段克隆至变铅青链霉菌TK54(Streptomyces livdansTK54),经薄层层析和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化子中,N0.9菌株可以将螺旋霉素转化为丙酰螺旋霉素,这证明丙酰化酶基因已在变铅青链霉菌TK54中克隆并得到初步表达,№.9重组质粒插入DNA片段为4.16kb,经southern杂交表明确实来源于变株。此外还构建了N0.9重组质粒的限制酶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到两株链霉菌,经形态、培养特征和_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及与已知近似种的比较,认为是两个新种,定名为肉栗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castancus n. sp. Shen 和玫瑰浅紫链霉菌 Streptomyces roseoviolascens n. sp. Shen。  相似文献   

6.
从北京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生链佐菌素的链霉菌1006—60,与文献报道的两株链佐菌素产生菌不同,定名为普拉特链霉菌链佐菌素变种 Streptomyces platensis var. streptozotoeeticusn.var。  相似文献   

7.
从湖北省房县郊区土壤中分离到SH-121和SH-4两株菌。对其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份及DNA中G+C克分子含量进行了研究。此两株菌在高氏合成一号等培养基上均产生带成链孢子的气生菌丝体,并具有吸水现象,细胞壁化学组份I型,属于链霉菌属吸水类群,经与已知种比较,定为两个新种,命名为肉色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neohygroscopicus Zhou et Lin,nov.sp.)和团块普拉特链霉菌(Streptomtces glomeroplatensis Zhou et Lin,nov.sp.)。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四川省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生蘸环类抗肿瘤抗菌素的链霉菌77—3082。经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该菌株与加利利链霉菌(Streptomyces galilaeus)相似,但也有些显著差异,故定名为加利利链霉菌思文变种(Streptomyces galilaeus var. siwenensis),它产生的抗菌素主要组分为阿克拉辛霉素A。  相似文献   

9.
从浙江省天目山的竹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生胞内杀虫抗菌素的链霉菌s一26。经鉴定,它与已知的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lus Waksman,1923)相似,但某些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又有显著不同,定名为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S. griseolus var. hangzhouensis n. var.Yan et Fang 1978)。  相似文献   

10.
从山东省和西安市的土样中,分离到3株气丝为粉红色调的链霉菌,编号为0769、01762和01 763。经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它们与已知的近似种均不相同,因此定为新种,命名为玫瑰暗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erythraeus n.sp.)(0769)和玫瑰肉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carneus n.sp.)(01 762、01763,其中以01 762为标准株)。  相似文献   

11.
麦迪霉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穿梭粘粒载体pNJ1组建了麦迪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mycarolaciens 1748的基因文库,用与麦迪霉素生物台成有类似途径的放线紫红素聚酮合成酶基因Act I,Act Ⅱ为探针,从麦迪霉素产生菌的基因文库中,获得了与ActI,Act Ⅱ基因有同源性的阳性克隆,对其中PCNSBl2、6C5及11E11克隆DNA进行了酶切分析,其分子量分别为36kb,48.5kb及41.6kb。PCN6C5 DNA中包含有PCN 8B32的全部DNA片段,PCN ⅡEⅡ与PCN 8B12及PCN 6C5有6.75kb的重叠区。通过分子杂交实验,初步将麦迪霉素聚酮台成酶基因定位在PCN 8812 DNA的EcoR I—BamH I 4.02kb片段上(与Act Ⅱ基因有同源性)及PCN 8B12(6C5),PCNIIEIIDNA BgⅡ—BgⅡ 2.42kb与PCNllE11 Bgl I—B g1 I 1Okb片段上(与Act I基因有同源性)。PCN 8B12及PCN 6C5克隆DNA在麦迪霉素聚酮合成酶基因缺陷型变株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 var.68及不产抗生索的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 TK24受体菌的表达产物,经TLC及HPLC等分析表明与麦迪霉素标准品相似。  相似文献   

12.
以精原细胞法为响导,利用抗代谢的微生物学和化学方法进行跟踪,找到一株产生抗瘤抗生素重氮丝氨酸(Azasetiae)的菌株402.根据其形态、培养特征、碳源利用及生化特性,并与已知重氮丝氨酸产生菌及相近链霉菌比较,认为402菌株是重氮丝氨酸的新产生菌,也是链霉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灰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niger n. sp. Yan & Hu,1982。  相似文献   

13.
黄色直丝链霉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773链霉菌对产朊圆酵母(Torulopsis utilis)细胞及稻瘟菌(Piricularia oryzae)菌丝有溶菌作用,对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指出,34—773链霉菌的孢子丝直形,孢子长杆状,表面光滑;气生菌丝体先蚌肉白,后豆汁黄;基内菌丝体淡鹅掌黄、淡雅梨黄;无可溶性色素。经鉴定和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近似种比较定为新种——黄色直丝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orectus n. sp.)。  相似文献   

14.
对于从我国土壤中分离出来的3株属于粉红孢类群的链霉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认为与已知的近似种都不相同,是3个新种,71一318号定名为玫瑰盛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aurantius n. sp.);3067号定名为玫瑰变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rubens n. sp.);71-484号定名为紫变红链霉菌(Streptvmyees violorubensn.Sp.)。  相似文献   

15.
鲁特介斯链霉菌黄褐变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浙江省莫干山地区的土样中分离到—株对水稻白叶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菌株M130,经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特性,碳源利用、抗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是链霉菌属的一个新变种,定名为鲁特介斯链霉菌黄褐变种Streptomyces rytgersensis var. flavofuscus n. var.。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江西省井冈山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拮抗性放线菌11874,它所产生的抗生素(农抗“11874”)对小麦腥黑穗病有较好的防冶效果。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壁组份的研究,证明该菌株为链霉菌属中的一个新变种,定名为不吸水链霉菌井冈山变种(Streptomyces ahygeoscopicus var. jiuggaugshaueuus n.Var)  相似文献   

17.
自广东省韶关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编号为T21-IB。该菌株所产抗生素对螨和蚜虫等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根据对其生物学特征鉴定,除某些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外,与浅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olus)很相似,故认为是浅黄链霉菌一个新变种,定名为浅黄链霉菌韶关变种 (Streptomyces flaveolus var. shaoguanensis, n. var.)  相似文献   

18.
对于从我国土壤中分离出来的三株属于灰红紫类群的链霉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认为与已知的近似种都不相同,是三个新种,289号定名为红木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acajouruber n. sp.);71-351 号定名为玫瑰烬灰链霉菌(Streptomycesreseocinereus n.Sp. ):71-536号定名为铁锈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ferruginagriseus n. sp.)。  相似文献   

19.
嗜热链霉菌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太原地区棉籽壳的微生物区系中,从棉籽壳发酵料中经50℃培养分离到5株嗜热链霉菌,经鉴定为嗜热链霉菌的一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热深蓝紫链霉菌(Streptomycesthermoatrocyaneoviolaceus)、热深蓝紫链霉菌太原亚种(Streptomyces thermoatrocyaneoviola-ceus subsp.taiyuanensis).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江西南昌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抗真菌抗菌素414的产生菌,具有松螺旋形的孢子丝,气生菌丝体玫瑰粉红色,基内菌丝体紫红褐色和无可溶性色素等特征。根据形态和在各种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以及其他生理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该菌株系属于球孢链霉菌类群,但不同于所有已知的种,定名为球孢玫瑰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oroseoviolaceus n.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