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世界》2007,(4):78-78
你觉得你所住的社区足够安全吗?你会因为社区的安全而限制你的孩子在外面活动的时间吗?其实每一个家长因为这种担心而限制孩子在外面的活动都很正常,只是这样会不会也有一些负面的效果,例如孩子不好动,肥胖等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生态文学家先驱者梭罗最为欣赏的是原始的、未受人类破坏和修整的自然美。在梭罗的眼里,那些经过人类修剪、造型、嫁接、整理的自然物是不美的。“你是否把小树修剪成和你的鼻子一样高,或是到你眼睛的高度?”梭罗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样做不仅破坏了自然美的本真状态,而且长此以往还会扭曲人对自然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当你在路边的草丛里偶尔碰到一只探头探脑,听到动静就躲藏起来的蝗虫时,你会把它与恐怖的外太空生物“异形”联系起来吗?不但不会,也许你看到它那躲躲闪闪的样子、方头方脑的憨态、翠绿的色泽,反而产生一种爱怜的感觉,不由地会把脚步放轻,以免惊扰了它。如果真是这样,那你就错了。  相似文献   

4.
九寨人被逼到一个难题面前:在仅仅10平方公里的狭窄景区里,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为游客提供方便。“环境”和“方便”能够友好吗?九寨人是怎样回答这一难题的?这里面有许多你未曾听说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侯玉平  柳林  初航  马淑杰  赵丹  梁荣荣 《生态学报》2015,35(16):5324-5330
生物入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严重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决定植物的竞争力以及分布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影响外来植物入侵力和生态系统可入侵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有关研究已成为植被生态学与入侵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引自北美的外来植物火炬树(Rhus typhina L.)已成为我国北方主要的入侵木本植物之一。比较了火炬树单优林型、火炬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混交林、火炬树+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混交林、火炬树+银白杨(Populus alba L.)混交林4种不同林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特征。结果表明:火炬树单优林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各混交林型,而真菌数量无显著差异;土壤酶活性方面,火炬树单优林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高,土壤磷酸酶活性低;火炬树的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和硝态氮含量,同时明显降低了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的增高可能与火炬树入侵造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土壤硝化速率高有关;而火炬树入侵降低了土壤铵态氮含量,说明该物种可能更易于吸收利用铵态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树可以改变土壤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酶活性并影响土壤相关营养元素循环,从而可能使其在与当地植物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为自身的入侵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生命世界》2010,(3):85-85
在牛吃东西的时候,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异样吗?也许你会说这是一个很无聊的问题,自己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然而,这个问题现在却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生命世界》2008,(10):37-37
请亲自观察一下桑科的蓓草(民间常叫它“拉拉秧”)和萝蘼科的萝蘼的茎,看看它们的缠绕方式有何不同?多看一些植株,每一种植物的缠绕方式是固定的吗?不要相信任何材料上的“定论”。这两种植物都极为普通,即使在北京城里也能找到它们的身影。你认为茎缠绕的方式对于识别植物有帮助吗?  相似文献   

8.
无处不在的蝙蝠,是福是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保护旗帜高扬的今天,我们来讨论的不是珍稀濒危物种,而是无处不在的蝙蝠。人类应该怎样和这样的动物相处?是几乎与每个人都有关的问题。我们在本期刊登了几篇文章:“当心!你在与病毒携带者共舞”、“古建筑里的神秘房客”和“空袭果园的不速之客”,讲述蝙蝠给人类带来的一些问题并特此请到了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张树义、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李湘涛、北京麇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郭耕来做客编辑部,就人类如何与蝙蝠这类动物相处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生命世界》2007,(2):65-65
你能边走路边打手机聊天吗?你的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但当它同时涉及到手机使用与穿越马路这样的多重任务时,你也许就要三思而后“答”了。《事故分析与预防》(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期刊新近发表的论文,分析了行人一边打手机聊天一边穿越有信号的十字路口和无信号的十字路口时所要承受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火炬树的萌蘖繁殖扩散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首次通过调查火炬树单株和火炬树林分的萌蘖繁殖扩散状况和小样方方法调查火炬树林下的乔木树种天然更新,了解火炬树对北京主要植被类型:油松人工林、侧柏人工林、刺槐人工林和灌木丛的扩散入侵情况。调查发现:在北京荒山爆破造林示范区,火炬树单株8a来4 5°扇形单方向扩散的最远距离为8.35 m,扩散萌蘖的最多株数达98株。立地条件差,特别是土层薄,裸露的岩石多是影响火炬树扩散能力的主要因素,但没有对火炬树萌蘖株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扩散的群体中地径以小径阶个体占主体,说明火炬树萌蘖能力旺盛。在已有高大乔木的立地,如侧柏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火炬树虽然能扩散进入,但只是伴生下木,很难形成优势群体;乔木林内光照明显影响火炬树的扩散数量和扩散规律;并且发现有10种北京当地乔木树种能在火炬树林下天然下种更新并且正常生长。分析表明火炬树没有对北京当地乔木群落构成威胁。火炬树能扩散进入邻近的灌木丛,并且扩散进入灌木丛的火炬树明显比扩散进乔木林内的火炬树长得高。火炬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决定了它是良好的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不可能成为顶极群落的优势树种。所以火炬树目前对北京山区自然、半自然森林生态系统没有产生入侵危害。  相似文献   

11.
“你母亲有病,萍,快让你母亲喝药”。相信看过《雷雨》的人都会对这句话有很深刻的印象。一个正常人被迫喝下控制精神的药,是多么令人窒息的场景。我们宁愿相信这样的事情只存在于舞台上和作家的笔下。  相似文献   

12.
王英 《植物杂志》2011,(1):70-75
在祖国的最西南端,有一个山势雄伟、风光秀丽的地方一云南大理。 我此行的目标是大理白族“栽秧会”,尽管在去之前查足了相关资料,但西南遥远而神秘,民族节日众多,白族的“栽秧会”始终无法在我脑海中具体起来。云之南的大理是什么样子?“栽秧会”是怎么一回事?白族,这个云南十五种少数民族之一的民族,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在我的行程中,关于白族“栽秧会”的幻想成为我惟一的旅伴,陪我翻山越岭,最后落在大理古城五月温柔的夜色中。  相似文献   

13.
课堂提问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会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且采用引起式。诱发式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趣提问常用在新课的开始,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而并不要求学生立即作出回答。如讲“DNA分子的自我复制”前先设问:“你母亲是大眼睛,你也是大眼睛;你父亲是高鼻梁,你也如此。为什么父母的性状会传给子代呢?”这样一问,立即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讲,急于并乐于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得到答案,这就为…  相似文献   

14.
鱼儿会怛树吗?什么动物喜欢牢牢地关上“防盗门”呢?世界上最挑剔的“新娘”是谁呢?在红树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它们神奇的生活方式出乎你的想像。  相似文献   

15.
生物体内只有α-氨基酸吗?答:有不少试卷和书中出现这样类型的题目:下列物质中,哪种不是生物体内的氨基酸?提供答案B。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存在方式有2种。一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为α-氨基酸,即《生物》课本中所讲的“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1个氨基和...  相似文献   

16.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种植物离不开它的寄生虫,失去了虫的寄生,植物就将无法传粉和结实,永远消失在地球上。你有没有听说过:全由这种植物哺育的昆虫,似乎非常懂得“知恩图报:大部分的雌虫专为这一种植物传粉效力,而它自己却怀着满腹的虫卵死去。本文就向你介绍这样一对动、植物——薜荔榕小蜂与薜荔,它们恰则皆旺,分则皆亡”的共生关系,以及这一发现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种植物离不开它的寄生虫,失去了虫的寄生,植物就将无法传粉和结实,永远消失在地球上。你有没有听说过:全由这种植物哺育的昆虫,似乎非常懂得“知恩图报:大部分的雌虫专为这一种植物传粉效力,而它自己却怀着满腹的虫卵死去。本文就向你介绍这样一对动、植物——薜荔榕小蜂与薜荔,它们恰则皆旺,分则皆亡”的共生关系,以及这一发现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高学林 《植物杂志》2010,(11):93-95
回顾科学史,我们就会发现,科学家的科学生涯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孟德尔就是一个典例,当他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观察到规律性的性状分离现象就发出了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规律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听见颜色     
你有没有吃过尝起来尖尖的鸡肉?有没有听过一抹蓝色的升C小调?有没有混淆过星期二和星期三,因为它们感觉上都是一种颜色?有没有听过大提琴声一样的山水,看过有如微风拂过皮肤般的彩虹?这些句子,也许对你来说是无稽,也许你会以为是夸张的比喻,但如果你发现它们正好描述了你所感受到的东西——那么恭喜,你是个联觉者。  相似文献   

20.
源可 《植物杂志》2010,(3):24-25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梦想:如果有一天,人类发明一种药丸,吃了它就能获得生存所需的一切能景,从而省却了为一日三餐奔劳的麻烦。如今,这一梦想可以成真了,你信不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