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CIMMYT春小麦品种在青海高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近年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97份春小麦新品种(系)1999—2001年在青海高原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其中28份供试品种的部分品质性状,2000年从中选出8个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1年又从这8个品种(系)中选出4个品系(99—18、99—22、99—36、99—44)去南繁,为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48份甘蔗品种(系)的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系)间的叶片形态特征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选出了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97.52%,叶长、叶宽及形态因子分别是第一、二、三主成分的主导因子;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对甘蔗品种(系)叶片形态分类有极显著影响的面积、长度、宽度、周长、长宽比及形态因子参数,同时建立了4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3.
甘蔗品种(系)叶片形态特征数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48份甘蔗品种(系)的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系)间的叶片形态特征差异达到权显水平(P>O.01);主成分分析选出了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97.52%,叶长、叶宽及形态因子分别是第一、二、三主成分的主导因子;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对甘蔗品种(系)叶片形态分类有权显影响的面积、长度、宽度、周长、长宽比及形态因子参数,同时建立了4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4.
甘薯兼抗薯瘟病和蔓割病种质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甘薯瘟2个致病型菌株对557份甘薯品种(系)分菌系做盆苗和田间接种鉴定,并用蔓割病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兼抗薯瘟病2个菌系的品种(系)31份,兼抗甘薯瘟和蔓割病的品种(系)有16份,其中泉薯860、泉薯854、金山93、榕选416、金山908、广薯88-70和泉薯853等7份与我省主栽抗病品种湘薯75-55(CK)相比,具有类似的双抗性能力,而其抗瘟能力更强.福薯87、林泗2号、金山57和湛93-16等4份对照品种只抗单个病害或兼抗单个菌系.  相似文献   

5.
河北区试小麦品种(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2个SSR标记为2009-2013年河北省区域试验的70份小麦品种(系)构建DNA指纹图谱,进行遗传差异分析,为小麦品种改良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2个SSR标记在70份品种(系)中共检测到303个等位变异,单个SSR位点的平均等位变异为7.21个,PIC值平均0.69;基因多样性平均0.73,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05-1.00,平均0.28;表明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的品种(系)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把70份品种(系)划分为4大类,6个亚类,表明同一育种单位或地区品种(系)遗传背景相近,应该加大外来小麦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力度。  相似文献   

6.
烟草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细胞筛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周嘉平  黄河 《遗传学报》1990,17(3):180-188
经实验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在细胞水平上筛选烟草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筛选体系。该体系的主要内容为:γ-射线500—2000拉德诱变高度感病品种的花药后用50—80%的黑胫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筛选出抗毒素花粉植株,用离体叶片法测定选出抗病植株,再从后代鉴定中选出抗病性能够稳定遗传的突变系。γ-射线及高浓度毒素处理均能得到抗病植株。选自感病品种的花粉植株中约有9—50%是真正抗病的。这些抗病植株中有一部分的抗病性能够稳定遗传。用该法已从感病优质品种小黄金1025及乔庄黑苗中选出6个突变系。并自N.C.628(抗)×小黄金1025(感)及N.C.628(抗)×庆胜2号(感)的F_1花粉植株中选出4个抗病系。所有的抗病系经3—4代后均表现出稳定抗性。其中一个突变体(R400)的抗性似由不完全显性多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7.
26份黄麻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所收集黄麻种质资源的产量性状及遗传多样性,为黄麻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6份黄麻品种(系)的8个产量性状进行主成分估算,并以前3个主成分为基础,分别作聚类分析和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54%~14.70%,其中,皮厚、单株鲜皮重、单株鲜骨重、鲜皮晒干率、单株干皮产量5个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超过10%,说明产量性状的变异潜力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株鲜皮重因子、鲜皮晒干率因子、分枝高因子这3个主因子提供了原始性状88.247%的信息;在欧氏距离聚类图中,当取值D=2.15时,可把26个黄麻育成品种(系)分成4类,第Ⅰ类群包含18份材料,占69.23%,第Ⅱ类群包含5份材料,占19.23%,第Ⅲ类群只有1个品种(系),第Ⅳ类群包括黄麻179和宽叶长果2份材料,各个类群具有不同的特点,在黄麻杂交育种上可根据不同类别的特点加以利用;二维排序表明9(09品-11)、11(89m5-83)、12(09繁-7)、19(福黄麻1号)、21(黄麻831)、25(Y007-10)等6个高产品种(系)的3个主成分构成因子协调最好。将聚类分析和二维排序分析结合起来的分析方法,能较好地为黄麻品种改良以及亲本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河北省12个小麦主栽品种(系)的抗叶锈性及抗叶锈基因,在苗期选用20个不同毒性谱的小麦叶锈菌菌系接种12个小麦品种(系)以及37个含有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载体品种以进行基因推导,同时利用11个与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2个品种(系)进行标记检测。为进一步鉴定成株期抗性,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连续2年分别在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对供试材料进行田间严重度调查。结果表明,在12个品种(系)中检测到Lr1、Lr26、LrB和Lr46共4个抗叶锈病基因,其中8个品种(系)推测含有Lr26,石新618可能含有Lr1,藁优2018可能含有LrB,冀5265可能含有Lr46。2年2点的田间鉴定结果表明,石新733、藁优2018和石优17为慢锈品种(系),可作为抗源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王坚  刘炜 《西北植物学报》2018,38(3):456-464
以宁夏49份主要水稻品种(系)为实验材料,对各材料在Rf-1基因位点的功能标记进行分析和基因序列对比,并对各材料在不同位点的差异进行聚类分析,以明确Rf-1位点的规律和特证,为不育系或恢复系的转育及其分子标记选用、杂交组合配置和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有11个品种(系)为Rf1a/Rf1a基因型,占宁夏主要水稻品种(系)的22%。(2)Rf1b基因位点检测结果有17个点的碱基发生突变,其中2459、2283、2059、1694、2205、1784、2315位点在各品种(系)中突变的频率较高,1576、1881、1970(1985)位点突变的频率低。(3)突变主要是碱基的替换,其位点多,品种(系)间变化大;插入突变位点相对少,只有极少数品种(系)发生插入突变;各品种(系)平均有8个突变位点。(4)聚类分析发现,宁夏主要水稻品种(系)可以划分为三类,每类对应了不同时期的主要品种(系),从第一类群体到第三类群体品种(系)间的差异增加,多样性更丰富,但平均每个品种突变点由9个下降到7个。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核桃品种耐寒特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Xiang K  Zhang MY  Xu Y  Wang XF  Yue L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9):2325-2330
为加速核桃抗寒育种进程,提高栽培效率,进一步扩大核桃种植区域,以鲁果8号、N13-1、鲁果12号、N17-24、泰勒和香玲6个核桃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15℃、-20℃、-25℃、-30℃和-35℃下,分别测定其组织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分析其耐寒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系)枝条的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差异较大.低温处理后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升-降-升-降”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但不同品种(系)之间的变化幅度较大.低温处理后恢复生长,N17-24和鲁果12号的萌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得出6个核桃品种(系)的抗寒顺序为:N 17-24>鲁果12号>N13-1>鲁果8号>泰勒>香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