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鼎湖山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下灌木桃金娘和三叉苦叶片气孔导度的日进程多为单峰形。一天中出现气孔导度高值的时间随季节而异,从3月到10月逐渐提前。夏季气孔导度最大,冬季最小。8月份生长于坡顶群落中的两种灌木叶片气孔出现“午睡”现象。不同生长地点中,桃金娘的气孔导度均明显高于三叉苦。叶片水势从早晨起逐渐降低,中午达最低值,随后有所回升。 3月和8月的水势较高,12月水势最低。水势与气孔导度间呈双曲线关系。压力—体积曲线的测定表明叶片水势低值时仍能维持正膨压。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地区野生饲用灌木资源充裕,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比较滞后。通过深入挖掘喀斯特地区野生饲用灌木、半灌木资源及其利用价值,详细阐述了灌木、半灌木的营养、饲用、药用、生态价值,具体分析了野生饲用灌木、半灌木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继义  刘义 《植物研究》1999,19(1):100-110
本文对次生蒙古栎林中的灌木层及主要灌木树种(毛榛子,溲疏和刺五加)在林分分生物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灌木层在生物量,养分量,存留量,归还量等方面在林分中次于乔木层,但循环速率为0.68,高于乔木层(0.60),又高于林分(0.64),在林分养分步入良性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毛棒子和溲疏是灌木中的优势或亚优势树种,是在养分良性循环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树种,是重点保护的  相似文献   

4.
上期的《生命的化学》(25卷6期)已公示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以下简称《名词》)有5个专题,包括:[01]总论;[02]蛋白质与多肽;[03]酶;[04]核苷酸、核酸、基因;[05]基因表达与调控。本期再将《名词》余下的7个专题的定名刊登公示。与上期一样,其中1990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公布的名词,一般不再公示,除个别词条需再次强调,或定名稍有不同的(用“(*)”表示)外;由常用词组成的复合词选其部分公示。另外.这7个专题定名中的“学名”部分不再列入。  相似文献   

5.
灌木年轮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芦晓明  梁尔源 《生态学报》2013,33(5):1367-1374
灌木往往分布在树线以上或以北的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以及干旱、半干旱区,是把传统上以乔木为主的树轮研究扩展至森林分布界限以外的唯一选择.尽管灌木具有以上研究潜力,迄今用于树木年代学研究的灌木种类仅有30种左右.介绍了灌木年轮研究方法,综述了过去几十年来环北极高纬度地区,干旱、半干旱区以及高海拔地区的灌木年轮研究的主要进展.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发掘一些灌木的树木年代学潜力;(2)揭示限制灌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尝试利用灌木年轮宽度等指标重建过去区域气候变化历史;(3)探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灌木的生长或分布范围的变化;(4)通过人为控制增温来揭示变暖对灌木生理特征和生长的影响.这些研究展示了灌木在扩展传统乔木树轮研究网络方面的潜力,也是树木年代学研究中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的灌木年轮学研究多集中于环北极苔原带.作为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具有广泛的高山灌木分布,具有把青藏高原边缘区以乔木为主的树木年轮网络扩展至更高海拔和高原内部的潜力.青藏高原高山灌木的年轮学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青藏高原高山灌木的生长是如何适应极端环境条件的,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山灌木的分布和生长正在发生哪些变化等,都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由“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1992年公布的《细胞生物学名词》(已成书出版,以下简称为《名词》)迄今已实施八年了。在此期间由于有了统一规范的名词术语,大大有利于全国科技交流和科学知识的传播。特别是对于 教学工作来说更是意义重大。由于教育界担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知识人才的重任,在教材和教学过程中使用规范的名词术语,无疑会对推动我国科技发展方面起到统一名词、规范概念、疏畅交流的良好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名词》的这些重要作用不可小视。例如,在《名词》制订公布之前,“inter-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结合标准谱库,对甘肃产灌木亚菊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44种成分,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90.49%,其中单萜、倍半萜类成分较多,这两类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42.39%和27.09%。含量居前三位的成分分别是1,7,7-三甲基-双环庚-2-酮(12.83%),桉叶油素(9.94%)和十氢-α,α,4α-三甲基-8-亚甲基-2-甲醇萘(6.46%)。  相似文献   

8.
乌兰布和沙漠灌木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英春  李凤日 《植物研究》2007,27(3):331-337
应用地统计学中半方差函数,研究了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主要4种灌木种群的空间格局。在巴彦高勒镇西南设置一个1 000 m×1 000 m的样方,将样方划分为1 600个25 m×25 m的格子,记录各格子内出现的物种及其平均冠幅。运用地统计软件GS+for Windows计算样地各灌木种群的各向同性半方差函数的参数,并绘制其克立格(Kriging)图。从各向同性的半方差模型的参数来看,柽柳(Tamarix chinensis)属于聚集性分布的球型模型,其空间结构比率高,这表明在这一地区柽柳的冠幅分布变化较小,25 m的抽样步长合适;而白刺(Nitraria tangtorum)属于聚集性分布的指数模型,其空间结构比率比较低。本研究成果为沙漠地区植被的抽样调查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动物学名词》评介动物学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新的名词、术语时时增加,原先出版的生物学辞典、词汇已不能符合当前动物学科研究和教学的迫切需要。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6年公布的《动物学名词》(宋大祥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成为及时之...  相似文献   

10.
几种灌木、半灌木对沙地土壤肥力影响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5,他引:50  
研究了科尔沁地广泛分布的几种灌木和半灌木的“肥岛”和根际效应。结果表明,在灌丛下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分别比灌丛间地高56%、51%和37%,土壤电导率(EC)提高了56%,但pH值并无明显变化;灌木根际土壤较非根际土壤有机C和全N分别高76%和54%,根际土壤pH降低0.19个单位,EC提高了2-3倍,但土壤全P并无显著变化,灌丛下土壤发和根际中土壤养分含量显著相关,表明丛肥岛的利于根系的生长,导致更多的根际沉积;而根系的活动又促进了肥岛的发育,灌丛对沙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在于:灌丛对土壤风蚀物质、降尘和凋落物等的截获,形成灌丛“肥岛”;并通过发达的根系以根际沉积的形式向土壤输入大量的有机物质,从而使周围土壤的肥力性关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5):279-279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相似文献   

13.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相似文献   

14.
关于征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修正意见的说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4年的努力工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以下简称《名词》)的审定和释义工作,已进入专家终审和广泛征求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界同行意见的阶段。征求同行意见原计划在一年前通过“生命网站”进行的,但因故没有实现,现在通过《生命的化学》杂志,广泛征求意见。《名词》共收集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近6000条,是1990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物化学名词》的4倍,并增加了简要的释义内容。我们打算先将《名词》“定名”的主要词条部分,用2期《生命的化学》刊登公示,然后…  相似文献   

15.
灌木年轮资料的生态学价值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灌木年轮数据逐步被用于揭示灌丛植被年际生长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研究中,目前用于灌木年轮学研究的主要灌木种已近70种。灌木年轮材料拓宽了传统以乔木树种为主的树轮研究网络,丰富了树木年轮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在揭示灌丛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服务的时间变化特征上具有重要生态学价值。本文收集整理了1996—2021年间的灌木年轮学研究成果,综述灌木年轮学在生理学、气候学、生态学、水文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同环境胁迫条件下灌木生长和木质部解剖特征;揭示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灌木物种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以及基于灌木年轮材料记录的区域气候波动历史;评估了灌木物种径向生长和种群动态的气候和非气候因素驱动的灌丛生态系统变化特征;论述了灌木年轮资料在重建区域水文要素变化历史方面的研究。在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灌木年轮学研究应着重关注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水分条件下灌木物种径向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以及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灌木物种空间分布及其气候响应敏感性的转型特征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3):155-155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4):246-246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5):315-315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相似文献   

19.
萨拉乌苏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序言在1956年出版的《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和1959年印发的《中国地层名词汇编(草稿)》中,虽然都列有“萨拉乌苏河组”的名词,但从文献上看,萨拉乌苏河组、建造或系这一名词,并没有人正式提出过,尤同“三门系”不一样(安特生,1923:华北新生界)。俄国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首先在陕北靖边县的小桥畔附近的萨拉乌苏河两岸,看  相似文献   

20.
还是译为“凋谢”好!雨京关键词ApoptosisApoptosis一词在生化文献中日益多见,但尚未统一译名。某些《词汇》将它译为“编程性细胞死亡”(《细胞学生物学名词》,1992年)或“细胞程序死亡”(《英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词汇》,199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