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蜱哈氏器嗅觉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崇艳  姜在阶 《昆虫学报》1989,32(4):445-450
研究了五种硬蜱的哈氏器在不同虫期(若虫和成虫)和不同营养状态(饱或饿)对不同浓度的弱酸、弱碱以及对低温刺激的电生理反应.此外,比较了四种硬蜱成虫对五种驱避剂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硬蜱哈氏器能够感受氨和醋酸蒸气的刺激,反应的相对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蒸气浓度而变化.哈氏器还能感受温度的变化.从行为反应见到驱避剂对不同种类硬蜱的驱避强度不同,每种蜱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截肢试验证明哈氏器是驱避剂的感受器.  相似文献   

2.
黄斌 《生物学通报》2011,46(5):43-45
硬蜱为吸血节肢动物,是传播人和动物多种疾病的媒介。开展蜱传播疾病防治工作、硬蜱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硬蜱作实验材料。对硬蜱的人工采集方法、实验室活体饲养保存及固定标本保存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蜱类的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维贤 《昆虫学报》1987,(2):180-185
辽宁省已知的蜱类共13种, 分属于2科6属.本文依据不同地理景观区内蜱的种类与数量, 并结合其不同生境类型, 对蜱类的生态地理分布问题作了讨论.四个地理景观区内蜱种类与数量情况如下:(1)黄土丘陵台地干草原与西辽河风沙草原区:黄土丘陵台地干草原区蜱种类少, 但数量多.草原血蜱为优势种, 草原硬蜱数量较少.西辽河沙地草原区有草原血蜱、草原革蜱、草原硬蜱, 前两种均为优势种.(2)辽西山地疏林灌从区:本区有森林革蜱、长角血蜱、全沟硬蜱及日本锐缘蜱, 前两种为优势种.(3)辽东山地森林及林缘草地区:本区蜱种较多, 林区以日本血蜱、嗜群血蜱、全沟硬蜱为多见;林缘草地以长角血蜱、森林革蜱为优势种, 另外还有钝跗硬蜱、血红扇头蜱.(4)平原丘陵农区:木区蜱种虽然不少, 但分布局限, 数量小.有长角血蜱、草原血蜱、森林革蜱、微小牛蜱, 波斯锐缘蜱.  相似文献   

4.
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 Teng系邓国藩(1977)所建立。以前文献中将此种误订为蓖子硬蜱I.ricinus或全沟硬蜱 I.persulcatus。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详细观察了中华硬蜱幼虫的形态,发现它与蓖子硬蜱和全沟硬蜱的幼虫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黑脚硬蜱 (Ixodesscapularis)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毒媒介。本文利用从 12个不同地点采集的 85 3个样本 ,采用DNA单连构型多样性的分子技术 (DNA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对黑脚硬蜱的种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b)和核糖体rRNA基因的内部转录空间ITS1被用为种群目标分子标记位点。在Cytb位点上 ,总共发现 7个单倍基因型。在ITS1位点上 ,共发现 13个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析结果显示 ,沿美国东海岸分布的黑脚硬蜱隶属于两个不同的南北种群 ,但是基因流在地理区域间频繁发生。尽管蜱自身的迁徙扩散能力有限 ,但地理区域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仍然较大 ,这可能与黑脚硬蜱寄主动物的频繁迁移有关。另外 ,本研究资料显示 ,南方种群的遗传变异程度明显大于北方种群  相似文献   

6.
<正> 蜱是吸血节肢动物,对人、畜的危害很大。其中,有些种类为重要疾病的传播媒介。现将调查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一、种 类 据初步调查,我国与人、畜疾病有关的蜱类已发现20种。即: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eatus、草原硬蜱I.crenulatus、锐跗硬蜱I.acutitarsus、粒形硬蜱I.granulatus、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日本血啤H.japonica、草原血蜱H.verticalis、长角血蜱H.longicornis、铃头血蜱H.campanulata、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边缘革蜱D.marginatus、森林革睥D.silvarum、中华革蜱D.sinicus、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残缘璃眼蜱H.detritum、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乳突钝缘蜱Ornithodoros papillipes、特突钝缘蜱O.tartakovskyi、拉合尔钝缘蜱0.lahore-nsis.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文县大熊猫蛔虫和蜱采集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四年四月十日在甘肃省文县上丹堡乡篦麻行政村一只大熊猫尸体上采到熊猫蛔虫(Ascaris schroederi)和下列蜱种:1.巨棘血蜱Haemaphysalis megaspinosa Saito,19692.猛突血蜱H.montgomeiyi Nuttall,19123.褐黄血蜱H.flava Neumann,18974.锐跗硬蜱Ixodes acutitarsus Karsch,18805.粒形硬蜱I.granuldtus Supino,18976.卵形硬蜱I.ovatus Neumann,1899全部蜱标本共103个。其中雄蜱58个,雌蜱43个,若虫1个,幼虫1个。其中巨棘血蜱有66个,为优势种,占65.05%;褐黄血蜱23个,占22.33%,猛突血蜱8个,占7.77%;锐跗硬蜱2个,卵形硬蜱2个和粒形硬蜱…  相似文献   

8.
莱姆病疫苗     
莱姆病在整个世界都有发生,据报告,莱姆疏螺旋体病大多数病例发生在温带,而且与主要的媒介昆虫的分布相一致,蓖子硬蜱复合体的蜱,包括蓖子硬蜱发现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全沟硬蜱则发现于东欧和亚洲,太平洋硬蜱发现于美国西北部,而肩突硬蜱则发现于美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图1)。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小兽类寄生蜱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定量研究了海南岛三亚市9种小兽类体外寄生蜱的群落结构,共发现8种寄生蜱,粒形硬蜱的宿主范围广,在所捕获的9种小兽体外均有寄生。珀氏长吻松鼠体表粒形硬蜱率相当高(>50%)。社鼠和海南毛猥的多样性指数低。  相似文献   

10.
硬蜱科中,硬蜱属(Ixodes)肩硬蜱亚属(Scaphixodes)的种类不少,全世界已记录10种;主要分布于古北区,占其中7种。1961年6月动物研究所从西藏亚东曾采到该亚属的标本,因只获雄蜱,种名未订。1979年7月河北省鼠疫防治所从西藏萨噶县(海拔4,700米)一只鹰(学名未详)上采到二只雌蜱,经鉴定为肩硬蜱亚属的西氏硬蜱Ixodes(Scaphixodes)semenovi Olenev,在我国系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