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1—2016年河南省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简称Hib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Hib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6年河南省报告的Hib疫苗不良反应个案数据和Hib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河南省共报告Hib疫苗接种不良反应960例,年平均报告发生率为10.55/10万剂次;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3.23%;4—8月为高峰;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濮阳市和周口市;男性多于女性;<1岁儿童为主要报告人群;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首剂次接种后及接种后2 d内。一般反应的主要症状为发热、红肿、硬结,异常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性疾病,治愈或好转达99.79%。结论 Hib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较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认识存在偏差。加强预防接种门诊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认知度是做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探讨小儿预防接种时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2013年3月到2014年2月我院预防接种患儿共627例,对627例接种小儿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627例接种小儿共出现45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全身反应(40.0%)、局部反应(31.1%)、巧合反应(20.0%)、暂时性昏厥(8.9%)。在45例不良反应中,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百白破三联疫苗(11.7%)、乙肝疫苗(8.4%)、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疫苗(6.6%)、脊髓灰质炎疫苗(3.5%)、麻疹疫苗(3.3%)。结论:小儿在预防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是因人而异,在接种时可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情况,分析AEFI发生的原因,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荔湾区各预防接种门诊报告的AEFI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荔湾区开展预防接种的疫苗共82种(不同厂家和剂型),其中22种疫苗报告AEFI157例。接种共352723剂次,发生率为44.51/10万,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50/10万(占61.78%)、15.88/10万(占35.67%)、11.34/10万(占2.55%)。157例AEFI病例中,0~1岁儿童112例(占71.34%),0-7岁儿童156例(占99.36%)。AEFI发生率居前的疫苗为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白破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53.32/10万、203.94/10万、190.28/10万。结论广州市荔湾区2012年AEFI监测具有较高的覆盖性和灵敏度。荔湾区2012年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加强宣传、加强培训、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潍坊市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2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AEFI监测系统运转进行评价,对AEF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个案1 058例,其中≤1岁占77.32%,男女性别比为1.39∶1。报告的AEFI中,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占84.31%,其中83.18%发生在接种后≤1 d;一般反应占98.20%,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占1.42%,其中过敏性皮疹占0.85%,卡介苗淋巴结炎占0.47%。估算全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27/105~5.33/105。所有AEFI病例均已痊愈。2012年全市12个县(区、市)均有AEFI数据报告,48 h内报告率、调查率均为100.00%。结论潍坊市AEFI监测敏感性和监测质量尚需提高。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接种后≤1 d,此为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定西市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采集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3年AEFI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全市报告发生AEFI 2 091例,报告发生率为236.75/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2 080例,异常反应6例,心因性反应5例。全年每月均有AEFI报告,10、11月份报告例数最多。1岁内儿童报告比例最大;AEFI多发生在接种后0~1 d内,发生后多于2 d内就诊。23价肺炎疫苗、白破疫苗和百白破疫苗报告发生率居前三位;一、二类疫苗报告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定西市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AEFI报告发生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值。全年未报告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和偶合症病例。免疫规划接种实施是规范、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清远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清远市2009—2012年报告的AEF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2年清远市共报告AEFI 553例,年均发生率为7.6/10万,以一般反应为主(72.33%);AEFI监测县区覆盖率、48 h内及时报告率和调查率、个案调查表完整率等运转指标均明显提高;发生时间以3、9、11月份居多(占40.87%),人群以≤2岁婴幼儿为主(占60.58%),接种后1 d内发生AEFI占85.90%;发生率较高的疫苗主要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吸附白破联合疫苗、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占46.84%)。结论清远市AEFI集中在小年龄组及接种早期。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逐年提高。为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AEFI监测敏感性,须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工作,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加强AEFI监测。  相似文献   

9.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苏省200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数据及网络直报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共收集到AEFI报告个案6197例,其中疫苗引起的反应占98.97%,偶合症占0.95%,不明原因占0.02%,待定占0.06%。临床诊断分布是以发热、局部红肿和局部硬结等一般反应为多见,其次为异常反应中的过敏性皮疹,无菌性脓肿。全省AEFI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正常,各项考核指标均完成得较好。采用统一的AEFI分类与临床诊断病例定义,通过网络直报系统的三级审核,报告的数据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免疫规划疫苗安全性与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3—2015年潍坊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和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5年潍坊市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AEFI监测指标进行评价。结果2013—2015年潍坊市共报告AEFI 4 737例,报告发生率为45.75/10万剂次,全市AEFI覆盖率达100%;其中一般反应4 702例,占99.26%;异常反应32例,占0.68%;偶合症3例,占0.06%。年均AEFI各项监测指标均>90%,AEFI多发生在48 h内,占85.24%。各月均有AEFI报告,昌乐县位居全市报告首位(17.29%),且主要集中在<2岁儿童,占75.53%,其中3~5月龄儿童占<1岁报告例数的42.85%。涉及29种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发生率最高,占28.19%。结论 2013—2015年潍坊市AEFI监测灵敏性较高,疫苗安全性良好,需进一步加强AEFI监测工作,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减少AEFI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阳春市2006-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阳春市2006-2011年AEFI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阳春市分别报告AEFI 5、8、5、35、70、102例,共225例。其中一般反应112例,异常反应97例,偶合症16例,无其他类型AEFI病例及死亡病例报告。各种疫苗总AEFI报告发生率为4.58/10万,其中23价肺炎多糖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AEFI报告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6.25/10万和26.89/10万。全市有15个镇(街道)有病例报告,5~10月发生的病例数较多,为154例,占68.44%。男女比例为2.04∶1。病例中0~1和1~2岁组病例数较多,为141例,占62.67%。临床症状以过敏性皮疹为主,为72例,占32.00%。反应发生时间在0~1 d的185例,占82.22%。结论阳春市2006-2011年AEFI发生率在全国试点估算报告范围内,必须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工作,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加强AEFI监测,从而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提高AEFI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百色市2010年各种疫苗引起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点和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百色市2010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84例,其中,一般反应占59.52%,异常反应占36.90%,以过敏性皮疹(51.61%)为主,偶合症占3.57%;,其中≤1岁儿童占63.10%,男女性别比为1.47∶1;55.95%的疑似异常反应发生在接种后24h内。因而,仍需不断提高AEFI监测系统的及时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辽源市2016-2018年0~6岁人群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辽源市2016-2018年报告的0~6岁人群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辽源市共报告306例0~6岁人群AEFI个案,一般反应占97.06%,异常反应占1.96%,AEFI报告发生率为62.73/10万剂次;年度AEF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27.09,P<0.05),月平均报告例数显示,3月、7月和10月是AEFI发生率报告例数的3个高峰;不同地区间AEF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6.89,P<0.05),以东丰县最高;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07,P<0.05),年龄分布主要分布于2岁以下;疫苗分布以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率(148.90/10万剂次)最高;转归情况除2例正在治疗中外,其余均已痊愈;2017年应调查的AEFI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未达标,其余指标均达到方案要求。结论辽源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监测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国家计划和非计划免疫疫苗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郑州市2015—2017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和非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郑州市2015—2017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15—2017年共报告AEFI个案2 803例,一般反应占91.15%、异常反应占7.53%、偶合症占1.25%、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各占0.04%。2017年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年度指标要求,而2015和2016年个别指标均未达到。2 803例AEFI中,金水区报告例数最多,上街区报告最少; 6、8和12月呈现3个高点,占31.47%;男女性别比为1.33∶1; 2岁以下儿童占79.45%。造成AEFI例数发生较多的疫苗分别为:乙脑减毒活疫苗(556例)、麻风疫苗(533例)、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18例)。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硬结、过敏反应-荨麻疹和其他为主。AEFI转归99.61%愈后良好。4例死亡病例均分类为偶合症,涉及的疫苗分别为卡介苗、乙肝疫苗(酿酒酵母)、A+C群流脑疫苗(多糖)和狂犬病疫苗(Vero冻干)。结论 AEFI监测系统的灵敏性较高,且监测质量逐年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服务的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藤县2010—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评价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藤县2010—2013年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县2010—2013年共报告AEFI个案86例,AEFI发生率6.34/10万,其中异常反应80例,占93.02%;一般反应5例,占5.81%,偶合反应1例,占1.16%;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待定报告。24 h内报告率占90.7%,及时调查率达到100%。AEFI报告个案中<1岁儿童占94.17%,男、女比例为2.44∶1,多发生在接种15天后,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聚集性,所涉及的疫苗有8种。结论 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均良好,但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一般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甘肃省2010年和2011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live MV)强化免疫活动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工作。方法收集2010年和2011年甘肃省AEFI监测系统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2010年和2011年MV强化免疫活动共报告AEFI病例346例,报告发生率为14.17/100万,男性略多于女性。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2.82/100万,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19/100万,异常反应主要以过敏性皮疹为主。接种MV后,发生AEFI的时间多在1 d之内,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41%,并呈现随着年龄增大发生率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两次MV强化免疫活动AEFI报告发生率较低,接种MV后的1 d之内需要重点监测,加强主动监测,提高AEFI的预防和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